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用于快速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的微流控平台研究进展

MEMS ? 来源:MEMS ? 2023-07-03 11:2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微流控(Microfluidic)平台已成为快速抗生素敏感性测试(AST)的一种有前景的解决方案,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是对抗抗生素耐药性的关键组成部分。抗生素耐药细菌的增加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因为它使许多传统的抗生素失去效用。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医疗保健提供者必须快速、准确地确定患者感染的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以便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传统的抗生素敏感性测试长达48小时才得出结果,这推迟了靶向治疗的实施,并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据麦姆斯咨询报道,为了满足这一迫切需求,研究人员的目光投向微流控技术,以期加快抗生素敏感性测试速度,并改善患者护理。

微流控平台利用流体在微尺度上的独特特性来操纵和分析少量生物样品。微流控平台通常由蚀刻在衬底(例如硅、玻璃或聚合物)上的微通道、腔室和阀门组成,并且该平台还可以被设计用于执行广泛的实验室操作,包括细胞培养、分离和检测。通过使这些操作过程微型化,微流控平台提供了优于传统技术的几个优势,包括减少了样品和试剂的消耗量、加快了反应时间以及提高了灵敏度和精度。这些优势使微流控技术特别适合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应用,在该应用中,快速且准确的测试是至关重要的。

用于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的微流控平台的关键进展之一是单细胞分析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方法依赖于在抗生素存在的情况下检测细菌生长,这需要大量的细胞以及延长的孵育时间。相比之下,微流控平台可以分离和分析单个细菌细胞,从而能够直接观察抗生素对细胞形态、分裂和活力的影响。这种直接观察单细胞的方法不仅减少了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所需的时间,而且为抗生素耐药性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33f29732-18f3-11ee-962d-dac502259ad0.png
用于单细胞水平的快速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的微流控技术,包括表型分析(基于微流控的单细菌培养)和基于基因的抗菌素耐药性(AMR)测试(液滴数字分析)。

3422e478-18f3-11ee-962d-dac502259ad0.png
微流控琼脂糖通道中的单细胞形态分析

用于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的微流控平台的另一个重大进展是先进检测方法的集成。基于光学、电化学、质谱的检测方法等被整合到微流控平台中,实现了对细菌生长和抗生素功效的实时监测,从而进一步加速抗生素敏感性测试过程。例如,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使用光学传感器的微流控平台,可以测量细菌细胞密度、荧光或光散射对抗生素治疗的不同反应。先进检测方法与微流控平台的集成,可以在几小时内快速生成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显著缩短了测试时间。

除了上述技术上的进步,用于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的微流控平台还得益于“芯片实验室(LOC)”器件领域的发展。芯片实验室器件将多种实验室功能集成到单颗芯片上,为即时诊断(POCT)提供了紧凑、便携的解决方案。研究人员通过将用于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的微流控平台整合到芯片实验室器件中,可以开发用户友好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测试工具,用于临床环境中的快速抗生素敏感性测试。这种整合有可能彻底改变细菌感染的诊疗服务,使医疗保健提供者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做出理智的治疗决定。

尽管用于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的微流控平台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之前,仍有一些挑战有待解决。这些挑战包括对标准化协议、稳健可靠的制造方法的需求,以及微流控平台与现有实验室工作流程和仪器的集成。然而,随着研究人员不断完善和优化技术,微流控平台很可能会在全球对抗抗生素耐药性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微流控平台为快速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提供了一个很有前景的解决方案。通过利用流体在微观尺度上的独特特性,微流控平台可以提供快速且准确的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改善患者护理并为有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提供信息。随着这一领域研究的不断推进,微流控平台有可能彻底改变细菌感染的诊疗,并为全球对抗抗生素耐药性工作做出贡献。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检测
    +关注

    关注

    5

    文章

    4692

    浏览量

    93140
  • 微流控
    +关注

    关注

    16

    文章

    583

    浏览量

    20163

原文标题:用于快速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的微流控平台研究进展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电压放大器驱动液滴控芯片关键功能实现研究

    实验名称: 电压放大器在液滴控芯片的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方向: 控生物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7-30 14:24 ?205次阅读
    电压放大器驱动液滴<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芯片关键功能实现<b class='flag-5'>研究</b>

    基于细胞控的阻抗测试解决方案

    基于细胞控的阻抗测试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结合了控芯片技术与电阻抗谱(EIS)技术,广泛应
    的头像 发表于 07-02 11:07 ?283次阅读
    基于细胞<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的阻抗<b class='flag-5'>测试</b>解决方案

    双重驱动的新型直线电机研究

    摘罢:大行程、高精度,同时易于小型化的移动机构是先进制造业等领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综述了现有宏/双重驱动机构和直线超声电机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种宏双重驱动新型直线压电电机,使其既能
    发表于 06-24 14:17

    两种感应电机磁链观测器的参数敏感性研究

    模式和发电模式下对闭环电压电流模型磁链观测器和滑模磁链观测器参数敏感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和实验比较了这两种观测器对定、转子电阻及励磁电感的敏感性。同时还研究了基于这两种观测器的模型参
    发表于 06-09 16:16

    功率放大器在液滴控细胞分选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对液滴的大小和形状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对单个细胞的分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液滴分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及其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4-03 10:08 ?395次阅读
    功率放大器在液滴<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细胞分选中的应用

    中山大学:在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研究进展

    研究内容】 ? ? 中山大学衣芳教授团队在" 科学通报"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研究进展”的最新论文。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的研究进展, 重点归纳总结了上述三类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7:03 ?1222次阅读
    中山大学:在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碳化硅(SiC)MOSFET并联应用均控制技术的综述

    碳化硅(SiC)MOSFET并联应用均控制技术的综述,倾佳电子杨茜综合了当前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方向。
    的头像 发表于 02-05 14:36 ?789次阅读
    碳化硅(SiC)MOSFET并联应用均<b class='flag-5'>流</b>控制技术的综述

    控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快速、准确地检测病原微生物对于疫情防控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大意义。近几年,研究者们通过合理地设计控芯片,将Elveflow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6:18 ?792次阅读

    使用Phase Lab2024A计算合金抗裂敏感性

    · · 大家好,悄然间,Phase Lab2024A的新功能使用解析已接近尾声。本期我们奉上新版本最后一个新功能的使用介绍——裂纹敏感性系数计算。 众所周知,由于成分、凝固方式和应力状态等多种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1:35 ?804次阅读
    使用Phase Lab2024A计算合金抗裂<b class='flag-5'>敏感性</b>

    控技术的生物学应用

    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样品引入和处理一定体积范围的流体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挑战。纳米技术的最新发展则有助于提升控技术。系统已经彻底改变了可用于
    的头像 发表于 12-01 21:50 ?588次阅读

    高能点焊电源技术在现代工业制造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制造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高能点焊电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高能点焊电源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压脉冲电流实现金属材料瞬间熔化并完成焊接的先进工艺。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
    的头像 发表于 11-23 08:58 ?624次阅读
    高能点焊电源技术在现代工业制造中的应用与<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基于磁珠操控的平台实现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捕获与检测

    病原微生物的快速生物检测在实际生物医学应用中备受关注。尽管该领域已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利用控方法实现简单、快速的生物检测仍然具有挑战性。 为解决上述近期,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09:22 ?1.5w次阅读
    基于磁珠操控的<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b class='flag-5'>平台</b>实现副溶血性弧菌的<b class='flag-5'>快速</b>捕获与检测

    上海光机所在多路超短脉冲时空同步测量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图1.超短脉冲时空同步实验的光路图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在多路超短脉冲时间同步与空间叠合度测量方面取得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precision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06:25 ?576次阅读
    上海光机所在多路超短脉冲时空同步测量方面取得<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控阵列芯片和普通芯片的区别

    生物化学研究,而普通芯片则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设计原理与结构 控阵列芯片:设计重点在于微米级通道和腔室,用于精确操控流体,实现多种实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15:10 ?852次阅读

    AI大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

    AI大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体现在多个方面,以下是对其最新进展的介绍: 一、技术创新与突破 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 : 生成式AI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其强大的生成能力使得AI大模型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5:19 ?176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