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在汽车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对ADAS的技术追求让激光雷达厂商获得不少中长距离激光雷达的订单。为了实现更高阶的自动驾驶,补盲激光雷达成为主激光雷达的延展应用。补盲激光雷达也就是短距激光雷达,探测距离为0-40m,中距离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为1-90m、长距离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为1-250m。
国内激光雷达系统供应商亮道智能认为,车头前方180°需要被激光雷达全部覆盖才能打造出高可靠的自动驾驶系统,这就需要在车头两侧都放置补盲激光雷达。
先来看激光雷达在汽车上的放置位置,主流的布局方案有放置在车顶、车头前方、引擎盖上方左右位置,用于探测不同的视野范围。不过,目前主流的中长距离激光雷达的视场角一般智能达到120°,因此汽车两侧就存在盲区,这时就需要用上补盲激光雷达。
ams OSRAM高级市场经理Byron认为,激光雷达在空间感知、测距、定位等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补盲激光雷达在ADAS上还是一个很新的应用,也是主激光雷达的一个延展应用。“随着客户需求的稳定,补盲激光雷达的需求量将比主激光雷达的更多。”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2022年,禾赛和速腾先后发布首款固态补盲激光雷达,禾赛发布的是FT120,速腾聚创发布的是E1。禾赛科技官方表示,FT120 在正式发布时就已经获得了多家主机厂超过 100 万台的量产定点,两家厂商的产品都会在今年下半年量产交付。速腾聚创E1采用了自研芯片,集成了发射、接收和信号处理三大核心功能。
那么,车头两侧的激光雷达为何不使用探测距离较远的主激光雷达呢?这是因为车头两侧使用的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的占比较低,因此成本低,更具备性价比优势的补盲激光雷达就是成为最佳的选择。
要知道目前禾赛科技推出的补盲激光雷达的量程也能达到100m,超广角视角达 100°x 75°,全局分辨率达到 160 (H) x 120 (V),对于冗余传感器来说,这也是不低的性能了,基本能够实现探测低处的小孩、宠物、斑马线,以及高处的栏杆等。
除了探测距离、视场角等性能,激光雷达在功能还需要关注到出光效率,激光器作为激光雷达的上游产业链环节,对激光雷达的整体性发挥有着关键作用。据了解,ams OSRAM的EEL(边发射激光器)是当前车载激光雷达厂商的主流选择。
ams OSRAM推出了SPL系列EEL边发射脉冲激光器,能够给激光雷达提供窄脉宽、高能量的激光输出。根据介绍,其SPL S1L90A_3 A01的峰值功率可以达到125W,产品在降低Rth的同时还提升了激光雷达的出光效率。一径科技的补盲激光雷达将采用SPL系列EEL边发射脉冲激光器,并且会搭载在百度的量产无人车Apollo RT6上。
当前已有车企宣布旗下高阶车型将会搭载补盲激光雷达。这让激光雷达赛道的竞争在“降本大战”之后,又开辟了一条新的赛道——固态补盲。不过从当前激光雷达厂商的量产计划以及车企搭载补盲激光雷达车型的上车时间来看,预计要等到2024年才会陆续在市场上看到搭载补盲激光雷达的车型。
国内激光雷达系统供应商亮道智能认为,车头前方180°需要被激光雷达全部覆盖才能打造出高可靠的自动驾驶系统,这就需要在车头两侧都放置补盲激光雷达。
先来看激光雷达在汽车上的放置位置,主流的布局方案有放置在车顶、车头前方、引擎盖上方左右位置,用于探测不同的视野范围。不过,目前主流的中长距离激光雷达的视场角一般智能达到120°,因此汽车两侧就存在盲区,这时就需要用上补盲激光雷达。
ams OSRAM高级市场经理Byron认为,激光雷达在空间感知、测距、定位等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补盲激光雷达在ADAS上还是一个很新的应用,也是主激光雷达的一个延展应用。“随着客户需求的稳定,补盲激光雷达的需求量将比主激光雷达的更多。”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2022年,禾赛和速腾先后发布首款固态补盲激光雷达,禾赛发布的是FT120,速腾聚创发布的是E1。禾赛科技官方表示,FT120 在正式发布时就已经获得了多家主机厂超过 100 万台的量产定点,两家厂商的产品都会在今年下半年量产交付。速腾聚创E1采用了自研芯片,集成了发射、接收和信号处理三大核心功能。
那么,车头两侧的激光雷达为何不使用探测距离较远的主激光雷达呢?这是因为车头两侧使用的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的占比较低,因此成本低,更具备性价比优势的补盲激光雷达就是成为最佳的选择。
要知道目前禾赛科技推出的补盲激光雷达的量程也能达到100m,超广角视角达 100°x 75°,全局分辨率达到 160 (H) x 120 (V),对于冗余传感器来说,这也是不低的性能了,基本能够实现探测低处的小孩、宠物、斑马线,以及高处的栏杆等。
除了探测距离、视场角等性能,激光雷达在功能还需要关注到出光效率,激光器作为激光雷达的上游产业链环节,对激光雷达的整体性发挥有着关键作用。据了解,ams OSRAM的EEL(边发射激光器)是当前车载激光雷达厂商的主流选择。
ams OSRAM推出了SPL系列EEL边发射脉冲激光器,能够给激光雷达提供窄脉宽、高能量的激光输出。根据介绍,其SPL S1L90A_3 A01的峰值功率可以达到125W,产品在降低Rth的同时还提升了激光雷达的出光效率。一径科技的补盲激光雷达将采用SPL系列EEL边发射脉冲激光器,并且会搭载在百度的量产无人车Apollo RT6上。
当前已有车企宣布旗下高阶车型将会搭载补盲激光雷达。这让激光雷达赛道的竞争在“降本大战”之后,又开辟了一条新的赛道——固态补盲。不过从当前激光雷达厂商的量产计划以及车企搭载补盲激光雷达车型的上车时间来看,预计要等到2024年才会陆续在市场上看到搭载补盲激光雷达的车型。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汽车电子
+关注
关注
3037文章
8372浏览量
170366 -
激光雷达
+关注
关注
971文章
4244浏览量
193118 -
自动驾驶
+关注
关注
790文章
14363浏览量
17112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激光雷达缘何一边被嫌弃,一边被追捧?
自从自动驾驶被提出,激光雷达就一直处于技术讨论的中央,虽然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关于纯视觉的讨论,但
自动驾驶只用激光雷达进行感知会有哪些问题?
[首发于智驾最前沿微信公众号]自动驾驶依赖激光雷达(LiDAR)技术已成为行业内的主流选择之一。激光雷达通过发射和接收激光脉冲,绘制周围环境
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之间会相互干扰吗?
[首发于智驾最前沿微信公众号]就在最近,有一位小伙伴问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如果多辆搭载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车辆相遇,是否会相互干扰?对于这个问题,智驾最前沿查阅了多份资料及相关文献,今天就带大家分析
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领域中的优势
在自动驾驶系统中,激光雷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关键传感器之一。激光雷达通过发射和接收多束脉冲信号,通过测量ToF(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从而

爱普生高精度车规晶振助力激光雷达自动驾驶
在自动驾驶技术快速落地的今天,激光雷达作为车辆的“智慧之眼”,其测距精度与可靠性直接决定了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上限。而在这双“眼睛”的核心,爱普生(EPSON)的高精度车规晶振以卓越性能

激光雷达技术:自动驾驶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随着近些年科技不断地创新,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众多传感器技术中,激光雷达(LiDAR)因其独特的优势,被认为是实现高级

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走的一段弯路吗?
感知系统作为自动驾驶汽车的“眼睛”和“神经中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自动驾驶车辆需要依靠传感器获取外部环境信息,以便在瞬息万变的道路上准确而及时地做出决策。激光雷达(Lidar)作为一种高精度
禾赛激光雷达助力宝马智能工厂自动驾驶
合作将共同为Embotech的自动驾驶车辆调度系统(AVM)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激光雷达技术与感知软件。 该合作成果已应用于宝马(BMW)位于德国的智能工厂内部,实现了“厂内
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渐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而激光雷达(LiDAR)作为实现这一技术的关键传感器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激光雷达通过发射
激光雷达与纯视觉方案,哪个才是自动驾驶最优选?
主要分为两大类:激光雷达与视觉感知。激光雷达因其能够提供精确的距离和形状信息,在自动驾驶技术早期的开发中被广泛应用。然而,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
L4自动驾驶需求迭代,360°激光雷达也要进入芯片化时代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近几年激光雷达厂商的关注点着重在车载前向远距激光雷达,曾经在L4自动驾驶上广泛应用的360°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反而鲜有新品。当然,这是与市场需求匹配的,主

聊聊自动驾驶离不开的感知硬件
的感知硬件。自动驾驶感知硬件的主要功能是帮助车辆“看见”和“理解”周围环境,为驾驶决策提供必要的实时信息。今天智驾最前沿就带大家来盘点常见的感知硬件! ? 激光雷达(LiDAR) 1.1 激光
激光雷达滤光片:自动驾驶的“眼睛之选”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激光雷达作为核心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革新着我们的生活。从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导航到智能机器人的敏锐环境感知,激光雷达的应用广泛且深入,而滤光片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