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莫一非团队揭示固态电池中锂金属结晶机理

清新电源 ? 来源:能源学人 ? 2023-06-06 09:4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研究背景】

结晶是材料科学、物理和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当前人们主要研究由温度或溶液变化引起的结晶过程,电化学沉积下的结晶过程仍然很少被研究,特别是下一代高能可充电电池中Li、Na、Mg和Zn金属负极的电化学沉积和结晶过程依然鲜为人知。

在电化学沉积过程中,电解质中的金属离子沉积并结晶为金属晶体。过高的结晶能垒会提高电化学沉积的过电位。高过的电位或极化会降低电池性能和效率,甚至导致锂枝晶的生成。通过降低过电位可以提高金属负极的电化学性能。使用固态电解质来解决目前困扰金属负极的问题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方向。

固态电解质中金属负极的电化学沉积行为跟与液体电解质中完全不同。在液体电解质中,电化学沉积过程中金属颗粒的形核生长过程可以用经典的成核理论来描述。相比之下,在固态电解质上的锂连续沉积过程中,这些沉积的锂离子如何成为锂金属结晶的路径和机理仍然不清楚。这种结晶过程具有固有的势垒,并且会限制的电化学金属沉积过程的速率。进一步改进金属负极(如锂金属负极)的性能,急需从原子尺度上揭示结晶的原子路径和动力学势垒。

【工作简介】

近日,美国马里兰大学莫一非教授团队采用大规模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并揭示了固体界面处锂结晶的原子路径和能垒。研究发现,锂结晶采用由界面锂原子介导的多步路径,具有无序和随机密堆积构型作为结晶的中间步骤,这产生了结晶的能垒。这种对多步结晶路径的理解将奥斯特瓦尔德分步规则(Ostwald's step rule)的适用性扩展到界面原子态,并提出了将有利的界面原子态作为中间步骤来降低结晶势垒的合理策略。本文作者的研究结果开辟了界面工程的全新研究途径,这将促进固态电池金属电极的电化学沉积和结晶过程。该文章以“Lithium crystallization at solid interfaces”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现任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杨孟昊是本文第一作者。

【内容表述】

为了研究固态电解质界面上金属负极的电化学沉积行为。原子尺度建模方法在揭示固态电解质界面上原子转变机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表征每个原子的能量并达到飞秒级别的实时分辨率。在本项研究中,本文作者使用固态电解质界面处的锂金属负极作为系统模型,采用大规模分子动力学模拟(MD)方法,以直接揭示固态电解质界面上锂连续沉积过程中结晶的原子路径和动力学势垒。

ad93a532-03da-11ee-90ce-dac502259ad0.png

图1. 锂沉积过程中固态电解质界面锂结晶的原子模型。a)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包含锂金属层(蓝色)和固态电解质层(橙色)的原子模型;b)锂沉积过程中一个能量变化周期下的Li-SE界面的原子结构;在锂沉积过程中,c)以体相锂金属为参考时锂金属层的能量;d-f)锂金属层中不同局域构型下锂原子的数量(如:体心立方(BCC)、随机密排六方相(rHCP))。

Li-SE界面上界面原子结构在锂电池循环过程中对金属锂的结晶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跟踪锂随时间的演变过程,作者进一步揭示了锂从锂离子到体心立方BCC-Li的逐步结晶过程。沉积的锂原子首先被Li-SE界面上非晶锂原子层吸附,随后在后续的锂沉积过程中通过两条途径结晶成BCC锂金属过程。

在第一种途径中,沉积的Li原子首先通过disordered-Li,随后转变为BCC锂金属;在第二种途径中,沉积的锂原子通过disordered-Li之后,大部分的disordered-Li会形成下一个rHCP-Li中间相,最后转变成为BCC-Li金属(图2b和d)。因此,锂结晶由固态电解质界面处非晶原子层介导,其中界面原子、disordered-Li和rHCP-Li充当多步骤结晶过程的中间结构,而这些界面原子结构是由于固态电解质和锂金属之间界面相互作用引起的。

ada1c5f4-03da-11ee-90ce-dac502259ad0.png

图2. 锂结晶的多步路径。a) 19 ns时Li-SE界面的原子结构,以及展示的每层原子(无序disordered、随机密排六方相rHCP、体心立方相BCC锂分别以青色、绿色、蓝色表示);b)一群锂原子的结晶过程;d) 单个锂原子(紫色)与它的近邻原子们(黄色);c)锂原子态密度(DOAS)展示了不同类型锂的原子能量分布;e)密排六方相HCP或面心立方相FCC构型向体心立方相BCC构型演变的示意图。

随机密排六方相rHCP-Li构型 (HCP 或 FCC 的混合物) 通过小的锂原子运动转变为 BCC-Li,如图2e所示。当HCP-Li转变为BCC-Li时,{0001}六角面通过向<110>方向收缩或向<001>方向伸长变为{110}面,其他原子平行于六角面沿 <110> 方向移动形成 BCC构型。

FCC-Li以类似的方式通过小的锂原子运动转变为BCC-Li(图2e)。除了具有较低的能量外,从rHCP-Li到BCC-Li的轻松转变也使rHCP-Li成为锂结晶过程中有利的中间态。这种原子路径遵循奥斯特瓦尔德分步规则,即在最终稳定状态之前形成更高能量但动力学上有利的中间态(图3)。

adad7a2a-03da-11ee-90ce-dac502259ad0.png

图3. 锂结晶的多步路径示意图。固态电解质中的Li+(桔色)先转变为界面层中disordered-Li(青色)以及rHCP-Li(绿色),最后转变为BCC-Li(蓝色)。

adbc0f22-03da-11ee-90ce-dac502259ad0.png

图4. Li-SE界面处的锂结晶。a)具有纳米团簇和掺杂剂的Li-SE界面模型;具有b)HCP-Li纳米团簇和c)钠掺杂剂(深蓝)的Li-SE界面的原子结构;d)不同结构类型锂的原子能;e)具有纳米团簇、掺杂剂和锂金属体相的锂能量变化;f-h)锂金属中不同近邻结构构型下锂原子数目;原始的Li-SE界面(红色)、有钠掺杂时的界面(橘色)、有HCP-Li纳米团簇时的界面(蓝色)。

【核心结论】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揭示了固态电解质界面处锂结晶的多步骤原子路径,这表明奥斯特瓦尔德分步规则已经扩展到单个原子态。奥斯特瓦尔德分步规则表明:在结晶过程中,在热力学稳定相之前首先形成较高能量的中间相。在锂结晶的多步原子路径中(图3),高能界面原子态(例如disordered-Li和/或rHCP-Li)首先作为中间体形成,遵循奥斯特瓦尔德分步规则,然后转变为体相晶体原子(即BCC-Li)。在这个复杂的多步结晶过程中,这些界面原子态的动力学和能量学可以通过界面原子的原子态密度(DOAS)来阐明。

作为结晶路径中间体的界面原子态是锂金属和固态电解质之间界面相互作用引起的,因此可以通过界面工程进行调整。相比之下,在液体电解质中,结晶是由形核粒子和表面原子介导的,例如表面上的吸附原子或空位,如 Terrace-Ledge-Kink模型所示。这种从界面原子态的角度对多步结晶路径的理解可以提出通过固态电解质的界面工程促进结晶的合理策略。这些调整结晶原子路径的界面工程策略为提高固态金属电池金属负极的电化学沉积性能提供了机理解释和理论指导。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解质
    +关注

    关注

    6

    文章

    825

    浏览量

    20939
  • HCP
    HCP
    +关注

    关注

    0

    文章

    6

    浏览量

    7021
  • 固态电池
    +关注

    关注

    10

    文章

    733

    浏览量

    29051
  • 固态电解质
    +关注

    关注

    0

    文章

    86

    浏览量

    5654

原文标题:马里兰大学Nat. Commun.: 莫一非团队揭示固态电池中锂金属结晶机理

文章出处:【微信号:清新电源,微信公众号:清新电源】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固态电池为何突然失效?中国团队破解短路迷因,助力电池量产加速

    Society)上刊登了份研究成果,利用原位透射电镜技术首次在纳米尺度揭示了无机固态电解质中的软短路向硬短路转变机制及其背后的析动力学。 ? 简单来说,就是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6-11 00:11 ?6576次阅读
    <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池</b>为何突然失效?中国<b class='flag-5'>团队</b>破解短路迷因,助力<b class='flag-5'>电池</b>量产加速

    固态微型电池助力可穿戴设备电源方案突破

    固态微型电池 苹果公司近期宣布将在其可穿戴设备中植入可能影响数十亿人的健康功能。Apple Watch现在可提供睡眠呼吸暂停通知功能,而AirPods Pro 2则通过临床级处方助
    发表于 03-12 09:06 ?576次阅读
    <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锂</b>微型<b class='flag-5'>电池</b>助力可穿戴设备电源方案突破

    高临界电流密度固态电池单晶的合成

    金属直以来被认为是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不幸的是,金属负极在实际电流密度下容易形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3-01 16:05 ?883次阅读
    高临界电流密度<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池</b>单晶<b class='flag-5'>锂</b>的合成

    超声波焊接有利于解决固态电池的枝晶问题

    电池(SSLMBs)作为种极具潜力的储能技术,由于其固有的高安全性和实现高能量密度的潜力备受关注。然而,其实际应用受制于严峻的界面问题,主要表现为固态电解质与
    发表于 02-15 15:08

    清华大学:自由空间对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表面及内部裂纹处沉积行为的影响

    全性的全固态金属电池的最具潜力的候选电解质材料之。 尽管如此,仍有大量研究表明,即使在较低的电流密度下(0.5-1 mA/cm2),全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4:49 ?540次阅读
    清华大学:自由空间对硫化物<b class='flag-5'>固态</b>电解质表面及内部裂纹处<b class='flag-5'>锂</b>沉积行为的影响

    固态金属电池的最新研究

    成果简介 全固态金属电池因其高安全性与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但其实际应用受限于的低可逆性、有限的正极载量以及对高温高压操作的需求,这主要源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0:52 ?965次阅读
    全<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锂</b><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电池</b>的最新研究

    固态电池最新突破

    兼容性的固态电解质(SSEs)具有重要意义。 SSEs主要分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和固态无机电解质(SIEs)。 尽管些无机超离子导体展现出与液态电解质相媲美的超高Li+导电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1:15 ?1005次阅读
    <b class='flag-5'>固态</b>锂<b class='flag-5'>电池</b>最新突破

    王东海最新Nature Materials:全固态电池新突破

    研究背景 全固态硫(Li-S)电池因其高的能量密度、优异的安全性和长的循环寿命在下一代电池技术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全固态Li-S
    的头像 发表于 01-09 09:28 ?1302次阅读
    王东海最新Nature Materials:全<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锂</b>硫<b class='flag-5'>电池</b>新突破

    高能金属电池中的宏观均匀界面层与锂离子传导通道

    ?? 研究简介 大量的晶界固态电解质界面,无论是自然产生的还是人为设计的,都会导致金属沉积不均匀,从而导致电池性能不佳。基于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宫勇吉教授和翟朋博博士、上海空间电源研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09:13 ?1327次阅读
    高能<b class='flag-5'>锂</b><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电池中</b>的宏观均匀界面层与锂离子传导通道

    通过电荷分离型共价有机框架实现对金属电池固态电解质界面的精准调控

    (-3.04 V vs SHE),被认为是次世代电池的最优选择。然而,金属负极的实际应用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枝晶的生长和副反应的发生。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10:02 ?1083次阅读
    通过电荷分离型共价有机框架实现对<b class='flag-5'>锂</b><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电池</b><b class='flag-5'>固态</b>电解质界面的精准调控

    欣界能源发布全球首创480Wh/kg高能量金属固态电池

    近日,欣界能源在深圳隆重举行了“猎鹰”高能量金属固态电池全球发布会。此次发布会不仅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更标志着新能源领域的项重要突
    的头像 发表于 11-22 13:37 ?926次阅读

    欣界能源发布“猎鹰”金属固态电池

    的界面处理技术和固态电解质配方。这些先进技术使得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得到了显著提升,高达480Wh/kg。与传统电池相比,这性能提升了倍以
    的头像 发表于 11-18 11:44 ?1245次阅读

    固态金属电池阳极夹层设计

    固态金属电池(ASSLB)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兴趣,金属被认为是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3:45 ?789次阅读
    全<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锂</b><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电池</b>的<b class='flag-5'>锂</b>阳极夹层设计

    固态电池中复合阳极上固体电解质界面的调控

    采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的固态金属电池(SSLMB)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在下代储能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6:53 ?1195次阅读
    <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电池中</b>复合<b class='flag-5'>锂</b>阳极上固体电解质界面的调控

    新能源全固态电池成功量产

    近日,北京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兰考县量产工厂隆重举办全固态电池产品量产下线仪式。这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纯新能源在全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7:19 ?345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