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给国内有线充电、无线充电等各个领域的芯片公司带来市场发展机会。从当下的市场情况来看,iPhone几乎每款智能手机都具备无线充电功能,例如 iPhone 12在MagSafe的配合下最大支持15W的充电功率,iPhone 14最大还能支持到27W。国内也有不少厂商跟进,例如小米在2021年的小米11 Pro魔改版支持了120W无线快充。
从目前的无线充电技术应用情况来看,国内智能手机品牌搭载无线充电功能的主要是在高端旗舰手机上,总体约为15Mu/年。相对于有线充电,无线充电的整体市场量还较小。在新的无线充电标准下,无线充电市场有哪些发展趋势?除了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在车载端的应用如何了,又有哪些新的方案?
伏达半导体产品市场经理凌俊杰提到,若是在未来两到三年里,无线充电技术下沉到 2000 元或者2500元左右的中端手机,市场体量就能得到较大的增长。“因为只有这样大的发展趋势的到来,才能给无限充带来一个蓬勃发展。”
今年1月3日,WPC无线充电联盟将推出新的无线充电标准Qi2,预计将在今年6月份落地基于苹果首创的磁功率分布图技术,新的无线充标准在充电效率、充电速度上都会有所提升,并且不要求在平面对平面的连接,由此带来更好的充电体验。预计在新的无线充电标准下,今年年底开始将有不少通过Qi2认证的手机和充电器上市。
“在智能手机领域之外,无线充电更大的市场其实是无线充电配件市场”,凌俊杰在公开演讲时提到WPC2.0(MPP)的落地将推动无线充电市场的繁荣,它将让FOD检测更容易,而且能够更安全地将功率提升至15W,甚至还有可能是30W以上。
在手机充电的应用上,大部分是支持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两种方式,也就是无线和有线的结合,目前无线33W和有线66 W快充被认为是最佳组合,也是较低成本的组合方案。值得期待的是,随着应用起量,上述方案的成本也会逐渐下降。
当然,无线充电不再局限于智能手机领域,新应用领域的探索给无线充电带来更多的生机和发展推动力和驱动力。不难发现,在消费市场上,可穿戴设备、平板笔都有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的案例,凌俊杰认为这两大领域会是未来Rx的重要增量。
除了可穿戴设备、平板笔,电子发烧友网发现,业内已有将无线充电技术用于户外电源上,功率可达到15W不等,可给智能手机充电。此外,还有具备手机无线充的感应蓝牙音箱等等。

图: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的户外电源
电子发烧友网摄
不仅仅是消费电子领域,凌俊杰预计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领域将逐渐从消费类向工业防水扫码枪、洗地机等工业应用拓展。值得一提的是,在汽车领域,车载无线充电渗透率将不断提升。

伏达半导体车载无线充电器发射模块
电子发烧友网摄
目前,业内包括南芯半导体、伏达半导体在内的多家芯片厂商针对车载领域推出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一场关于无线充电技术的竞赛已悄然开场。
从目前的无线充电技术应用情况来看,国内智能手机品牌搭载无线充电功能的主要是在高端旗舰手机上,总体约为15Mu/年。相对于有线充电,无线充电的整体市场量还较小。在新的无线充电标准下,无线充电市场有哪些发展趋势?除了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在车载端的应用如何了,又有哪些新的方案?
伏达半导体产品市场经理凌俊杰提到,若是在未来两到三年里,无线充电技术下沉到 2000 元或者2500元左右的中端手机,市场体量就能得到较大的增长。“因为只有这样大的发展趋势的到来,才能给无限充带来一个蓬勃发展。”
今年1月3日,WPC无线充电联盟将推出新的无线充电标准Qi2,预计将在今年6月份落地基于苹果首创的磁功率分布图技术,新的无线充标准在充电效率、充电速度上都会有所提升,并且不要求在平面对平面的连接,由此带来更好的充电体验。预计在新的无线充电标准下,今年年底开始将有不少通过Qi2认证的手机和充电器上市。
“在智能手机领域之外,无线充电更大的市场其实是无线充电配件市场”,凌俊杰在公开演讲时提到WPC2.0(MPP)的落地将推动无线充电市场的繁荣,它将让FOD检测更容易,而且能够更安全地将功率提升至15W,甚至还有可能是30W以上。
在手机充电的应用上,大部分是支持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两种方式,也就是无线和有线的结合,目前无线33W和有线66 W快充被认为是最佳组合,也是较低成本的组合方案。值得期待的是,随着应用起量,上述方案的成本也会逐渐下降。
当然,无线充电不再局限于智能手机领域,新应用领域的探索给无线充电带来更多的生机和发展推动力和驱动力。不难发现,在消费市场上,可穿戴设备、平板笔都有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的案例,凌俊杰认为这两大领域会是未来Rx的重要增量。
除了可穿戴设备、平板笔,电子发烧友网发现,业内已有将无线充电技术用于户外电源上,功率可达到15W不等,可给智能手机充电。此外,还有具备手机无线充的感应蓝牙音箱等等。

图: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的户外电源
电子发烧友网摄

伏达半导体车载无线充电器发射模块
电子发烧友网摄
目前,业内包括南芯半导体、伏达半导体在内的多家芯片厂商针对车载领域推出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一场关于无线充电技术的竞赛已悄然开场。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无线充电
+关注
关注
1298文章
3369浏览量
32029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定位优势尽显,智能手表先行!国产UWB厂商加速多领域布局
,已经是从企业级应用向消费级应用加速落地的推广阶段。我们发现,已经有不少可穿戴设备具备了该功能,且国内的UWB厂商都有了各自的布局方向。 智能手机占比68%,智能手表UWB功能以汽车钥

电子发烧友工程师看!电子领域评职称,技术之路更扎实
,成功入职科技公司,负责智能家居系统开发,还能通过电子发烧友 “厂商对接通道”,提前获取 NXP 等厂商的芯片样品,加速项目落地。?
对电源技术
发表于 08-20 13:53
无线充电技术为什么不能普及
无线充电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充电方式,近年来在消费电子、汽车、家居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尽管其具备诸多优势,如便捷性、安全性和灵活性
QC快充芯片,因高效而兼容性好而成为手机标配的充电解决方案!
在智能手机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今天,电量焦虑成为了许多用户共同的痛点。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各大手机厂商纷纷引入了先进的充电技术,
发表于 09-26 10:0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