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一种面向3D微流控芯片的纳米纤维自支撑增材制造方法

微流控 ? 来源:Microsystems Nanoengineering ? 2023-02-20 17:0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微流控芯片在个性化诊疗、环境和食品检测、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这得益于其高效的功能单元整合能力。与2D结构相比,3D微流控器件具有更高密度的功能单元(如可动膜腔结构和功能化纳米纤维等),这使得其能够进行复杂的流体操作和高通量检测。

实验室常用的3D微流控芯片主要采用软光刻、对准、键合等多步工艺进行制造,该过程流程繁琐,环境洁净度要求高,且对工艺人员的操作技能提出一定要求,这极大限制了微流控芯片的制造效率及其结构设计的灵活性。

3D打印技术具备一体化和高通量的制造特征,为微流控芯片的制造提供了绝佳的技术方案。典型地,光固化打印技术(如DLP、SLA等)能提供高分辨率的流体通道,熔融沉积成型(FDM)和多射流喷射成型(MJP)技术则擅长于构建多材料微流控芯片。

然而,这些3D打印方法在打印极窄通道和T形微通道时常遇到通道堵塞的常见问题。此外,悬垂结构(可动膜、悬臂梁等)的3D打印也面临着牺牲层去除时由液体表面张力引起的结构塌陷问题。

近期,厦门大学孙道恒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增材制造策略——纳米纤维自支撑增材制造(NSCAM)方法,通过交替使用静电纺丝和电流体动力射流(E-jet)直接制造3D微流控芯片。NSCAM基于电纺纳米纤维的自支撑效应和多孔化结构特性,创新性地将纳米纤维用作悬垂结构打印的支撑层和工作流体的渗流介质。

通过直写墨水在纳米纤维中的可控渗透,形成图案化的3D通道壁。整个制造过程可以实现一体化制备3D微流控芯片,同时避免了去牺牲层和对准键合流程。作为演示,该研究制作并测试了一个典型的3D流体微阀,该阀具有3D微流控通道、悬臂式结构和可动膜结构,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势性。

0ed3355e-b0f9-11ed-bfe3-dac502259ad0.jpg

图1 纳米纤维自支撑工艺流程:(a)交替静电纺丝与静电直写工艺制备纳米纤维自支撑型3D微流控通道;(b)以3D微流控压力增益阀的制备为例,展示NSCAM工艺的具体流程:(i)在玻璃基底上静电纺丝;(ii)将静电直写墨水((也被称为“筑型流体”))喷印在纳米纤维上,保证膜的渗穿;(iii-iv)通过静电直写工艺图案化筑型流体墨水,以制备控制流道层结构;(v-vi)控制墨水在纳米纤维上的纵向渗透距离以形成完整流道结构;(vii-xiv)输入流道层、连接流道层、输出流道层、封顶层的构建;(xv-xvi)3D微流控压力增益阀工作原理

在打印过程中,静电纺丝和静电直写交替进行。通过静电纺丝形成的纳米纤维被用作多孔基底,静电直写墨水(也被称为“筑型流体”)被喷印在纳米纤维膜上。筑型流体在多孔纳米纤维中的铺展和渗透行为主要受打印温度的调控,当基板保持温度设置为90℃时,最小穿透深度为~45 μm。

在NSCAM过程中,电纺纳米纤维被用作每一切片层的基底,并在打印流道封顶层时被用作微通道的支撑材料。在打印流道底层(ii)和流道层(iv)时,筑型流体彻底穿透纳米纤维,并在固化后形成通道下壁和侧壁。在打印流道封顶层(vi)时,通过控制筑型流体的纵向穿透距离来形成通道。重复这两个过程,可以逐层堆叠制备三维微纳结构。

0f070cb2-b0f9-11ed-bfe3-dac502259ad0.jpg

图2 含自支撑纳米纤维的二维微流控器件:(a)微流控芯片;(b)在流体通道层制备过程中,分别交替进行1次、2次和3次静电纺丝和静电直写以创建不同高度的单层微流控通道;(c)工作流体通过含自支撑纳米纤维的微通道;(d)含自支撑纳米纤维的微通道截面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厚度方向上具有连续性。因此,通过控制纳米纤维膜的厚度,可以获得不同高度的微通道。控制每次电纺纳米纤维的厚度保持在~25 μm,以确保筑型流体完全渗穿纳米纤维膜。通过增加交替静电纺丝和静电直写的次数,分别获得了高度为26 μm(交替1次),51.23 μm(交替2次)和76.54 μm(交替3次)的微流控通道。

向通道中注入工作流体(蓝色染料),得益于纳米纤维的多孔性,工作流体可在通道中顺畅流动,且通道中的纳米纤维可将流道封顶层和流道底层连接起来,并支撑悬浮的流道封顶层以防止塌陷。

0f5c6b4e-b0f9-11ed-bfe3-dac502259ad0.jpg

图3 微流控增益阀的结构特性:(a)示意图;(b)设计结构尺寸;(c-d)工作原理;(e)打印的阀芯截面;(f)可动膜在通道中压力作用下的挠曲特性

为了证明NSCAM的可行性和优势性,该研究制备了一个微流控压力增益阀。微阀控制通道的高度和宽度分别约为350 μm和5 mm,宽高比高达为15。当向控制通道施加气压时,可动膜向连接流道层偏转。随着控制压力的增加,位移达到最大点,此时薄膜完全堵塞了连接孔,切断了输出通道层中的流速。

结果表明,当控制通道中的空气压力从0 kPa增加到64 kPa时,位于膜中心的最大偏转点达到最大位移590 μm。

101b46f4-b0f9-11ed-bfe3-dac502259ad0.jpg

图4 微流控增益阀的功能特性:(a)微阀压力静态响应;(b)微阀循环动态响应

在输入流道中以135 μL/h的流量通入流体,随着控制流道中压力的升高(0~10 kpa),输出流道的流量降低,这主要是由于纳米纤维的压缩。接着提高控制压力,由于纳米纤维的压缩程度有限,输出流速响应存在一个压力不应期(即10 ~20 kPa之间),这有利于稳定输出流量在~80 μL/min。截止压力出现在45 kPa,这时纳米纤维膜被极大压缩,可被视为无孔隙薄膜,并在压力作用下偏转将连接层流道完全堵塞。为了评估阀门的动态性能,将KCL溶液通入输入流道,并在流路中施加12 V电压。

当控制压力从0 kPa上升到35 kPa时,连接层流道过流截面减小,电流值从500 μA下降到250 μA,压力负载和电流变化之间的延迟约为52.6 ms。接着对阀门开展了频率为0.15 Hz的循环测试,在高于100次重复加载-卸载测试中未见结构失效。

综上所述,该研究演示了一种面向3D微流控芯片的免去牺牲层增材制造方法,避免了传统增材制造方法支撑结构去除过程中由溶剂挥发或树脂溶留阻塞等现象造成的微结构失效。该方法采用电纺纳米纤维作为3D打印支撑结构,并通过静电直写实现每层切片的微尺度图案化。文章研究了直写墨水在电纺纳米纤维中的铺展渗透规律,实现了~120 μm 和~45 μm的横、纵向打印分辨率,制备的3D流体微阀可实现~50ms的快速开关响应。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dlp
    dlp
    +关注

    关注

    6

    文章

    391

    浏览量

    62450
  • SLA
    SLA
    +关注

    关注

    1

    文章

    54

    浏览量

    18549
  • FDM
    FDM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8

    浏览量

    12859
  • 微流控芯片
    +关注

    关注

    13

    文章

    306

    浏览量

    19494
  • 3D打印技术
    +关注

    关注

    4

    文章

    223

    浏览量

    32789

原文标题:面向3D微流控芯片的纳米纤维自支撑增材制造方法

文章出处:【微信号:Micro-Fluidics,微信公众号:微流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25深圳3D打印制造展,台湾高技即将亮相深圳

    2025年8月26-28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将成为全球3D打印及制造领域的焦点,深圳国际3D打印、
    的头像 发表于 08-15 18:00 ?613次阅读
    2025深圳<b class='flag-5'>3D</b>打印<b class='flag-5'>增</b><b class='flag-5'>材</b><b class='flag-5'>制造</b>展,台湾高技即将亮相深圳<b class='flag-5'>增</b><b class='flag-5'>材</b>展

    制造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及3D显微镜测量技术研究

    近年来,制造技术在工业与学术领域持续突破,其中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因其低成本与复杂零件制造能力,成为研究与应用的热点。然而,FDM制件的表面粗糙度问题直接影响其机械性能与功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17:50 ?144次阅读
    <b class='flag-5'>增</b><b class='flag-5'>材</b><b class='flag-5'>制造</b>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及<b class='flag-5'>3D</b>显微镜测量技术研究

    EtherCAT科普系列(17):EtherCAT技术在多自由度 3D 打印领域应用

    3D打印技术即三维快速成型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型制造方式。区别于传统的“减
    的头像 发表于 07-28 11:53 ?265次阅读
    EtherCAT科普系列(17):EtherCAT技术在多自由度 <b class='flag-5'>3D</b> 打印领域应用

    安泰高压放大器在超声辅助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超声辅助制造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制造工艺,它将超声振动与传统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6-28 14:33 ?200次阅读
    安泰高压放大器在超声辅助<b class='flag-5'>增</b><b class='flag-5'>材</b><b class='flag-5'>制造</b>中的应用研究

    看视频,抽好礼!Aigtek带你揭开金属制造测试系统神秘面纱!

    近年来,随着制造技术(AM)的普及和应用的火热,金属制造技术开始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3-20 18:48 ?316次阅读
    看视频,抽好礼!Aigtek带你揭开金属<b class='flag-5'>增</b><b class='flag-5'>材</b><b class='flag-5'>制造</b>测试系统神秘面纱!

    3D打印技术在多个行业的应用优势

    3D打印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这种制造方法的潜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11:30 ?927次阅读

    工业制造将走向何方

    2025年,工业制造将走向何方?多位行业领袖在近日表达了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其中“谨慎的乐观”成为主基调。经济波动、成本压力、应用场景拓展以及行业整合将是影响未来格局的关键因素。 经济环境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09:18 ?612次阅读
    工业<b class='flag-5'>增</b><b class='flag-5'>材</b><b class='flag-5'>制造</b>将走向何方

    3D打印在珠宝行业的设计和制造应用-CASAIM

    随着3D打印技术的飞速发展,珠宝行业正经历场深刻的变革。传统的珠宝制造方法通常包括多个繁琐的工序,如起版、压制模具、打蜡和修理模具等。这些步骤不仅耗时长,而且对材料、设备和人工成本要
    的头像 发表于 11-23 16:36 ?796次阅读
    <b class='flag-5'>3D</b>打印在珠宝行业的设计和<b class='flag-5'>制造</b>应用-CASAIM

    X-ray蔡司工业CT用于检测制造医疗植入物

    2007年,意大利AdlerOrtho公司通过3D打印生产的带有小梁结构的FixaTi-Por髋臼杯通过欧洲合格认证,被认为是最早的3D打印骨科植入物。3D打印,也称为
    的头像 发表于 11-15 11:47 ?632次阅读
    X-ray蔡司工业CT用于检测<b class='flag-5'>增</b><b class='flag-5'>材</b><b class='flag-5'>制造</b>医疗植入物

    江西先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选购我司HS-DR-5导热系数测试仪

    近日,我司荣幸地宣布,江西先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纳米”)已正式选购我司生产的HS-DR-5导热系数测试仪。这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09:31 ?480次阅读
    江西先<b class='flag-5'>材</b><b class='flag-5'>纳米</b><b class='flag-5'>纤维</b>科技有限公司选购我司HS-DR-5导热系数测试仪

    3D打印技术应用的未来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制造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传统制造业的面貌。其通过数字化模型的逐层叠加,能够制造出复杂形状的物体,这种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09:28 ?1751次阅读

    ATA-7020高压放大器在3D细胞球培养中的应用

    本文将与大家分享,ATA-7020高压放大器在3D细胞球培养中的应用,希望能对各位工程师有所帮助与启发。 作为体外细胞培养模型,三维(3D
    的头像 发表于 10-09 11:54 ?620次阅读
    ATA-7020高压放大器在<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b class='flag-5'>3D</b>细胞<b class='flag-5'>微</b>球培养中的应用

    物联网行业中的模具定制方案_3D打印技术分享

    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断层扫描的逆过程。断层扫描是把某个东西“切”成无数叠加的片,3D 打印则是通过连续的物理层叠加,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三维实体技术,因此3D 打印制造技术又被称为“
    的头像 发表于 10-09 09:54 ?622次阅读
    物联网行业中的模具定制方案_<b class='flag-5'>3D</b>打印技术分享

    代IO模块:制造的智能引擎

    在快速发展的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简称AM)领域,IO模块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推动技术革新和效率提升的重要力量。
    的头像 发表于 09-14 16:10 ?629次阅读
    新<b class='flag-5'>一</b>代IO模块:<b class='flag-5'>增</b><b class='flag-5'>材</b><b class='flag-5'>制造</b>的智能引擎

    ATA-7020高压放大器在3D打印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3D打印技术研究实验原理:用激发静电场形成泰勒锥缩颈效应实现锥射流喷射,并结合极化电荷吸引作用实现多层精准堆积,完成3D
    的头像 发表于 09-03 15:23 ?1385次阅读
    ATA-7020高压放大器在<b class='flag-5'>微</b>纳<b class='flag-5'>3D</b>打印技术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