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MK SD NAND 1.8v IO电压应用分享

mkfounder ? 来源:mkfounder ? 作者:mkfounder ? 2022-11-18 14:5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近日,有客户询问MK的SD NAND产品是否可以支持1.8V的IO电压,原因是他们选择的低功耗蓝牙芯片,如阿波罗 Apollo 3.5或恒玄BES2700IBP,只支持1.8V的IO电压。没有直接选择1.8V SPI NAND的原因是,SPI NAND的坏块需要Host端来管理,而SD NAND内部集成了坏块管理和磨损平均算法;此外,8Gbit以上的SPI NAND也还没有面世。而MK米客方德的SD NADN容量最大为512Gbit,在容量的拓展上有非常多的选择。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SD NAND的应用场景以及软件调试。

通常情况下,Card(SD NAND)刚上电时其信号电压一般都是处于3.3V的模式。当card进入准备状态后,为了节省功耗,需要考虑是否切换信号电压到1.8V。那么,主机和设备之间是如何进行内部初始化流程来切换信号电压的呢?

pYYBAGN3KiKAXvEsAAK9wpn7rs0712.png

pYYBAGN3KiKABZphAAGNFxGcxQ0107.png

如上图所示,工作机制会利用CMD进行沟通,如果想要host支持输出1.8V的信号电压的话,会将ACMD41的参数设置为1来告诉card。

当card收到这个ACMD41时,如果自己允许切换到1.8V的信号电压模式,那么就设置response为1,否则设置为0。在host收到response后,可以向card发送CMD11命令,来通知card准备切换到1.8V的信号电压模式了。随后,host就可以将自己输出的信号电压切换到1.8V了。

经过客户在板子硬件设计和软件上的沟通与了解,后续开发板只需要1.8V的IO工作电压,MK SD NAND都是可以支持的。不过这些初始化的CMD,都在非常低的速度下运作,所以一开始如果客户的平台host在1.8V发送过来,SD card是有机会收到并且回传的,只要能够走到CMD11后,就能顺利切换到1.8V,之后真正data数据传输,双方都在1.8V。工作起来就没有问题。也就是说,即使一开始双方电压不对等,但host同样走切换电压的流程,只要CMD0=>CMD8=>ACMD41=>CMD11这几个低速的CMD能够沟通,后面就调通了。

MK的 SD NAND是储存卡的延伸,可直接贴片,其内部集成高性能的闪存控制器,兼容 SD协议。基于 SLC/MLC设计,可靠性高。内部设计了ECC校验、磨损均衡和坏块管理,尺寸大小为 6x8mm和9x12.5mm,容量高达64Gbit。目前,MK的SD NAND在智能穿戴设备上广泛使用,除此之外还广泛用于ST、TINXP、新唐等平台,在HMI、无人机、车载T-BOX、心率监测设备、指纹识别模组等产品上批量使用。

MK SD NAND产品选型表:

poYBAGN3NZ2AC7X5AAGkRdIWOhY838.png

审核编辑:汤梓红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mcu
    mcu
    +关注

    关注

    147

    文章

    18108

    浏览量

    371717
  • NAND
    +关注

    关注

    16

    文章

    1727

    浏览量

    138615
  • 电压
    +关注

    关注

    45

    文章

    5722

    浏览量

    118625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在CCG3PA datasheet上看到LVTTL input, VDDD<2.7V,是不是说CCG3PA IO/I2C可以是1.8V电平的?

    我在CCG3PA datasheet上看到LVTTL input, VDDD<2.7V,是不是说CCG3PA IO/I2C可以是1.8V电平的? 如果是的话,此时芯片供电来自于VBUS_IN ? VDDD供
    发表于 06-03 10:01

    DLPA3000开机上电时PWR1的1.1V能正常输出,PWR2的1.8V不输出是什么原因?

    我参考EVM原理图设计的电路中,PROJ_ON上电后自动拉高。但是测得有的电路1.1V有输出,1.8V没有输出电压电压为0V。这时拔下电
    发表于 02-24 07:22

    SD NAND、SPI NAND 和 Raw NAND 的定义与比较

    SD nand,贴片式SD卡,使用起来和SD卡一致,不同的是采用,通常采用LGA-8封装,尺寸为8mm x 6mm x 0.75mm,重点是采用贴片封装,可以直接贴在板卡上,直接解决了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18:16 ?913次阅读
    <b class='flag-5'>SD</b> <b class='flag-5'>NAND</b>、SPI <b class='flag-5'>NAND</b> 和 Raw <b class='flag-5'>NAND</b> 的定义与比较

    ads1115采集1.8V时有8mv的误差,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8V用的是LM4132A-1.8做基准电压,ADC转化完是1.7926V 但是采集1.05V时,1mv的误差也没有 同样使用ADS11
    发表于 01-10 08:05

    用TXB0108在1.8V与3.3V之间进行双向转换是可以的吗?最高支持多大信号速率呢?

    请问TI的专家们,我的DSP型号为TMS320C6672,EMIF口输出电压1.8v,FPGA型号为EP4SE820H1517,IO电压为3.3
    发表于 12-31 07:51

    请问是否有模拟端支持最大4.2v电压,数字端支持1.8v电压的A/D转换芯片型号?

    请问是否有模拟端支持最大4.2v电压,数字端支持1.8v电压的A/D转换芯片型号? 若是数字端输出为I2C或者SPI接口更好。 谢谢!
    发表于 12-30 07:48

    使用1.8V FPGA和DAC5662进行数据传输的问题求解

    目前在做一个涉及使用1.8V FPGA和DAC5662进行数据传输的项目,问题如下: 1. FPGA接口电平为1.8V LVCMOS电平, DAC5662 数据IO电平为3.3V C
    发表于 12-27 08:09

    TXB0104 3.3V1.8V,输入3.3V有信号波形,1.8V段无输出是为什么?

    TXB01043.3V1.8V输入3.3V有信号波形 ,1.8V段无输出,怎么回事啊?
    发表于 12-26 08:07

    LSF0108的1.8V参考电平异常的原因?怎么解决?

    LSF0108的1.8V使用的是TLV70218,3.3V使用的是1117-3.3 原理如下图所示 测试1.8V这端始终是2.5V。断开A端的这个
    发表于 12-19 06:37

    ADS4449的spi信号支持1.8v电平吗?

    ADS4449的数据手册中是这样描述的:“All digital inputs support 1.8-V logic levels. SPI supports 3.3-V logic levels”;问下ADS4449的spi信号支持
    发表于 12-09 06:04

    tvp7002这个器件数据手册标注的供电电压是1.9V,使用1.8V的话有影响吗?

    您好,想问下tvp7002这个器件数据手册标注的供电电压是1.9V(典型值),1.8V最低值,那我这边由于这一路电源需要跟他人芯片共电源,所以只能是1.8V,这样的话会有影响吗?谢谢
    发表于 12-02 08:01

    求助,帮忙确认一下AFE5401-Q1 IO口电平是否是1.8V

    帮忙确认一下AFE5401-Q1 IO口电平是否是1.8V,谢谢
    发表于 11-28 06:46

    ADS4249EVM使用的1.8V的COMS型数据输出,可以接到bank电压是3.3V的FPGA上使用吗?

    你好,请问我在我使用的1.8V的COMS型数据输出,可以接到bank电压是3.3V的FPGA上使用吗
    发表于 11-22 09:28

    ADS4128供电1.8V输入,为什么VCM管脚没有输出电压

    我现在正在使用ADS4128,供电1.8V输入正常,为什么VCM管脚没有输出电压
    发表于 11-22 08:33

    瀚海微SD NANDSD 协议(32)1.8V信令的驱动强度和总线时序

    和系统目标,同时提供非常好的信号完整性性能。 为UHS-I卡1.8V信号电平定义了4种可选择的驱动强度类型。 同时也为主机输出驱动的设计提供参考。 主机应该选择最合适的卡的驱动强度来驱动其特定的PCB。 I/O驱动强度类型 卡输出驱动的负载取
    的头像 发表于 09-26 10:31 ?590次阅读
    瀚海微<b class='flag-5'>SD</b> <b class='flag-5'>NAND</b>之<b class='flag-5'>SD</b> 协议(32)<b class='flag-5'>1.8V</b>信令的驱动强度和总线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