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SPARC:用于先进逻辑和 DRAM 的全新沉积技术

半导体芯科技SiSC ? 来源: 半导体芯科技SiSC ? 作者: 半导体芯科技Si ? 2022-10-14 17:1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来源:泛林集团

芯片已经无处不在:从手机和汽车到人工智能的云服务器,所有这些的每一次更新换代都在变得更快速、更智能、更强大。创建更先进的芯片通常涉及缩小晶体管和其他组件并将它们更紧密地封装在一起。然而,随着芯片特征变得更小,现有材料可能无法在所需厚度下实现相同性能,从而可能需要新的材料。

泛林集团发明了一种名为 SPARC 的全新沉积技术,用于制造具有改进电绝缘性能的新型碳化硅薄膜。重要的是,它可以沉积超薄层,并且在高深宽比的结构中保持性能,还不受工艺集成的影响,可以经受进一步处理。SPARC 将泛林无与伦比的等离子技术与化学和工艺工程相结合,实现了先进逻辑和 DRAM 集成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提高逻辑器件性能

SPARC 的一个关键逻辑应用是 FinFET 间隔层。如下面的流程所示,间隔膜沉积在前置结构的栅极和鳍上。薄膜必须遵循现有结构的精确轮廓,并保持厚度一致(结构均匀性)。它还必须对下面的层具有出色的附着力,且没有针孔或其他缺陷。此外,除了在栅极侧壁的所需位置外,它还必须易于从其他任何地方移除。

poYBAGNJKBuAcjFkAAAvXOdeNLM92.jpeg

薄膜本身就有要求。随着晶体管按比例缩小,栅极模块中的电容耦合会增加,从而降低整体晶体管的性能。SPARC 碳化物薄膜是电绝缘性能更佳的新型材料的绝佳例子,即所谓的“低k薄膜”,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耦合。现有的低k薄膜通常很脆弱,无法承受后续步骤中使用的强烈的化学物质,因而会导致整体芯片性能不佳。

泛林的 SPARC 技术可提供均匀、坚固的低k薄膜,其厚度和特征内部的成分都是均匀的。SPARC 薄膜被轻柔地沉积,没有直接的等离子体对下面的敏感器件造成损坏,它通过使用由具有远程等离子体和新型前驱体的独特反应器产生的自由基来实现。与直接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 (ALD) 薄膜不同,它可以轻松调整薄膜成分,以更好地预防损坏,优化干法或湿法刻蚀的选择性。得到的薄膜很薄、无针孔,并且可以在芯片制造过程的其余环节保持正确的硅碳 (Si-C) 键合结构,从而保持其介电性能和坚固。

随着全包围栅极 (GAA) 架构的出现,泛林 SPARC 技术的价值变得愈加明显。新的内部间隔层应用需要一种材料来降低器件的寄生电容——即降低器件之间的干扰。该薄膜还必须在硅锗沟道释放过程中作为外延处理的源极/漏极的保护层。SPARC 沉积的薄膜为该应用带来了关键特性,包括低k值,均匀性,高图形负载,均匀厚度,对硅基、氧化物、碳类型材料的出色刻蚀选择性,以及器件中的极低泄漏。

pYYBAGNJKBuAfnceAAB7vyIdNkA454.png

同样有利于 DRAM 架构

随着器件的微缩,工程师们不断努力减少位线和电容器触点之间的电容,以保持良好的信号/噪声进行位感应。位线深宽比的增加也使传统的沉积方法难以成功。位线电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位线和存储节点触点 (SNC) 之间的耦合,随着单位面积封装越来越多的器件以降低 DRAM 成本和增加密度,该耦合正在增加。为了减少这种耦合,自1x nm 技术节点以来,SPARC 沉积的低k间隔材料至关重要。

poYBAGNJKBuASVo7AAAi-RtlXaU93.jpeg

理想的低k薄膜

使用 SPARC 或单个前驱体活化自由基腔室技术制造的碳化硅氧化物 (SiCO) 薄膜具备密度大、坚固耐用、介电常数低 ~ 3.5-4.9、泄漏率低、厚度和成分共形性极佳等特点。在 250°C 至 600°C 的广泛温度范围内,碳完全交联,末端甲基极少甚至没有,与其他薄膜(如SiOC、SiOCN 或 SiCN)相比,该薄膜具有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在 SPARC SiCO 系列中,远程等离子体、独特的前驱体和工艺空间可实现广泛的成分调整。此外,这些 SPARC SiCO 薄膜在稀氢氟酸和热磷酸等典型湿法化学物质中的 WER(湿法刻蚀速率)为零,因此还提供近乎无限的湿法刻蚀选择性。这些薄膜也是连续的且无针孔的,厚度低于普通替代的一半。

由于这些特性,SPARC SiCO 薄膜在某些间隔物应用中实现厚度最小化,是个很有吸引力的选择。鉴于其对高深宽比堆栈材料的显著湿法选择性或等离子体损伤预防,这些薄膜能够形成气隙,减少电容耦合,并保护高深宽比堆栈中容易氧化或损坏的工艺元件。SPARC 技术已被领先技术节点的所有主要逻辑/代工厂和 DRAM 制造商采用。随着集成度和性能扩展挑战的提升以及深宽比的提高,下一个节点应用程序空间预计将增加。

pYYBAGNJKBuAUbyhAACOd32CKTY056.png

审核编辑 黄昊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DRAM
    +关注

    关注

    40

    文章

    2354

    浏览量

    186143
  • SPARC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6

    浏览量

    10053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半导体外延和薄膜沉积有什么不同

    半导体外延和薄膜沉积是两种密切相关但又有显著区别的技术。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差异:定义与目标半导体外延核心特征:在单晶衬底上生长一层具有相同或相似晶格结构的单晶薄膜(外延层),强调晶体结构的连续性和匹配
    的头像 发表于 08-11 14:40 ?305次阅读
    半导体外延和薄膜<b class='flag-5'>沉积</b>有什么不同

    利基DRAM市场趋势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基于产品和市场特性,DRAM可分为主流DRAM和利基DRAM。主流DRAM产品具有大容量、高传输速率的特点,主要应用于
    的头像 发表于 06-07 00:01 ?3206次阅读
    利基<b class='flag-5'>DRAM</b>市场趋势

    三星在4nm逻辑芯片上实现40%以上的测试良率

    较为激进的技术路线,以挽回局面。 4 月 18 日消息,据韩媒《ChosunBiz》当地时间 16 日报道,三星电子在其 4nm 制程 HBM4 内存逻辑芯片的初步测试生产中取得了40% 的良率,这高于
    发表于 04-18 10:52

    单晶圆系统:多晶硅与氮化硅的沉积

    。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芯片的制造过程中,由多晶硅 - 钨硅化物构成的叠合型薄膜被广泛应用于栅极、局部连线以及单元连线等关键部位。 传统的高温炉多晶硅沉积和化学气相沉积(CV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09:19 ?640次阅读
    单晶圆系统:多晶硅与氮化硅的<b class='flag-5'>沉积</b>

    碳化硅薄膜沉积技术介绍

    多晶碳化硅和非晶碳化硅在薄膜沉积方面各具特色。多晶碳化硅以其广泛的衬底适应性、制造优势和多样的沉积技术而著称;而非晶碳化硅则以其极低的沉积温度、良好的化学与机械性能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而
    的头像 发表于 02-05 13:49 ?1033次阅读
    碳化硅薄膜<b class='flag-5'>沉积</b><b class='flag-5'>技术</b>介绍

    半导体薄膜沉积技术的优势和应用

    在半导体制造业这一精密且日新月异的舞台上,每一项技术都是推动行业跃进的关键舞者。其中,原子层沉积(ALD)技术,作为薄膜沉积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正逐步成为半导体工艺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
    的头像 发表于 01-24 11:17 ?1228次阅读

    先进封装技术-17硅桥技术(下)

    先进封装技术(Semiconductor Advanced Packaging) - 1 混合键合技术(上) 先进封装技术(Semicond
    的头像 发表于 12-24 10:59 ?2106次阅读
    <b class='flag-5'>先进</b>封装<b class='flag-5'>技术</b>-17硅桥<b class='flag-5'>技术</b>(下)

    先进封装技术-16硅桥技术(上)

    先进封装技术(Semiconductor Advanced Packaging) - 1 混合键合技术(上) 先进封装技术(Semicond
    的头像 发表于 12-24 10:57 ?1932次阅读
    <b class='flag-5'>先进</b>封装<b class='flag-5'>技术</b>-16硅桥<b class='flag-5'>技术</b>(上)

    DRAM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DRAM)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短期数据存储的一种半导体存储器。它由IBM的研究员罗伯特·H·登纳德(Robert H. Dennard)于1967年发明,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间成为了计算机和电子设备中最常用的内存类型之一。由于其高密度、低成本的特点,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14:54 ?3816次阅读
    <b class='flag-5'>DRAM</b>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选择性沉积技术介绍

    先进的CEFT晶体管,为了进一步优化,一种名为选择性沉积技术应运而生。这项技术通过精确控制材料在特定区域内的沉积过程来实现这一目标,并主要
    的头像 发表于 12-07 09:45 ?1004次阅读
    选择性<b class='flag-5'>沉积</b><b class='flag-5'>技术</b>介绍

    硅片形貌效应及其与底部抗反射涂层(BARC)沉积策略关系的解析

    硅片形貌效应在光刻工艺中十分重要,特别是在现代集成电路制造中,如FinFET等先进器件结构以及双重图形技术的广泛应用下,硅片表面的微小不平整性对光刻结果的影响变得尤为显著。 ? 本文是关于硅片形貌
    的头像 发表于 11-22 09:16 ?1791次阅读
    硅片形貌效应及其与底部抗反射涂层(BARC)<b class='flag-5'>沉积</b>策略关系的解析

    德州仪器推出全新可编程逻辑产品系列

    德州仪器(TI)近日宣布推出其最新的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系列,为工程师们带来了从概念到原型设计的全新解决方案。这一创新产品系列基于TI出色的逻辑产品系列,旨在简化各类应用的逻辑设计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17:38 ?907次阅读

    SOLMATES:准分子激光器推进脉冲激光沉积

    挑战 薄膜沉积技术用于多种市场,例如 MEMS、半导体、光伏、OLED 显示屏和用于 5G 通信的射频滤波器。 新型复杂材料系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材料特性,这就要求对薄膜
    的头像 发表于 09-19 06:22 ?661次阅读
    SOLMATES:准分子激光器推进脉冲激光<b class='flag-5'>沉积</b>

    浅谈逻辑分析仪的技术原理和应用领域

    逻辑分析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数字系统测试和分析的电子仪器,它通过实时捕获和显示数字信号的逻辑电平状态,帮助工程师理解系统中各个信号的逻辑关系和时序关系,进而进行故障排除和系统设计验证。下面
    发表于 09-12 15:04

    力积电Logic-DRAM技术获多家大厂采用

    晶圆代工厂商力积电近期宣布了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其Logic-DRAM多层晶圆堆叠技术已获得包括AMD在内的多家国际大厂采用。该技术将结合一线晶圆代工厂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9-06 17:33 ?11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