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铁电实现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和界面稳定性的双重提升

锂电联盟会长 ?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 ? 作者:锂电联盟会长 ? 2022-09-21 11:2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固态锂金属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被认为是新一代能源存储设备的理想选择。固态电解质是固态锂金属电池最核心的部件,一直受到科研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以聚(环氧乙烷)(PEO)为代表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因其柔韧性好、制造成本低、稳定性可靠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不断加快锂离子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中的输运,改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之间的界面稳定,以实现固态锂金属电池的长期循环稳定一直是研究人员的突破方向。

【工作介绍】 近日,天津工业大学邓南平、程博闻、康卫民等人通过静电溶吹纺丝技术和高温煅烧工艺制备了多孔铁电陶瓷钛酸铋(Bi4Ti3O12)纳米纤维(BIT NFs)并将其作为纳米填料混合在PEO/LiTFSI体系中制备了BIT NFs改性的复合固态电解质(BIT NFs/PEO/LiTFSI)。结合铁电BIT NFs材料特性(铁电性、压电性)和形貌结构(一维、多孔)的优点,实现了聚合基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和界面稳定性的双重提升。50℃下,BIT NFs/PEO/LiTFSI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为6.25×10-4S cm-1,锂离子转移数为0.47。组装的锂对称电池在50℃,0.2mA cm-2的电流密度下维持了3000 h的稳定循环,表现出良好的锂枝晶抑制能力;组装的LFP电池在0.2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仍保持118.2 mA h g-1。该文章以 “Improved ionic conductivity and enhanced interfacial stability of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 with porous ferroelectric ceramic nanofibers” 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博士生康俊宝为本文第一作者。 【内容表述】

a92953d8-395b-11ed-9e49-dac502259ad0.png

图1. 材料合成和机理说明 从材料特性来看:BIT作为Aurivillius家族中一种典型的铁电陶瓷材料,具有自发极化高、压电常数大的特点。铁电陶瓷材料的永久偶极子,作为比非铁电材料组成原子更强的路易斯酸碱,能更好的促进锂盐的解离。同时钙钛矿层中存在的氧空位,能与锂盐的阴离子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释放更多的自由锂离子。此外,铁电材料自发极化产生的内建电场有望促进锂离子的传递,进而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在电解质/锂负极界面处,铁电BIT固有的压电特性使其在受到锂凸起挤压发生形变后产生瞬时压电效应,从而实现对锂离子均匀沉积行为的动态调控,最终实现对锂枝晶的良好抑制。因此,将其作为无机陶瓷填料添加到有机聚合物基体中,有望带来快速的锂离子传导,并增强与锂金属电极的界面稳定性。 从结构形貌来看:通过静电溶吹纺丝技术和随后的高温煅烧工艺可以快速、大量制备一维、多孔BIT纳米纤维。通过对纺丝助剂的选择,高温处理得到的BIT陶瓷纳米纤维具有更多的孔结构。添加的一维、多孔BIT无机纳米纤维填料不仅保证了与聚合物基体的良好接触,而且利用其较大的长径比构建了长程、连续的有机-无机界面。 1. BIT NFs的表征 通过SEM、XRD、BET、HRTEM等表征数据证明了BIT NFs的多孔、一维结构。

aa8553d0-395b-11ed-9e49-dac502259ad0.png

图2. 前驱体纤维和BIT NFs的表征 2. BIT NFs/PEO/LiTFSI电解质的表征 通过XRD 、SEM、DSC、TG等表征数据证明了BIT NFs的均匀混入和对PEO基电解质结晶度、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电化学测试证明了BIT NFs对PEO基电解质离子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和电化学窗口的提升作用。

ab3740fe-395b-11ed-9e49-dac502259ad0.png

图3. BIT NFs/PEO/LiTFSI复合固体电解质的物理、电化学性能 3.BIT NFs对锂离子解离、传输的促进作用 通过EPR、XPS、FTIR光谱等结果证明了BIT NFs所富含的氧空位和自身偶极子有效地促进了锂盐的解离。

abfa21b4-395b-11ed-9e49-dac502259ad0.png

图4. BIT NFs促进锂离子解离、传输作用的表征 进一步通过DFT理论计算证明了氧空位对锂盐解离的促进作用。

ac1d74c0-395b-11ed-9e49-dac502259ad0.png

图5. BIT NFs促进锂离子解离作用的DFT计算 4. BIT NFs对锂离子沉积行为的动态调节 通过DFT计算理论上证明了BIT NFs铁电性和压电特性对锂离子沉积行为的动态调节机制。

ac95837a-395b-11ed-9e49-dac502259ad0.png

图6. BIT NFs对锂离子沉积行为的动态调节机制和DFT计算 进一步,通过压电性能测试、锂对称电池充放电测试和原位光学显微镜测试等手段从实验上验证了所制备的BIT NFs通过铁电性和压电特性对锂离子沉积行为进行动态调节以稳定界面的积极作用。

ae1683f2-395b-11ed-9e49-dac502259ad0.png

图7. BIT NFs动态调节锂离子沉积行为以提升界面稳定的电池性能评估 5. 装配有BIT NFs/PEO/LiTFSI电解质的全电池性能测试 通过组装LFP/NCM | BIT NFs/PEO/LiTFSI | Li电池在不同温度下测试了复合电解质与LFP和高压NCM电极材料匹配的电化学性能。证明了孔铁电陶瓷BIT纳米纤维对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和界面稳定性的双重提升作用。

aea436b6-395b-11ed-9e49-dac502259ad0.png

图8. 全固态LiFePO4/LiNi0.8Mn0.1Co0.1O2||锂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化学性能 Junbao Kang, Zirui Yan, Lu Gao, Yaofang Zhang, Weicui Liu, Qi Yang, Yixia Zhao, Nanping Deng, Bowen Cheng, Weimin Kang, Improved ionic conductivity and enhancedinterfacial stability of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 with porous ferroelectric ceramic nanofibers,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2. DOI:10.1016/j.ensm.2022.09.005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解质
    +关注

    关注

    6

    文章

    821

    浏览量

    20849
  • 电陶瓷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1

    浏览量

    6891
  • 能量密度
    +关注

    关注

    6

    文章

    288

    浏览量

    16973

原文标题:铁电实现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和界面稳定性的双重提升

文章出处:【微信号:Recycle-Li-Battery,微信公众号:锂电联盟会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钽元素赋能LLZO固态电解质,破解氧化固态电池产业化密码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固态电池技术被视为突破传统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瓶颈的关键所在。氧化固态电解质凭借其出色的化学稳定性和宽温域适应性,逐渐成为与硫化
    的头像 发表于 05-26 09:29 ?7852次阅读

    钽元素赋能LLZO固态电解质,破解氧化固态电池产业化密码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固态电池技术被视为突破传统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瓶颈的关键所在。氧化固态电解质凭借其出色的化学稳定性和宽温域适应性,逐渐成为与硫化
    发表于 05-26 07:40 ?1702次阅读

    清华大学:自由空间对硫化固态电解质表面及内部裂纹处锂沉积行为的影响

    清华新闻网2月7日 硫化固态电解质Li5.5PS4.5Cl1.5具有锂离子电导率高(≈10 mS/cm)、机械加工性能优异、与金属锂负极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4:49 ?483次阅读
    清华大学:自由空间对硫化<b class='flag-5'>物</b>固态<b class='flag-5'>电解质</b>表面及内部裂纹处锂沉积行为的影响

    研究论文::乙烯碳酸酯助力聚合物电解质升级,提升高电压锂金属电池性能

    1、 导读 >> ? ? 该研究探讨了乙烯碳酸酯(VC)添加剂在聚丙烯酸酯(PEA)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中的作用。结果表明,VC添加剂显著提升电解质的锂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10:49 ?748次阅读
    研究论文::乙烯碳酸酯助力<b class='flag-5'>聚合物</b><b class='flag-5'>电解质</b>升级,<b class='flag-5'>提升</b>高电压锂金属电池性能

    陈军院士团队最新Angew,聚合物电解质新突破

    际应用潜力。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s)兼具高机械性能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备广阔的产业化前景。然而,传统的纳米填料添加策略往往由于填料分布不均匀和微域结构不一致,导致离子迁移效率降低,电极/
    的头像 发表于 01-06 09:45 ?1041次阅读
    陈军院士团队最新Angew,<b class='flag-5'>聚合物</b><b class='flag-5'>电解质</b>新突破

    Li3MX6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材料

    ? ? 研究背景 Li3MX6族卤化(M = Y、In、Sc等,X =卤素)是新兴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材料。与现有的硫化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11:52 ?1026次阅读
    Li3MX6全固态锂<b class='flag-5'>离子</b>电池<b class='flag-5'>固体</b><b class='flag-5'>电解质</b>材料

    北京科技大学范丽珍教授团队In和F共掺杂LPSCl制备固体电解质

    ? 研究背景 离子电池(LIBS)因其可回收性、高能量和高功率密度而广受赞誉,使其在能源储存系统、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各种应用中非常受欢迎。然而,使用易燃液体电解质和商用聚合物分离器的安全风险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0:05 ?1051次阅读
    北京科技大学范丽珍教授团队In和F共掺杂LPSCl制备<b class='flag-5'>固体</b><b class='flag-5'>电解质</b>

    离子电导率的影响因素

    离子体,作为物质的第四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应用中。从太阳风到荧光灯,等离子体的身影无处不在。等离子体的电导率是衡量其导电性能的关键参数,它决定了等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10:08 ?1658次阅读

    电导率的定义和测量原理

    控制工具。电导率反映的是溶液中所有溶解离子(如盐、酸、碱和某些有机)的总体导电能力,这是一个非特异性的总体参数。该技术无法区分溶液中的各种不同离子。测量得到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1-05 16:13 ?5725次阅读
    <b class='flag-5'>电导率</b>的定义和测量原理

    一种创新的超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传统液态电解质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尽管广泛,但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可能不可避免地面临泄漏、燃烧乃至爆炸的风险,这些安全隐患显著制约了其更为广泛的部署。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0:31 ?1360次阅读
    一种创新的超薄<b class='flag-5'>固体</b><b class='flag-5'>聚合物</b><b class='flag-5'>电解质</b>

    电导率测定仪的基础应用与探索

    在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的广阔舞台上,电导率测定仪以其测量技术和准确的数据分析能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水质监测领域的“科技之眼”,电导率测定仪通过测量水体中电解质的导电性能,即电导率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15:30 ?899次阅读

    固态电池中复合锂阳极上固体电解质界面的调控

    采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的固态锂金属电池(SSLMB)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在下一代储能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6:53 ?1132次阅读
    固态电池中复合锂阳极上<b class='flag-5'>固体</b><b class='flag-5'>电解质</b><b class='flag-5'>界面</b>的调控

    无极电容器有电解质吗,无极电容器电解质怎么测

    无极电容器通常存在电解质电解质在无极电容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增加电容器的电容量和稳定性。然而,电解质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如漏电和寿命问题。
    的头像 发表于 10-01 16:45 ?926次阅读

    聚合物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区别

    ),又称高分子锂电池。其正极材料可包括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锂等多种材料,负极通常为石墨。关键区别在于其电解质聚合物电池使用固体聚合物
    的头像 发表于 09-29 09:59 ?8096次阅读

    聚合物电池与锂电池的区别

    :使用液体电解质,通常是有机溶剂和锂盐的混合。这种电解质可以提供较高的离子导电性,但安全性相对较低。 能量密度 : 聚合物电池 :通常具
    的头像 发表于 09-29 09:56 ?146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