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蚀刻氧化硅薄膜

华林科纳半导体设备制造 ? 来源:华林科纳半导体设备制造 ? 作者:华林科纳半导体设 ? 2022-05-23 17:0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介绍

硅或二氧化硅已被用作牺牲层来制造独立式结构,例如微机电系统(MEMS)中的梁、悬臂和隔膜。传统的含水HF已经广泛用于蚀刻二氧化硅牺牲层,因为它成本低廉。然而,当具有高纵横比的结构在含水蚀刻和随后的冲洗后被干燥时,由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产生的应力,含水HF会导致自支撑结构彼此粘附。另一方面,使用气态HF的二氧化硅蚀刻必须在相对高的压力和低温下进行,以获得高蚀刻速率。在这种条件下,即使是蒸汽状的HF也能通过水在表面上凝结而使结构粘在一起[1]。

为了避免独立式结构粘在一起,已经提出了使用表面张力为零的超临界CO2的干燥技术[2]。由于水在CO2中的溶解性差,该技术需要水/溶剂置换步骤。在含水HF中蚀刻二氧化硅并随后在水中冲洗后,用溶剂如乙醇或2-丙醇代替水。然后用超临界CO2代替溶剂。这些水/溶剂置换步骤需要一些时间和大量的溶剂。因此,需要一种快速蚀刻方法来去除牺牲二氧化硅,而不允许梁结构的中部粘到衬底上。

本文报道了我们在超临界CO2中原位刻蚀二氧化硅的工作。因为氟蚀刻溶液通常不溶于CO2,所以已经研究了多种将氟蚀刻剂溶解在CO2中的共溶剂。

结果和讨论

图2显示了在超临界CO2或液相中用蚀刻剂和甲醇的混合物或蚀刻剂和另一种有机共溶剂的混合物对二氧化硅进行蚀刻后,二氧化硅膜的蚀刻速率。有机共溶剂提供了比甲醇在超临界CO2中显著更高的蚀刻速率。超临界相的有机共溶剂中的蚀刻速率与具有相同浓度氟组分的液相水溶液中的蚀刻速率相当。另一方面,蚀刻剂和有机共溶剂的混合物在液相中不提供高蚀刻速率。

pYYBAGKLTUeASGDcAAEUGdCl0ys142.png

pYYBAGKLTUaAX5YrAABLTgiw8JY992.png

超临界CO2中氟化物/有机共溶剂混合物的光谱和超临界CO2中有机共溶剂的光谱的差异示于图3中。液相中氟化物/有机共溶剂混合物的光谱和液相中有机共溶剂的光谱的差异光谱显示在该图中用于比较。在约1260 cm-1的超临界CO2中,观察到氟化物/有机共溶剂混合物对HF2-的宽吸收,在该波数范围内,液相中的氟化物/有机共溶剂混合物没有观察到峰。对于液相中的氟化物/有机共溶剂混合物,在1880 cm-1附近观察到对应于F-的宽吸收,而对于超临界CO2中的氟化物/有机共溶剂混合物,在该波数范围内没有观察到峰。对于超临界CO2中的氟化物/有机共溶剂混合物和液相中的氟化物/有机共溶剂混合物,在3400 cm-1附近都观察到对应于未离解的HF的高吸收峰。另一方面,对于超临界CO2中的氟化物/甲醇混合物,仅观察到对应于F-的吸收峰。

液相中氟化物/有机助溶剂混合物中有机助溶剂的低介电常数可能会阻止F-和HF的反应。另一方面,CO2分子和有机溶剂的相互作用改变了介电常数[5],促进了超临界CO2中F-和HF的反应。HF2- is的随后产生可能是在超临界CO2的共溶剂中获得较高二氧化硅蚀刻速率的原因。为了验证在超临界CO2中高速蚀刻二氧化硅的机理,需要通过使用例如在超临界CO2中的原位NMR(核磁共振光谱)来进一步分析以确定离子种类在高压下的化学结构。

为了提高二氧化硅蚀刻速率,又测试了七种有机溶剂。使用八种有机溶剂处理的二氧化硅的蚀刻速率的比较如图4所示。蚀刻速率取决于有机溶剂的化学结构。可以看出,通过使用特定的有机溶剂,可以获得高达500纳米/分钟的蚀刻速率。这明显高于相同浓度的HF水溶液的蚀刻速率。这表明10分钟内可以制备出10微米宽的光束结构,光束和基底之间的间隙以纳米计。

pYYBAGKLTWeAVQcjAABIV3WLrjU535.png

总结

我们已经发现,通过在超临界CO2中用共溶剂溶解氟蚀刻剂,可以在超临界CO2中蚀刻牺牲二氧化硅。通过使用有效的共溶剂,我们在超临界CO2中获得了比多晶硅更高的二氧化硅蚀刻速率。

在超临界CO2中用由氟组分和共溶剂组成的化学配方原位蚀刻氧化硅具有提高具有高纵横比结构的MEMS器件的生产率的潜力。

审核编辑:符乾江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蚀刻
    +关注

    关注

    10

    文章

    425

    浏览量

    16174
  • 二氧化碳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55

    浏览量

    1708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二氧化碳温湿度光照度传感器:四合一,在线监测气体

    二氧化碳温湿度光照度传感器是一种多功能环境监测设备,集成了测量二氧化碳浓度(CO?)、空气温度及光照强度(照度)四种关键环境参数的功能于一体。通过内置的多类型传感器元件,实现对环境条件的实时、同步
    的头像 发表于 07-15 17:21 ?226次阅读

    晶圆背面二氧化硅边缘腐蚀的原因

    集成电路生产过程,晶圆背面二氧化硅边缘腐蚀现象是一个常见但复杂的问题。每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晶圆背面二氧化硅边缘腐蚀的诱因,因此需要在生产中严格控制每个工艺参数,尤其是对边缘区域的处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09:43 ?255次阅读

    什么是超临界CO?清洗技术

    芯片制程进入纳米时代后,一个看似矛盾的难题浮出水面:如何在不损伤脆弱纳米结构的前提下,彻底清除深孔、沟槽的残留物?传统水基清洗和等离子清洗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会损坏高升宽比结构,而超临界
    的头像 发表于 06-03 10:46 ?749次阅读
    什么是<b class='flag-5'>超临界</b>CO?清洗技术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的传感器应用

    01呼气末二氧化碳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是指呼气终末期呼出的混合肺泡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压(PETCO2)或二氧化碳浓度(CETCO2),已经被认为是除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5-19 13:20 ?297次阅读
    呼气末<b class='flag-5'>二氧化碳</b>监测<b class='flag-5'>中</b>的传感器应用

    二氧化碳光声传感技术

    室内CO2浓度高通常是人类存在的结果。我们的身体吸入氧气并排放二氧化碳,如果环境通风不畅,二氧化碳会在室内积聚。而且,现代建筑密集的隔热层间接导致二氧化碳的增加。例如,减少消耗和加热或冷却成本的密集
    的头像 发表于 05-19 13:19 ?389次阅读
    <b class='flag-5'>二氧化碳</b>光声传感技术

    芯片制造二氧化硅介绍

    二氧化硅是芯片制造中最基础且关键的绝缘材料。本文介绍其常见沉积方法与应用场景,解析SiO?栅极氧化、侧墙注入、STI隔离等核心工艺的重要作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4-10 14:36 ?1386次阅读
    芯片制造<b class='flag-5'>中</b>的<b class='flag-5'>二氧化硅</b>介绍

    矿井下的“隐形守护者”:解码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

    在数百米深的地层之下,煤炭开采的轰鸣与矿工们的汗水交织成独特的工业交响曲。而在这幽暗的巷道,一种看不见的气体——二氧化碳,正悄然威胁着矿工们的生命安全。据统计,我国煤矿每年因有害气体导致的安全事故
    的头像 发表于 03-24 18:22 ?392次阅读

    洞察每一丝变化:壁挂式二氧化碳传感器,工业环境的 “透视眼”

    引言:工业环境监测需求与挑战 工业生产的广袤版图中,环境参数的微妙变化如同隐藏在幕后的操盘手,深刻影响着生产的安全、效率与质量。尤其是二氧化碳浓度,作为一个关键的环境指标,其每一丝变化都可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4:23 ?577次阅读

    红外 CO2(二氧化碳) 气体传感器和分析模组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关注越来越高。CO2(二氧化碳)是地球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关注CO2(二氧化碳)气体,监测CO2(二氧化碳)气体至关重要。CO2(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7:01 ?753次阅读
    红外 CO2(<b class='flag-5'>二氧化碳</b>) 气体传感器和分析模组

    Sensirion STC31-C二氧化碳传感器产品介绍

    如今,各级医疗机构和家庭用户对便携式呼吸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这类产品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创新产品也不断涌现。气体传感器作为气体检测的核心器件——如二氧化碳(CO2)传感器——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呼吸功能监测和管理、人体生命体征监控等功能的实现提供极大的便利,提高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10:13 ?1096次阅读

    基于51单片机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系统仿真

    行显示测得的浓度值,第行显示报警阈值;(2)可通过按键设置二氧化碳报警阈值;(3)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正常范围时,绿灯闪烁,超过报警阈值时,红灯闪烁,蜂鸣器响,开始声光报警。仿真演示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14:13 ?574次阅读
    基于51单片机的<b class='flag-5'>二氧化碳</b>浓度检测报警系统仿真

    基于51单片机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调节系统仿真

    显示,第一行显示测得的浓度值,第行显示报警阈值;(2)可通过按键设置二氧化碳报警阈值;(3)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正常范围时,绿灯闪烁,超过报警阈值时,红灯闪烁,蜂鸣器响,开始声光报警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14:13 ?607次阅读
    基于51单片机的<b class='flag-5'>二氧化碳</b>浓度检测调节系统仿真

    二氧化硅薄膜实现增透的原因

    二氧化硅薄膜实现增透的原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折射率匹配 折射率特性 :二氧化硅(SiO?)的折射率相对较低,这使得它能够作为一层有效的增透膜(或称为减反射膜)。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10:22 ?1469次阅读

    镀膜使用二氧化硅的作用

    1. 引言 镀膜技术是一种基材表面形成薄膜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机械、建筑等领域。二氧化硅作为一种常见的无机材料,因其良好的光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镀膜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10:10 ?1813次阅读

    我国首座超临界二氧化碳光热发电机组项目圆满验收

    2023年8月22日,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正式宣布,经过长达五年的潜心研发与技术突破,我国首座超临界二氧化碳光热发电机组项目已成功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高效、环保能源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5:11 ?122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