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诚)高频、高功率密度、低损耗的氮化镓突破了传统硅材料的物理极限,成为了市场的宠儿。如今氮化镓在消费类电子市场快速起量的同时,还在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不断渗透。
2022既是新的起点,也是2021的终点,让我们共同回顾2021国内外氮化镓产业发生的重大事件。
纳微上市、首发智能氮化镓功率芯片
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10月20日,纳微半导体在纽约敲钟正式上市,截至1月17日,纳微半导体每股11.19美元,市值13.17亿美元。
2022既是新的起点,也是2021的终点,让我们共同回顾2021国内外氮化镓产业发生的重大事件。
纳微上市、首发智能氮化镓功率芯片
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10月20日,纳微半导体在纽约敲钟正式上市,截至1月17日,纳微半导体每股11.19美元,市值13.17亿美元。

图源:纳微
纳微半导体是一家专注于氮化镓功率器件的企业,截至目前,纳微半导体的氮化镓功率芯片出货量已达4100万颗,市场占比近三成以上,主要集中在消费类电子领域,小米、联想、戴尔、亚马逊等一线厂商均有采用纳微半导体的氮化镓功率芯片。
在氮化镓领域持续不断摸索,寻求改善技术的纳微半导体,于2021年11月,在氮化镓功率器件领域获得了新的突破,正式推出了第三代GaNSense 功率芯片平台,为氮化镓技术的发展翻开了新篇章。该系列芯片集成了业界首创的智能实时感知技术,通过内置的实时精密传感获取芯片的实时数据,当发现潜在风险时,芯片会迅速进入关断状态,起到了芯片与外围电路的双重保护。该芯片与传统的分离式氮化镓功率芯片相比,可有效降低平均充电器尺寸的30%,提高了终端产品功率密度的同时,还增加了产品的稳健性与可靠性。目前该系列芯片已在联想YOGA笔记本电脑和小米Note 11 Pro+的电源适配器中得到验证。
苹果发布140W氮化镓快充
在2021年苹果秋季第二场发布会过后,氮化镓快充市场迎来了苹果这位重磅玩家,在苹果官网上架了一款140W的氮化镓快充,这是苹果首次将氮化镓快充技术应用到电源适配器中。作为当下最火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功率器件相较于传统功率器件具有更高的工作频率,在电源适配器中使用有助于提升充电器的功率密度、降低热损耗,在相同输出功率的充电器中,体积能够缩小1/3或更多。

图源:苹果
苹果此次发布的140W氮化镓快充支持最新的PD 3.1快充协议,也是全球首款PD 3.1快充产品。苹果的入局,势必会将整个氮化镓快充产业链推至风口之上,成为行业的标杆,拉动氮化镓产业链上游各式氮化镓芯片、控制器的发展,加速下游终端氮化镓快充的研发。对于氮化镓此类领先技术而言,苹果虽然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英诺赛科8英寸硅基氮化镓量产、成功导入ASML***
英诺赛科是全球首家实现8英寸硅基氮化镓量产的企业,于2021年6月,英诺赛科位于江苏的8英寸硅基氮化镓产线正式进入量产阶段。在宣布正式量产当日,英诺赛科还举行了产线第一阶段的产能扩展项目签约仪式。截至目前,英诺赛科已经拥有两座8英寸硅基氮化镓芯片生产基地。在产能方面,目前已实现月产能10000片的目标,在项目达产后,月产能将扩大至70000片以上。

图源:英诺赛科
英诺赛科为进一步提升硅基氮化镓产能和产品良率,于去年2季度成功导入了ASML***,并进入试生产阶段。在导入ASML***的三个月后,顺利进入量产阶段。ASML***的引入加快了英诺赛科硅基氮化镓进入市场的进程,进一步提升了英诺赛科硅基氮化镓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助力了氮化镓产业的发展。
宝马与GaN Systems签署产能协议价值1亿美金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作为高频、高效的氮化镓也迎来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氮化镓 在车载充电机、DCDC系统、主驱逆变器中使用,能够大幅降低设备的体积、重量及提升转换效率。随着硅基氮化镓技术趋于成熟,在成本方面氮化镓比碳化硅更具竞争力。
9月13日,宝马与GaN Systems签署价值1亿美金的产能协议,进行氮化镓供应链的长远布局,这也意味着宝马将会在未来的新车型中使用氮化镓器件,提升宝马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宝马与GaN Systems的合作将会加速氮化镓在汽车产业应用的落地,推动氮化镓在该领域的发展。
闻泰科技与联合汽车电子在氮化镓领域深度合作
3月11日,闻泰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也是全球最大汽车半导体供应商的安世半导体宣布,将会与联合汽车电子在氮化镓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致力于推动氮化镓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
氮化镓技术的趋于成熟,以及不可逆转的汽车电气化,势必会成为汽车功率半导体市场发展的新动力。作为汽车半导体龙头之一的安世半导体,在汽车半导体领域有着数十年的专业技术积累,并且与多家车企有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能够为市场提供真正符合车规级AEC-Q101的产品。此次与联合汽车电子进行氮化镓领域深度合作,有望开创出更高效的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解决方案,加速氮化镓在汽车领域的渗透。
日本造出氮化镓和碳化硅混合晶体管
2021年12月12日,日本AIST正式对外宣布,AIST成功制造并通过验证了氮化镓和碳化硅混合晶体管,该晶体管是在同一衬底上将高电子迁移率的氮化镓晶体管和碳化硅PN结二极管集成在同一芯片上。氮化镓与碳化硅的融合技术的成功研发,有望进一步提高电源转换器的转换效率和可靠性,为氮化镓与碳化硅的应用带来更多可能。
Ti携手台达打造氮化镓高效能服务器电源供应器
电源领域是目前氮化镓最大的应用场景,氮化镓技术的普及对电源管理、发电和输出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2021年9月23日,TI正式推出了全新的氮化镓技术和 C2000? 实时微控制器携手台达共同打造更高效能、低成本的企业服务器电源供应器。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氮化镓
+关注
关注
61文章
1808浏览量
118343 -
GaN
+关注
关注
19文章
2238浏览量
77416 -
硅基氮化镓
+关注
关注
0文章
23浏览量
411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Si、SiC与GaN,谁更适合上场?| GaN芯片PCB嵌埋封装技术解析
,完整内容会在知识星球发布,欢迎学习、交流-1400+最新全球汽车动力系统相关的报告与解析已上传知识星球导语:在半导体产业的竞技场上,Si、SiC与GaN正上演一

2025年逆变电源品牌有哪些?看这篇文章你就知道!
电力需求激增,逆变电源已成露营、家用光伏及应急场景的必备动力!2025市场群雄逐鹿,哪些品牌凭高效稳定表现成为用户心中可靠守护?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025年逆变电源的品牌世界,看看哪些品牌值得关注。

精准盘点,无忧管理——RFID智能盘点终端解析
RFID智能盘点终端高效、精准,利用RFID技术实现快速批量识别,实时更新数据,确保库存信息准确无误。其轻便易携设计及简洁操作界面使盘点工作轻松便捷。此外,该终端具有高可靠性,适用于各种环境,为企业带来高效、精准的盘点体验。
增强AlN/GaN HEMT
一种用于重掺杂n型接触的选择性刻蚀工艺实现了AlN/GaN HEMT的缩小 上图:原位SiN/AlN/GaN HEMT外延堆叠示意图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工程师们宣称,他们已经打开了一扇大门,有望制备出

GaN LLC电源EMC优化技巧
目录
1,整机线路架构
2,初次极安规Y电容接法
3,PFC校正电路参数选取及PCB布具注意事项
4,LLC环路设计注意事项
5,GaN驱动电路设计走线参考
6,变压器输出整流注意事项
一,整体线路图
获取完整文档资料可下载附件哦!!!!如果内容有帮助可以关注、点赞、评论支持一下哦~
发表于 05-28 16:15
功率GaN的新趋势:GaN BDS
电子发烧友综合报道 最近多家GaN厂商推出双向GaN功率开关,即GaN BDS(Bidirectional Switch,双向开关)。这是一种较为新型的GaN功率器件产品,顾名思义,双
发表于 04-20 09:15
?718次阅读
仓储 RFID 无人机盘点系统介绍
应用自主研发的 HT for Web 产品,打造数字孪生创新型智慧仓储 RFID 无人机盘点解决方案。系统全面监控仓库内物资储存、资产追踪、盘点流程、设备运行等各环节,形成完整的智能管理闭环。该解决方案可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和人为错误,提高仓储管理效率,突破

纳芯微提供全场景GaN驱动IC解决方案
作为当下热门的第三代半导体技术,GaN在数据中心、光伏、储能、电动汽车等市场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和传统的Si器件相比,GaN具有更高的开关频率与更小的开关损耗,但对驱动IC与驱动电路设计也提出

TE 0.19mm的小线径 “多赢复合线”可以将线束系统的总成本降低约20%
汽车产业上半场是电动化 下半场是智能化 电动化和智能化,如今似乎已成每一个汽车产业从业者心中的确定性命题。电动化的发展已颇见成效——群雄逐鹿,甚至隐隐有群雄争霸之势;智能化浪潮更是来势
发表于 09-02 16:33
?860次阅读
氮化镓(GaN)功率半导体市场风起云涌,引领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
自去年以来,氮化镓(GaN)功率半导体市场持续升温,成为半导体行业的焦点。英飞凌、瑞萨电子、格芯等业界巨头纷纷通过并购GaN技术公司,加速在这一领域的布局,旨在强化技术储备并抢占市场先机。随着快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