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董明珠VS雷军“烧钱”造车!迥异的模式下,谁的赢面更大?

Simon观察 ?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 作者:Simon ? 2021-09-03 09:1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随着新能源汽车赛道逐渐成熟,各大玩家也正式入场。8月31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以18.28亿元价格拍得银隆新能源30.47%的股权,加上董明珠委托的表决权,格力电器实际控制银隆新能源47.93%的股份,获得实际控制权。

无巧不成书,相隔仅一天,9月1日,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据公开信息显示,小米汽车注册资本为100亿元,雷军亲自出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雷军与董明珠两位产业大佬正式进入新能源车领域,不禁让人想起当年两人的10亿豪赌。

格力与小米造车之下的不同选择

在今年上半年的小米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动容的表示,愿意压上自己的全部声誉,亲自带队,开启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正式进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为此小米准备首期投资100亿元,并计划在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

当然,雷军突然宣布要造车也并非临时决定的,据雷军透露,从今年1月15日开始计划造车后,便举行了85场业内的拜访,与超过200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进行沟通交流,显然,小米的造车之路并非拍脑袋想出来了。

确定要造车之后,小米开启了大规模的人才招聘,计划招聘数百位自动驾驶人才,其中包括数据中台、车载基础架构、毫米波算法、前端平台开发、嵌入式软件等近30个岗位,欲自研L4及智能驾驶能力。并且在薪资上,小米也毫不吝啬,小米汽车员工月薪大约在30-60K左右,一年可拿14薪。

到了8月份小米的第一季度财报媒体电话会上,据披露小米汽车团队已经组成了约300人的团队。不过这点人显然还不足以完成造车,对比新能源中的老兵们,如小鹏汽车在2018年时员工数已经超过了3000人,而蔚来在2019年时员工数量更是突破了8000人。只能说,小米汽车目前仍在积极筹划当中。

相比雷军白手起家创建小米汽车,董明珠选择的是收购业内公司,来达到快速扩展新业务的目的,而选择的这家企业正是银隆新能源。早在2016年,格力电器便已经提出,想要通过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但这一方案在股东大会上被否决,也让董大姐对中小股东大发雷霆。

而今,格力打着“立足家电行业,稳步拓展多元化新兴业务”的口号,终于将银隆收入囊中,期望能够通过银隆来寻找新的营收和利润增长点。有意思的是,这一次的收购,董明珠并没有给中小股东表决的机会,格力电器直接在公告中声明“本次交易无须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收购银隆,也能让格力快速的进入到新能源车赛道当中,银隆拥有大量专利以及相关研发能力,在产品类型上,有市政环卫车、物流车等车型,产品应用遍布全国229个以上的城市及地区。

对于银隆而言,格力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和海外销售渠道有助于其扩展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并且银隆的相关产品可以直接用于格力的物流业务以及相关活动,能有效降低供应链管理成本。从这些方面来看,格力收购拿下银隆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小米的自主之路,从智能驾驶开始

小米方面虽然已经成立了相关公司,但除了背后的小米集团,在造成领域中基本一穷二白。想要发展,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招揽人才,而传统车企便是人才的来源地。但不知是否是默契,或是传统车企已经感受到了人才的大量流失,许多车企也开始做出了一些保护措施。

此前网络中就流传出一份长城汽车制定的竞业限制实体名单,其中列举了近130家汽车相关汽车,不仅包括整车厂、零部件厂商,还囊括如今的许多造车新势力。不过随后长城汽车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回应,表示存在肆意捏造事实、歪曲事实等情况。

随着造车新势力的抢人大战,有招聘软件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自动驾驶研发、智能座舱设计、软件工程师、用户运营岗位的需求同比增幅已经超过了1.8倍。各大厂商都放出了高薪挖人的策略,甚至年薪动辄上百万。

小米给出的年薪大约在40-80万左右,但在行业当中,相同岗位的薪资属于偏低水平,这也是如今为何小米汽车团队才300人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其他企业在严防死守,另一方面给出的待遇并非占有优势。

并且人才的缺口短期内无法解决,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该领域的人才净缺口将达到3.7万,是当前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人员存量70%左右。

缺少人才,除了招聘以外,剩下的只有培养和收购,培养需要时间,而收购相关企业也能够带来一些人才。此前小米被传将收购恒大汽车,但最终不了了之,不过在近期却收购了另一家企业。

8月25日,小米宣布已总交易金额约为7737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动科技,加强自动驾驶技术能力。同时还不断投资相关企业,补足技术上的缺口。

在小米正式宣布造车后,小米投资了景焱智能(半导体封装测试设备)、纵目科技(自动驾驶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技术产品)、禾赛科技(自动驾驶雷达研发)、勤邦新材料(光学PET薄膜)、丰巢能源(电动电池研发)、威兆半导体(分立器件设计及半导体微电子)、爱泊车(智慧泊车管理系统研发)。

可以看到,尽管过去的积累几乎为零,但小米已经快速在人才、半导体材料和封装、自动驾驶、辅助驾驶和电动电池等领域进行布局。不过需要承认的是,小米目前几乎无法做到如比亚迪那样自主研发汽车零部件与车机软件系统,最后组装成整车,即便前期投入了100亿也不够烧。

因此现在小米的机会大概率是在智能驾驶上,目前小米所申请的专利也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同时还投资了纵目科技、禾赛科技,也收购了深动科技,想来小米未来的重点便是集中在这一块领域了。

不过在这条赛道上,小米显然是落后于华为、百度、滴滴等企业,许多企业也已经专注多年,想要在智能驾驶领域立足,还需要看小米后续的表现。

收购整车厂快速切入赛道,但银隆存隐忧

如果单从格力收购银隆来看,银隆本身长期耕耘在新能源车领域的企业,有大量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底蕴,能够帮助格力快速切入到汽车领域当中。而格力也能为银隆扩展新市场以及更多的订单,这一点显然是不错的。

不过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银隆能够真正的帮助到格力。银隆旗下有一个汽车品牌,名为珠海广通,据中汽协产销数据显示,2021年7月份,珠海广通销量同比大涨5843%,仅次于宇通客车,不过实际销量为416辆,这意味着2020年7月份的销量不足10辆。

与此同时,银隆在2020年营业收入为43.25亿元,营业利润亏损达8.36亿元,净利润亏损达6.88亿元。截至2021年7月31日,银隆的营业收入为10.58亿元,营业利润亏损9.58亿元,净利润亏损7.63亿元。显然,银隆的亏损在不断扩大。

银隆的不断亏损也让其估值快速下滑,这也是为何5年前格力还准备拿130亿收购银隆,如今仅仅只用了18.3亿元就将银隆纳入囊中。但与此同时,也将银隆的负债承担了过来。

为何银隆亏损如此严重,主要有几方面的因素。在格力股东否决收购银隆后,董明珠自掏腰包10亿元,入股银隆,并在其后不断增持,在2017年5月已经成为银隆的第二股东。

但也正是这一年,或许是因为有董明珠的加持,银隆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仅2017年便向后在成都、天津、兰州、南京等地建设新的产业园,投资总额高达700亿元,更是将当年的新能源汽车量产计划定在了3万辆,不过最终只生产了6200辆。

大搞建设,而生产销售却无法跟上,让银隆很快入不敷出。为何会造成这种局面,有人认为是银隆的技术不行,由于选择了钛酸锂电池技术,虽然有安全性高,循环次数多,可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但由于体积大、成本高、能量密度低等特性,让这一电池并未成为市场中的主流。据市场数据统计,2017年国内锂电池市场,钛酸锂只占总装机量的1.6%。

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过去政府对新能源车企进行大量的补贴,而银隆的大部分营收都来自于政策补贴,最高的时期,补贴甚至达到了企业零利润的2-3倍。

既然主要依赖于补贴,那么技术研发、产品质量等方面都是次要的了,只需要符合补贴标准,企业就能赚的盆满钵满。靠着董明珠的背书,银隆很容易便能拉到各个地方有关部门的扶持,这也是为何银隆要急迫的建设生产基地,但是汽车产量却没有跟上。

不可否认的是,过去的格力在董明珠的带领下,搞巨额投资研发,狠抓产品质量,走对了道路,成为国内一线品牌。但如今格力想要做手机、做芯片、进军新能源车,前两个目并未看到成功的迹象,而此次收购银隆,更像是董大姐的一次破釜沉舟,在沿着过去成功过的道路,试着看能不能再次胜利。

小结

从上次小米与格力的跨界对决后,这次雷军与董明珠不约而同又选择了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不过小米是选择自主研发,通过收购算法公司,投资产业链企业来加强自身智能驾驶技术,而格力是通过整车厂来完成新能源赛道的布局。这里不讨论两种方式孰优孰劣,但小米输得起,而格力从造手机,到造芯片,如今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更多是在空调产业的下滑中,寻找新出路的迫切。或许这一次,雷军和董明珠的赌局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格力
    +关注

    关注

    5

    文章

    560

    浏览量

    37247
  • 智能汽车
    +关注

    关注

    30

    文章

    3105

    浏览量

    108478
  • 小米
    +关注

    关注

    70

    文章

    14476

    浏览量

    147947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今日看点丨小米YU7发布!:全面对标Model Y;联想销售额超预期 利润暴跌64%

    SUV”。小米YU7在空间、续航和性能等关键参数上,全面对标Model Y,实现领先。车身尺寸方面,YU7长5米,轴距3米,宽2米,属于中大型SUV级别。小米汽车公布了三款配色产品图,分别是宝石绿、钛金属色、熔岩橙。 ?
    发表于 05-23 11:20 ?1822次阅读

    :小米玄戒O1已开始大规模量产

    今日又爆出大消息,在微博宣布,由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芯片玄戒O1已开启大规模量产。 据悉,玄戒O1芯片为“1+3+4”八核三丛集架构,玄戒O1包含1颗Cortex-X3
    的头像 发表于 05-20 14:37 ?510次阅读

    :小米自研芯片采用二代3nm工艺 分享小米芯片之路感慨

    Ultra,小米首款SUV小米yu7 等。 还透露,小米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力争跻身第一梯队旗舰体验。此次小米发布会的最大亮点之一肯定是小米自研手机SoC芯片「玄戒O1」,这标志着小米在芯片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迈入新阶段。从澎湃S1到玄戒O1,小米11
    的头像 发表于 05-19 16:52 ?538次阅读

    军官宣小米宣布小米芯片进展 手机SoC芯片玄戒O1于5月旬发布

    估计在发布会上肯定会一一列举。 在5月15日晚,在微博发文爆出大消息 “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SoC芯片,名字叫玄戒O1,即将在5月旬发布。” 市场传闻,小米芯片玄戒O1(XRING O1)将应用于旗舰机型小米15S Pr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0:22 ?872次阅读

    董明珠:大家把芯片看得太神秘

    近日,央视频发布的《格力请回答》纪录片第 1 集 ——《勇敢的 “芯”》,将格力电器在芯片领域的探索与成果展现在大众面前,也让董明珠再度回应外界对格力芯片的质疑成为科技与制造业领域的热门话题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6:42 ?734次阅读
    <b class='flag-5'>董明珠</b>:大家把芯片看得太神秘

    董明珠成功!售价43w!号称“国产埃尔法” #汽车电子 #MPV

    行业资讯
    jf_15747056
    发布于 :2025年02月17日 17:24:57

    与制造团队探讨如何实现小米汽车提产

    近日,小米集团创始人现身小米汽车工厂,表示将与制造团队深入探讨,在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小米汽车进一步提产。 回顾小米汽车产能发展历程,去年 6 月工厂启动双班生产模式,日产
    的头像 发表于 02-08 11:32 ?800次阅读

    宣布小米南京区域总部大规模招聘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近日在个人微博上发布了一条重要信息,宣布小米南京区域总部正在大规模招募各类人才。 据悉,此次招聘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手机研发、汽车研发、软件工程以及互联网业务等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11:29 ?1333次阅读

    快讯:三星被强制执行27.2万 历年捐赠额超150亿元 中国联通涨停

    给大家带来一些最新的科技资讯信息: 历年捐赠额超150亿元 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衡昌烧坊·胡润慈善榜》数据显示,历年捐赠金额已超过150亿元。 据悉,早在2021年,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14:32 ?1143次阅读

    小米发布SU7 Ultra量产预售价,公布多项新进展

    在10月29日的小米15系列暨小米澎湃OS 2新品发布会上,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宣布了小米SU7 Ultra量产的预售价为81.49万元,并透露该车型将于今晚22:30开启预订,正式发布日期定于2025年3月。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14:25 ?1234次阅读

    小米:2025年研发投入300亿!小米SU7 Ultra量产发布,预售价81.49万

    在小米发布会上分享了小米汽车的最新进展。他说:“我们本月的冲刺目标是2万辆,目标非常难,如果完成,将超过特斯拉Model3;二成为大中型电动轿车第一名。”还宣布,小米SU7 U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11:03 ?5389次阅读
    小米<b class='flag-5'>雷</b><b class='flag-5'>军</b>:2025年研发投入300亿!小米SU7 Ultra量产<b class='flag-5'>车</b>发布,预售价81.49万

    退出石KTV公司股东行列

    近日,北京石天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发生了一则引人注目的工商变更信息,标志着小米创始人及其关联投资机构启迪银杏创业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正式退出了该公司的股东阵容。此次变动后,北京君利联合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新股
    的头像 发表于 09-02 15:54 ?1118次阅读

    挑战全球最速四门,小米首辆赛车SU7 Ultra,配件大升级!

    第一季度与大家见面。 关于车辆性能,详细介绍了该车型在纽北赛道上的卓越表现,最高时速超过350公里。此外,SU7 Ultra已实现了“原厂就能赛道”的状态,其刹车系统也经过全面升级。 小米还将考虑在SU7 Ultra出厂时
    的头像 发表于 08-26 09:44 ?891次阅读

    透露小米SU7 Ultra量产明年一季度亮相

    8月22日最新消息,在今日中午的“的副驾”珠三角巡航直播盛会上,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激动地向公众宣布了一个重要消息:小米SU7 Ultra量产车型预计将于明年第一季度正式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6:07 ?1427次阅读

    小米汽车首次公布业绩 回应小米卖一辆亏6万多

    汽车亏损金额还不小,回应小米卖一辆亏6万多。 根据小米集团发布的第二季度经营业绩公告数据显示;小米集团总收入达到889亿,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达到32.0%;经调整净利润为62亿,同比增长达到20.1%;小米在全球的智能手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5:02 ?103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