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2020年是近3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的最高增长幅度

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 ? 来源:经济观察网 ? 作者:经济观察网 ? 2021-03-03 11:2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2020年1-12月,全国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237068台,同比增长19.1%,是近3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的最高增长幅度!

2月初,工信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2020年1-12月,全国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237068台,同比增长19.1%,是近3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的最高增长幅度。另外,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1-12月,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增长为-6.1%,2018年1-12月则为4.6%。

工业机器人产量取得长足发展的2020年,也是中国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地位的第8个年头。中国是制造大国,工业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设备,中国自然对工业机器人需求量大,国家发改委的文件指出,自2013年起,中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但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密度还有待提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2020世界机器人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密度在全球排名第15,每万名工人拥有机器人187台(则密度为187),远低于排名第一的新加坡,但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新加坡的机器人密度为918,世界平均密度则为113。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目前发展得如何呢?存在哪些短板或瓶颈,又应该如何突围呢?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与制造

中国应用工业机器人的情况在过去数年里得到快速提升,尽管在2019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对比新加坡还有较大差距,但在2014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36,低于世界平均密度。

而中国对工业机器人的购买量(或者说装机量),相当庞大。IFR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为37.3万台,其中销往中国的为14.05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37.6%,中国的购买量不光在全球排名第一,而且比排名第二的日本(4.99万台)、排名第三的美国(3.33万台)、排名第四的韩国(2.79万台)、排名第五的德国(2.05万台)加起来的总量还要高。

在国内,汽车、3C、家电、金属加工等行业是最早应用工业机器人的领域,其中汽车和3C领域应用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能占到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半壁江山。

那么,中国购买的工业机器人中,有多少是“中国造”的?“中国造”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力如何?

目前中国的机器人制造已实现了由跟随到并跑阶段的跨越,一个比较大的竞争劣势是企业发展历程比较短,行业市场应用经验积累没有国外企业丰富,还需深度挖掘细分领域,积累经验。“拓展国外客户的困难在于外资企业对中国企业品牌认知度不高,需要大量行业业绩作为支撑。另外,对于公司来讲,国际化人才也比较短缺,真正理解客户需求需要一定时间。近几年国内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市场激烈竞争,上有高端壁垒,下有国内追兵,导致市场无序竞争。”

在戴家鹏看来,评价中国造的工业机器人的竞争力,不能一概论之,要分产业领域、应用场景,“如果说是汽车这种传统应用领域,中国造的工业机器人竞争力是不够的,品牌、服务的可靠度都需要时间积累,但在搬运等对精度、灵敏度要求低一些的领域,中国造的工业机器人竞争力很大。”“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优势是性价比较高,薄弱点主要是在精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方面。国产工业机器人目前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搬运和上下料,在高端的汽车制造、3C等领域普遍采用国外的6轴或以上工业机器人。”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博士李文威则如是向经济观察记者介绍。

戴家鹏认为,价格肯定是衡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造有一个特色,就是很容易出现价格破坏者,“价格破坏者不一定是坏的,它可能促进行业的发展,但它的出现对于国内外厂商都是一个压力。”

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另一龙头企业埃斯顿(002747)(002747.SZ)在1月中旬发布的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里介绍,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这三个核心零部件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壁垒,分别约占工业机器人成本构成的36%、24%和12%,合计占比超过70%。

机器人公司则向经济观察报记者介绍,在工业机器人的整个产业链中,整机制造的毛利率最低,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脑,决定着工业机器人的优胜劣汰,技术含量高,毛利率也最高,毛利率次高的是伺服系统,伺服系统包括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器,减速器也非常重要,但国产减速器的毛利率很低。埃斯顿在上述非公开发行股票的预案里介绍,目前,国内约85%的减速器市场、70%的伺服系统市场和超过80%的控制器市场均被国外品牌占据,国产核心部件与国外品牌性能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如果无法突破高精度减速器、高灵敏度伺服系统和高性能控制器的关键技术,不仅侵蚀国内工业机器人产品的利润水平,也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国产机器人的性能和可靠性水平。

早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里就指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跟工业发达国家存在的一个较大差距是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零部件中高精度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依赖进口,此外,相关企业“小、散、弱”问题突出,缺乏产业竞争力。

目前看来,上述两个差距还未取得著有成效的改善。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营业收入为531.7亿元。国内比较有名气的工业机器人上市公司机器人的市值为186亿元、埃斯顿的市值为261亿元。

补短板与突围

回溯历史,戴家鹏认为,包括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在内等国际知名机器人制造商崛起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它们跟汽车厂商密切合作多年,从满足汽车制造所需的点焊、喷涂、搬运等需求起家,找到了应用场景,并根据客户所需开发新产品。“我觉得两化融合的提法说得特别好。”戴家鹏称。所谓的“两化”指的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就是要让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度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戴家鹏认为,很多人都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信息化就强调技术,但光有技术还不行,技术要有用武之地,从用武之地孵化出来的技术,才最有生命力。

为技术找到用武之地、从应用场景倒逼技术的进步,也是一些工业机器人从业者的经验之谈。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有在做工业机器人打磨、焊接、喷釉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当经济观察报记者问起企业对研究院的技术成果的接受度情况时,院长曹永军告诉记者,客户看重的不是研究院取得的专利情况,关键是看能不能解决生产线上的实际问题。

此外,机器人公司方面指出,目前行业不仅存在高端人才缺口,而且人才培养结构存在问题,重研发轻应用。

“在核心零部件和本机制造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技术人员及具备丰富经验积累的装配人员较为缺乏;在系统集成领域,缺乏具备跨学科能力的专业人才,现场调试、维护操作与运行管理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依然欠缺。以往单纯依托对口专业学校输送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已难满足未来行业人才需求,需要政府、企业、教育机构、第三方行业组织共同推动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器人公司方面称。

工业机器人从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三代发展历程,从第一代的示教再现,只能重复预装程序里的指定动作,到第二代的离线计算编程,显著提高适应力,再到第三代的智能化,感知能力、自主决策力、抗干扰能力增强,逐步渗透制造业场景。“不要小看齿轮、轴承、感应器、光感、气动等零部件企业。”戴家鹏称,这些零部件企业的产品不仅可以提供给工业机器人,也可以提供给其他自动化设备,它们的发展繁荣度应该要走在机器人整机制造前面。

原文标题:从“跟随”到“并跑”: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竞速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新战略机器人】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3

    文章

    29966

    浏览量

    214570
  • 工业机器人
    +关注

    关注

    91

    文章

    3468

    浏览量

    94590

原文标题:从“跟随”到“并跑”: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竞速

文章出处:【微信号:robotinside2014,微信公众号: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集成电路增长22.2%!2024这四大领域领跑中国工业产量

    。 ? 而工业产值的增加,一方面是来自去年出口高增长为制造业带来的驱动,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政策驱动,也让一些高新技术制造业也得到更大幅度增长。 ? 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光伏、
    的头像 发表于 02-08 09:04 ?1893次阅读
    集成电路<b class='flag-5'>增长</b>22.2%!2024<b class='flag-5'>年</b>这四大领域领跑<b class='flag-5'>中国</b><b class='flag-5'>工业</b><b class='flag-5'>产量</b>

    2025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分析

    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需求拉动,以及上游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逐渐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
    的头像 发表于 08-20 16:39 ?174次阅读
    2025<b class='flag-5'>年</b>上半年<b class='flag-5'>工业</b><b class='flag-5'>机器人</b><b class='flag-5'>产量</b>分析

    工业机器人线束揭秘 | 性能加持助力机器人作业效率稳定跃升

    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机器人的发展规划,推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在工业、汽车制造、消费电子、新能源等众多领域中,工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8-01 08:03 ?437次阅读
    <b class='flag-5'>工业</b><b class='flag-5'>机器人</b>线束揭秘 | 性能加持助力<b class='flag-5'>机器人</b>作业效率稳定跃升

    工业机器人的特点

    好的程序,机器人的产出很稳定。 此外,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是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关键一步。麦肯锡预计自动化可以使全球生产力增长率达0.8%至1.
    发表于 07-26 11:22

    2024年中国弧焊机器人市场销量分析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4全球弧焊机器人市场销量5.45万台,同比增长14.98%。一方面是中国市场的贡献占比在持
    的头像 发表于 05-12 09:16 ?1027次阅读
    2024<b class='flag-5'>年中国</b>弧焊<b class='flag-5'>机器人</b>市场销量分析

    增长放缓,产业内卷,机器人企业该如何“突围”?

    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了《2024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报告中提到,2024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
    的头像 发表于 03-19 15:18 ?285次阅读
    <b class='flag-5'>增长</b>放缓,产业内卷,<b class='flag-5'>机器人</b>企业该如何“突围”?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回顾与总结

    从整体市场来看,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55.6万台,同比增长14.2%;2024年中国
    的头像 发表于 03-04 09:21 ?3619次阅读
    2024<b class='flag-5'>年中国</b><b class='flag-5'>工业</b><b class='flag-5'>机器人</b>市场回顾与总结

    未来已,2025机器人量产启航!泰科机器人成功斩获千万订单

    泰科机器人在2024年年底传来捷报,成功斩获上海某机器人公司千万订单!订单涵盖了100+人形机器人手臂,涉及1000+精密关节模组。尤为更
    的头像 发表于 02-28 08:44 ?989次阅读
    未来已<b class='flag-5'>来</b>,2025<b class='flag-5'>人</b>形<b class='flag-5'>机器人</b>量产启航!泰科<b class='flag-5'>机器人</b>成功斩获<b class='flag-5'>近</b>千万订单

    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行业发展分析

    精密减速器作为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人形机器人等高端装备的核心零部件,与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国民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
    的头像 发表于 02-24 15:47 ?817次阅读
    <b class='flag-5'>工业</b><b class='flag-5'>机器人</b>减速器行业发展分析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024,全球宏观经济缓慢复苏。具体行业来看,3C电子行业整体需求回暖;食品、金属制品等行业同比趋势向好;新能源汽车增速继续放缓;光伏和锂电行业继续处于调整期,行业景气度不佳。整体而言,中国市场对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09:54 ?1000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b><b class='flag-5'>工业</b><b class='flag-5'>机器人</b>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人形机器人全景产业链大梳理!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前夕,有望给全球机器人市场带来“鲶鱼效应”。近期,特斯拉CEO马斯克公布了最新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产量规划。根据规划,特斯拉将在2026
    的头像 发表于 01-21 08:51 ?2740次阅读
    人形<b class='flag-5'>机器人</b>全景产业链大梳理!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的影响与发展 随着具身智能机器人数量的爆炸式增长,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技术时代:自主经济时代。自主经济时代是指通过使用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时代,如自动驾驶汽车、送货机器人
    发表于 12-28 21:12

    坚持差异化路线,共筑工业强国梦

    从未来的10-15年来看,工业机器人一定是处于成长性阶段的自动化产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Q3国内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3:58 ?384次阅读

    GGII预测: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略降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近日发布预测,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全年销量将达到约30万台,与去年相比下滑约5%。 从需求端来看,工业
    的头像 发表于 12-23 10:58 ?817次阅读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连续11全球领先,自主品牌市场占比创历史新高

    连续三超过50%,是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中国市场销量下降、自主品牌销售保持增长2023年中国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15:11 ?974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b><b class='flag-5'>工业</b><b class='flag-5'>机器人</b>市场销量连续11<b class='flag-5'>年</b>全球领先,自主品牌市场占比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