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ETCD集群的工作原理和高可用技术细节介绍

Linux爱好者 ? 来源:csdn ? 作者:fanren224 ? 2021-02-23 10:5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导读】新年快乐!本文介绍了etcd集群的工作原理和高可用技术细节。

etcd 简介

coreos 开发的分布式服务系统,内部采用 raft 协议作为一致性算法。作为服务发现系统,有以下的特点:

简单:安装配置简单,而且提供了 HTTP API 进行交互,使用也很简单

安全:支持 SSL 证书验证

快速:根据官方提供的 benchmark 数据,单实例支持每秒 2k+ 读操作

可靠:采用 raft 算法,实现分布式系统数据的可用性和一致性

etcd 目前默认使用 2379 端口提供 HTTP API 服务,2380 端口和 peers(集群内其他节点)通信

虽然 etcd 也支持单点部署,但是在生产环境中推荐集群方式部署,一般 etcd 节点数会选择 3、5、7。etcd 会保证所有的节点都会保存数据,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工作原理

每个 etcd cluster 都是有若干个 member 组成的,每个 member 是一个独立运行的 etcd 实例,单台机器上可以运行多个 member。

在正常运行的状态下,集群中会有一个 leader,其余的 member 都是 followers。leader 向 followers 同步日志,保证数据在各个 member 都有副本。leader 还会定时向所有的 member 发送心跳报文,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里 follower 没有收到心跳,就会重新进行选举。

客户端所有的请求都会先发送给 leader,leader 向所有的 followers 同步日志,等收到超过半数的确认后就把该日志存储到磁盘,并返回响应客户端。

每个 etcd 服务有三大主要部分组成:raft 实现、WAL 日志存储、数据的存储和索引。WAL 会在本地磁盘(就是之前提到的 --data-dir)上存储日志内容(wal file)和快照(snapshot)。

集群规划

nameIPHOSTNAME

etcd01192.168.255.131master1

etcd02192.168.255.132master2

etcd03192.168.255.133master3

安装

在安装和启动 etcd 服务的时候,各个节点需要知道集群中其他节点的信息(一般是 ip 和 port 信息)。根据你是否可以提前知道每个节点的 ip,有几种不同的启动方案:

静态配置:在启动 etcd server 的时候,通过 --initial-cluster 参数配置好所有的节点信息

etcd动态发现:通过已有的etcd集群作为数据交互点,然后在扩展新的集群时实现通过已有集群进行服务发现的机制。比如官方提供的:discovery.etcd.io

DNS动态发现: 通过DNS查询方式获取其他节点地址信息。

一般生产环境都是使用静态配置,我们这里也采用这种方法。并配置 SSL来保证通信安全。

1、安装cfssl

wget https://pkg.cfssl.org/R1.2/cfssl_linux-amd64

wget https://pkg.cfssl.org/R1.2/cfssljson_linux-amd64

chmod +x cfssl_linux-amd64 cfssljson_linux-amd64

mv cfssl_linux-amd64 /usr/local/bin/cfssl

mv cfssljson_linux-amd64 /usr/local/bin/cfssljson

2、创建ca证书,客户端,服务端,节点之间的证书

Etcd属于server ,etcdctl 属于client,二者之间通过http协议进行通信。

ca证书 自己给自己签名的权威证书,用来给其他证书签名

server证书 etcd的证书

client证书 客户端,比如etcdctl的证书

peer证书 节点与节点之间通信的证书

1) 创建目录

mkdir -p /etc/etcd/pki

cd /etc/etcd/pki

cfssl print-defaults config 》 ca-config.json

cfssl print-defaults csr 》 ca-csr.json

2) 创建ca证书

修改ca-config.json

server auth表示client可以用该ca对server提供的证书进行验证

client auth表示server可以用该ca对client提供的证书进行验证

{

“signing”: {

“default”: {

“expiry”: “43800h”

},

“profiles”: {

“server”: {

“expiry”: “43800h”,

“usages”: [

“signing”,

“key encipherment”,

“server auth”,

“client auth”

},

“client”: {

“expiry”: “43800h”,

“usages”: [

“signing”,

“key encipherment”,

“client auth”

},

“peer”: {

“expiry”: “43800h”,

“usages”: [

“signing”,

“key encipherment”,

“server auth”,

“client auth”

}

}

}

}

创建证书签名请求ca-csr.json

{

“CN”: “etcd”,

“key”: {

“algo”: “rsa”,

“size”: 2048

}

}

生成CA证书和私钥

# cfssl gencert -initca ca-csr.json | cfssljson -bare ca

# ls ca*

ca-config.json ca.csr ca-csr.json ca-key.pem ca.pem

3) 生成客户端证书

vim client.json

{

“CN”: “client”,

“key”: {

“algo”: “ecdsa”,

“size”: 256

}

}

生成

cfssl gencert -ca=ca.pem -ca-key=ca-key.pem -config=ca-config.json -profile=client client.json | cfssljson -bare client -

# ls ca*

ca-config.json ca.csr ca-csr.json ca-key.pem ca.pem client-key.pem client.pem

4) 生成server,peer证书

vim etcd.json

{

“CN”: “etcd”,

“hosts”: [

“127.0.0.1”,

“192.168.255.131”,

“192.168.255.132”,

“192.168.255.133”

],

“key”: {

“algo”: “ecdsa”,

“size”: 256

},

“names”: [

{

“C”: “CN”,

“L”: “SH”,

“ST”: “SH”

}

}

cfssl gencert -ca=ca.pem -ca-key=ca-key.pem -config=ca-config.json -profile=server etcd.json | cfssljson -bare server

cfssl gencert -ca=ca.pem -ca-key=ca-key.pem -config=ca-config.json -profile=peer etcd.json | cfssljson -bare peer

3、安装etcd二进制文件

wget https://github.com/coreos/etcd/releases/download/v3.1.5/etcd-v3.1.5-linux-amd64.tar.gz

tar -xvf etcd-v3.1.5-linux-amd64.tar.gz

mv etcd-v3.1.5-linux-amd64/etcd* /usr/local/bin

4、service配置文件

vim /usr/lib/systemd/system/etcd.service, 三台机器配置不一样,需要替换为相应的IP和name。

[Unit]

Description=Etcd Server

After=network.target

After=network-online.target

Wants=network-online.target

Documentation=https://github.com/coreos

[Service]

Type=notify

WorkingDirectory=/var/lib/etcd

ExecStart=/usr/local/bin/etcd

--data-dir=/var/lib/etcd

--name=master1

--cert-file=/etc/etcd/pki/server.pem

--key-file=/etc/etcd/pki/server-key.pem

--trusted-ca-file=/etc/etcd/pki/ca.pem

--peer-cert-file=/etc/etcd/pki/peer.pem

--peer-key-file=/etc/etcd/pki/peer-key.pem

--peer-trusted-ca-file=/etc/etcd/pki/ca.pem

--listen-peer-urls=https://192.168.255.131:2380

--initial-advertise-peer-urls=https://192.168.255.131:2380

--listen-client-urls=https://192.168.255.131:2379,http://127.0.0.1:2379

--advertise-client-urls=https://192.168.255.131:2379

--initial-cluster-token=etcd-cluster-0

--initial-cluster=master1=https://192.168.255.131:2380,master2=https://192.168.255.132:2380,master3=https://192.168.255.133:2380

--initial-cluster-state=new

--heartbeat-interval=250

--election-timeout=2000

Restart=on-failure

RestartSec=5

LimitNOFILE=65536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配置参数的含义

--name:方便理解的节点名称,默认为 default,在集群中应该保持唯一,可以使用 hostname

--data-dir:服务运行数据保存的路径,默认为 ${name}.etcd

--snapshot-count:指定有多少事务(transaction)被提交时,触发截取快照保存到磁盘

--heartbeat-interval:leader 多久发送一次心跳到 followers。默认值是 100ms

--eletion-timeout:重新投票的超时时间,如果 follow 在该时间间隔没有收到心跳包,会触发重新投票,默认为 1000 ms

--listen-peer-urls:和集群内其他节点通信的地址, http://ip:2380,如果有多个,使用逗号分隔。需要所有节点都能够访问,所以不要使用 localhost!

--listen-client-urls:节点与客户端通信的地址,比如 http://ip:2379,http://127.0.0.1:2379,客户端会连接到这里和 etcd 交互

--advertise-client-urls:对外通告的该节点客户端监听地址,http://ip:2379,这个值会通知集群中其他节点

--initial-advertise-peer-urls:节点与其他节点通信的地址,会通告给集群的其他成员。这个地址用来传输集群数据。因此这个地址必须是可以被集群中所有的成员访问http://ip:2380

--initial-cluster:集群中所有节点的信息,格式为 node1=http://ip1:2380,node2=http://ip2:2380,…。注意:这里的 node1 是节点的 --name 指定的名字;后面的 ip1:2380 是 --initial-advertise-peer-urls 指定的值

--initial-cluster-state:新建集群的时候,这个值为 new;假如已经存在的集群,这个值为 existing

--initial-cluster-token:创建集群的 token,这个值每个集群保持唯一。这样的话,如果你要重新创建集群,即使配置和之前一样,也会再次生成新的集群和节点 uuid;否则会导致多个集群之间的冲突,造成未知的错误

所有以--initial 开头的配置都是在 bootstrap(引导) 集群的时候才会用到,后续节点重启时会被忽略。

5、创建存放etcd数据的目录,启动 etcd

mkdir /var/lib/etcd

systemctl daemon-reload && systemctl enable etcd && systemctl start etcd && systemctl status etcd

6、验证是否成功

在任意一台机器(无论是不是集群节点,前提是需要有etcdctl工具和ca证书,server证书)上执行如下命令:

[root@master1] /etc/etcd/pki$ etcdctl --ca-file=/etc/etcd/pki/ca.pem --cert-file=/etc/etcd/pki/server.pem --key-file=/etc/etcd/pki/server-key.pem --endpoints=https://192.168.255.131:2379 cluster-health

2019-01-27 2026.909601 I | warning: ignoring ServerName for user-provided CA for backwards compatibility is deprecated

2019-01-27 2026.910165 I | warning: ignoring ServerName for user-provided CA for backwards compatibility is deprecated

member 5d7a44f5c39446c1 is healthy: got healthy result from https://192.168.255.132:2379

member e281e4e43dceb752 is healthy: got healthy result from https://192.168.255.133:2379

member ea5e4f12ed162d4b is healthy: got healthy result from https://192.168.255.131:2379

cluster is healthy

如果你没有指定证书,会报如下错误

client: etcd cluster is unavailable or misconfigured; error #0: x509: certificate signed by unknown authority

查看集群成员

[root@master1] /etc/etcd/pki$ etcdctl --ca-file=/etc/etcd/pki/ca.pem --cert-file=/etc/etcd/pki/server.pem --key-file=/etc/etcd/pki/server-key.pem --endpoints=https://192.168.255.131:2379 member list

2019-01-27 2246.914338 I | warning: ignoring ServerName for user-provided CA for backwards compatibility is deprecated

5d7a44f5c39446c1: name=master2 peerURLs=https://192.168.255.132:2380 clientURLs=https://192.168.255.132:2379 isLeader=false

e281e4e43dceb752: name=master3 peerURLs=https://192.168.255.133:2380 clientURLs=https://192.168.255.133:2379 isLeader=false

ea5e4f12ed162d4b: name=master1 peerURLs=https://192.168.255.131:2380 clientURLs=https://192.168.255.131:2379 isLeader=true

etcd的使用

HTTP API

etcd 对外通过 HTTP API 对外提供服务,这种方式方便测试(通过 curl 或者其他工具就能和 etcd 交互),也很容易集成到各种语言中(每个语言封装 HTTP API 实现自己的 client 就行)。

etcdctl 命令行工具

除了 HTTP API 外,etcd 还提供了 etcdctl 命令行工具和 etcd 服务交互。这个命令行用 go 语言编写,也是对 HTTP API 的封装,日常使用起来也更容易。

总结

etcd 默认只保存 1000 个历史事件,所以不适合有大量更新操作的场景,这样会导致数据的丢失。etcd 典型的应用场景是配置管理和服务发现,这些场景都是读多写少的。

相比于 zookeeper,etcd 使用起来要简单很多。不过要实现真正的服务发现功能,etcd 还需要和其他工具(比如 registrator、confd 等)一起使用来实现服务的自动注册和更新。一般etcd大多用于配置管理的场景,比如kubernetes。

目前 etcd 还没有图形化的工具。

原文标题:快速搭建高可用 ETCD 集群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Linux爱好者】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Linux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11542

    浏览量

    215019

原文标题:快速搭建高可用 ETCD 集群

文章出处:【微信号:LinuxHub,微信公众号:Linux爱好者】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揭秘徐工新能源重卡的技术细节

    对于一台新能源重卡而言,无论在安全方面多做多少努力都不为过。徐工汽车将新能源重卡的“安全”筑入整车的结构设计中,融进控制系统每一个响应逻辑里,更深藏技术细节的每一行代码之后。
    的头像 发表于 08-11 11:45 ?403次阅读

    解析基带和射频的工作原理

    在现代通信技术中,基带和射频是两个核心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无线通信的基础。尽管这两个术语频繁出现在技术文档和行业讨论中,但其具体功能和技术细节却常常被误解。本文将以移动通信为例,深入解析基带和射频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8-06 09:28 ?1335次阅读
    解析基带和射频的<b class='flag-5'>工作原理</b>

    SMA连接器名称由来:SubMiniature Version A 的技术细节

    SMA连接器名称中的“SubMiniature Version A”,精准概括了其小型化、开创性的设计理念,而德索精密工业以卓越的技术细节和严谨的制造工艺,为SMA连接器的高性能连接提供了有力支撑,让这一经典连接器在射频与微波连接领域持续焕发新的光彩。
    的头像 发表于 06-24 11:30 ?213次阅读
    SMA连接器名称由来:SubMiniature Version A 的<b class='flag-5'>技术细节</b>

    烟气检测仪是如何工作的?工作原理大揭秘

    。红外吸收技术具有选择性好、精度、稳定性强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检测 CO?、甲烷(CH?)等气体。 以上所介绍的就是烟气检测仪的工作原理,有需要的话可以简单了解一下。
    发表于 06-16 16:10

    介绍三种常见的MySQL可用方案

    在生产环境中,为了确保数据库系统的连续可用性、降低故障恢复时间以及实现业务的无缝切换,可用(High Availability, HA)方案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三种常见的 MyS
    的头像 发表于 05-28 17:16 ?568次阅读

    MYSQL集群可用和数据监控平台实现方案

    该项目共分为2个子项目,由MYSQL集群可用和数据监控平台两部分组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5-28 10:10 ?670次阅读
    MYSQL<b class='flag-5'>集群</b><b class='flag-5'>高</b><b class='flag-5'>可用</b>和数据监控平台实现方案

    栅极技术工作原理和制造工艺

    本文介绍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的栅极的工作原理、材料、工艺,以及先进栅极工艺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3-27 16:07 ?1062次阅读
    栅极<b class='flag-5'>技术</b>的<b class='flag-5'>工作原理</b>和制造工艺

    索尼IP编码板:技术细节与应用探索

    索尼IP编码板的技术细节,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价值。 技术细节:卓越性能与高效传输 索尼IP编码板作为连接硬件与软件的桥梁,集成了精密的电路设计与先进的芯片技术。它不仅能够接收并处理来自传感器、摄像头等外部设备
    的头像 发表于 03-20 10:10 ?573次阅读

    红外感应技术工作原理

    不同。根据普朗克辐射定律,温度越高,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能量越多。红外线感应器内部设有红外线接收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接收红外线辐射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红外感应技术的应用 红外感应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
    发表于 02-17 18:26

    hyper-v 集群,Hyper-V 集群:搭建Hyper-V集群的步骤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Hyper-V集群:搭建Hyper-V集群的步骤。 ? ?在当今的IT环境中,虚拟化技术已经成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实现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09:47 ?1550次阅读
    hyper-v <b class='flag-5'>集群</b>,Hyper-V <b class='flag-5'>集群</b>:搭建Hyper-V<b class='flag-5'>集群</b>的步骤

    SONY编码板测试:技术细节与性能评估

    和信号转换,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本文将深入探讨SONY编码板的测试过程,从技术细节到性能评估,全面解析这一关键组件的重要性。 一、SONY编码板概述 SONY编码板,作为连接硬件与软件的桥梁,集成了复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16:37 ?493次阅读

    确保网站无缝运行:Keepalived可用与Nginx集成实战

    目录 keepalived可用(nginx) keepalived简介 keepalived的重要功能 keepalived可用架构图 keepalived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09:08 ?1328次阅读
    确保网站无缝运行:Keepalived<b class='flag-5'>高</b><b class='flag-5'>可用</b>与Nginx集成实战

    深入解析Zephyr RTOS的技术细节

    ,Zephyr OS在嵌入式开发中的知名度逐渐增加,新的微控制器和开发板都支持Zephyr。本文将深入讨论Zephyr RTOS的技术细节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16:47 ?2918次阅读
    深入解析Zephyr RTOS的<b class='flag-5'>技术细节</b>

    CMOS型LDO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差线性稳压器。它结合了CMOS技术集成度、低功耗和低压差稳压器的稳定电压输出特性,成为现代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的电源管理组件。以下将详细介绍CMOS型LDO的工作原理、特点、优势、应
    的头像 发表于 09-11 10:11 ?1853次阅读

    什么是PNP型和NPN型LDO

    PNP型和NPN型LDO(Low Dropout Regulator,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是两种常见的稳压器类型,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设计架构和工作特性。以下将分别详细介绍这两种LDO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以及相关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9-11 10:02 ?186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