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全球芯片短缺问题正愈演愈烈

我快闭嘴 ? 来源:时代周报 ? 作者:杨玲玲 ? 2021-01-26 10:1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全球范围的芯片短缺问题正愈演愈烈。

近日,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称,由于芯片短缺、需求疲软,即日起至2月19日,福特位于德国萨尔路易市的工厂将停工停产,这是福特近期受到影响的第三座工厂。大众、丰田、本田等车企也先后公布了全球减产计划。

“目前晶圆供货紧张主要在汽车领域和一些高端制造领域。”1月22日,千门资产投研总监宣继游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以新能源汽车、5G智能手机等为代表的终端技术迭代带动芯片需求激增。

调研机构IDC认为,“缺货”将成为2021年手机行业的关键词。IDC预计,到2022年,超过50%的主流手机厂商会将旗下的5G手机产品横跨3家或以上芯片平台,以降低风险,保证供应稳定。

供需失衡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产业链上游的材料、晶圆、封测等涨价逐渐向整个行业传导。

1月22日,华天科技(002185.SZ)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整个封测产业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处于订单饱满状态,涨价是随行就市,“上游涨价带动原材料上涨,我们价格也会相应浮动”。

晶圆供货紧张

1月23日,芯片行业人士秦晓(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缺货潮引发恐慌性下单,不少终端企业正以往常几倍的采购量囤货,这也刺激芯片制造企业从上游抢购制造芯片的晶圆。

秦晓介绍,晶圆一般分为6英寸、8英寸、12英寸规格不等,目前晶圆厂的产能主要集中在8英寸和12英寸。

粤芯半导体拥有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唯一进入量产的12英寸芯片生产平台。

“芯片行业已经形成一个区域集聚的趋势,粤港澳大湾区有着如广汽、格力、美的等众多企业涉及芯片应用,每年全国60%的芯片消耗在这里。”此前,粤芯半导体副总裁李海明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提到。

1月21日,时代周报记者就芯片短缺行业背景下公司生产是否受到影响,有无拓产计划等问题联系粤芯半导体相关负责人,对方回复称:“公司静默期,暂时不方便透露”。

“当下行业景气度高的是8英寸环节产品。”1月21日,Wit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美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8英寸产线多用于生产电源管理芯片、MOSFET器件、CMOS芯片、指纹识别芯片、ToF、TWS芯片等产品。受市场需求驱动,多家晶圆代工厂发布8英寸产能满载的消息。

时代周报记者整理获知,A股和H股中,有8英寸晶圆产能的公司包括华虹半导体(01347.HK)、华润微(688396.SH)、中芯国际(688981.SH;00981.HK)、士兰微(600460.SH)等。

中芯国际2020年第三季度月产能为51.02万片,当季产能利用率为97.8%;华润微去年三季度以来,8英寸产线满载,实现90%以上的利用率;华虹半导体三座8英寸厂在第三季度的产能利用率达102%。

产能饱满推动公司市值水涨船高。Wind数据显示,2020年,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H股)、华润微市值累计涨幅分别为148%、85%、49%。

展望2021年,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半导体研究处表示,目前晶圆厂多半仅能利用现有工厂空间提升生产效率,或是改善瓶颈机台、租赁二手设备等方式进行有限度的扩产。

半导体行业研究机构SEMI预计,由于下游行业景气度攀升,8 英寸晶圆厂产能将持续落地。2019年—2022年,全球8英寸晶圆产量将增加70万片,年均增幅约为4.5%。

迅速扩充产能

眼下,产能紧张已从晶圆代工传导至封测,以及材料供应商、终端厂商等。

据报道,半导体封测龙头日月光投控上半年封测事业部接单全满,订单超出产能逾40%。

“当下产能的瓶颈是在封测,国内封测在可预期的未来内扩张速度不如前端制造,造成无论是当下需求旺盛的PMIC(主要是8寸),还是相对没那么旺盛的低端数字类产品(主要是12寸)都在封测这端被卡。”天风证券在研究报告中写道。

面对产能困局,被称为“中国测封三雄”的华天科技、通富微电(002156.SZ)、长电科技(600584.SH)先后出炉定增方案,扩充产能。

1月19日晚,华天科技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51亿元,用于建设多个封测项目。此前,通富微电已于2020年11月成功募集32.45亿元,长电科技则正在募集不超过50亿元资金。

持续增长的芯片需求,也在刺激上游材料企业加速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近期,包括鼎龙股份(300054.SZ)、沪硅产业(688126.SH)、南大光电(300346.SZ)等均公告扩产规划。

沪硅产业定向增发募集资金50亿元,用于集成电路制造用300mm高端硅片研发与先进制造项目、300mm高端硅基材料研发中试项目,以及补充流动性资金;鼎龙股份表示,拟新建集成电路CMP用抛光垫项目(三期)及年产能1万吨集成电路制造清洗液项目,计划投资5.67亿元;南大光电拟投资6.6亿元,进行ArF光刻胶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工作。

1月22日,有半导体行业观察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材料厂商纷纷发布扩产计划,是配合晶圆行业,由产业链传导而来。

涨价潮将延续

“2020年以来,全球集成电路的晶圆制造及封测产能持续紧张,导致交期延长。部分关键原材料涨价,大部分晶圆厂以及封测厂均不同程度的进行了涨价,导致芯片以及电路整体成本大幅度上升。”华润微称,从 1月1日起,对该公司产品价格做相应调整,调整幅度视具体品种不等。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下半年共有34家半导体厂家宣布调价,而进入2021年不足一月,就又有12家发布“调价函”,包括华润微、微芯科技(MCHP.NASDAQ)、光宝科技、富满电子(300671.SZ)等。

从发布的通知来看,涨价幅度平均在10%—20%之间,个别企业如国产闪存控制器厂商得一微电子,宣布旗下的嵌入式存储控制芯片上调50%,成为涨幅较大的产品之一。

晶圆供货紧张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涨价声音向产业链下游传导,封测也受到波及。

据媒体报道,中国台湾地区封测厂2020年第四季陆续针对新订单调涨价格20%—30%,今年第一季将再全面调涨5%—10%。进入2021年后,芯片行业的涨价潮没有缓解迹象。

1月22日,时代周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华天科技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回复称,整个产业链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处于订单饱满状态。对于涨价现象,该人士称,“随行就市,上游涨价带动原材料上涨,我们价格也会相应出现浮动。”

长电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则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目前公司订单稳定,产能饱满,生产经营一切正常,不便针对单个产品的价格变化进行评论。

“造成芯片产能紧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扩产不够外,还有疫情、美国打压、备货不足等原因。目前来看,紧迫的状况将持续到2021年下半年。”林美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责任编辑:tzh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787

    浏览量

    445025
  • 测试
    +关注

    关注

    8

    文章

    5776

    浏览量

    129461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9206

    浏览量

    243143
  • 晶圆
    +关注

    关注

    53

    文章

    5221

    浏览量

    13034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非在人民日报发声:干就完了 任非:芯片问题没必要担心

    :干就完了 任非在会话中回应了芯片、人工智能等多个热点话题。 在谈及“面对外部封锁打压,遇到很多困难,心里怎么想”时,任非表示“没有想过,想也没有用。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 任
    的头像 发表于 06-10 13:59 ?919次阅读

    中美关税调整后外贸爆单,需求增多芯片短缺吗?#关税降低

    芯片
    芯广场
    发布于 :2025年05月15日 17:16:17

    苹果研发用于AI服务器的专用芯片

    据外媒报道,苹果公司研发用于AI服务器的专用芯片;据苹果公司知情人士透露;苹果芯片设计团队正在加速研发新芯片,面向的主要领域包括智能眼镜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5-09 11:25 ?653次阅读

    中国为何同时面临算力过剩与短缺

    中国为何同时面临算力过剩与短缺
    的头像 发表于 04-24 15:02 ?660次阅读
    中国为何同时面临算力过剩与<b class='flag-5'>短缺</b> ?

    北京君穿戴式ISP芯片的核心技术

    2025年全球AI眼镜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各个头部品牌集中布局AI眼镜,为AI眼镜市场的活跃添加了催化剂。北京君持续布局穿戴式ISP市场,已有成熟ISP芯片及配套方案并成功落地。凭借T系列/C系列
    的头像 发表于 04-07 15:46 ?1142次阅读
    北京君<b class='flag-5'>正</b>穿戴式ISP<b class='flag-5'>芯片</b>的核心技术

    全球驱动芯片市场机遇与挑战

    日前,在CINNO Research举办的“全球驱动芯片市场机遇与挑战”会员线上沙龙中,CINNO Research首席分析师周华以近期行业密集的资本动作为切口,揭开了显示驱动芯片市场的深层变革。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10:51 ?1211次阅读

    力新能助力零跑汽车打造全球平价智能电动车标杆

    近日,零跑汽车召开预售发布会,正式宣布旗下首款全球化战略车型?零跑B10?预售上市。新车定位纯电紧凑型SUV,基于LEAP 3.5技术架构打造,配套力新能高性能BEV电芯,凭借全球化设计、高效电池技术与强劲续航动力,重塑15万
    的头像 发表于 03-12 14:53 ?782次阅读

    泰凌微电子RISC-V芯片的应用和优势

    在当今芯片架构的浪潮中,RISC-V以其开源、灵活和高效能的特点迅速崛起,成为全球芯片市场的“新宠”。
    的头像 发表于 03-10 15:36 ?937次阅读
    泰凌微电子RISC-V<b class='flag-5'>芯片</b>的应用和优势

    北京君X1600E应用产品案例:便携HiFi播放器

    计算技术领域持续投入,其芯片在智能视频监控、AIoT、工业和消费、生物识别及教育电子领域获得了稳健和广阔的市场。 2020年,君完成对美国ISSI及其下属子品牌Lumissil的收购。ISSI面向汽车
    发表于 03-07 17:36

    LED芯片封装大揭秘:装、垂直、倒装,哪种更强?

    在LED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封装结构的选择对于LED芯片的性能和应用至关重要。目前,市场上主流的LED芯片封装结构有三种:装、垂直和倒装。每种结构都有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和应用优势,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三种封装结构的区别,帮助读者更好
    的头像 发表于 12-10 11:36 ?5452次阅读
    LED<b class='flag-5'>芯片</b>封装大揭秘:<b class='flag-5'>正</b>装、垂直、倒装,哪种更强?

    全球模拟芯片市场前景广阔

    近日,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预测,2024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841亿美元,同比增长3.7%。多家行业主流研究机构,如Gartner、IDC以及Morder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14:34 ?1629次阅读

    LM4780桥接功放静态电流达到190mA,芯片非常烫,到底不正常?

    LM4780桥接功放静态电流达到190mA,双34V供电的情况下,是每一路电源都是190mA,的静态电流,芯片非常烫,到底不正常???同样的PCB,前一批的芯片能正常使用,但是后面的芯片
    发表于 11-06 08:27

    2024年全球芯片市场规模将达6298亿美元

    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HPC)需求的飙升强劲驱动2024年全球芯片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对相关算力和存储芯片的旺盛需求。   根据Gartner的最新预测,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强劲需求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11:45 ?3312次阅读

    全球芯片市场传来新动向

     近期,全球半导体市场传来了一系列新信号,预示着该行业普遍回温。随着AI应用、新能源汽车、5G、高性能计算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业界预计全球半导体产业有望在2030年前后实现1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的头像 发表于 10-17 15:14 ?929次阅读

    北京君X2000新品案例:流媒体音乐接收器

    SRAM、DRAM、NOR Flash、2D NAND Flash和eMMC,客户遍布全球。Lumissil面向汽车、家电和消费电子等领域提供LED驱动、微处理器、电源管理和互联等芯片产品。 君正将整合
    发表于 09-25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