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PCB大神总结5大设计经验

电子设计 ? 来源:电子设计 ? 作者:电子设计 ? 2022-02-12 10:0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PCB就好比电子电路的骨架和神经脉络,在电子工程项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很多人对PCB设计并不了解或了解不够。

我在大学那时候,就对电路板设计、硬件电路设计特别感兴趣,也学得比较认真。当时觉得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坐在办公室进行计算机绘图的工作是多么好。毕业后,也如愿进入了东莞一家汽车电子公司,从事电子研发的工作,包括制作BOM表、样机调试和PCB绘图工作。当时2002年毕业时,还没有PCB工程师这个工种,基本上就是什么事情都要会一点,包括原理图绘制、器件选型、PCB绘图、样板焊接、调试、BOM制作、作业指导书等,也从此走上了电子研发这条路。

01. 原理图

尽管优良的原理图不能保证好的布线,但是好的布线开始于优良的原理图。在绘制原理图时要深思熟虑,并且必须考虑整个电路的信号流向。如果在原理图中从左到右具有正常稳定的信号流,那么在PCB上也应具有同样好的信号流。在原理图上尽可能多给出有用的信息。

因为有时候电路设计工程师不在,客户会要求我们帮助解决电路的问题,从事此工作的设计师、技术员和工程师都会非常感激,也包括我们。除了普通的参考标识符、功耗和误差容限外,原理图中还应该给出哪些信息呢?下面给出一些建议,可以将普通的原理图变成一流的原理图。加入波形、有关外壳的机械信息、印制线长度、空白区;标明哪些元件需要置于PCB上面;给出调整信息、元件取值范围、散热信息、控制阻抗印制线、注释、扼要的电路动作描述……(以及其它)。

02. 谁都别信

如果不是你自己设计布线,一定要留出充裕的时间仔细检查布线人的设计。在这点上很小的预防抵得上一百倍的补救。不要指望布线的人能理解你的想法。在布线设计过程的初期你的意见和指导是最重要的。你能提供的信息越多,并且整个布线过程中你介入的越多,结果得到的PCB就会越好。给布线设计工程师设置一个暂定的完成点——按照你想要的布线进展报告快速检查。这种“闭合环路”方法可以防止布线误入歧途,从而将返工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需要给布线工程师的指示包括:电路功能的简短描述,标明输入和输出位置的PCB略图,PCB层叠信息(例如,板子有多厚,有多少层,各信号层和接地平面的详细信息——功耗、地线、模拟信号、数字信号RF信号);各层需要那些信号;要求重要元件的放置位置;旁路元件的确切位置;哪些印制线很重要;哪些线路需要控制阻抗印制线;哪些线路需要匹配长度;元件的尺寸;哪些印制线需要彼此远离(或靠近);哪些线路需要彼此远离(或靠近);哪些元器件需要彼此远离(或靠近);哪些元器件要放在PCB的上面,哪些放在下面。永远不要抱怨需要给别人的信息太多——太少吗?是;太多吗?不。

分享一条学习经验:大约10年前,我设计一块多层的表面贴电路板——板子的两面都有元件。用很多螺钉将板子固定在一个镀金的铝制外壳中(因为有很严格的防震指标)。提供偏置馈通的引脚穿过板子。该引脚是通过焊接线连接到PCB上的。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装置。板子上的一些元件是用于测试设定(SAT)的。但是我已经明确规定了这些元件的位置。你能猜出这些元件都安装在什么地方吗?对了,在板子的下面。当产品工程师和技术员不得不将整个装置拆开,完成设定后再将它们重新组装的时候,显得很不高兴。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这种错误了。

03. 位置

正像在PCB中,位置决定一切。将一个电路放在PCB上的什么位置,将其具体的电路元件安装在什么位置,以及其相邻的其它电路是什么,这一切都非常重要。

通常,输入、输出和电源的位置是预先确定好的,但是它们之间的电路就需要“发挥各自的创造性”了。这就是为什么注意布线细节将产生巨大回报的原因。从关键元件的位置入手,根据具体电路和整个PCB来考虑。从一开始就规定关键元件的位置以及信号的路径有助于确保设计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一次就得到正确的设计可以降低成本和压力——也就缩短了开发周期。

另外,说点有意思的,PCB板上那些“特殊焊盘“

第一个,泪滴焊盘

泪滴是焊盘与导线或者是导线与导孔之间的滴装连接过度,设置泪滴的目的是在电路板受到巨大外力的冲撞时,避免导线与焊盘或者导线与导孔的接触点断开,另外,设置泪滴也可使PCB电路板显得更加美观。

teardrop的作用是避免信号线宽突然变小而造成反射,可使走线与元件焊盘之间的连接趋于平稳过渡化,解决了焊盘与走线之间的连接容易断裂的问题。

1、焊接上,可以保护焊盘,避免多次焊接是焊盘的脱落

2、加强连接的可靠性(生产是可以避免蚀刻不均,过孔偏位出现的裂缝等)

3、平滑阻抗,减少阻抗的急剧跳变

在电路板设计中,为了让焊盘更坚固,防止机械制板时焊盘与导线之间断开,常在焊盘和导线之间用铜膜布置一个过渡区,形状像泪滴,故常称做补泪滴( Teardrops )

第二个,放电齿

此物被称之为放电齿、放电间隙或者火花间隙。采用放电间隙(Sparkgaps )放电间隙是一对指向彼此相对的锐角的三角形,指尖相距最大10mil 最小6mil 。一个三角形接地,另一个接到信号线。此三角形不是一种元件,而是由在PCB 布线过程中使用铜箔层作出来的。这些三角形需设置在PCB 板的顶层(componentside ),且不能被防焊涂料所笼盖。

1、在开关电源浪涌测试或者ESD测试时共模电感两端将产生高压,出现飞弧。若与周围器件间距较近,可能使周围器件损坏。因此可在其上并联一个放电管或压敏电阻限制其电压,从而起到灭弧的作用。放置防雷器件效果很好但是成本比较高。

2、另一种办法是在PCB设计时,在共模电感两端加入放电齿,使得电感通过两放电尖端放电,避免通过其他路径放电,从而使得对周围和后级器件的影响减到最小。

放电间隙不需要另外的成本,在画pcb板时画上去就可以了,但是需要特别留意的是此种形式的放电间隙为空气形式的放电间隙,只能在偶有ESD 产生的环境中使用。若在经常有ESD 发生的场合中使用,则放电间隙间会因为常常的放电而在两个三角点上产生积碳,并终极在放电间隙上造成短路,并造成信号线的永久对地短路,从而造成系统的故障。

其实,PCB设计的乐趣有很多,只有去实践,才会有深刻体会。看到这篇文章,如果朋友们对PCB设计有任何感触,可以在评论下方留言一起交流。

审核编辑:何安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PCB设计
    +关注

    关注

    396

    文章

    4839

    浏览量

    9142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Kubernetes集群运维经验总结

    本文总结了我和团队在K8s生产环境中遇到的10个最常见且最致命的坑,每个坑都配有真实案例、详细分析和可执行的解决方案。
    的头像 发表于 08-18 11:23 ?160次阅读

    借助Cadence工具简化PCB设计流程

    本文中,Priya 和 Gopi 分享了如何使用集成到 Allegro X Design 平台的 Sigrity X Aurora PCB Analysis 来缩短 PCB 设计周期,并提供了有关他们使用该软件的经验的更多见解。
    的头像 发表于 07-01 14:34 ?1297次阅读

    PCB散热处理技巧总结

    电源芯片温升过高是让很多工程师朋友们头痛的问题,其中 PCB 散热优化是降低芯片温升的一个重要方式,今天我们来给大家分享:PCB 散热处理!
    的头像 发表于 06-04 09:12 ?888次阅读
    <b class='flag-5'>PCB</b>散热处理技巧<b class='flag-5'>总结</b>

    简述电源设计经验技巧

    在电源设计领域中,经验的积累往往决定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若是电子新人了解到一些实用的设计技巧,电源设计将事半功倍。下面将总结大佬的14条电源设计经验,以此提供参考和指导。
    的头像 发表于 04-23 09:26 ?502次阅读

    GaN E-HEMTs的PCB布局经验总结

    GaN E-HEMTs的PCB布局经验总结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15:52 ?684次阅读
    GaN E-HEMTs的<b class='flag-5'>PCB</b>布局<b class='flag-5'>经验总结</b>

    PCB板子设计经验(基本入门指导+经验总结)【可下载】

    获取资料可下载附件哦!!!!
    发表于 02-27 16:33

    华为PCB的EMC设计指南【可下载】

    转载一篇华为《PCB的EMC设计指南》,合计94页PDF,对PCB的EMC设计从布局、布线、背板的EMC设计、射频PCB的EMC设计等方面做了系统的总结,供大家进行
    发表于 02-26 15:52

    电子工程师的电源设计经验分享

    作为一名电子工程师,电源设计一直是我在工作中重点关注的领域。电源设计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下是我多年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 一、电源设计的核心理念 电源设计的核心是高效
    的头像 发表于 01-21 15:53 ?656次阅读

    电子工程师的PCB设计经验

    本文分享了电子工程师在PCB设计方面的经验,包括PCB布局、布线、电磁兼容性优化等内容,旨在帮助初学者掌握PCB设计的关键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1-21 15:15 ?1821次阅读

    华为PCB的EMC设计指南

    转载一篇华为《PCB的EMC设计指南》,合计94页PDF,对PCB的EMC设计从布局、布线、背板的EMC设计、射频PCB的EMC设计等方面做了系统的总结,供大家进行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10:09 ?1628次阅读
    华为<b class='flag-5'>PCB</b>的EMC设计指南

    5个步骤,教你判断PCB的质量

    5个步骤,教你判断PCB的质量: 1.看PCB表面的平整度,PCB的表面应该光滑平整,没有凹凸瑕疵、裂纹、划痕损伤等痕迹 2.看丝印,高质量的PCB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16:46 ?727次阅读

    线路板PCB工艺中的翘曲问题产生的原因

    线路板PCB工艺中的翘曲问题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以下是小编总结的几个主要原因。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1:12 ?954次阅读

    是否存在有关 PCB 走线电感的经验法则?

    本文要点PCB走线具有电感和电容,这两者共同决定了走线的阻抗。有时,了解走线的电感有助于估算因串扰而引起的耦合度。虽然没有设定具体的走线电感值,但它是理解某些系统中的信号行为的有力工具。所有PCB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6:54 ?3155次阅读
    是否存在有关 <b class='flag-5'>PCB</b> 走线电感的<b class='flag-5'>经验</b>法则?

    buck电路PCB布局优化经验

    Buck电路,也称为降压转换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DC-DC转换器,用于将输入电压降低到较低的输出电压。在设计Buck电路时,PCB布局是关键因素之一,它能够显著影响电路的性能和效率。 1. 了解
    的头像 发表于 11-05 09:13 ?1432次阅读

    PCle Gen 5的高速PCB布局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PCle Gen 5的高速PCB布局.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9-05 11:04 ?4次下载
    PCle Gen <b class='flag-5'>5</b>的高速<b class='flag-5'>PCB</b>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