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国务院:大力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的新模式新手段

我快闭嘴 ? 来源:智能制造网 ? 作者:智能制造网 ? 2020-10-30 14:5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自2017年起,全球人工智能相关临床试验数量主要增长来源为中国和美国。截至2020年9月,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开展人工智能相关临床试验数量最多的国家,我国对于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近日,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医疗,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的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研发人机协同临床智能诊疗方案,实现智能影像识别、病理分型和智能多学科会诊。

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人工智能医疗产业迅速发展,细分场景热点频现。整体来看,人工智能结合医疗健康服务可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患者体验,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疗保健成本,加强医院的运营、管理等。

在诊中环节,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应用在临床诊断、智慧病房、语音电子病历以及临床治疗等四个方面。

在临床诊断中,使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拟医生的看病思维和诊断疾病过程,快速读取医学图像并进行智能诊断,帮助制订可靠的诊疗计划,辅助医生快速准确地确定病灶位置、确诊疾病。

语音电子病历结合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通过互联互通共享相关医疗机构的数据,能够实现上下级医院、医院与社区、疾控中心之间的高效协作。人工智能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处理大量病例文本录入工作,有效突破传统诊断盲点。

AI病历助手可以直接将语音转为结构化的电子病历。智能语音录入全过程由医疗语言数据模型进行支撑,能够实现检查、诊断和病历录入同时进行,避免了医生诊断总是被打断的情形,从而节省医生的时间,使医生能专注于诊疗本身。AI手术助手可以让手术医生利用虚拟屏幕、手势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隔空操作电子设备,这就有效减少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感染风险。

智慧病房使用人工智能监测系统、跟踪式预测系统以及床旁交互系统辅助护理,目前这一应用在国内还比较少见。在临床治疗上,借助基因检测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个性化治疗方案。有分析人士认为,现代医疗对患者身体各处的监控仍然处在“盲人摸象”阶段,而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捕捉到的一些细微病症变化,分析其背后的多维信息、多类数据,完成对慢性疾病的诊断预警。

10月29日,爱思唯尔与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健康医疗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人工智能在健康医疗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疾病治疗、疾病诊断、人群健康管理、管理与监管等四个方面,涵盖疾病筛检、辅助诊断、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疾病预后预测、临床决策支持和治疗方案推荐等,研究和应用还有很大空间。而如此广阔的空间,也有待广大医疗界从业者去开拓。

全球医疗保健AI市场有望在2020年至20206年的预测期内强势增长,2018年的全球医疗保健市场的AI价值为69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底将达到20亿美元,在2018年至2026年期间的复合增长率为24%。

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十年是大健康产业的黄金十年,以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医疗产业,将给传统医疗服务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看到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更多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应用。
责任编辑:tzh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33

    文章

    46465

    浏览量

    395676
  • 医疗
    +关注

    关注

    8

    文章

    1915

    浏览量

    60241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1

    浏览量

    251605
  • 5G
    5G
    +关注

    关注

    1360

    文章

    48852

    浏览量

    576832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中车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日前,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盛大启幕,国务院国资委在“AI焕新 产业共赢”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了首批40项央企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涵盖工业制造、智慧能源、交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11:16 ?739次阅读

    商汤科技与中智集团合作成果入选首批中央企业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

    在第七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国务院国资委专场发布了首批中央企业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基于商汤科技为中智提供的人才发展大模型、数字员工应用框架、交互式数字人等技术,中智集团“AI数字人
    的头像 发表于 08-12 11:35 ?609次阅读

    基于数据算法驱动的配方研发新模式

    基于数据算法驱动的配方研发新模式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依赖经验和试错的配方研发模式正逐步向数据驱动、算法优化的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8-06 17:25 ?226次阅读

    云知声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7月26日—29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在上海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的头像 发表于 07-28 17:53 ?390次阅读

    龙架构信创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基地首批试点单位名单公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政策指引,响应教育部“要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
    的头像 发表于 07-15 15:10 ?556次阅读

    苹果软件更新默认启用人工智能

    苹果公司近期发布了针对iPhone、iPad和Mac的最新软件更新,这一更新举措标志着苹果在全面推广人工智能服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悉,此次更新包括iOS 18.3、iPadOS 18.3以及
    的头像 发表于 02-05 14:04 ?432次阅读

    国务院发文,指向集成电路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求是》杂志刊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再次重点提到了集成电路等产业。 文章指出,要加快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产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15:10 ?522次阅读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系统,它通常被嵌入到其他设备或机器中,以实现特定功能。嵌入式系统具有非常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它广泛应用于各种
    发表于 11-14 16:39

    陈天桥雒芊芊脑科学研究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及AutoGPT共同发起的GAIA(通用人工智能助手)基准测试中荣登榜首。这一壮举超越了包括微软研究在内的众多国际顶尖机构的框架,彰显了TCCI的卓越实力。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1:11 ?1043次阅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6章人AI与能源科学读后感

    幸得一好书,特此来分享。感谢平台,感谢作者。受益匪浅。 在阅读《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的第6章后,我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在能源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潜力和广泛应用。这一章详细
    发表于 10-14 09:27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很幸运社区给我一个阅读此书的机会,感谢平台。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关于AI与生命科学的部分,为我们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深远影响。在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人工智能:科学研究的加速器 第一章清晰地阐述了人工智能作为科学研究工具的强大功能。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AI能够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发现传统方法难以捕捉的模式和规律。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处理
    发表于 10-14 09:12

    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应用前景分析

    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这主要得益于其开源性、灵活性和低功耗等特点。以下是对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应用前景的详细分析: 一、RISC-V的基本特点 RISC-V
    发表于 09-28 11:00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

    大力发展AI for Science的原因。 第2章从科学研究底层的理论模式与主要困境,以及人工智能三要素(数据、算法、算力)出发,对AI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进行解读。 第3章介绍了在
    发表于 09-09 13:54

    报名开启!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将启幕,国内外大咖齐聚话AI

    8月28日至30日,2024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大会以“魅力AI·无限未来”为主题,致力于打造全球通用人工智能领域集产品
    发表于 08-22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