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SK海力士完成业内首款多堆栈176层4D闪存集成PUC技术研发

454398 ? 来源:电子工程世界 ? 作者:电子工程世界 ? 2021-01-06 15:3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继美光之后,SK海力士宣布完成了业内首款多堆栈176层4D闪存的研发,容量512GB/64GB,TLC。SK海力士透露,闪存单元架构为CTF(电荷捕获),同时集成了PUC技术。公司将样品提供给controller公司去制作解决方案产品

海力士一直在推广96层NAND Flash产品中的4D技术,该产品将电荷阱闪存(CTF)与高集成度Peri相结合,并采用单元(PUC)技术。新的176层NAND闪存是第三代4D产品,从制造上来说,其能够确保业内最佳的每片晶圆产出。与上一代相比,除了容量增加35%,它采用2分裂单元阵列选择技术后,单元的读取速度比上一代提高了20%,在不增加进程数量的情况下,采用加速技术的数据传输速度也提高了33%,达到1.6Gbps。

电荷阱闪光灯(CTF)

与浮栅将电荷存储在导体中不同,CTF将电荷存储在绝缘体中,消除了电池之间的干扰,提高了读写性能,同时与浮栅技术相比,减少了单位电池面积。在CTF架构中,没有浮栅,数据被临时存放在闪存内由氮化硅成的非传导层,也就是所谓的保持室(Holding Chamber)中,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等级的可靠性与更好的存储电路的控性。大多数3D NAND公司正在采用CTF。

PUC技术

这是一种通过在电池阵列下放置外围电路而使生产效率最大化的技术。那SK海力士的4D NAND与竞争“对手”3D NAND的区别是什么呢?SK海力士称其结合了自身CTF设计与Periphery Under Cell(PUC)技术。简单来说,3D闪存由阵列和外围电路两个主要组件组成。与传统3D NAND相同,SK海力士的阵列是垂直堆叠的层用于存储数据,而外围电路排列在单元边缘。由电路控制阵列,但随着NAND层的增加,它就会消耗芯片空间,增加复杂性与尺寸大小,由此增加产品的最终成本。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SK海力士的4D NAND采用了PUC设计,将外围电路放置在阵列之下而不是围绕,来提高存储密度,同时降低成本。然而,这与英特尔和美光首次推出第一代3D闪存设计相同,那边称之为“CMOS under Array”(CuA)。并且,三星也已经宣布其将来会转向CuA型设计,因此这绝不能算是新技术了。

2分单元阵列选择技术(2-division cell array selection technology)

字线在NAND闪存电路中向电池施加电压。层数越多,字线越薄,就会降低细胞的高度,对字线的电阻越大,就会影响速度。通过将连接字线的电池与现有的电池相比分成两部分,可以降低电阻,从而缩短施加电压的时间,提高读取速度。

电池层间高度降低技术

随着层数的增加,通过钻孔形成存储单元就会变得困难。这导致电阻增加,电流减少,难以保证性能和可靠性。为此,这就需要尽可能降低单元间层的高度,但这会增加单元间的干扰和缺陷率。电池层间高度降低技术不仅大幅降低了176层的电池层间高度,而且通过相关工艺和设计技术确保了具有竞争力的性能/可靠性。

层变定时控制技术

增加层数和降低层高往往会导致通道孔扭曲和单元散射恶化,从而降低每一层的性能和可靠性。该技术根据每层的特性调整施加电压的数量和时间,以保持均匀的电池特性,提高了性能和可靠性。

超精密定位技术

由于随着层数的增加,不可能一次钻出用于单元形成的孔,所以使用两次钻出孔的双堆叠工艺。双堆叠技术的核心是使堆叠误差最小化。如果堆栈没有正确对齐,将导致堆栈之间的电流流动不顺畅,并发生恶化,降低成品率、性能和可靠性。SK海力士自2017年推出72层的产品以来,就一直在使用双堆叠技术,对176层产品进行了改进,并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实时自动校正孔的位置和尺寸。

存储厂商们各自努力,176层顶峰见实力

在全球NAND市场份额中,虽然美光排在第七位,但是在堆叠能力方面,美光却毫不逊色。美光是第一家发布176层3D NAND的存储厂商,其第五代3D NAND闪存是176层构造,这也是自美光与英特尔的存储器合作解散以来推出的第二代产品。2020年11月9日,美光宣布将批量发售世界上第一个176层3D NAND。

据美光官网介绍,该176层NAND采用了独特的技术,替换门架构将电荷陷阱与CMOS阵列下(CuA)设计相结合,与同类最佳竞争产品相比,其die尺寸减小了约30%。

三星电子作为全球NAND领导者,占有33.8%的市场份额,如果三星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这一头把交椅,就必须始终走在前面。三星电子计划在2021年上半年大规模生产具有170层或更多层的第七代V-NAND闪存,并将使用字符串堆叠方法,结合两个88L模具,新芯片还将采用“双栈”技术。行业观察家表示,由于三星电子改变了其堆叠方法,该产品的发布已被推迟。

西部数据于今年1月份宣布,它已经成功开发了其第五代3D NAND技术BiCS5,BiCS5设计使用112层,而BiCS4使用96层。

长江存储进步非凡,他们坚持创新发展,走差异化的路线,于2018年7月正式推出自家的独门绝技Xtacking?架构。传统3D NAND架构中,外围电路约占芯片面积的20~30%,降低了芯片的存储密度。随着3D NAND技术堆叠到128层甚至更高,外围电路可能会占到芯片整体面积的50%以上。Xtacking?技术将外围电路置于存储单元之上,从而实现比传统3D NAND更高的存储密度。2020年4月,长江存储抢先推出了128层QLC 3D NAND闪存芯片X2-6070。目前长江存储的技术已经处于全球一流的水准,下一步就是解决产能的问题。

编辑:hfy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NAND
    +关注

    关注

    16

    文章

    1727

    浏览量

    138618
  • 三星电子
    +关注

    关注

    4

    文章

    570

    浏览量

    40715
  • SK海力士
    +关注

    关注

    0

    文章

    998

    浏览量

    39861
  • 长江存储
    +关注

    关注

    5

    文章

    325

    浏览量

    38458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SK海力士3214D NAND的诞生

    SK海力士致力于成为“全方位面向AI的存储器供应商(Full Stack AI Memory Provider)”,不仅在DRAM领域持续创新,在NAND闪存(NAND Flash,以下简称NAND
    的头像 发表于 07-10 11:37 ?1024次阅读

    SK海力士HBM技术的发展历史

    SK海力士在巩固其面向AI的存储器领域领导地位方面,HBM1无疑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无论是率先开发出全球最高性能的HBM,还是确立并保持其在面向AI的存储器市场的领先地位,这些成就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6-18 15:31 ?947次阅读

    SK海力士UFS 4.1来了,基于3211Tb TLC 4D NAND闪存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SK海力士宣布公司成功开发出搭载全球最高3211Tb(太比特,Terabit)TLC(Triple Level Cell)4D NAND
    的头像 发表于 05-23 01:04 ?7803次阅读

    SK海力士完成收购英特尔NAND业务部门的第二(最终)阶段交易

    3 月 28 日消息,根据 SK 海力士向韩国金融监管机构 FSS 披露的文件,该企业已在当地时间今日完成了收购英特尔 NAND 闪存及 SSD 业务案的第二阶段,交易正式
    的头像 发表于 03-28 19:27 ?928次阅读
    <b class='flag-5'>SK</b><b class='flag-5'>海力士</b>已<b class='flag-5'>完成</b>收购英特尔NAND业务部门的第二(最终)阶段交易

    三星与SK海力士实施NAND闪存“自然减产”

    据外媒最新报道,为了应对NAND闪存市场的供应过剩问题,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两大半导体巨头已悄然采取措施,通过工艺转换实现“自然减产”。 据业内消息透露,自去年年底以来,三星电子和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0:38 ?607次阅读

    SK海力士在CXL技术领域的研发进展

    挑战传统,打破限制,勇攀高峰,打破常规者们在寻求开创性解决方案的过程中重塑规则。继SK海力士品牌短片《谁是打破常规者》播出后,将推出一系列文章,展示公司在重塑技术、重新定义行业标准方面采取的各种“打破常规”的创新举措。本系列第七
    的头像 发表于 01-24 10:25 ?887次阅读
    <b class='flag-5'>SK</b><b class='flag-5'>海力士</b>在CXL<b class='flag-5'>技术</b>领域的<b class='flag-5'>研发</b>进展

    SK海力士考虑提供2.5D后端工艺服务

    近日,据韩媒报道,SK海力士在先进封装技术开发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并正在考虑将其技术实力拓展至对外提供2.5D后端工艺服务。 若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4:24 ?648次阅读

    SK海力士完成2025年度组织及人事大调整

    与优化。 在新的组织架构下,SK海力士的业务部门被精细划分为五大板块,分别是负责AI基础设施的CMO(首席营销官)部门、专注于研发领域的CTO(首席技术官)部门、承担开发重任的CDO(
    的头像 发表于 12-06 13:46 ?1511次阅读

    SK海力士展出全球16HBM3E芯片

    在近日举行的SK AI峰会上,韩国存储巨头SK海力士向全球展示了其创新成果——全球48GB 16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14:35 ?920次阅读

    SK海力士调整生产策略,聚焦高端存储技术

    限的产能转向更高端的产品线,如人工智能用存储器及先进DRAM产品。 SK海力士的这一决策可能与其重点发展高端存储技术研发和生产有关。近日,该公司对外展示了全球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11:37 ?940次阅读

    SK海力士推出48GB 16HBM3E产品

    近日在一次科技展览上,SK海力士惊艳亮相,展出了全球48GB 16HBM3E(High Bandwidth Memory 3E)产品。
    的头像 发表于 11-05 15:01 ?929次阅读

    SK海力士引领未来:全球首发12HBM3E芯片,重塑AI存储技术格局

    今日,半导体巨头SK海力士震撼宣布了一项业界瞩目的技术里程碑,该公司已成功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12HBM3E芯片的规模化生产,此举不仅将HBM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推升至史无前例的36GB
    的头像 发表于 09-26 16:30 ?1435次阅读

    SK海力士开始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生产

    SK海力士宣布,公司已正式踏入人工智能芯片生产的新阶段,批量生产业界领先的12HBM3E芯片。这款芯片不仅代表了SK海力士在内存
    的头像 发表于 09-26 14:24 ?689次阅读

    SK海力士CXL方案成功融入Linux系统

     韩国首尔,2024年9月23日讯 —— SK海力士今日宣布了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其自主研发的异构存储器软件开发套件(Heterogeneous Memory S/W Developme
    的头像 发表于 09-23 14:23 ?1000次阅读

    SK海力士开发出第六代10纳米级DDR5 DRAM

    SK海力士宣布了一项重大技术突破,成功开发出全球采用第六代10纳米级(1c)工艺的16Gb DDR5 DRAM。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
    的头像 发表于 08-29 16:39 ?103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