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计算机网络技术:NAT的三种实现方式及有效的NAT穿越解决方案

454398 ? 来源:博客园 ? 作者:默语 ? 2020-10-28 11:2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NAT

IPv4地址只有32位,最多只能提供大致42.9亿个唯一IP地址,当设备越来越多时,IP地址变得越来越稀缺,不能为每个设备都分配一个IP地址。于是,作为NAT规范就出现了。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是1994年提出的,其当在专用网内部的一些主机本来已经分配到了本地IP地址(即仅在本专用网内使用的专用地址),但现在又想和因特网上的主机通信(并不需要加密)时,可使用NAT方法。每个NAT设备负责维护一个包含本地IP、端口和外网IP、端口的映射表。所有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机在和外界通信时,都要在NAT路由器上将其本地地址转换成全球IP地址,才能和因特网连接。其大致过程如下:

NAT的实现方式有如下三种,即:

静态转换(Static NAT):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有IP地址,IP地址对是一对一的,是一成不变的,某个私有IP地址只转换为某个公有IP地址;

动态转换(Dynamic NAT):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用IP地址时,IP地址是不确定的,是随机的,所有被授权访问上Internet的私有IP地址可随机转换为任何指定的合法IP地址,当ISP提供的合法IP地址略少于网络内部的计算机数量时。可以采用动态转换的方式;

端口多路复用(Port NAT):改变外出数据包的源端口并进行端口转换,即端口地址转换。采用端口多路复用方式,内部网络的所有主机均可共享一个合法外部IP地址实现对Internet的访问,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IP地址资源。同时,又可隐藏网络内部的所有主机,有效避免来自internet的攻击。因此,目前网络中应用最多的就是端口多路复用方式。

UDP连接状态超时

目前,很多网络都使用了NAT技术,而NAT需要保存数据传输的路由表才能完成工作。每个TCP连接有一个明确的协议状态机,开始三次握手,跟着开始数据传输,最后关闭连接,有一个完整的流程。基于这种流程,NAT可以观察到每个连接状态,并可以根据需要创建和删除的路由条目。

然而,UDP是面向无连接的,仅仅只往外发送一个带有载荷的数据报就不再关心其他额外的事情了,但路由响应却需要能从转换表找到本地主机IP和端口,只有如此才能完成数据的传输。UDP既没有握手,也没有连接终止,同时没有任何状态机来监控连接状态。转换器需要保存每个UDP流的状态,进而维护转换表,然而UDP实际上却是无状态的,仅仅只是一个数据报而已,没有提前协商报文,也没有结束状态。由于UDP没有连接终止通告,任何时候,两端都可以停止发送数据包,不带任何通知,就对为维护转换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为转换表大多数时候都是动态更新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UDP路由记录会设置一个定时器进行定时过期,这个时间的设置取决于设备提供商,版本,配置等。因此,有一个事实上的最佳做是引入双向 keepalive报文,周期性的重置路由上所有的NAT设备转换记录计时器。

NAT穿透

不可预知的连接状态管理是NAT的一个严重问题,但对于许多应用程序的一个更大的问题是根本无法建立UDP连接。这对很多应用譬如P2P,如VoIP、游戏、文件共享等,这些应用往往通信双方的角色需要转换,以实现双向通信。

NAT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内部客户端不知道它的外网IP??,只知道它的内部IP,NAT设备负责对UDP数据报进行重写,修改UDP包的源端口和地址,以及IP分组中的源IP地址。如果客户端使用内网IP地址与外网主机进行通信,那么连接将不可避免地失败。因此,NAT这种“透明”的转换就有问题了,如果它需要与外网中的主机进行通信,应用程序必须先知道自己的外网IP??地址。

然而,仅仅知道的自己的外网IP依然是无法保证UDP传输成功的。任何数据包到达拥有外网IP的NAT设备后??,还需要??有一个目的端口,才能从NAT转换表中找到对应的内网IP和端口,这样数据才能真正达到目的地址。如果不能在转换表中找到对应的映射,那么数据报就被直接丢弃。也就是说NAT作为一个简单的包过滤器,只有在转换表中找到对应的路由,才能完成信息传递,否则就会不能成功传输数据。

如果隔着NAT设备,那种客户端(内网主机作为服务器)处理来自P2P应用(如VoIP,游戏终端,文件共享等)的入站连接时,就需要面对NAT穿透问题。为了解决这种UDP穿透问题,很多穿越技术(STUN,TURN,ICE)被提出了,用于在UDP主机之间建立端至端的连接。

STUN

STUN(Simple Traversal Utilities forNAT)协议允许让位于内网的客户端发现网络中的地址转换器,进而找到NAT为自己配置的外网IP和端口。要想实现这种功能,还需要一个已知的第三方STUN服务器支持,示意图如下:

假设STUN服务器的IP地址是可知的(通过DNS或手动指定),客户端首先发送绑定请求到STUN服务器。相应的,STUN服务器回复一个响应,其中包含为客户端分配的外网IP??和端口。这个简单的流程解决我们了我们前面讨论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客户端可以知道自己的外网IP和端口,使用这些信息就能够与对端进行通信;

向STUN服务器发送的请求,也同时在NAT上建立了路由映射记录,这确保了外部主机的请求可以发送到内部网络中的客户端;

STUN协议定义了一个简单keep-alive探测机制来保证NAT上的路由不超时。

有了这个机制,两端需要通过UDP进行通信时,它们会先发送绑定请求到各自的STUN服务器,收到各自STUN服务器的响应,然后分别使用各自的外网IP和端口进行通信。然而,在实际应用中,STUN是不足以处理所有的NAT的拓扑结构和网络配置。在某些情况下,UDP可能会被防火墙或其他一些网络设备完全阻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使用TURN协议作为备用方案,它可以运行在UDP上,在最坏的情况下还可以将UDP转换成TCP。

TURN

TURN(Traversal Using Relays around NAT)通过Relay方式穿越NAT,TURN应用模型通过分配TURNServer的地址和端口作为客户端对外的接受地址和端口,即私网用户发出的报文都要经过TURNServer进行Relay转发,在报文负载中所描述的地址信息直接填写TURNServer地址的方式进行通信。示意图如下所示:

当然,这种通信方式的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它不再是P2P的通信。他需要依赖于TURN服务器来保证可靠的传输,TURN服务器就成为了一个瓶颈,维护TURN的成本将很高,至少TURN服务器需要足够的带宽来保证所有的数据流。因此,TURN方案最好作为最后的备用方案,只有在其他方案都失效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在现实场景中,NAT设备很多,相当一部分用户不能通过STUN直接建立p2p连接,如果想提供可靠的UDP服务,还需要同时支持STUN与TURN。

ICE

建立一个有效的NAT穿越解决方案,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可以借助ICE协议来帮助我们完成这一任务。ICE是一个协议,和一组方法,用来寻求最有效的端与端之间隧道建立方法:如果可能则直接连接,如果不行则通过STUN进行协商,如果都失败了则采取TURN。示意图如下:

UDP相比于TCP最大的特征正是它忽略了的功能:连接状态、握手、重发、重组、重排、拥塞控制、拥塞预防、流量控制,甚至可选的错误检查。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在忽略了这么多特性之后,这个面向消息的传输层能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当然也为实现者带来了一些麻烦。客户端的应用程序可能从头开始重新实现部分或者大部分缺失的特性,而且每项功能的实现都得保证与网络中其他主机与协议和谐共生。
与TCP不同,内置了流量和拥塞控制、拥塞避免机制,UDP应用程序必须自己实现这些机制。拥塞不敏感的UDP应用程序可以很容易的拥塞网络,可能会导致网络性能降低,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网络拥塞崩溃。如果想在自己的应用程序中使用UDP,一定要认真研究和学习当下的最佳实践和建议。RFEC5405对设计单播UDP应用程序给了很多建议,简述如下:

  • 应用必须忍受变化的互联网路径;
  • 应用应控制传输速率;
  • 应用应当实现所有流量拥塞控制;
  • 应用应该使用和TCP同等的带宽;
  • 应用当丢包时应该回退重传计数器;
  • 应用不应该发送超过MTU的数据报;
  • 应用应该处理数据报的丢失,重复,重新排序;
  • 应用应该是确保可以支持两分钟的延迟;
  • 应用应该启用IPv4 UDP校验,必须启用IPv6校验;
  • 应用可能在需要的时候使用保活(最小间隔15秒)。

随着WebRTC规范的提出,WebRTC为浏览器提供了新的能力,相信UDP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编辑:hfy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UDP
    UDP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31

    浏览量

    34794
  • NAT
    NAT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54

    浏览量

    16786
  • 计算机网络
    +关注

    关注

    3

    文章

    342

    浏览量

    22902
  • IPv4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44

    浏览量

    2055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网段隔离器实现静态NAT网络通信

    在许多网络场景中,不同网段之间需要进行通信,但又要保证各网段的相对独立性和安全性。如果缺少网络规划与网段隔离,会使网络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各类网络攻击更容易传播。而静态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3:44 ?295次阅读

    NAT网关与网段隔离器有什么区别

    路径 。以下是具体分析: 核心功能差异 NAT网关 : 地址转换 :NAT网关的核心功能是将私有网络中的IP地址转换为公共网络中的可路由IP地址,
    的头像 发表于 07-16 15:19 ?187次阅读

    应用在舞台灯光驱动中的38V/1.6A两通道H桥驱动芯片-SS6811H

    舞台灯光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凋光控制系统、电脑灯控制系统和换色器控制系统。这些系统可以通过模拟、数字和网络三种连接方式进行控制。数字连接方式通过
    的头像 发表于 04-30 09:27 ?292次阅读
    应用在舞台灯光驱动中的38V/1.6A两通道H桥驱动芯片-SS6811H

    计算机网络入门指南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
    的头像 发表于 04-22 14:29 ?1291次阅读
    <b class='flag-5'>计算机网络</b>入门指南

    BU-67121W实验室航空电子接口计算机North Hills

    兼容,满足用户当前及未来的需求。优化的解决方案:采用经过现场验证的技术,BU-67121W提供了优化的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有效节省了开发时间和成本。全面的桥接能力:
    发表于 02-11 09:26

    计算机网络架构的演进

    计算机网络架构的演进见证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早期的总线型网络架构,通过一条共享的通信线路连接各个节点,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但存在单点故障和传输效率不高的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星型
    的头像 发表于 01-21 11:11 ?464次阅读

    格电子NAT网关:让你的以太网通讯设备轻松联网!

    NAT网关 型号:SG-NAT-210 ?SG-NAT-210 网关支持 IP 地址跨网段和通讯端口的转换,为不方便修改参数的以太网通讯设备的信息化联网提供便捷的解决方案。? ?? 产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18:30 ?502次阅读
    <b class='flag-5'>三</b>格电子<b class='flag-5'>NAT</b>网关:让你的以太网通讯设备轻松联网!

    数控机床NAT跨网段访问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网段访问困难的问题。针对这些挑战,物通博联提供NAT网关(IP隔离器)的解决方案,快速实现设备联网与数据传输。 NAT网关(IP隔离器)可以通过 WAN 和 LAN 不同防火墙区域进行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3:47 ?674次阅读

    Nat server技术原理和配置过程

    Nat server:指定公有地址:端口和私有地址:端口形成一对一映射关系——映射表。这也是Nat server与其他nat的区别之一,Nat server可以指定端口进行映射。
    的头像 发表于 10-10 14:38 ?1538次阅读
    <b class='flag-5'>Nat</b> server<b class='flag-5'>技术</b>原理和配置过程

    计算机局域网技术是什么

    无线电磁波)互相连接起来,组成资源和信息共享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技术。局域网技术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网络
    的头像 发表于 10-08 10:23 ?1070次阅读

    应用于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晶振SG3225HBN(X1G005141000500)

    计算机网络服务器中,稳定和高性能的时钟源对于数据处理和网络通信的准确性至关重要,SG3225HBN晶振(型号X1G005141000500)凭借其高频率稳定性、低相位噪声、高抗干扰能力以及
    发表于 09-05 10:05 ?0次下载

    计算机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什么

    计算机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顺序结构(Sequence Structure) :顺序结构是最基本的控制结构,也是最简单的结构。它按照程序中语句的书写顺序,自上而下地依次执行,即每个语句按书写
    的头像 发表于 09-04 17:00 ?3434次阅读

    IP地址与NAT技术的结合与应用

    ,并通过NAT设备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网IP地址,从而实现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通信。 在了解NAT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8-28 17:30 ?771次阅读

    NAT设备实现内外网设备访问的优势

    内网服务器的需求愈发迫切。为实现这一目标,网络地址转换(NAT)设备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之一。本文将探讨外网用户通过NAT设备访问内网服
    的头像 发表于 08-23 13:57 ?952次阅读
    <b class='flag-5'>NAT</b>设备<b class='flag-5'>实现</b>内外网设备访问的优势

    外网用户通过NAT设备访问内网服务器解决方案

    问题,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网络地址转换(NAT)设备来实现内外网的互联互通。 通过将物通博联NAT网关部署到服务器现场,在现场搭建IPsec
    的头像 发表于 08-23 13:51 ?881次阅读
    外网用户通过<b class='flag-5'>NAT</b>设备访问内网服务器<b class='flag-5'>解决方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