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未来碳基芯片会取代硅基芯片吗?

如意 ? 来源:OFweek电子工程网 ? 作者:OFweek电子工程网 ? 2020-08-16 09:4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芯片一直是国内科技业界关心我的热门话题之一,尤其是华为最近在芯片禁令上受到的困扰,让人们更深刻的意识到,芯片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近日,关于“碳基芯片”的消息在业内流传,据悉,碳基集成电路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取代硅基集成电路的未来信息技术之一。有消息报道称,北京大学电子系教授彭练矛带领团队采用了全新的组装和提纯方法,制造出高纯半导体阵列的碳纳米管材料,制造出芯片的核心元器件——晶体管,其工作速度3倍于英特尔最先进的14纳米商用硅材料晶体管,能耗只有其四分之一。该成果于今年初刊登于美国《科学》杂志。

什么是“碳基芯片”

很多人听说过“硅基芯片”,但对“碳基芯片”的概念还是比较陌生。在了解“碳基芯片”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理论技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集成电路发展开始提速,这是通过氧化、光刻、扩散、外延、蒸铝等半导体制造工艺,把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导线全部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然后焊接封装在一个管壳内。以单晶硅为主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已经变得无处不在,成为整个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柱。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为了提高芯片性能,一直按照“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隔18个月便会翻一番,性能也将提升一倍”的规律提高单个芯片上晶体管的数量。但芯片尺寸越小,相关工艺难度也越高,尤其是在进入纳米级别后,来自材料、技术、 器件和系统方面的物理限制,让传统硅基芯片的发展速度开始减慢。

因此,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方向、新的材料来替代硅基芯片,而采用碳纳米晶体管就成为了两种比较可行的方案之一。为什么选择碳元素,这与其本身很多优质的特性有关。

资料显示,用碳纳米管做的晶体管,电子迁移率可达到硅晶体管的1000倍,也就是说碳材料里面电子的群众基础更好;其次,碳纳米管中的电子自由程特别长,即电子的活动更自由,不容易摩擦发热。

理论上来说,碳晶体管的极限运行速度是硅晶体管的5-10倍,而功耗方面,却只是后者的十分之一。也就说,在更加宽松的工艺条件下,碳晶体管就能取得与硅晶体管同等水平的性能,这也是所谓“碳基芯片”出现的原因。

取代硅基芯片?没有那么简单

随着这些年碳纳米管及纳米材料研究的深入,相关工艺日趋成熟,实验室中也成功地制造出碳晶体管,但是想要把这些单独的碳晶体管大规模的组合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块完整的芯片,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通过化学方法,把单个的碳纳米管放置在硅晶片上想要放的特殊沟道里,但相比于芯片中能放置上千万个硅晶体管的数量,科学家们最多只能同时放置几百个碳纳米管,远远无法投入商业化。其次,要想把碳晶体管排布在晶圆片上,需要更加精准的刻蚀技术。

有不少人认为,碳纳米管技术会在接下里的十年里准备就绪,成为取代硅材料之后的芯片材料,届时“碳基芯片”也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芯片。但硅基芯片好歹发展了这么多年,有那么容易被取代吗?

有曾在Fab晶圆厂待过的工程师朋友告诉笔者,所谓的碳晶体管没法量产,最大的原因在于,碳元素太活泼了而且介电常数又低。此外,技术障碍只是一方面,成本及成品率的问题同样难以克服。

早在去年9月,美国MIT团队就开发出了第一个碳纳米管芯片RV16XNano,并执行了一段程序输出:“hallo world!”

据悉,这个碳纳米管芯片内部拥有14000个晶体管,具备16位寻址能力,采用RISC-V指令集,但其相比当前的芯片来看,性能并不突出。其芯片频率仅1MHz,大约是30年前的水平。再看看现在硅基芯片大佬们坚持的路线,从10nm到7nm,再到5nm/3nm,他们始终坚信硅基芯片还有继续突破的空间。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741

    浏览量

    444343
  • 集成电路
    +关注

    关注

    5431

    文章

    12183

    浏览量

    369351
  • 晶体管
    +关注

    关注

    77

    文章

    10052

    浏览量

    142633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基于悬空纳米薄膜微盘谐振腔的CO?传感器

    近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的光子芯片实验室与深圳大学合作,研发了一种基于悬空纳米薄膜(suspended nanomembrane silicon,SNS)微盘谐振腔的CO?传感器
    的头像 发表于 07-22 11:03 ?410次阅读
    基于悬空纳米薄膜<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基</b>微盘谐振腔的CO?传感器

    聚智姑苏,共筑光电子产业新篇 — “光电子技术及应用”暑期学校圆满落幕!

    盛夏姑苏,群贤荟萃。2025年7月7日至10日,由度亘核芯光电技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西交利物浦大学协办,爱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光电子技术及应用”暑期学校,在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北校区
    的头像 发表于 07-11 17:01 ?559次阅读
    聚智姑苏,共筑<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基</b>光电子产业新篇 — “<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基</b>光电子技术及应用”暑期学校圆满落幕!

    国内首条集成电路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营

    近日,北京大学重庆集成电路研究院在重庆宣布,国内首条集成电路生产线已正式投运,并进入量产阶段。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中国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6-18 10:06 ?804次阅读
    国内首条<b class='flag-5'>碳</b><b class='flag-5'>基</b>集成电路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营

    时代的黄昏:为何SiC MOSFET全面淘汰IGBT?

    ,助力电力电子行业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 倾佳电子杨茜咬住SiC碳化硅MOSFET功率器件三个必然,勇立功率半导体器件变革潮头: 倾佳电子杨茜咬住SiC碳化硅MOSFET模块全面取代IGBT模块和IPM模块的必然趋势! 倾佳电子杨茜咬住SiC碳化硅MOSFET单管全面取代I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16:24 ?416次阅读
    <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基</b>时代的黄昏:为何SiC MOSFET全面淘汰IGBT?

    碳化硅VSIGBT:谁才是功率半导体之王?

    的两大主流产品,各自拥有独特的优势与应用场景。那么,碳化硅功率模块与IGBT功率模块相比,究竟谁更胜一筹?碳化硅是否取代
    的头像 发表于 04-02 10:59 ?3244次阅读
    碳化硅VS<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基</b>IGBT:谁才是功率半导体之王?

    深入解析光子芯片制造流程,揭秘科技奇迹!

    特性,在高速通信、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将深入探讨光子芯片制造技术,从其发展背景、技术原理、制造流程到未来展望,全方位解析这一前沿
    的头像 发表于 03-19 11:00 ?1327次阅读
    深入解析<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基</b>光子<b class='flag-5'>芯片</b>制造流程,揭秘科技奇迹!

    微流控芯片的加工方法和优势

    微流控芯片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激光切割、压印技术、喷墨打印技术、层压技术和表面改性技术等。以下是这些加工方法的具体介绍: 激光切割 激光切割是一种利用激光束对材料进行切削的加工方法。这种方法具有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5:15 ?496次阅读

    GaN技术:颠覆传统,引领科技新纪元

    中的未来前景。 如今,电源管理设计工程师常常会问道: 现在应该从功率开关转向GaN开关了吗? 氮化镓(GaN)技术相比传统 MOSF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13:44 ?649次阅读
    GaN技术:颠覆传统<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基</b>,引领科技新纪元

    玻璃芯片先进封装技术替代Wafer先进封装技术吗

    玻璃芯片封装技术替代Wafer封装技术嘛?针对这个话题,我们要先对玻璃封装进行相关了解,然后再进行综合对比,最后看看未来都有哪些市场应
    的头像 发表于 01-09 15:07 ?1610次阅读
    玻璃<b class='flag-5'>基</b><b class='flag-5'>芯片</b>先进封装技术<b class='flag-5'>会</b>替代Wafer先进封装技术吗

    华天科技扇出封装

    使用昂贵的干法刻蚀设备和基板材料,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成为各大厂家优先布局发展的战略方向。 扇出封装 扇出型晶圆级封装(embedded Silicon Fan-out,eSi
    的头像 发表于 12-06 10:00 ?865次阅读

    中国科大实现耦合高度可调的二维量子点阵列

    图(左)量子点二维阵列器件核心区的电子显微镜伪色图;(右)任意调控量子点间最近邻和次近邻耦合,从而构造出不同的耦合结构。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点阵列的二维扩展及其耦合可调性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06:24 ?641次阅读
    中国科大实现耦合高度可调的二维<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基</b>量子点阵列

    用于单片集成的外延Ⅲ-Ⅴ族量子阱和量子点激光器研究

    光电子技术以光电子与微电子的深度融合为特征,是后摩尔时代的核心技术。光电子芯片可以利用成熟的微电子平台实现量产,具有功耗低、集成密度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17:26 ?1.5w次阅读
    用于单片集成的<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基</b>外延Ⅲ-Ⅴ族量子阱和量子点激光器研究

    绿能刷新光伏晶组件效率世界纪录

    近日,隆绿能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据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德国弗劳霍夫太阳电池研究所最新发布的认证报告显示,隆绿能自主研发的HPBC 2.0组件效率达到了惊人的25.4%,成功打破了晶组件效率的世界纪录。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7:40 ?984次阅读

    我国成功点亮集成到芯片内部的激光光源

    10月7日,湖北九峰山实验室在光子集成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24年9月,该实验室成功地将激光光源集成到芯片内部,这一成就标志着国内在该领域的首次成功实践。   此次突
    的头像 发表于 10-08 15:22 ?108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