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腾讯发力芯片设计?云端芯一体化巩固霸主地位

21克888 ? 来源:电子发烧友整合 ? 作者:Norris ? 2020-03-22 06:3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一、腾讯成立新公司,发力芯片设计

据相关资料显示,腾讯旗下的腾讯云日前成立一家名为深圳宝安湾腾讯云计算有限公司的企业。从启信宝可以看到,该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腾讯云副总裁王景田,公司经营范围设计计算机硬件、大数据处理技术和应用软件开发的开发外;集成电路设计、研发也是他们的经营范围。这是否释放出了腾讯的另一个“造芯”信号,现在尚未可知。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造芯无疑是云服务商的另一个新趋势。


在过去几年里,因为集成电路供应链本身的发展神速,加上云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终端应用市场的变化 ,全球领先的云供应商都纷纷涉足其中,但腾讯本身在这份方面却相对落后。腾讯除了投资专注于AI芯片及系统开发的燧原科技外,本身还曾经做过一个端侧AI芯片,而公司在医疗芯片方面,据闻也有涉及。虽然腾讯目前并没透露太多芯片布局,相信腾讯一定会有更多的动作。

二、互联网公司做芯片走云端芯一体化道路


在中兴事件发生的3天后,阿里首先对外透露芯片研发消息:阿里巴巴达摩院正研发一款神经网络芯片Ali-NPU,吹响了进军“芯”战场的号角。阿里宣布全资收购中国大陆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阿里集团CTO张建峰向媒体透漏,除了中天微,阿里还投资了另外5家芯片公司(寒武纪、Barefoot Networks、深鉴、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这标志着阿里 “芯”战场的征战,已经全面展开。

阿里巴巴CTO、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在云栖大会上表示,阿里巴巴成立独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旨在推进云端一体化的芯片布局。希望通过自研的强大的技术平台和生态系统整合能力,推动国产自主芯片的产业化落地。与此同时,达摩院已经开始研发超导量子芯片和量子计算系统。

此外阿里还做IP核,IP核是基础芯片能力的核心,进入 IP Core 领域是中国芯片实现自主可控的基础。2019年7月25日,阿里巴巴旗下的平头哥发布首款玄铁910芯片,号称目前业界性能最强的RISC-V架构芯片之一,其强大在可应用于5G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随后他们还开推出了一个叫做无剑的SoC开发平台,降低开发者开发芯片的时间。可以看出,阿里在走云端芯一体化的道路。

三、发展芯片硬核科技不应关起门


在芯片国产化浪潮中,AI芯片新势力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的大考。2019年作为AI芯片落地元年,陆续迎来多个国内终端、边缘、云端AI芯片的官宣落地,同时造芯无疑是云服务商的一个新趋势。

但造芯片建议不要关起门,不是光靠钱就能砸出来的;互联网公司影响力大,造芯片除了需要开放,在关键技术上要起到引领作用,应该有更大的雄心,担负起社会责任。相信到那个时候,基于“中国芯”的产品,不需要爱国情怀,也不需要政策扶持,而是靠扎实的用户体验,来赢得市场地位。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综合报道,内容参考自证券时报·e公司、科技新参考,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腾讯
    +关注

    关注

    7

    文章

    1679

    浏览量

    50443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电机群网络管控一体化PLC-SCADA设计及应用

    一体化的PLC-SCADA系统。借助网络和总线实现对电机群传动系统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在纺织印染机构多单元电机传动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控制方可靠、有效。纯分享帖,需要者可点击附件获取完整资料~~~*附件
    发表于 04-26 01:15

    DM9270振动一体化温度RS485传感器

    振动一体化温度RS485传感器
    发表于 04-07 15:53 ?0次下载

    东风汽车一体化压铸产业项目进入冲刺阶段

    东风汽车一体化压铸产业项目是东风汽车新能源汽车领域关键制造技术项目,项目指挥部最新通报显示,8月24日厂房将具备竣工验收条件,预计9月15日产线开始联调,这节点的确立,标志着全球最大吨位
    的头像 发表于 03-21 09:16 ?480次阅读

    探究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微电网的应用

    科学采用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微电网工程关键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微电网的建设水平,而且能促使微电网与配电网实现*效、稳定互动。基于此,分析微电网技术,研究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微电网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为实现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微电网工程的良好运行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08:55 ?1335次阅读
    探究光储充<b class='flag-5'>一体化</b>智能微电网的应用

    文看懂5G通感一体化

    一体化是链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 数多用:创造新价值 通感一体获取的数据,通过不同算建模,进行数据加工,提供给不同客户。 价值变现:引发商用模式变更 以基站为平台,构建通感算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17:53 ?1833次阅读
    <b class='flag-5'>一</b>文看懂5G通感<b class='flag-5'>一体化</b>

    如祺出行入选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典型案例

    在2024第三届未来交通产业发展峰会上,如祺出行“车路云一体化C-V2X车载终端规模应用项目”入选大会“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典型案例”。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1:43 ?807次阅读

    一体化直流电能表解决方案

    一体化直流电能表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检定实施过程中的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体化直流电能表的解决方案。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8:12 ?896次阅读
    <b class='flag-5'>一体化</b>直流电能表解决方案

    腾讯落地国内首个“风光储”一体化数据中心微电网

    腾讯公司近日宣布,其国内首个风电、光伏、储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微电网项目已成功落地。这项目的实施,标志着腾讯在数据中心“双碳”进程中迈出了重要
    的头像 发表于 12-02 10:15 ?687次阅读

    智慧园区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功能应用

    在信息、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智慧园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型单元,正逐步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的关键力量。智慧园区一体化管理平台,作为这趋势下的核心支撑,不仅整合了园区内各
    的头像 发表于 11-23 17:21 ?655次阅读

    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建设解决方案

    摘要: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建设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对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建设的重要作用与实际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光储充电站建设的具体系统结构和控制方式,进步阐述了光储充一体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15:48 ?2450次阅读
    光储充<b class='flag-5'>一体化</b>电站建设解决方案

    探究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安科瑞张田田 摘要: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建设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对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建设的重要作用与实际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光储充电站建设的具体系统结构和控制方式,进步阐述了光储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14:34 ?1071次阅读
    探究光储充<b class='flag-5'>一体化</b>电站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CT GPX09T型光纤配线架/配线柜(熔配一体化)288576720

    CT GPX09T型光纤配线架(熔配一体化
    的头像 发表于 11-04 18:29 ?548次阅读
    CT GPX09T型光纤配线架/配线柜(熔配<b class='flag-5'>一体化</b>)288<b class='flag-5'>芯</b>576<b class='flag-5'>芯</b>720<b class='flag-5'>芯</b>

    储能变流器和光储一体化变流器是回事吗?

    我搜百度讲储能变流器又称为双向变流器,混合逆变器和光储一体化变流器是个东西吗?
    发表于 09-11 15:27

    华信一体化智能天线赋能GNSS技术应用更便捷

    搭载的高性能定位通信模块,基于最新代射频基带及高精度算法一体化GNSS SoC芯片设计,算提升5倍,极大缩短RTK解算时间,实现实时高效定位。
    的头像 发表于 09-09 16:14 ?958次阅读
    华信<b class='flag-5'>一体化</b>智能天线赋能GNSS技术应用更便捷

    《嵌入式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实现》读后感

    先给大家看看封面哦 再看居然还有签名呢 还贴心的送了书签哦,爱了爱了 在阅读了曾庆祥教授所著的《嵌入式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实现》书后,我深感收获颇丰,对嵌入式系统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了
    发表于 08-21 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