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化学物理系曾杰教授、周仕明副教授研究团队,发展出了一套利用电化学沉积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人员成功制备出了34种单原子催化剂,覆盖了多种过渡金属和多种衬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单原子催化剂因为具有最大化的原子利用率和独特的电子结构,在水解、氧还原、二氧化碳加氢、甲烷转化等化学反应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目前合成单原子催化剂的方法对单原子和衬底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还不能实现在任何衬底上制备任何的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因此,发展对衬底和金属无选择性的普适性单原子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在电化学三电极体系下进行电化学沉积,又探究了沉积条件对单原子形成的影响,发现当金属的负载量低于某一限度时,可以获得单原子;高于这一限度时则有金属团簇或颗粒形成,这一变化类似于液相中晶体生长中的成核过程。为了证明该方法的普适性,研究人员又在氢氧化钴、硫化钼、氧化锰、氮掺杂的碳等衬底上成功获得覆盖3d、4d、5d金属的单原子催化剂,并且对所制备的单原子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后发现,阴极和阳极沉积获得的同一单原子催化剂具有不同的电子结构,这为其在不同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实验结果表明,阴极沉积所得的一些催化剂在电催化析氢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同时,阳极沉积所得的一些催化剂在电催化析氧反应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电化学测试表明,该系统仅需1.39 V的电势即可获得10 mA/cm2的全水解电流密度,突破了在碱性电解质中的最低电势记录。
该普适性方法不仅为单原子催化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为今后系统性研究催化剂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
原子
+关注
关注
0文章
89浏览量
2069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基于碳纳米材料的TPU导电长丝制备与性能研究

连续焦耳加热赋能三元协同催化剂,高效水处理方案来袭

霍尼韦尔将收购庄信万丰的催化剂技术业务 拓展先进催化剂和工艺技术产品组合
详解原子层沉积薄膜制备技术

中国科大实现毫秒级X射线全谱单次采集
?石墨烯的基本特性?,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异质结类型的介绍





理涛-催化剂磨损指数测定仪 催化剂磨耗测试仪-视频解说 #催化剂磨损指数测定仪 #催化剂磨耗测试仪 #理涛
实时原位监测光电催化过程中反应物浓度与热效应的微光纤传感器技术

中国科大在纳米级空间分辨红外成像及催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蔡司X射线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检测燃料电池材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