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科院斩获全球第一,国产芯片未来可期

独爱72H ? 来源:数码小妖精 ? 作者:数码小妖精 ? 2020-01-14 17:5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文章来源:数码小妖精)

近年来,我国在高新技术研发方面不断获得新突破,原本的薄弱领域更是逐步建立起技术壁垒,在全球市场中站稳脚跟,例如国产芯片。提及国产芯片,想必大多数消费者都会第一时间联想到华为海思,但除了民营科技巨头在研发国产芯之外,“国家队”早已走上自研之路。

中科院传来好消息,中国科学家研发除了新型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这种新型晶体管被视为2nm及一下工艺的主要技术候选。这意味着此项技术成熟后,国产2nm芯片有望成功“破冰”,意义重大。

众所周知,目前市面上最先进的工艺为7nm以及第二代7nm,中国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的5nm有望2020年实现量产。此外,台积电还曾宣布其3nm工艺正在研发过程中,而2nm工艺预计2024年才会投产。而这些芯片工艺的升级其实就是晶体管密度的不断增强以及晶体管技术的更新换代。

据了解,从英特尔首发22nm FinFET工艺至今,这种FinFET鳍式晶体管就被沿用至今,未来的5nm以及4nm都将继续使用此类晶体管。而在2018年,三星曾率先发布3nm工艺需要采用的GAA环绕栅极晶体管,此类技术相比原有的FinFET鳍式晶体管,可在多方面增强芯片性能、降低功耗和核心面积。

而在三星之后,中科院研发出了2nm及以下工艺所需要的新型晶体管——叠层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据悉,早在2016年官方就开始针对此类技术开展相关研究,历经重重困难,中科院斩获全球第一,研发出世界上首个具有自对准栅极的叠层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叠层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还获得多项中、美发明专利授权,更在国际微电子器件领域的顶级期刊《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成功发表。总而言之,即便目前有些技术依旧被西方国家垄断甚至被恶意阻挠其正常发展,但国产芯片依旧迸发出了不容忽视的力量。

叠层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的诞生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展现。集中力量办大事,即便面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和恶意阻挠,笔者相信在多方的努力下国产芯片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fqj)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787

    浏览量

    445041
  • 纳米技术
    +关注

    关注

    2

    文章

    201

    浏览量

    26578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龙芯中科斩获2025数字经济标杆企业

    的两百余位专家与企业代表参会。会上,龙芯中科凭借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突出贡献,斩获“数字经济标杆企业” 殊荣,彰显了其在产业互联网赋能中的标杆价值与示范作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18:12 ?580次阅读

    中科曙光斩获金牛上市公司科创奖

    近日,由中国证券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科技金融与产业创新大会在上海举行。备受瞩目的“上市公司金牛奖”正式揭榜。中科曙光从众多上市企业中脱颖而出,斩获“金牛上市公司科创奖(人工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6-17 17:38 ?798次阅读

    全球首个AI设计芯片系统诞生,来自中科院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处理器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软件研究所,推出全球首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处理器芯片软硬件全自动设计系统 ——“启蒙”。 ? 该系统实现从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6-16 00:11 ?2414次阅读

    商汤科技日日新V6大模型斩获“双料第一项国内榜首,全球第一

    卫冕“双冠”! 通用语言能力并列国内榜首、多模态能力全球最强,商汤「日日新V6」近期斩获“双料第一”。 5月28日,权威大模型测评机构SuperCLUE《中文大模型基准测评2025年5月报告》全新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11:13 ?1027次阅读
    商汤科技日日新V6大模型<b class='flag-5'>斩获</b>“双料<b class='flag-5'>第一</b>” <b class='flag-5'>一</b>项国内榜首,<b class='flag-5'>一</b>个<b class='flag-5'>全球</b><b class='flag-5'>第一</b>

    中科曙光助力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打造溪悟大模型

    近年来,以大规模预训练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为科研创新提供了全新范式。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依托正负电子对撞机等大科学装置,积累了海量高价值实验数据,如何高效利用数据、加速成果产出,成为研究所面临的核心课题。
    的头像 发表于 05-06 15:19 ?466次阅读

    中关村泛联行来访中科驭数

    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以下简称“中关村泛联”)专职副院长金毅敦行来访中科驭数,双方探讨了6G技术发展现状,以及DPU在6G场景的应用机会。
    的头像 发表于 04-14 10:26 ?703次阅读

    中科昊芯DSP产品及公司信息

    中科昊芯是家致力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研发的高科技企业,源自中国科学院的科技成果转化,其创始团队拥有中科院自动化所的深厚背景,自2016年起便投身于RISC-V处理器的研究。依托RISC-V
    发表于 04-07 09:16

    中科本原完成B2轮融资

    中科本原源于中科院,长期专注DSP芯片研发,在该领域有20余年技术积累。公司采用自主创新架构,面向工业控制、新能源、电动汽车、轨道交通、人形机器人和视音频处理等领域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DSP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09:42 ?591次阅读

    RISC-V+OpenHarmony5.0:进迭时空与中科院共筑数字世界新基石

    为了紧跟产业发展的步伐,满足市场对高效、开放技术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进迭时空携手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共同研发出全球首个RISC-V+OpenHarmony5.0原生鸿蒙解决方案。 这创新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11:30 ?857次阅读

    红木棉电子携手中科院,国内首条干法全固态电池线诞生

    2025年2月,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从东莞市红木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木棉电子”)传出。该公司与中科院系统强强联合,由双方技术和科研骨干组成的团队,历经年多的不懈探索与试验,成功设计、开发
    的头像 发表于 02-17 15:31 ?658次阅读
    红木棉电子携手<b class='flag-5'>中科院</b>,国内首条干法全固态电池线诞生

    中兴通讯斩获5G FWA CPE全球竞争力第一

    近日,市场研究公司ABI Research发布了《5G FWA CPE供应商竞争力排名》报告,中兴通讯凭借5G FWA CPE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全球市场卓越的市场表现斩获排名第一,被评为整体领导者、顶级创新者和顶级实践者,获得
    的头像 发表于 01-18 09:35 ?719次阅读

    智算未来,百校万人 “澎峰云”校园行: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站,共启校园创新之旅!

    中科院博士,UT Austin和MIT博士后。现任澎峰科技创始人兼CEO,国际知名开源矩阵计算项目OpenBLAS发起人和主要维护者,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ACM SIGHPC China执行委员。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
    的头像 发表于 10-12 11:52 ?761次阅读
    智算<b class='flag-5'>未来</b>,百校万人 “澎峰云”校园行:湖南<b class='flag-5'>第一</b>师范学院站,共启校园创新之旅!

    如意香山笔记本软件适配工作稳步推进,成功运行多款Linux发行版及国产办公套件

    ,RISC-V 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为提升我国集成电路设计水平,建设与国际开源社区对接的技术平台,北京市和中科院高度重视 RISC-V 发展,组织国内批行业龙头企业和顶尖科研单位于2021
    发表于 09-02 11:33

    开启全新AI时代 智能嵌入式系统快速发展——“第六届国产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圆满结束

    计算机学院牛建伟教授主持。 中科院软件所副所长、总工程师,武延军研究员做了“AI大模型时代下的操作系统发展思考”主题演讲。 武延军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指出应用的高速发展给操作系统带来的算力和数
    发表于 08-30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