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填空
1,????无线电监测包括??日常监测 (或常规监测) 和特殊监测。
2,????频谱监测为频谱管理工作完整性提供必要的检查、监督和执行措施。
3,????常规无线电监测就是系统的测量国内或本地区电台的频率、场强、带宽和其它技术指标。系统地测量国内或本地区电台和接收条件相当稳定的??信号??的调制度。测量国内或本地区电台所发信号的 场强、谐波、和其他杂散发射 。测量无线电频谱 的占用情况??。
4,????磁偏角是 磁北??线和 真北??线之间的夹角。
5,????民航对空指挥通信台的最低保护场强是指在满足一定的 场强??等级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接收机性能和噪声等因素而确定的最小必要场强。
6,????邻道干扰主要取决于接收机中频滤波器的 选择性??和发信机在相邻频道通带内的边带噪声。
7,????接收机 信噪比??从20dB下降到14dB的干扰叫??阻塞??干扰。
8,????进行固定场强测量时,测量天线离地面的高度应在 10米??的范围内变动。
9,????当两个不同频率的已调载波(其中一个为有用信号)同时加到一个 非线性器件??时产生一个三阶失真产物叫交调。
10,????接收机互调是指多个 不同频率 信号同时进入接收机时,在接收机前端非线性电路作用下产生互调产物,互调产物落入接收机 中 频带内造成的干扰
11,????在市区设置使用发射卫星地球站,其天线直径不得超过4.5m,实际发射功率不得超过20W。
12,????要得到最佳接收效果,天线应采用与被测信号相应的极化方式相同,并保证阻抗匹配以保证最大的能量转换。
13,????接收机前端的输入滤波器允许希望接收的信号进入而限制其他信号,目的是排除高频放大器中的互调。它的另一个作用是衰减在镜像频率上的接收信号。
14,????从互调的角度,衡量接收机的性能要看三阶互调的截获点值,该值越高越好
15,????某采用高本振方式工作的接收机,工作时,接收频率为435.250MHz,中频为21.4MHz,此时接收机本振工作在??456.650??MHz频率。
16,????设在同步轨道卫星上并使用分配给卫星固定及卫星广播业务频段的空间站,其位置精度必须保持在额定轨道位置的??±0.1º 范围内。
17,????ITU-R SM.378建议规定场强测量的要求精度为30MHz以下允许误差为±2dB,30—2700 MHz以下允许误差为±3dB。
18,????大多数测向机都是利用天线孔经产生的 时延差??来确定信号的方位角。
19,????测向时距离发射天线一般要求大于5λ-10λ,是利用磁场的远区场??特性。
20,????无线电测向的目的是利用??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确定任何??电磁辐射源??的位置。
21,????按测向机的工作原理,信号必须持续一定时间,才能测出方位角。此种过程的最短时间称之为??响应时间??。
22,????一条方位线不足以辨认发射机的位置。传统的方法是用两部或多部测向机组织起来完成??交叉??定位。
23,????测向天线基础(孔径)有大、中、小基础之分,测向天线基础直接影响测向精度。
24,????测向时,天线无论指哪,电平指示都没有什么变化,这是由于接收环境不好,场强过高,天线方向图不够尖锐,接收机动态范围小所引起的。
25,????ITU—R建议推荐监测站应暂时采用包括在6dB??与26dB上测定带宽的方法,作为一种带宽估算。
26,????灵敏度是指接收机在一定信噪比下能够正常工作的最小输入电平。
27,????卫星链路是一个发射地球站和一个接收地球站通过卫星建立无线电链路。
28,????对给定的发射类别而言,其恰好足以保证在相应速率及在指定条件下具有所要求质量的信息传输所需带宽称为必要带宽。
29,????衡量一部测向机的测向性能好坏的主要性能指标为??、 ___、__??、???和???????。精确度??灵敏度??响应时间 去极化敏感性 抗失真波前性能 同频道干扰性能??(任选四个)。
30,????(机船)载移动测向机,可以通过测定 已知 辐射源的示向度,来确定自身的坐标,以达到测向导航的目的。
31,????无线电测向系统天线阵中,若阵元间距小于??λ/2??,则称该阵为稠密阵,否则称为稀疏阵。
32,????测向机的 灵敏度 主要是用来衡量测向机测量弱信号的能力。
33,????按测向机的工作原理,信号必须持续一定时间,才能测出方位角,此种过程的最短时间称为响应时间。
34,????测向机的准确度是用可能出现的测量测向误差来表示,通常误差用均方根误差表示。
35,????测向的时效性是指完成一次测向任务的全过程所需要的??最少时间???。它包括测向指令传输时间、接收机的??调谐时间??、测向处理时间和测出结果输出??显示时间 。???
36,????根据天线系统从到达来波信号中获得信息以及对信息处理的方法,可以将测向系统分为两大类:??标量测向系统??和??矢量测向系统??。
37,????当高压线超过100kV时,与监测站天线距离不小于 1 km。
38,????移动监测站可使用多种电源,一个装备完善的移动监测站至少应该使用 两套 电源
39,????要减轻干扰源对监测站影响,安全接地必须是低电阻的,典型的连续值低于4Ω,而接地表面的电阻要低于10Ω。
40,????固定监测站的监测设备可分成两个等级,第一等级以 测量??接收机和频谱仪为主体;第二等级以 扫描??接收机和频谱仪组成监测系统。
41,????相位法测向原理可分为三种类型:相位差 直接??测量法、相位差??补偿?? 测量法和相位差 间接 测量法 。
42,????为减少测向误差保证测向质量,测向天线周围半径??400??米的区域应为无障碍区域 。
2.2 选择题
1,多谱勒测向机基于测量信号的( B)参加来获得来波方向。
A、幅度????????B、相位??
C、幅度和相位??D、频率差
2,电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C )会产生散射,形成二次幅射,从面造成测向误差。
A、传播介质电常数变化??同播道干扰??不均匀介质
B、两种不同物质的界面??同播道干扰??不均匀介质??
C、两种不同物质的界面??传播介质电常数变化??不均匀介质??
D、两种不同物质的界面??传播介质电常数变化??同播道干扰
3,下列测向体制中,抗波前失真能力最强的是( C)。
A、小基础阿德考克测向机??????B、沃特森一瓦特测向机
C、相关干涉仪????????????????D、到达时间差
4,下列测向体制中,抗波前失真能力最强的是(d)。
A、旋转天线测向系统 B、沃特森-瓦特测向机
C、小基础相关干涉仪 D、乌兰韦伯系统
5,依据不同的测向原理,可以把现有的测向机归纳为不同测向体制体系,目前我们全国常用的无线电测向设备除了采用幅度比较法外,常用的还有(B )。
A、功率比较法??????B、相位比较法??????
C、频率比较法
6,本世纪初,最早使用的测向系统是(A)。
A、旋转天线特性图??B、乌兰韦伯??
C、瓦特逊-瓦特????D、相关干涉仪
7,无线电测向是利用( D )来确定一个电台或目标的方向的无线电测定。
A、发射无线电波??????????????????????????
B、发射无线电波后接收所发无线电波的反射波
C、发射无线电波后接收所发无线电波的衍射波???
D、接收无线电波
8,无线电测定是利用( A )测定目标的位置、速度和/或其它特性,或获得与这些参数有关的信息。
A、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B、无线电波的测定特性
C、无线电波的位置特性??D、无线电波的速度特性
9,无线电导航属于( B )。
A、无线电定位???B、无线电测定
C、射电天文?????D、工科医应用
10,测向天线的D/λ值越大,则对下列(A B)情况越有利。
A、提高测向机的灵敏度??????B、抗波前失真
C、提高天线增益??
11,方位角的精度依据哪几个因素(A B C D E)。
A、测向仪的种类 B、场地自然状况
C、频率带宽?????D、信号强度
E、传播条件
12,从无线电测向体制来看,监测车上用的DDF190测向机属于( B )。
A、沃特森-瓦特测向体制????????????B、干涉仪测向体制
C、到达时间差测向体制
13, 引起测向误差的原因有(ABCD):
A、操作误差???????B、测向系统误差
C、噪声引起的误差 D、电波传播误差
14,沃特森-瓦特测向机测向的主要特点是(AD)
A、时效高,速度快 B、测向灵敏度高
C、抗波前失真好???D、可以分辩同信道干扰
15,多普勒测向体制的特点主要有(BCE)
A、可以采用小基础天线阵
B、测向灵敏度高
C、准确度高?????????????
D、抗干扰性能强
E、极化误差小
16,阿德考克/瓦特逊-瓦特测向系统的抗波前失真性能(??A??)。
A、低?????B、高????
C、中?????D、通过用宽孔径天线来提高
17,下列关于旋转天线测向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CDE )。
A、精确度高???????B、响应时间快????
C、抗波前失真低下 D、不能用于天波测量????????????
E、属于小孔径天线系统
18,测向机在30MHz以下测向时,由电离层引起的测向误差( ABC )。
A、与测向机处接收射线的仰角成正比????B、随电离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C、随反射次数的增加而增加????????????D、随发射机距离变小而减少
19,在下列测向体制中,抗波前失真能力最强的是(??C??)。
A、阿德考克????????????????B、沃特森-瓦特测向机
C、相关干涉仪??????????????D、乌兰韦伯
20,用一部测向机获得的方位角带有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有:(??ABCD??)
A、??设备或该设备所用的技术??????B、??测向场地????
C、??传播????????????????????????D、??操作员???????
21,目前我国常用的相关干涉仪测向体制属于基于(D)式的测向体制。
A、比幅?????????B、比相????
C、到达时间差???D、矢量测量
22,Adcock型测向天线体系的H型天线通常用于( A )波段测向。
A、超短波??????B、短波?????
C、微波????????D、长波
23, 对雷达信号进行测向的多模圆阵测向体制,使用Butter(巴特)矩阵,它是一个( B )。
A、频率合成器????????????B、相位合成网络
C、发射合路器????????????D、分集接收合成网络
24, 人们用示向度离散或偏差达到规定要求时所需的最小场强表示( C )。
A、接收灵敏度?????????????B、参考灵敏度
C、测向灵敏度????????????????D、转发灵敏度
25, 无线电测向中,为了获得比较准确的示向度,应当具备( ABCD )条件。
A、良好的监测台台址环境????????B、匹配的测向体制
C、高精度的测向机??????????????D、资深的专业技术人员
26,现代测向技术大致可分为(ABD)类。
A、幅度测向??B、相位测向??
C、功率测向??D、相位幅度相关矢量测向和超分辨率测向
27,以下测向体制中哪种测向响应时间最短( C )。
A、旋转天线测向???????B、乌兰韦伯
C、阿德考克/沃特森-瓦特 D、准多普勒
28,可用于HF频段天波测向的系统有(BCDEF):
A、转天线测向系统
B、乌兰韦伯系统
C、阿德考克/瓦斯-瓦特测向系统
D、准多谱勒测向
E、相位干涉仪
F、相关干涉仪/超分辨率测向
29,常用的相关干涉仪测向体制属于基于( D )式的测向体制。
A、幅度比较?????B、相位比较??
C、到达时间差???D、矢量测量
30,(A C )消除发射互调的方法。
A、加大发射天线之间的空间隔离??????B、减小接收机射频非线性
C、加装滤波器??????????????????????D、加装衰减器
31,某一给定频道在Ts时间内,已工作的时间Tu与Ts之比称为(A )。
A、频道占用度??????B、频段占用度???????
C、占用带宽
32,公众对讲机的发射功率不大于( A)。???
A、0.5W????B、1W?????
C、1.5W
33,以下哪些项是频谱仪和监测接收机的区别(ABD):
A、预选器??B、自动增益控制??
C、混频器??D、静噪
34,以下哪些参数决定频谱仪的扫描时间(D):
A、扫宽?????????????????B、 RBW???
C、 VBW(VBW<RBW时????D、以上全部
35,在自由空间传播条件下,离开辐射源一定距离处的场强取决于(C):
A、发射频率???B、辐射规律???
C、距离???????D、接收天线增益
36,要利用频谱仪测试非常小的信号,应该(C):
A、减小RBW,加大衰减??????B、加大 RBW,加大衰减
C、减小RBW,减小衰减??????D、加大 RBW,减小衰减
37,用什么方法使得频谱仪上显示出来的噪声抖动减小(B):
A、减小RBW?????B、减小VBW???
C、增大扫宽?????D、不采用平均
38,接收机相位噪声是由(ABC)变化造成的。
A、相位????B、频率???
C、幅度????D、增益
39,与地面或近地固定无线电台或移动无线电台发射测量相比,空间站发射的监测、观测与测量必须采用不同的技术。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ABCD):
A、收发频率不同,多普勒频移造成的接受频率变化特性不同
B、由于距离远且发射功率小,地面接受点上的功率通量密度一般较低
C、固定接收站可接收近地轨道卫星信号的时间相对较短
D、用于接收空间发射的强方向性地球站天线必须可连续调整指向
40,下列哪些是产生互调干扰的原因(A B C)。
A、干扰信号必须有足够的幅度
B、如果为两信号造成的互调,两个干扰频率和受干扰接收机的标称频率必须满足:
f(标)=nf1 (干)±mf2(干)
C、对于接收机互调而言,所有干扰站和受干扰的接收机必须同时工作
41, 阻塞干扰的现象是( C ),使接收机阻塞,不能正常接收信号。
A、接收天线附近有一个同频的大功率发射
B、接收天线附近有一个邻近频率的大功率发射
C、接收天线附近有一个非同频的大功率发射
42, 邻道干扰是由于( B ),落到左、右邻道的功率超过了规定值,而对左、右邻道产生的干扰。
A、发射频率调偏????B、发射带宽超宽?????
C、发射带宽太小
43, 一般来说,天线和接收机灵敏度调得很高,就会(??),所以在满足自身通信要求的情况下,接收天线和接收机灵敏度应该(???)。答案:B
A、增强接收效果??越高越好
B、容易接收到远处的同频干扰??低一些好
C、容易受到阻塞干扰??低一些好
44, 常见的互调干扰中,形式为f0=2f1-f2和f0=f1+f2-f3分别是_C__。
A、三阶二型,三阶一型????????B、三阶一型,镜像干扰
C、三阶一型,三阶二型
45,如果接收互调信号很多,那么互调信号会影响接收信号的质量,这样就降低了(A)甚至使接收机无法工作。
A、接收机的灵敏度?????B、发射效率
C、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 D、接收电平值
46,对于陆地移动通信系统而言,主要考虑到三阶互调的干扰,其中又以三阶一型互调干扰为主。这是因为三阶二型互调干扰的幅度比三阶一型互调干扰的幅度高(B)dB,但产生的概率小于三阶一型。
A、8???B、6
C、3???D、16
47, 常见的干扰有(BCE)
A、功率干扰?????????????????B、阻塞干扰
C、接收灵敏度过高引起的干扰 D、场强干扰
E、接收机互调干扰
48,测量调频广播的场强时,选择的最小测量带宽和检波器功能分别为:( A??)
A、120kHz或更大,线性平均值??????B、200kHz或更大,线性平均值
C、120kHz或更大,峰值????????????D、120kHz或更大,均方根
49,测量GSM信号的场强时,选择的最小测量带宽和检波器功能为:( D??)
A、200kHz或更大,线性平均值?????B、300kHz或更大,线性平均值
C、200kHz,峰值?????????????????D、300kHz,峰值
50,固定监测站在地面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卫星飞向监测站时,接收频率高于信源频率
B、卫星飞向监测站时,接收频率低于信源频率
C、多普勒效应正比于卫星的信源频率
D、多普勒效应正比于卫星与监测站的相对速度
51,频谱占用度的测量有( ABC )作用。
A、通过对自动记录频谱的分析来编制频谱的实际使用情况表
B、对实际使用的频道占用度的测量有助于具体频率的分配
C、有助于排除干扰
D、分析基带信号质量
52,用于HF监测的倒圆锥天线的极化方式为( A?????),水平方向图为( C???)。
A、垂直????B、水平????
C、圆形????D、心脏形
53,频谱监测站的选址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ABC):
A位于适合监测的地方
B防止电磁辐射
C避开障碍物
54,一般情况下,监测站应完成的主要测量项目有(A B C D E F G)。
A、频率测量?????B、场强和功率通量密度测量
C、带宽测量?????D、频谱占用度测量
E.调制测量?????F.发射识别
G.无线电测向和发射机定位
55,GB13614-92“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站)电磁环境要求”中规定,短波测向站与山脉(含上陵)的保护仰角应小于(A)度。
A、2????????B、5??????
C、10
56,用于测量30MHz以下的固定监测站的选址标准是( AC???)。
A、接近站址的地段应该是相对平坦地区内的水平地
B、土壤要有较低的导电性且没有且卵石或露头的岩石
C、在100米以内最好不要有架空导体
D、在500米以内最好不要有架空导体
2.3 判断题
1,????为了提高对较弱信号测向的可靠性,需要减小测向时所用的积分时间。(× )
2,????在超短波频段内,调频广播信号和电视信号均采用垂直极化,不利于使用通常的测向设备进行测向定位。( × )
3,????窄孔经天线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它可以减小测向天线附近物体的影响。(× )
4,????参与互调的频率恰好满足f0=2f2-f1,则称其为三频点二阶互调干扰。(× )
5,????测向机的灵敏度与测向带宽成反比,与所用积分时间正比。(×)
6,????沃特森—瓦特测向体制的工作原理属于比幅测向体制(√)
7,????测向机灵敏度是变化的,其数值与D/λ成反比(D为测向天线的直径,λ为接收信号的波长)。(×)
8,????各种测向机都有共同的结构,包括一套天线阵、一部接收机和一部测向处理器??(√)
9,????现代测向技术大致可分成幅度测向、相位测向和相位幅度相关矢量测向和超分辨率测向(√)
10,????测向机的系统误差有两个分量,第一个是方位误差,随信号入射方向而变,第二个是频率误差,它是随选用频率而变的测向误差(√)
11,????测向机的灵敏度与D/λ和信噪比成正比(D为测向天线的直径,λ为接收信号的波长),与所用积分时间和测向带宽成反比。(×)
12,????测向机对极化波的响应主要决定于所用天线系统,与测向方法无关。(×)
13,????旋转天线测向系统是大孔径天线系统。(×)
14,????测量场地引起的测向误差经常随着方向和频率改变。(√)
15,????监测站中测向系统对极化波的响应主要取决于所用的天线系统,也与测向方法有关。(√)
16,????测向机的灵敏度是变化的,其灵敏度值与信噪比、所用积分时间和选用带宽成反比。(√)
17,????测量一部测向机的测向精度是在监测站现场安装调试后进行的(×)
18,????选用与波长l相比较尺寸较小的测向天线可以减小由于失真电场所产生的误差(×)
19,????宽孔径天线具有极好的工作性能,它可减小测向天线附近物体的影响(√)
20,????对HF进行单站定位测量时,只需知道信号的方向,电离层反射高度地球曲率即可(×)
21,????在同一无线电区,尽管有很多电台同时工作,只要电台的工作频率分配得当,各台站的布局和覆盖系数合理,就不会产生互调干扰。(√ )
22,????给系统加单向隔离器,不让其它天线的发射进入本发射系统,这样就能减小接收机互调,使系统正常。(× )
23,????场强仪的工作动态范围要求≥60dB,主要是为了能测量微弱信号。(× )
24,????可采用地面电台使用的频率测量方法来测量同步轨道上的空间站的频率。 (√)
25,????一台发射机的标识是:16F3,这表明这台发射机为16KHz的调频单路话(√)
26,????两信号频率为150MHz和160MHz,其三阶互调产物频率为130MHz和180MHz(×)
27,????接收机前端的输入滤波器可以排除部分在高频放大器中的互调信号,及衰减在镜像频率上的接收信号。(√)
28,????对于互调问题,一个灵敏度非常高的接收机将有一个较好的性能。(╳)
29,????高压电力传输线接近监测天线,就可能成为宽带噪声干扰源。(√)
30,????在接收发射信号时为了避免产生互调可在接收机的输入端加上可变衰减器。(√)
31,????为了方便监测,监测站可以尽量靠近飞机场建设。(×??)
32,????监测站与飞机跑道方向上的距离应在8km以上,若在其他方向上,距离应为3-4km。(√)
33,????荧光灯不是监测站内普遍存在的干扰源。(×)
34,????监测站一般不能靠近飞机场,尤其监测频率较低时,更要避免这种情况,因为低飞行物反射大量的能量导致被监测信号的多径传播而产生异向。??(×)
35,????对用于测量30MHz以下的固定站址,在工作频率上,架空导线高出地面1米的情况下,使其相距站址至少半个波长。( √ )
36,????测向机的示向度是指从观测点的磁北的方向,顺时针旋转到观测点与被测无线电发射源的连线方向之间的夹角(×)
- 全国无线(6203)
- 向 题库(5565)
相关推荐
无线电测向机的分类方法和应用介绍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电测向的一般知识,说明了无线电测向机的分类方法和应用;着重从测向原理的角度说明了不同测向体制的特点和主要技术指标;最后从实际出发,提出选用建议。供读者参考。
2019-07-18 06:07:32
无线电发射设备测试方法及操作
3550数字无线电综合测试仪是美国艾法斯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手持式综合测试仪,对传统的模拟通信系统和DMR,PDMR、P25、NXDN以及dPMR等数字系统的外场测试非常便利。无线电设备检测是无线电
2019-06-05 07:59:43
无线电的优缺点及无线电LED灯具的应用
无线电它是指向所有的自由空间所散播的电磁波,而它的上下限比较不统一,而它的作用与原理也是非常广泛的,然无线电的优缺点和LED灯具的运用又有哪些呢?现在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以下关于“无线电
2020-07-06 15:51:23
无线电通信试题
945.000MHz B. 955.000MHz C. 965.000MHz D. 985.000MHz答案:B。4、80米波段无线电测向的工作频率范围是( )。A. 144-146兆赫 B. 3.5-3.6
2010-03-13 15:54:02
IZT数字宽带无线电监测和测向接收机
的系统目标能力。普通的宽带数字接收机无论从模拟组件的性能指标,到数字信号处理的能力都难以胜任目前越来越复杂的通信侦测的工作环境和目标信号复杂性需求。IZT提供一系列数字宽带无线电监测和测向接收机
2018-07-30 11:59:40
【下载】《实用无线电设计》
`内容简介本书以无线电系统相关电路设计实务为主,内容全面、系统,多以简要的设计公式及引用可行的近似经验公式为主,尽量避开烦冗的理论分析、演算及设计。内容包括:无线电设计基础、谐振电路及阻抗匹配
2017-10-10 17:12:04
为什么说软件无线电能成为开放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 (SDR) 这个“抱怨的老兵”在充满灰尘的休息室里对未来跃跃欲试。在这个大时代,除了战场无线电、电子对抗和蜂窝小区基站外,它还在等待从其他领域大获成功的机会。开放无线电就是其中一个领域,但为什么说软件无线电能成为开放无线电呢?
2019-08-02 07:53:37
基于矢量相位的宽带无线电监测和测向系统
`LOGIN公司基于矢量相位相关干涉和 TDOA 时差测向技术的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同时兼容 Watson Watt 测向体制。其中矢量相位相关干涉监测测向系统有3通道或者5通道配置,采用相关干涉仪
2018-08-14 11:36:44
如何实现软件无线电的设计?
ASIC、FPGA和DSP的应用领域呈现相互覆盖的趋势,使设计人员必须在软件无线电结构设计中重新考虑器件选择策略问题。那么选择ASIC、FPGA和DSP器件设计软件无线电的重要准则是什么?到底该如何实现软件无线电的设计?
2021-04-08 06:45:25
杂志 《无线电》 几本
本帖最后由 gzcg 于 2012-5-3 14:15 编辑
在网上找来的点击下载 无线电-2012-3.rarhttp://www.ctdisk.com/file/5448246 无线电
2012-05-03 14:08:20
认知无线电技术实现和挑战
【作者】:刘劲松;陈心浩;【来源】:《电信快报》2010年02期【摘要】:一些公司和研究机构在认知无线电实现技术上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文章介绍了认知无线电技术及认知无线电原型的现状,并且对主要
2010-04-24 09:09:31
软件无线电、无线电的技术概述及应用
`人们逐渐认识到SDR 的潜力并非仅局限于通信领域,它也可应用在无线电工程的其他相关领域,如雷达、电子战、导航、广播电视、测控等。而软件无线电论坛对软件无线电的定义更加全面、系统,它强调了软件无线电
2018-08-21 15:23:16
软件无线电的原理及结构
`软件无线电利用现代化软件来操纵、控制传统的“纯硬件电路”的无线通信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重要价值在于:传统的硬件无线电通信设备只是作为无线通信的基本平台,而许多的通信功能则是由软件来实现,打破
2018-10-09 10:32:27
软件无线电的短波应用
1、 概述 随着无线通信数字化和计算机应用进入无线电领域,一种新的无线通信体系结构——软件无线电,正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这是继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固定通信到移动通信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软件无线电
2019-07-29 07:00:21
软件无线电设计解决方案
ASIC、FPGA和DSP的应用领域呈现相互覆盖的趋势,使设计人员必须在软件无线电结构设计中重新考虑器件选择策略问题。本文从可编程性、集成度、开发周期、性能和功率五个方面论述了选择ASIC、FPGA
2019-07-29 08:28:38
软件无线电起源及其应用
随着数字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通用可编程器件的运算能力成倍提高,而价格却显著下降,现代无线电系统越来越多的功能可以由软件实现,因此产生了软件无线电。软件无线电的核心
2019-05-28 06:38:51
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13614-1992
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B13614-1992:本标准规定了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站)的电磁环境保护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频率为1.5--30MHZ的固定无线电测向台(站)。
2009-10-05 10:50:02
40

ADSP-TS201在无线电测向系统中的应用
介绍了一种基于ADSP-TS201的无线电测向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了MUSIC测向算法及基于零点预处理的波束合成算法,介绍了DSP模块的设计思想和程序流程图。实
2010-11-22 14:52:42
39

基于全国短波监测系统测向定位功能的实现
基于全国短波监测系统测向定位功能的实现
引 言
无线电定位技术起源于军事科学研究,在军事应用上,是一种捕获和分析敌方无线电通讯、以此了解敌方
2010-01-20 09:54:37
697


多信道感知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
无线电综合监测与高效管理离不开高性能监测设备的技术支撑。在宽频段范 围内实现全景快速的搜索分析、监听录音、准确的参数测量和高精度的测向定位 以及对各类无线电目标信号的高截获概率、低虚警概率和准确的综合识别,是实 时全面掌握监测区域电磁频谱态势
2011-02-22 14:42:45
40

船用无线电测向仪_黄剑华
无线电测向仪是早期的一种无线电导航设备。它以岸上两个以上全方向发射的无线电指向标台或无线广播电台的来波方向,来决定船位,也可用于测定发射无线电波的目标所在方位。
2012-01-09 16:14:48
0

无线电测向的一般知识
无线电测向系统的组成,如图(2)所示。通常包括测向天线、输入匹配单元、接收机和方位信息处理显示四个部分。测向天线是电磁场能量的探测器、传感器,又是能量转换器,它把空中传播的电磁波能量感应
2018-05-21 17:22:43
34924


无线电测向的一般知识和测向体制的特点及主要技术指标说明
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电测向的一般知识,说明了无线电测向机的分类方法和应用;着重从测向原理的角度说明了不同测向体制的特点和主要技术指标;最后从实际出发,提出选用建议。供读者参考。
2020-07-13 18:56:00
2

常用的无线电测向技术体制
辐射源的来波方向信息体现在天线接收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上,因此根据获取方向所利用的不同信息响应分类,目前常用的无线电测向技术体制主要有幅度响应和相位响应型测向。测向技术体制分为以下几类: ? 相位法测向
2023-06-17 10:23:32
80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