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闪存器无疑将获得极大的增长。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存储器的非易失性、低功耗、高密度和重量轻等特点。多项优点集于一身使得闪存器在移动电子和嵌入式领域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而nand-Flash价格便宜量又足,性价比也很高,且十分轻便,抗震性也很不错,很适合用来做数码产品,现在的单片nandflash芯片的存储容量已经可以做到4 GB。很难想像,在一个大小只有12×20×1.2mm的芯片里可以做到如此的容量。然而,由于Flash管脚多、体积小、一但使用后拆卸很不方便,因此,开发在线烧录系统也就成为嵌入式开发领域不可缺少的一步。
1 NandFlash简介
NOR和NAND是现在市场上两种主要的非易失闪存技术。Intel于1988年首先开发出NOR flash技术,彻底改变了原先由EPROM和EEPROM一统天下的局面。紧接着,1989年,东芝公司发表了NAND flash结构,该结构强调降低每比特的成本和提供更高的性能,且可象磁盘一样通过接口轻松升级。NandFlash作为高数据存储密度的理想解决方案,可以达到高存储密度,并且写入和擦除的速度也很快。而其应用NAND的困难在于flash的管理问题和需要特殊的系统接口,Nand-Flash器件使用复杂的I/O口来串行存取数据,各个产品或厂商的方法可能各不相同。它用8个引脚来传送控制、地址和数据信息。NandFlash的读、写操作采用512字节的块,这有点像硬盘管理的此类操作。这样,基于NandFlash的存储器就很自然地可以取代硬盘或其他块设备,因为它也可以对称为块的存储器单元块进行擦写和再编程。任何flash器件的写入操作只能在空或已擦除的单元内进行,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在进行写入操作之前必须先执行擦除(在NandFlash闪存中每个块的最大擦写次数是一百万次)。总而言之,现在市面上常见的优盘、MP3和MP4等数码设备的存储系统都是采用NandFlash存储芯片来实现的。
2 在线烧录系统构架
本文介绍的整个烧录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其中PC端通过PCI总线提供待烧录数据并负责控制PNX1051 DSP,而DSP则负责解析,以将上端PC传送的命令和数据通过控制GPIO管脚来控制NandFlash的通信时序以及烧录的实现。图1所示是该烧录系统的系统结构框图。

PNX1501是飞利浦公司推出的一款音视频处理芯片,该芯片的工作主频为300 MHz,并带有丰富的通信接口,可支持DDR、SDRAM、Nand-Flash、NorFlash和IDE等,此外,它还有30多个GPIO脚可以作为普通IO对外围芯片进行控制。本系统只用于实现对NandFlash裸片的烧写,因而不使用其自带NandFlash接口,而采用GPIO直接控制,这样在时序和逻辑上更加灵活。DSP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通过PCI总线实现,此外,DSP外扩有32MB DDR,该NandFlash用GPIO0~GPIO7作为数据口,GPIO8~GPIO12作为控制信号脚。对于市场上的专用烧录器件而言,其烧录速度的瓶颈在于数据传输。目前,大多数烧录器的数据传输速度都很低且自身缓存很小。烧录过程中需要与PC频繁进行数据通信,故在烧录比较大的文件系统时,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操作极为复杂,更主要的是不能在线烧写,一但制成成品而需要更新时,就必须将Flash芯片拆卸下来,而对于本系统而言,PCI的传输带宽可以达到133 MB/s,即使是很大的文件系统,也能很快传输完毕,此外,由于是在线烧录,不需要对Flash进行拆卸,因此,对于产品的更新极为方便。本系统中选用的HY27US08121M NandFlash为三星公司生产的一款64MB Flash,该器件的块擦除时间为2ms,页写入时间为0.5 ms,可以实现高速读写。
3 系统软件
目前市场上Flash的存储空间均以块为单位进行管理,每一块大小为32页,每页包含512字节的有效数据空间和16字节的Spare空间,其中有效数据用来存放实际数据,Spare区间则用来存放有效数据的附加描述信息(ECC,坏块信息、索引编号等等)。不同的文件系统有各自不同的数据结构,其中最主要的两部分为ECC和坏块信息。坏块信息通常用该块的第0页或第1页的Spare区第6字节表示(0xFF为有效,其余为无效),ECC则是对全部有效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异或校验后得出的校验值,通常为3字节(512字节校验)或6字节(256字节校验)。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Nand-Flash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坏块,而对于坏块而言,存储信息就可能会丢失,因而不能使用。每块Flash在出厂时已经把原始的坏块信息写入每块的第0页和第1页的Spare区,在擦除时一定要先检查是否为坏块,否则就会把坏块信息一并擦除(再也无法恢复)。此外,为了保证存储信息的可靠性,在从NandFlash中读取数据时还可以引入ECC校验,并对读取的每页512字节数据计算新的ECC,同时和该页Spare区存储的ECC进行比较,这样,可以纠正1 Bit位翻转,或检测2 Bit以上的翻转。
本系统中的烧录文件按照飞利浦的协议采用6字节的ECC,由于NandFlash以块和页来管理数据,因此,对于PC端,首先应将数据按照Nand-Flash结构进行映射
1 NandFlash简介
NOR和NAND是现在市场上两种主要的非易失闪存技术。Intel于1988年首先开发出NOR flash技术,彻底改变了原先由EPROM和EEPROM一统天下的局面。紧接着,1989年,东芝公司发表了NAND flash结构,该结构强调降低每比特的成本和提供更高的性能,且可象磁盘一样通过接口轻松升级。NandFlash作为高数据存储密度的理想解决方案,可以达到高存储密度,并且写入和擦除的速度也很快。而其应用NAND的困难在于flash的管理问题和需要特殊的系统接口,Nand-Flash器件使用复杂的I/O口来串行存取数据,各个产品或厂商的方法可能各不相同。它用8个引脚来传送控制、地址和数据信息。NandFlash的读、写操作采用512字节的块,这有点像硬盘管理的此类操作。这样,基于NandFlash的存储器就很自然地可以取代硬盘或其他块设备,因为它也可以对称为块的存储器单元块进行擦写和再编程。任何flash器件的写入操作只能在空或已擦除的单元内进行,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在进行写入操作之前必须先执行擦除(在NandFlash闪存中每个块的最大擦写次数是一百万次)。总而言之,现在市面上常见的优盘、MP3和MP4等数码设备的存储系统都是采用NandFlash存储芯片来实现的。
2 在线烧录系统构架
本文介绍的整个烧录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其中PC端通过PCI总线提供待烧录数据并负责控制PNX1051 DSP,而DSP则负责解析,以将上端PC传送的命令和数据通过控制GPIO管脚来控制NandFlash的通信时序以及烧录的实现。图1所示是该烧录系统的系统结构框图。

PNX1501是飞利浦公司推出的一款音视频处理芯片,该芯片的工作主频为300 MHz,并带有丰富的通信接口,可支持DDR、SDRAM、Nand-Flash、NorFlash和IDE等,此外,它还有30多个GPIO脚可以作为普通IO对外围芯片进行控制。本系统只用于实现对NandFlash裸片的烧写,因而不使用其自带NandFlash接口,而采用GPIO直接控制,这样在时序和逻辑上更加灵活。DSP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通过PCI总线实现,此外,DSP外扩有32MB DDR,该NandFlash用GPIO0~GPIO7作为数据口,GPIO8~GPIO12作为控制信号脚。对于市场上的专用烧录器件而言,其烧录速度的瓶颈在于数据传输。目前,大多数烧录器的数据传输速度都很低且自身缓存很小。烧录过程中需要与PC频繁进行数据通信,故在烧录比较大的文件系统时,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操作极为复杂,更主要的是不能在线烧写,一但制成成品而需要更新时,就必须将Flash芯片拆卸下来,而对于本系统而言,PCI的传输带宽可以达到133 MB/s,即使是很大的文件系统,也能很快传输完毕,此外,由于是在线烧录,不需要对Flash进行拆卸,因此,对于产品的更新极为方便。本系统中选用的HY27US08121M NandFlash为三星公司生产的一款64MB Flash,该器件的块擦除时间为2ms,页写入时间为0.5 ms,可以实现高速读写。
3 系统软件
目前市场上Flash的存储空间均以块为单位进行管理,每一块大小为32页,每页包含512字节的有效数据空间和16字节的Spare空间,其中有效数据用来存放实际数据,Spare区间则用来存放有效数据的附加描述信息(ECC,坏块信息、索引编号等等)。不同的文件系统有各自不同的数据结构,其中最主要的两部分为ECC和坏块信息。坏块信息通常用该块的第0页或第1页的Spare区第6字节表示(0xFF为有效,其余为无效),ECC则是对全部有效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异或校验后得出的校验值,通常为3字节(512字节校验)或6字节(256字节校验)。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Nand-Flash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坏块,而对于坏块而言,存储信息就可能会丢失,因而不能使用。每块Flash在出厂时已经把原始的坏块信息写入每块的第0页和第1页的Spare区,在擦除时一定要先检查是否为坏块,否则就会把坏块信息一并擦除(再也无法恢复)。此外,为了保证存储信息的可靠性,在从NandFlash中读取数据时还可以引入ECC校验,并对读取的每页512字节数据计算新的ECC,同时和该页Spare区存储的ECC进行比较,这样,可以纠正1 Bit位翻转,或检测2 Bit以上的翻转。
本系统中的烧录文件按照飞利浦的协议采用6字节的ECC,由于NandFlash以块和页来管理数据,因此,对于PC端,首先应将数据按照Nand-Flash结构进行映射
下载该资料的人也在下载
下载该资料的人还在阅读
更多 >
- 测量系统分析 0次下载
- 交流电机系统分析.中英结合版PDF 0次下载
- 系统分析用户指南(英文版) 0次下载
- 系统分析方法 0次下载
-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分析 10次下载
- §1信号的函数表示与系统分析方法 0次下载
- 基于SVPWM的变频系统分析设计 10次下载
- 电力系统分析_下册 0次下载
- 基于Pspice的电子系统分析 0次下载
- 基于MATLAB的系统分析与设计信号处理 31次下载
- 基于MATLAB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时频分析 16次下载
- 自行小车的PLC控制系统分析
-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课件吴大正版 0次下载
- 系统分析ppt 0次下载
- 指令系统分析
- 单端口网络S参数测量系统分析 708次阅读
- 简析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判据 3488次阅读
- 量产PCB板烧录测试电路分析 1672次阅读
- 一种雪能温差发电热力系统分析 1058次阅读
- UML软件分析与建模技术在嵌入式指纹门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904次阅读
- 升级到锂离子电池的电源管理系统分析 4388次阅读
- 分享nandflash排雷攻略 3836次阅读
- 芯片烧录不良的原因分析 2w次阅读
- Tesla Model 3整车的空调系统分析 2.4w次阅读
- 保时捷的800V的系统分析 8737次阅读
- 热源自动跟踪系统分析 3235次阅读
- 实现多ARM节点通过无线通信完成对批量节点的程序烧录 1271次阅读
- 基于ZIGBEE和RFID结合的物流管理系统分析 849次阅读
- 基于RFID技术的库存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1228次阅读
- 如何应对常见的在线烧录异常情况 7200次阅读
下载排行
本周
- 1DC电源插座图纸
- 0.67 MB | 2次下载 | 免费
- 2AN158 GD32VW553 Wi-Fi开发指南
- 1.51MB | 2次下载 | 免费
- 3AN148 GD32VW553射频硬件开发指南
- 2.07MB | 1次下载 | 免费
- 4AN111-LTC3219用户指南
- 84.32KB | 次下载 | 免费
- 5AN153-用于电源系统管理的Linduino
- 1.38MB | 次下载 | 免费
- 6AN-283: Σ-Δ型ADC和DAC[中文版]
- 677.86KB | 次下载 | 免费
- 7SM2018E 支持可控硅调光线性恒流控制芯片
- 402.24 KB | 次下载 | 免费
- 8AN-1308: 电流检测放大器共模阶跃响应
- 545.42KB | 次下载 | 免费
本月
- 1ADI高性能电源管理解决方案
- 2.43 MB | 450次下载 | 免费
- 2免费开源CC3D飞控资料(电路图&PCB源文件、BOM、
- 5.67 MB | 138次下载 | 1 积分
- 3基于STM32单片机智能手环心率计步器体温显示设计
- 0.10 MB | 130次下载 | 免费
- 4使用单片机实现七人表决器的程序和仿真资料免费下载
- 2.96 MB | 44次下载 | 免费
- 53314A函数发生器维修手册
- 16.30 MB | 31次下载 | 免费
- 6美的电磁炉维修手册大全
- 1.56 MB | 24次下载 | 5 积分
- 7如何正确测试电源的纹波
- 0.36 MB | 17次下载 | 免费
- 8感应笔电路图
- 0.06 MB | 10次下载 | 免费
总榜
- 1matlab软件下载入口
- 未知 | 935121次下载 | 10 积分
- 2开源硬件-PMP21529.1-4 开关降压/升压双向直流/直流转换器 PCB layout 设计
- 1.48MB | 420062次下载 | 10 积分
- 3Altium DXP2002下载入口
- 未知 | 233088次下载 | 10 积分
- 4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 10.0免费下载
- 340992 | 191367次下载 | 10 积分
- 5十天学会AVR单片机与C语言视频教程 下载
- 158M | 183335次下载 | 10 积分
- 6labview8.5下载
- 未知 | 81581次下载 | 10 积分
- 7Keil工具MDK-Arm免费下载
- 0.02 MB | 73810次下载 | 10 积分
- 8LabVIEW 8.6下载
- 未知 | 65988次下载 | 10 积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