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电子发烧友网 > 电子技术应用 > 嵌入式技术 > 接口/总线/驱动 >
USB 3.0应用的ESD保护设计(2)
2011年10月20日 10:10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叶子 我要评论(0)
本文介绍的USB 3.0 应用的ESD保护方案,采用的是晶焱科技针对USB 3.0的保护需求推出的AZ1065系列ESD保护组件。为了将保护组件的寄生电容对4.8Gbps差动(Differential)信号高速传输的影响降至最低,AZ1065的寄生电容低于0.3pF。在极严格的电容要求下,任一引脚在室温时仍可承受IEC 61000-4-2接触模式10kV ESD的攻击。
最重要是,与相同的寄生电容相比,AZ1065拥有最低的ESD箝制电压,可有效防止数据传输时被ESD事件干扰,这样才能让具有USB 3.0连接端口的电子系统得以通过Class-A的IEC 61000-4-2系统级静电放电保护测试。利用传输线脉冲系统(TLP)测量AZ1065-06F后,可以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ESD箝制电压特性。
在IEC 61000-4-2接触模式6kV(TLP电流等效约为17A)的ESD攻击下,箝制电压仅有13.4V,足以有效避免系统产品在静电测试时发生数据错误、当机甚至损坏的情况。图2所示为装有ESD保护组件AZ1065-06F的USB 3.0端口顺利通过5Gbps的眼图测试结果。
在电子产品日益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下,产品的印刷电路板(PCB)面积也随之越来越小,但对于更多功能的要求使得线路变得更加复杂,这些都对产品设计布局造成相当大的困扰。
AZ1065系列产品提供了六个极低电容的引脚,可同时保护USB 3.0的两组差动对(TX和RX)及USB 2.0的差动对(D+和D-),具有减小PCB面积和降低布局复杂度等优点,并可大幅节省系统成本。更特别的是,AZ1065-06F率先采用交错型的引脚,以便PCB布局时可利用穿透式(Feedthrough)方式实现完美设计,图3显示了AZ1065-06F的接线方式。
这种首创的组件接脚方式可免除绕线时的诸多困扰,不但对简化产品设计阶段的PCB布局工作有相当大的帮助,同时差动信号线的布局也将更为对称,从而减少信号传输错误的机会。
本文导航
- 第 1 页:USB 3.0应用的ESD保护设计(1)
- 第 2 页:USB 3.0 应用ESD保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