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积极开展5G技术标准研究,海思率先完成SA、NSA测试

h1654155972.5890 ? 来源:YXQ ? 2019-07-23 15:3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今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IMT-2020(5G)推进组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的“2019年IMT-2020(5G)峰会”在京举办。IMT-2020(5G)推进组组长王志勤详细介绍了IMT-2020(5G)推进组(以下简称推进组)最新的工作进展。

积极开展5G技术标准研究

据介绍,IMT-2020(5G)推进组于2013年2月由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推进组,是聚合移动通信领域产学研用力量、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工作平台。

王志勤表示,IMT-2020(5G)推进组已将近七个年头,在关键技术创新、标准制定、整个产业组织以及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目前,推进组根据5G的发展在结构上做了微调。在工作层面,将继续推动5G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网络演进以及后续产业持续的推动。特别将在应用方面更好地支撑整个应用产业的发展。

在5G国际标准方面,R15第一版本已经发布,这奠定了整个5G产业发展的基础。在5G三大场景的制定过程中,推进组会持续增强面向工业互联网等常用场景以及车联网等低时延高可靠的应用研究。在R17阶段,推进组将把海量机器类通信作为5G场景新的增强方向。

王志勤透露,推进组在5G国际标准方面重点关注四个方向。在车联网领域,研究LTE以及5G NR车联网的共存和协作。特别是车联网相关切片和边缘计算功能要求。在工业互联网领域,重点面向低时延高可靠方案的研究工作;5G有效承载时间敏感网络TSN信息的方案,以及垂直行业局域网与5G网络的互通。

在网络自动化方面,研究构建完整功能框架,包含集采、分析、反馈、分享等。包括对基于服务化接口的信息交互流程进行探讨。安全方面主要针对物联网场景实施更多的标识和用户保护增强。此外,推进组也在积极推动256算法研究。

王志勤指出,针对5G承载网络,推进组一直在持续关注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在承载架构和方案上,确定了三个方面的网络整体架构,同时推动形成了多种技术方案。在产业推动方面,主要是针对承载高速的光模块的技术和产品领域开展相关的测试和互操作的特性评估,此前推进组发布了5G承载光模块白皮书。面向后续的发展,推进组将重点关注智能管控和同步这两个领域。

推动终端芯片支持NSA和SA

推进组在完成设备测试后,今年将重点推动终端芯片支持NSA和SA。参与推进组测试的5G芯片厂商有华为、高通联发科、紫光展锐四家;参与测试的系统厂商有华为、中兴、中国信科、爱立信、上海诺基亚贝尔、三星六家,测试NSA和SA两种组网架构,测试的频段是3.5G和2.6G两个主力频段。

据介绍,终端芯片测试分成两个部分。首先测试终端芯片本身;另外是芯片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推进组基于2018年12月版本的3GPP?R15,开展了室内功能NSA和SA测试,还包括频段带宽和帧结构以及无线接口层一到层三的协议,还有灵活调度等的验证。在外场测试环节,每个厂家在北京怀柔进行了小规模的试验网,对吞吐量、时延,以及多业务的成功率和长时间的保持性等方面做了全面的测试。

目前参与测试的四款终端芯片中,华为海思的Blong5000完成了SA和NSA测试。高通X50完成了NSA测试。MTK完成了NSA和SA的室内的测试,室外的性能测试也在进展过程中。紫光展锐目前正在进行NSA测试,稍后将启动SA测试。

王志勤表示,经过数月的调试优化,参与测试的芯片普遍能实现理论峰值80%以上的传输性能。室内测试中,在3.5G频段,下行峰值在NSA模式和SA模式下基本处于1.3-1.5Gbps之间;在2.6G频段,下行峰值在NSA模式和SA模式下基本处于1.5-1.8Gbps之间。各芯片在NSA模式下,均实现了LTE/NR下行分流。NSA和SA的下行峰值基本相当。

上行传输性能测试中,在3.5G频段,峰值在NSA模式下的实测在170Mbps以上,在SA模式中的上行峰值进一步提升到270Mbps以上。2.6G频段的NSA模式的峰值实测在130Mbps以上,SA模式上行峰值进一步提升到160Mbps以上。SA模式下,上行可实现分流,速率明显提升。

芯片在外场条件下可实现千兆级别的数据下载和百兆级别的数据上传。3.5G NSA性能,各芯片下行峰值吞吐量普遍在1.0-1.4Gpbs左右;上行峰值吞吐量在100-170Mbps左右。3.5G SA性能,各芯片下行峰值吞吐量普遍在1.0-1.4Gpbs左右,上行峰值吞吐量普遍在240-280Mpbs左右。

王志勤指出,互操作测试需要业务长时间保持测试。在长时间内终端在连续进行业务操作,通过持续的参数调整和算法优化,切换性能和平均吞吐量均明显提升。从目前测试的性能来看,各个芯片在外场的测试基本上可以达到360-760Mbps平均的吞吐量,这将是未来用户实际使用的感知,切换成功率也达到了100%。

推进2.6GHz频段以及数字室分设备成熟

IMT-2020(5G)推进组在2018年10月获批了2.6GHz实验频段。王志勤称,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工作组开始推进2.6GHz频段以及数字室分设备成熟。面向2.6GHz的技术特点,推进组统一5ms周期贞结构,制定试验规范;组织开展了2.6GHz功能、射频和外场组网性能测试。目前,2.6GHz基站设备功能、网络性能达到了与3.5G频段相当水平。

面向室内覆盖场景,系统设备厂商研发了数字化室分系统,典型100MHz带宽,4T4R。推进组组织开展了3.5GHz频段数字室分设备功能,射频指标和组网性能测试,验证了5G数字室分系统改善室内覆盖,提升室内容量的能力。其中,华为、中兴、信科、爱立信、诺基亚贝尔完成了测试工作。

分阶段推进5G毫米波技术研发试验

王志勤表示,推进组非常关注5G毫米波技术研发试验工作。现已完成毫米波关键技术研究,计划在8月份完成三本规范制定,正式开展毫米波关键技术测试。计划在2019年,研究和测试毫米波关键技术,探索毫米波应用模式和发展策略。预计在2020年,开展毫米波基站功能、射频和组网性能测试,毫米波终端芯片测试,毫米波器件测试,推动毫米波和器件的研发。

推动5G应用与垂直行业融合创新

在网络和产业链相对成熟的条件下,推进组将重点推动5G应用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创新。LTE V2X作为5G车联网的基础技术,在第一段阶段,推进组通过推动LTE V2X标准的推动和制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包括芯片、终端和车载的设备。今年C-V2X工作组的的重点方向是推动LTE V2X规模化的商用部署。

“此外,我们把5G NR的V2X的车联网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对它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主要研究。”王志勤表示。

目前,IMT-2020(5G)推进组中的5G应用组正在进行5G行业的应用需求、解决方案和示范应用验证工作。5G应用组已经涉及了包括智能电网、公安和新媒体、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方面的需求和解决方案的研究工作,并发布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王志勤强调,2019年是5G商用元年,5G产业和网络是应用发展的基础。但在5G产业发展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促进5G终端芯片成熟。在行业应用方面,IMT-2020(5G)推进组将发挥带头作用,和全球5G产业界一道共同推动5G在中国的成功商业应用。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海思
    +关注

    关注

    43

    文章

    503

    浏览量

    118036
  • 5G
    5G
    +关注

    关注

    1360

    文章

    48850

    浏览量

    576689

原文标题:王志勤详述IMT-2020(5G)推进组进展 海思率先完成SA及NSA测试

文章出处:【微信号:C114-weixin,微信公众号:C114通信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5G射频前端在NSA/SA场景下的技术革新

    当用户通过 5G 手机进行视频流媒体传输时,基站与终端之间的信号链路中,射频前端作为核心功能模块承担着关键处理任务。这一集成于手机主板的微型无线系统,负责完成无线信号的接收放大、发射滤波、信号切换等核心功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09:29 ?3414次阅读

    5G RedCap是什么

    5G RedCap(Reduced Capability)是3GPP在Release 17阶段定义的5G轻量化技术标准,旨在通过裁剪传统5G功能,降低终端复杂度和成本,同时保持
    的头像 发表于 06-30 09:22 ?830次阅读

    热门5G路由器参数对比,华为智选Brovi 5G CPE 5 VS SUNCOMM SDX75

    SDX75 5G芯片 巴龙芯片组 Qualcomm SDX75 标准 3GPP Release 15 Release 17(支持5G-A) 下行速率 理论3.6Gbps 6Gbps(SA
    发表于 06-05 13:54

    COMPUTEX 2025 | 广和通率先发布基于MediaTek T930 平台的5G模组FG390

    广和通率先发布基于MediaTek T930 平台的5G模组FG390,支持 3GPP R18 标准,支持5G NR Sub-6GHz下的下行链路6载波聚合(6CC CA)以及上行链路
    的头像 发表于 05-21 19:42 ?402次阅读
    COMPUTEX 2025 | 广和通<b class='flag-5'>率先</b>发布基于MediaTek T930 平台的<b class='flag-5'>5G</b>模组FG390

    5G网络中,信令测试仪如何帮助提升用户体验?

    助于运营商在网络问题出现之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用户体验受到不良影响。 三、支持5G网络新技术的验证和部署 测试技术功能: 随着5G
    发表于 03-21 14:33

    罗德与施瓦茨TS8980FTA-M1 5G一致性测试系统通过TPAC认证

    罗德与施瓦茨(以下简称“R&S”)的R&S TS8980FTA-M1 5G一致性测试系统率先通过了测试平台认证标准(TPAC),随即全球认证
    的头像 发表于 02-28 17:22 ?835次阅读

    爱立信携手Mobily、联发科技完成5G 6CC载波聚合测试

    近日,爱立信携手Mobily、联发科技,在沙特阿拉伯的5G独立组网上成功完成了6CC载波聚合测试,并使用联发科技最新的5G平台实现了4.2Gbps下行链路吞吐量。
    的头像 发表于 02-20 18:17 ?8499次阅读

    E7515BUXM 5G 无线测试平台

    平台,支持多制式堆栈并提供了强大的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射频资源。 E7515B UXM 5G 无线测试解决方案支持最新的 3GPP 第 15 版和更高版本标准,让您能够在非独立组网(NSA
    的头像 发表于 12-27 17:06 ?700次阅读
    E7515BUXM <b class='flag-5'>5G</b> 无线<b class='flag-5'>测试</b>平台

    华为正式进入Wi-Fi FEM赛道?

    能推出3*5封装Wi-Fi7 FEM,就说明掌握了Wi-Fi FEM技术,不管是什么封装
    发表于 12-11 17:42

    爱立信完成6G技术试验测试

    和实践。 6G通感一体化测试包括无干扰场景下双站A发B收感知的轨迹跟踪和外场组网测试,为通感多站感知模式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积极
    的头像 发表于 11-23 14:41 ?9748次阅读

    爱立信5G增强技术测试再获佳绩

    近日,在IMT-2020(5G)推进组的指导下,爱立信完成了基于意图驱动的5G基站节能测试、无线信道环境数字孪生应用演示等5G增强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09:28 ?9471次阅读

    华为5g技术介绍 华为5g技术的优势

    5G技术的发展。华为5G技术采用了全球首个5G商用芯片,并率先推出了全球首款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8:21 ?4571次阅读

    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排名出炉:华为居首,中兴位列第五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及标准提案研究报告(2024年)》,揭示了全球5G
    的头像 发表于 09-30 18:06 ?2344次阅读

    DITO分享5G SA核心网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未来战略

    菲律宾运营商DITO在5G核心网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公司在5G SA核心网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未来战略。技术创新和前瞻性战略是这一变革背后的关键催化剂。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9-23 09:34 ?742次阅读

    中兴通讯领先完成5G-A通感实验室测试

    中兴通讯在5G技术创新领域再传捷报,率先完成了IMT-2020(5G)推进组组织的5G-A通感实
    的头像 发表于 08-28 17:44 ?164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