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受贸易战关税影响 中国制造业外迁东南亚厂商一览

jXID_bandaotigu ? 来源:yxw ? 2019-07-04 10:4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据国际电子商情,受中美贸易战25%关税的影响,此前已初见端倪的美企、日韩企、台企回迁或外迁的动作加快。同时,一些与美国有业务往来的企业把生产线部分或全部转移出中国大陆。全球产业迎来新变革,供应链体系也面临重组。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消费市场之一,历来是外资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此前,中国因处于劳动力红利的黄金时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入驻办厂。然而,随着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中美贸易关系不明朗,近期出现了企业外迁潮。

全球供应链将面临重组

外迁,并非是企业把在中国大陆的所有业务都迁走,大部分跨国企业仅仅把与美国有关的旧有业务迁出中国大陆。留在中国境内的产线,主要供给国内市场和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市场,回迁或外迁至越南、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地区的产线,主要供给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许多跨国企业都尽量避免在中国大陆新增产线,而是把建厂或扩建的优先权放在了东南亚等国。此背景下,原先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的供应链,逐渐被分散到东南亚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并在这些地区出现新的制造业群集。比如,越南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聚落,马来西亚形成半导体封测的聚落,印度形成智能手机及供应商的聚落。

·越南:与多国贸易零关税,有望成为东南亚制造业中心

2018年越南吸引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即外商直接投资)近354.6亿美元,是2017年同期的98.8%。据悉,越南的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为30%-40%,“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为60%-70%。目前,越南的外资企业主要以纺织类、电子类、印刷包装类企业为主,这主要得益于越南的关税、企业优惠税收政策以及正处于劳动力红利期的优势。

在关税方面,越南加入了多个贸易组织。除了大家熟知的WTO(世界贸易组织)之外,2010年越南还加入TT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TP的成员国之间可取消所有产品的关税,目前该组织主要有智利、秘鲁、越南、新加坡、新西兰、文莱、澳大利亚、日本、墨西哥、加拿大、韩国11个成员国。在2018年10月,欧盟委会通过《越南-欧盟自贸协定》,根据规定双方99%的商品将无关税。

同时,在越南获得高科技企业认证的企业自盈利之年起4年内可免税,且后续9年的基础税率减半。针对外国投资者,不能在当地采购的自用进口货物可免征进口关税,其中包括:机械、车辆、机械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制造投入品和部分建筑材料。

此外,越南正在处于劳动力红利期,该国的平均人工成本大约为中国内地的三分之一,土地成本也比中国更低。

在多重优势的激励下,越南受到电子类企业的青睐。

多家智能手机供应商在越南建厂。以立讯精密为例,该公司不仅是苹果公司的核心供应商,还是华为公司的核心供应商。对其而言,一旦美方针对中国第四轮关税政策实施,其供应给苹果公司的产线将受到影响。

此前,立讯精密发言人曾表示,如果仅是短期内的影响,主要由品牌客户和市场消化,无需转移供应链。若是中长期的影响,则需要对涉及到的供应链产能进行转移。实际上,早在2016年,立讯精密就已经投资了2,100万美元,在越南建设了一个工厂。据业内人士爆料,目前该公司正计划加强其越南工厂的产能。

为了避免高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苹果供应商纷纷开始布局。除了立讯精密之外,还有富士康、歌尔声学、蓝思科技等,它们都选择了在越南建厂。

马来西亚:东南亚的后端半导体制造中心

2017-2018年,苏州固锝、通富微电、华天科技三家中国半导体厂商先后宣布并购马来西亚的封测厂。据业内人士分析,三家被收购的企业并非都处于长期盈利的状态,“如何规避中美贸易争端影响,获得先进封装技术并提升国际影响力?”才是这些厂商考虑的重点。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的后端半导体制造中心,英特尔英飞凌、日月光、ST等知名半导体公司均在该国建厂。中国半导体公司选择在马来西亚落脚,必然看重该国良好的市场环境。

除此之外,马来西亚政府对外资也持鼓励和开放的态度。2010年,马来西亚政府自推行经济转型计划,出台了一系列多元化的外资鼓励政策。当下,除了金融、保险、法律服务、电信、直销及分销等行业的股权受到严格限制之外(外资持股比例不能超过50%或30%。)其他行业的外资在该国都可享受优惠政策。其中,机械设备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医疗器械等行业的外商投资者可持有100%的股权。

国际电子商情记者整理了部分电子类和半导体类外资企业在马来西亚的动态,以封测厂的内容居多。分析该表格可知,中国的半导体企业主要通过收购的方式来扩展其国际板块,像英飞凌、英特尔、日月光等国际大厂,在很早前就已经在马来西亚布局,且其业务主要聚焦在对技术要求更高、获利也更高的汽车应用方面。

·印度:外资更看重市场而非建厂成本

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持续疲软,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却逆势增长。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2018年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452亿部,同比增长10%。同时,印度政府在近年来频繁提升手机相关的进口关税,迫使外资企业在印度建厂。

当前,小米、华为、vivo、OPPO等品牌在印度都有生产基地,其配套的上下游供应商也紧紧跟随,如瀛通通讯、合力泰、长盈精密、裕同科技、欣旺达等公司都在印度诺伊达地区聚集。此外,闻泰、华勤、卓翼科技、光弘科技等OEM代工厂也在该地设有生产基地。

据统计,当前印度普工的平均薪资约为1000元人民币,人均加班费大约为500元人民币。虽然人力成本比中国低,但是建厂成本却没有太多的优势,主要是因为,印度现有的厂房极少能达到中国供应商的标准,这促使大家更倾向于购买土地建设新工厂。

以工业较发达的诺伊达地区为例,目前该地区的土地价格为30,000-85,000卢比(约合2,975-8,428元人民币)每平方米,再加上该地区的水电费用与国内差不多,在印度的建厂成本优势并不大。不过,这并未阻碍智能手机供应商进入印度,毕竟庞大的印度市场才是重点。

根据IDC发布的《2018年印度智能手机报告》可知,来自中国的小米占了整个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28.9%的份额,成为该年度最受欢迎的手机品牌。观察图一可知,在TOP 5中,中国国产品牌占了四家。为了更好的配合手机品牌商,在国产智能手机供应商圈子内掀起了在印度投资建厂的热潮。

小结:

除了越南、马来西亚、印度三国之外,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甚至更远的美国、墨西哥也是企业外迁的选项之一。不过,这一次的产业转移并非是从一个点转移到另一个点,而是呈现出更复杂的发散式的特点。比如,一些外资企业把部分产线迁回本土,还把其他产线分散在越南、印度或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这些跨国公司似乎有意避免把产能过多集中在某一个国家。在它们看来,在国际关系不太明朗的当下,分散布局的确是减少供应链危机的最佳选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智能手机
    +关注

    关注

    66

    文章

    18636

    浏览量

    184525
  • 消费电子
    +关注

    关注

    10

    文章

    1149

    浏览量

    72959
  • 华为
    +关注

    关注

    216

    文章

    35295

    浏览量

    257017
  • 制造业
    +关注

    关注

    9

    文章

    2343

    浏览量

    55065

原文标题:受贸易战关税影响,中国制造业外迁东南亚厂商一览

文章出处:【微信号:bandaotiguancha,微信公众号:半导体观察IC】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启源芯动力打通东南亚“绿动脉”:8大重卡充换电枢纽贯通960公里跨国干线

    近日,启源芯动力云南玉溪市元江充换电站顺利竣工,成为跨国新能源货车充换电干线“攀枝花-磨憨干线”第8个建成站点。这条承载着连接中国东南亚互联互通使命的通道,随着沿途站点的不断落成,即将迎来全线贯通
    的头像 发表于 07-11 16:37 ?525次阅读
    启源芯动力打通<b class='flag-5'>东南亚</b>“绿动脉”:8大重卡充换电枢纽贯通960公里跨国干线

    德赛电池推进东南亚市场战略布局

    会”。这场由越南工贸部鼎力支持的专场活动,不仅成为全场流量高峰之,更以“技术硬实力+区域化合作”双核驱动,宣告了中国储能龙头深度掘金东南亚市场的战略升级。
    的头像 发表于 07-03 14:17 ?563次阅读

    晶科储能签约东南亚首个离网工业级项目

    最先进的2.5MVA 晶科 PCS体机,计划于2025年第三季度投入使用。该项目是晶科储能在东南亚的首个离网工业级项目。
    的头像 发表于 06-17 14:35 ?574次阅读

    上汽集团在印尼及东南亚市场的深耕实践

    ,上汽集团以印尼为支点深耕东南亚市场,通过全产业链出海模式,在“路”倡议下书写着中国智造的全球化新篇。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14:15 ?487次阅读

    华宇电子亮相2025东南亚半导体展

    2025年第30届SEMICON SOUTHEAST ASIA东南亚半导体展是东南亚地区半导体行业的重要展会,汇集了来自全球的半导体设备、材料和服务供应商,今天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举行,此次展会聚焦可持续制造、绿色技术及半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7:22 ?721次阅读

    汉思新材料:国际关税贸易战背景下电子芯片胶国产化的必要性

    国际关税贸易战背景下电子芯片胶国产化的必要性分析、引言近年来,中美关税贸易战持续升级,双方在半导体、电子设备等关键领域展开激烈博弈。美国通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10:44 ?417次阅读
    汉思新材料:国际<b class='flag-5'>关税</b><b class='flag-5'>贸易战</b>背景下电子芯片胶国产化的必要性

    华盛昌东南亚首个智能制造基地落成

    近日,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盛昌”)宣布,其位于越南太原省(T?nh Thái Nguyên)的华盛昌科技实业(越南)有限公司工厂正式投产。作为华盛昌在东南亚的首个智能制造基地,该工厂的落成标志着公司全球化战略迈出重要
    的头像 发表于 03-11 09:53 ?557次阅读

    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2024年强势反弹,OPPO领跑

    近日,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份关于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的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呈现出强劲反弹态势,厂商出货量达到了9670万部,同比增长1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1:16 ?720次阅读

    稀土与传感器制造的关系:贸易战背景下的科技博弈

    全球贸易战的加剧,特别是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使得稀土资源的供应链问题成为焦点。本文将探讨稀土在传感器制造中的关键作用,以及贸易战对全球传感器产业链的影响。 稀土在传感器制造中的关键作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2-08 09:28 ?634次阅读

    传音“融入”东南亚 本地化模式成功复制 ?

    融入东南亚南亚、拉美、中东等市场,成为在全球化浪潮中强悍的中国品牌代表。东南亚智能机市场潜力巨大,传音实力不输国际大牌东南亚手机市场近年来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11:14 ?966次阅读
    传音“融入”<b class='flag-5'>东南亚</b> 本地化模式成功复制 ?

    助力东南亚:解读 415V 变 380V 变压器的竞争优势

    。 其精准的电压转换能力首屈指。依据电磁感应原理精心设计,通过精确的铁芯材质选择与绕组匝数配比,能将 415V 的输入电压稳定且精准地转换为 380V 输出。这对于东南亚众多依赖 380V 标准电压运行的工业设备和商业电器而言,意义非凡。无论是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09:20 ?536次阅读
    助力<b class='flag-5'>东南亚</b>:解读 415V 变 380V 变压器的竞争优势

    特斯拉本周进军菲律宾市场,东南亚布局再添

    11月5日,据外媒最新报道,特斯拉在东南亚市场的扩张步伐本周将再次迈出关键步,正式进军菲律宾。据悉,特斯拉在菲律宾的首家门店将于本周开业,并随即启动电动汽车在该国的销售。
    的头像 发表于 11-05 14:42 ?971次阅读

    比亚迪腾势正式进军泰国市场,加速东南亚布局

    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腾势(DENZA)近日宣布正式进入泰国市场,成为该品牌在亚太区域布局的第四个市场,继中国香港、柬埔寨和新加坡之后,这举措标志着腾势在东南亚最大汽车市场的战略布局迈出了关键
    的头像 发表于 11-04 14:22 ?1232次阅读

    90%东南亚用户偏爱Instagram等购物便利性:Gen AI塑造电商未来

    不断发展的东南亚电子商务格局。 该报告汇集了Puma、Senheng、Zalora、Kanmo、Vietjet Air、Photobook和Pomelo等主要行业参与者的洞察,为企业在这迅速扩张的市场中茁壮成长提供了路线图,该市场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800亿美元。
    的头像 发表于 10-09 14:29 ?540次阅读

    OPPO与传音东南亚市场挑战三星

    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正经历场激烈竞争,中国厂商OPPO与传音控股凭借高性价比机型迅速崛起,直逼行业领头羊三星电子。两家公司推出的千元左右机型,不仅价格亲民,更在存储与处理能力上表现出色
    的头像 发表于 09-26 14:11 ?65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