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聚焦 | 科学无国界!没有谁能阻挡国际科技合作的脚步

青岛科技通 ? 来源:YXQ ? 2019-06-14 14:3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近日,中国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国际社会对此纷纷评论认为,此举是中国5G网络建设的重要一步,也将推动全球移动通信产业发展。

科学无国界,探索无止境。近期,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禁止华为公司雇员担任旗下学术期刊审稿人的消息一出,在全球学术界和产业界掀起轩然大波。对此,我国科技界十家学会联合发声,敦促IEEE以实质举措消除事件的恶劣影响。在各方反对之下,IEEE纠正其错误做法。这一事件虽告一段落,但其中折射的学术交流政治化的风险依然不容忽视,需要引起高度警觉。

事实证明,即使在美方肆意打压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业绩似乎还不错。截至6月6日,华为已在全球30个国家获得了46份5G商用合同,这其中就包括一段时间以来美方“苦口婆心”劝说的一些盟友和一些欧洲国家。公道自在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士对中国科技企业参与本国5G建设表明客观公正的态度,越来越多的国家正独立自主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科学技术,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本质上应该是能够造福人类整体的。“科学无国界”体现了全世界科技工作者群体的崇高理想,是具有强大号召力、激励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探索不息的精神旗帜。从历史上看,世界文明发展进步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众多科学家、发明家、学者的智力贡献。

今天,在美国各大学府、各大研究机构,有着上百万来自中国、印度、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工作者,在为人类的进步和福祉进行着艰辛探索,也为美国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人类发展史上,曾出现过纳粹大规模驱逐和清洗犹太科学家等“逆流”,但从大势上看,合作和开放是科技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正如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在第八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致辞演讲中宣称的,“在科学研究中人为地制造国家的或种族的差异,是对科学极端无知的表现,其理由是不值一驳的。”

当前,人类面临气候变化、能源环境、粮食安全、公共卫生等复杂严峻挑战,对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越来越多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以及大量现代化交流手段的出现,正是科技界开放合作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生动写照。

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以来,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虽然从事不同领域的科学活动,但都遵循着相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积极交流、争辩与共享,努力为学术自由营造了“学有专长,意有专趣”的氛围,成为思想解放和科技繁荣的重要标志。

在全球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一国之法律适用不能成为践踏科学精神和共同价值的理由,科学共同体更应秉持开放心态,充分尊重不同领域、不同个体科学家多样性的兴趣追求,维护共同体成员的多样性。

正如爱因斯坦在1948年普朗克纪念会上代表美国科学院表达的希望:“出于纯粹的知识目的而进行的自由研究,不应该受任何阻挠和破坏。”保持纯粹之心,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增进全人类福祉不懈努力,才是科技事业发展的正道。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IEEE
    +关注

    关注

    7

    文章

    407

    浏览量

    48491
  • 5G
    5G
    +关注

    关注

    1360

    文章

    48850

    浏览量

    576620

原文标题:“科学无国界”:没有谁能阻挡国际科技合作的脚步

文章出处:【微信号:qdkjjkjt,微信公众号:青岛科技通】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比亚迪与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比亚迪与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国米)举行签约仪式,正式建立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国米俱乐部的全球汽车合作伙伴。
    的头像 发表于 07-26 09:08 ?376次阅读

    为什么LED芯片正电极要插入二氧化硅电流阻挡层,而负极没有

    为什么LED正电极需要二氧化硅阻挡层?回答:LED芯片正极如果没有二氧化硅阻挡层,芯片会出现电流分布不均,电流拥挤效应,电极烧毁等现象。由于蓝宝石的绝缘性,传统LED的N和P电极都做在芯片出光面
    的头像 发表于 07-14 17:37 ?282次阅读
    为什么LED芯片正电极要插入二氧化硅电流<b class='flag-5'>阻挡</b>层,而负极<b class='flag-5'>没有</b>?

    麦谷科技荣获2024年度汽车电子科学技术奖突出创新产品奖

    近日,全球汽车电子领域的目光聚焦深圳宝安。IAEIS 2025国际汽车电子产业峰会暨2024年度汽车电子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此盛大举行。
    的头像 发表于 07-04 10:10 ?397次阅读

    晶科能源入选IFF国际合作奖特刊

    近日,晶科能源凭借在国际合作方面的卓越成就,成功入选IFF“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奖特刊。作为行业内首家且唯一入选的企业,晶科能源与国际商会、全球绿色增长组织、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等全球知名的企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6-23 16:28 ?498次阅读

    GLAD应用:高斯光束的吸收和自聚焦效应

    的,这将使不同空间位置的光所经历的光程长度不同,即介质对入射光束的作用等价于光学透镜,从而导致光束的自行聚焦效果。 特别地,当入射光束强度沿垂直光轴的界面内呈高斯形时,且强度足够产生非线性效应的情况下
    发表于 06-17 08:52

    弘信电子与厦门国际银行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值厦门国际银行成立40周年之际,弘信电子集团与厦门国际银行以“鹭岛合鸣?聚势同航”为主题,隆重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业务交流活动。厦门国际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曹云川,弘信电子集团
    的头像 发表于 06-16 17:22 ?617次阅读

    是德科技合作伙伴邀您相约Keysight World Tech Day 2025

    是德科技年度技术盛会Keysight World Tech Day 2025将于2025年6月26日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隆重举行,是德科技合作伙伴,集中展示其最新解决方案,助力Keysight World Tech Day 2025。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13:48 ?610次阅读

    科学城集团与海康威视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学城集团”)与海康威视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科学城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晓锋,海康威视高级副总裁、国内营销中心总经理郭旭东出席签
    的头像 发表于 05-26 17:20 ?702次阅读

    GLAD应用:高斯光束的吸收和自聚焦效应

    的,这将使不同空间位置的光所经历的光程长度不同,即介质对入射光束的作用等价于光学透镜,从而导致光束的自行聚焦效果。 特别地,当入射光束强度沿垂直光轴的界面内呈高斯形时,且强度足够产生非线性效应的情况下
    发表于 05-16 08:47

    电子直写光刻机驻极体圆筒聚焦电极

    电子直写光刻机驻极体圆筒聚焦电极 随着科技进步,对电子显微镜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电子直写光刻机的精度与电子波长和电子束聚焦后的焦点直径有关,电子波长可通过增加加速电极电压来减小波长,而电子束聚焦
    发表于 05-07 06:03

    奕泰微入围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TOP10,TSN Switch芯片亮相中关村论坛

    2025年3月27日,北京中关村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盛大开幕。这场汇聚全球科技领袖的盛会,不仅云集了诺贝尔奖得主杰哈·阿尔贝特·穆鲁、马丁·海尔等顶尖科学家,更见证了量子计算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16:24 ?627次阅读
    奕泰微入围中关村<b class='flag-5'>国际</b>前沿科技大赛TOP10,TSN Switch芯片亮相中关村论坛

    聚焦创新,IFA 2025 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2025 年 3 月 21 日,上海 ——今日,IFA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和家电产品展览会在上海再次表示, IFA会与中国及中国的行业合作伙伴保持紧密合作 ,同时也会为即将到来的 IFA 2025注入
    的头像 发表于 03-24 10:43 ?300次阅读
    <b class='flag-5'>聚焦</b>创新,IFA 2025 加强与中国的<b class='flag-5'>合作</b>

    聚焦激光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质、加工和应用的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更精确的表征手段来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共聚焦激光显微镜(CLSM)因其高分辨率和三维成像能力,在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09:44 ?857次阅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6章人AI与能源科学读后感

    国际合作等多个层面。这些内容让我更加认识到,在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科学融合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最后,通过阅读这一章,我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对于能源科学的重要性。人工智能
    发表于 10-14 09:27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人们对AI for Science的关注推向了高潮。 2. 跨学科融合与科学研究新范式 AI与生命科学的结合,不仅推动了生命科学本身的进步,还促进了多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这种跨学科的合作
    发表于 10-14 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