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闪迪至尊极速固态移动硬盘评测 到底怎么样

454398 ? 来源:工程师吴畏 ? 2019-05-07 14:0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移动硬盘,拥有远大于普通U盘空间的移动存储设备,内部一般采用磁盘存储数据,并通过一个读写头对磁盘上的数据进行读写操作,这也就是我们电脑中的机械硬盘工作方式。可机械硬盘有个致命问题,抗震能力差,稍有倾斜,就会对硬盘中的磁盘表面造成划伤,进而导致硬盘内的数据损失。而移动硬盘的使用场景就是便携式的场景下使用,使用场景稳定要求较高的机械硬盘和便携式设备,这种组合凑成了移动机械硬盘,这种尴尬的产物。恩~个人看法嘛。

如果说想要个大容量存储设备又能便携移动使用,个人认为固态硬盘是这个场景下最佳的选择。但目前市面上主流移动硬盘还是机械硬盘,想要自己购买硬盘盒去组装一个移动固态硬盘太麻烦,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硬盘盒本身会不会对读写速度造成瓶颈,数据线供电是否足够,普通数据线会不会造成瓶颈等等,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这次就拿到一个好东西,由闪迪生产的固态移动硬盘,这个移动硬盘应该就能解决我的顾虑。

这可是是量产品牌货哦。

外包装是闪迪产品的一贯风格,红黑包装,正面产品图,背面性能参数。值得注意的是,外部包装上标识着拥有IP55防水等级,这意味着直接用水清洗都是没有问题的。防水功能在硬盘上比较少见,作为一款固态移动硬盘,这种设计将固态硬盘优势发挥到极致。

将包装拆开,硬盘被纸壳托住,随机赠送的配件只有一根Type-C转Type-C数据线以及一个Type-C转USB转接头。移动硬盘本体的大小和外包装上的产品图大小一致。长95mm,宽50mm,厚9mm,质量只有 非常小巧,完全颠覆了原有移动硬盘的概念。如果说你对这个大小没有概念,那实际和一款2280 M.2固态相比,也只比它大一倍而已。 考虑到大小,容量,速度以及时适用性,这款移动硬盘是在是太小了,如果以后用上了QLC 3D NAND的颗粒,体积不变,容量更大,想想就兴奋。

硬盘本体的外观配色算是闪迪红黑经典配色,那为什么说“算是”呢,因为这硬盘并不是纯黑色,实际是颜色较深的墨绿色,和外包装上的图片略有出入,正所谓“图片仅供参考,请以实物为准”。硬盘只有正面的“洞洞板”采用塑料材质,背面以及侧面均被厚厚的橡胶包裹,能起到很好的防摔防震效果。

右上角设计有红色的挂绳孔能,按照官方宣传图理解,能够直接将硬盘挂在包上,戴着硬盘出去野营,毕竟这硬盘防水防震,一般的户外运动和雨水都不会给这款硬盘带来伤害,扩大了硬盘的适用范围。

由于这款移动硬盘是固态硬盘,不同于传统的机械硬盘,想要达到固态硬盘该有的速度,数据传输这一块不能成为瓶颈,所以闪迪将接口设计成Type-C接口,并大幅增加线材的直径至5mm,比常规USB数据线宽一倍,使得线材能够支持更高速的传输。

赠送的Type-C转USB转接头质感还是不错的,但有个槽点,在Type-C转USB转接处有固定接口方向的缺口,这使得转接头必须按照规定的方向转接,这样一来Type-C双面可插的特性就这样失去意义了

说了这么多外观设计,这些主观因素,接下来就进行速度测试,毕竟抗震,小巧这些都是固态硬盘的物理特性,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最明显的差距在于传输速度。

测试平台使用I7 8700K(默频)搭配华擎Z370TaiChi主板进行测试,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接口瓶颈给测试带来的误差,不适用转接头,直接用Type-C接头连接主板背部的Type-C接口进行测试。

先用最常见,也是最直观的AS SSD Benchmark,CrystalDiskMark进行测试。

测试的结果和宣传中的550M/S连续读取保持一致,其中CrystalDiskMark测试的连续读取速度甚至达到560M/S(两边差异来自软件测试方式不同造成的)而且连续写入速度可以说是和读取速度保持一致,在数据上看得非常舒服。即便是把4K随机读写考虑进去,这个成绩也是完全符合固态硬盘的定位。

之后我们使用Atto Disk Benchmark对这款固态硬盘的IO口进行下测试,这款软件通过顺序方式进行测试,通过这个测试我们可以来看一看这款产品的对于不同文件大小下的读写会有怎样的表现。

测试的结果与之前得出的结论保持一致,速度最高560M/S左右,即便是不同大小的文件,依然能够保持读写基本一致的特性。

虽然说无法通过拆解和软件方式来获取颗粒信息,但根据价格(512G售价999)不难猜出是采用TLC颗粒。TLC硬盘为了保证速度往往会使用SLC Cache技术,模拟SLC缓存,让一定大小的文件能够以相对高速情况进行复制。这里使用HD Tune进行测试,但测试文件的大小达到10G,并采取随机数据模式。

根据测试结果,当写入的文件大于5.5G左右后会有个明显的降速过程,也就是闪迪给这块移动固态硬盘设定了5.5G左右的SLC Cache空间,在SLC Cache空间用完后速度会降低至400M/S左右。不过作为民用移动固态硬盘,日常拷贝文件很少会遇到这么大的文件,一般使用基本不会用完SLC Cache空间,使用体验基本可以保持一致,基本不会出现突然降速的情况发生。

这里我准备了数个大型ISO文件进行测试,主要是测试硬盘在连续写入时的温度以及实际复制速度,总文件大小超过50G,使用Fast Copy进行复制,源文件所在盘是在一个NVME固态,不会给测试造成瓶颈。

52G的大型文件,总共用时3分43秒完成,平均复制速度在233M/S,复制过程温度最高才52度,相较于未读写状态,温度仅相差6度,硬盘外壳也略有温热感,温度主要集中在硬盘右下角的Type-C接口处,发热情况可以说控制的非常不错。

如果是以目前适用范围来看,闪迪极速移动固态硬盘是一款极具竞争力的移动存储产品。由于原机自带Type-C接口,适用现在的所有Type-C接口的手机,而对于现在一票超薄本来说这种接口可以说是救世主级别。现在很多超极本USB接口数量极少,甚至没有,为了节省空间都改用雷电接口代替,如果需要使用到USB接口的设备,只能不断的插拔更换设备或者改用拖油瓶(接口拓展无)而这款移动硬盘正好完美适用这个场景,减少USB接口的占用,给别设备空余出更多的接口,使用雷电接口还能降低带宽给固态硬盘性能造成的限制,可谓一举两得。

使用固态硬盘代替原来机械移动硬盘是必然的事,只是需要点时间让固态硬盘的容价比进步一提高,并让市场慢慢给机械硬盘慢慢退出市场的时间。现在闪迪提前给我们展示出未来移动硬盘的雏形,拥有超快的速度,绝佳的体积,以及绝佳的适用性,这类产品势必改变我们队移动硬盘的认知。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固态硬盘
    +关注

    关注

    12

    文章

    1561

    浏览量

    58766
  • 闪迪
    +关注

    关注

    0

    文章

    98

    浏览量

    14189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携全平台固态存储产品亮相ChinaJoy 2025

    。毕竟借助NAND闪存介质的优势,固态存储产品不仅体型非常小,而且性能强,文件传输速度快,游戏载入时间低,其体验效果远远优于机械存储产品。如果用户拥有这些电子产品,想为它们搭配高品质、高性能的存储设备,那么现在不妨到
    的头像 发表于 08-04 15:47 ?92次阅读

    放弃550亿美元半导体项目投资

    领域的先驱者,在半导体存储行业的地位举足轻重。自 1988 年成立以来,凭借创新的闪存技术,在移动存储、固态硬盘等领域成绩斐然,产品广泛
    的头像 发表于 07-21 17:45 ?227次阅读

    Linux内核编译失败?移动硬盘和虚拟机的那些事儿

    Linux开发中,编译内核是一项常见任务,但不少开发者在移动硬盘或虚拟机环境下尝试时会遭遇失败。本文将简要探讨这些问题的成因,并介绍一些虚拟机使用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相关问题。在移动硬盘里编译
    的头像 发表于 04-11 11:36 ?403次阅读
    Linux内核编译失败?<b class='flag-5'>移动硬盘</b>和虚拟机的那些事儿

    USB3.0移动硬盘拷贝机 如何选 ?

    捷美USB3.2移动硬盘拷贝机专为大规模硬盘复制设计,一次可同时复制40颗硬盘,仅需3.5小时完成,比传统计算机拷贝快500%。采用一键式操作,无需人工监控,降低人力成本。内建bit to bit比对功能,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3-18 17:16 ?453次阅读
    USB3.0<b class='flag-5'>移动硬盘</b>拷贝机 如何选 ?

    康盈半导体便携式磁吸移动固态硬盘测评

    说到移动固态硬盘,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块传输速度更快,用来存储各类数据的“大盒子”。现在随着技术与设计的进步,以及用户新需求的出现,移动固态
    的头像 发表于 03-03 14:51 ?731次阅读
    康盈半导体便携式磁吸<b class='flag-5'>移动</b><b class='flag-5'>固态</b><b class='flag-5'>硬盘</b>测评

    使用Type-C连接移动硬盘的方法

    Type-C接口,全称为USB Type-C,是一种新型的USB接口标准,它具有可逆插拔、双面可用、传输速度快等特点。随着Type-C接口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移动硬盘也开始支持这种接口,为用户提供了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13:56 ?4642次阅读

    外接电源的移动硬盘如何断电

    对于外接电源的移动硬盘,正确的断电步骤至关重要,以防止数据丢失、硬件损坏或安全问题。以下是一个断电指南: 一、准备工作 确认硬盘状态 :在断电前,确保移动硬盘上没有正在进行的读写操作。可以通过检查
    的头像 发表于 10-12 09:37 ?3807次阅读

    电脑硬盘固态好还是机械好

    1. 存储介质 固态硬盘(SSD) : SSD使用闪存技术,这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即使在断电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数据。 它们没有移动部件,数据存储在半导体芯片上。 机械硬盘(HDD) :
    的头像 发表于 10-10 15:53 ?1336次阅读

    装了固态硬盘还要装机械硬盘

    在决定是否同时安装固态硬盘(SSD)和机械硬盘(HDD)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一、性能需求 读写速度 :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远高于机
    的头像 发表于 10-10 15:51 ?2324次阅读

    硬盘驱动器和固态硬盘

    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简称HDD)和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简称SSD)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它们在结构、性能、耐用性、功耗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
    的头像 发表于 10-10 15:49 ?2584次阅读

    微星推出首款磁吸式移动固态硬盘

    10月8日,微星公司正式推出了其首款磁吸式移动固态硬盘——DATAMAG 20Gbps,该硬盘的最大存储容量高达4TB。   在设计上,DATAMAG 20Gbps独具匠心地将曲
    的头像 发表于 10-08 15:38 ?955次阅读

    大师 PRO-G40 SSD 外置固态硬盘,数据安全的强力保障,工作效率的助推利器!

    大量素材,录像机或者相机内存储随时可能爆满。所以一款安全高效的移动硬盘,是必不可少的装备。 在千挑万选之后,我选中了这款大师 PRO-G40 SSD 外置固态
    的头像 发表于 09-25 10:25 ?1103次阅读

    Type-C与PD技术融合:重塑移动硬盘盒的未来

    特别是近年来,Type-C接口与PD(Power Delivery)充电技术的结合,为移动硬盘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不仅提升了性能,更极大地丰富了用户体验,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的头像 发表于 09-14 17:03 ?1025次阅读
    Type-C与PD技术融合:重塑<b class='flag-5'>移动硬盘</b>盒的未来

    固态硬盘是uefi还是legacy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简称SSD)是一种数据存储设备,它使用闪存芯片来存储数据。SSD与UEFI(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09:51 ?3678次阅读

    西部数据亮相P&amp;I SHANGHAI 2024:优质存储产品组合和丰富影像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此外,还展示了备受市场和专业摄影师、摄影爱好者认可的移动固态硬盘产品系列和
    的头像 发表于 08-09 14:36 ?534次阅读
    西部数据亮相P&amp;I SHANGHAI 2024:优质存储产品组合和丰富影像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