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I人才集中在美中英大国,美国远超中国4倍

电子工程师 ? 来源:lq ? 2019-04-24 10:2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众所周知,AI顶尖人才在全球范围内都供不应求,但是究竟多么稀缺,这些顶尖的人在哪儿,我们却不得而知。就在最近,这一谜团终得以解开。

AI人才集中在美中英大国,美国远超中国4倍

加拿大Element AI首席执行官发布了2019年《全球AI人才流动报告》,对AI人才的数量、分布范围等情况做了总结,可以说是目前最全最新的报告。

报告研究结果显示,2018年在机器学习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的人数达到2.24万人,比2015年增长了36%。

先来看看我国喜报:

在中国获得博士学位的论文作者占比接近11%,全球排第二

超过11%的AI人才在中国工作,在就业人数最多的国家中排名第二

顶级AI研究人员有225位集中在中国,数量排名世界第二

看完可喜的成绩,为祖国骄傲之余,全局状态其实是这样的:

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的作者中,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最多,占44%。而在中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作者占比接近11%,人才量锐减4倍!

稳定工作:

在美国工作的AI研究人员,占比46%;而中国虽然人才量位居第二,但仅拥有11%的人才。

AI 专家工作的国家:美国第一,中国第二

全球互联网布局AI

但常“无人可用”

不难发现,全球互联网的巨头都在布局AI,即便如此,BAT的AI人才存量仍然不够,常常会面临“无人可用”的状态,难以跟国际巨头抗衡,目前AI人才缺口依然是个难题。

在这样的情势下,AI方面的人才自然供不应求。据2018年《第一财经》报道,去年AI硕士应届生的年薪30万元左右,博士生年薪50万。而今年博士生已经拿到80万了。

高薪,前途更是一片星光,看完各大厂的“造星”计划,我“柠檬”了。

?阿里星计划

年薪平均估计60万左右,上不封顶,本科生-博士生都有机会入,CTO直接面试,每年招10人,半年base美国office的机会。

?百度少帅计划

IDL部门,年薪100万+,每年9人,30岁以下,工作地北京、深圳,一年后硅谷或常青藤名校访问至少半年,三年后带领20-30人团队。

现在的状态是,我们真实迫切的需要更多的人才涌现和成长起来,用实力赶超老美,这场精彩的对局,希望未来有你的参与。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互联网
    +关注

    关注

    55

    文章

    11254

    浏览量

    106668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423

    浏览量

    281057
  • 机器学习
    +关注

    关注

    66

    文章

    8509

    浏览量

    134804

原文标题:美中英程序员薪资大PK,中国砸钱最多的岗位竟然是.....

文章出处:【微信号:rgznai100,微信公众号:rgznai100】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科技巨头疯狂抢人!年薪126万起,AI人才岗位暴增三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自动驾驶到生成式AI,从智能制造到医疗诊断,AI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推动了对AI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01:26 ?5027次阅读
    科技巨头疯狂抢人!年薪126万起,<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人才</b>岗位暴增三<b class='flag-5'>倍</b>

    AI的未来,属于那些既能写代码,又能焊电路的“双栖人才

    正因此,一个词被频频提起:“双栖人才”:既能写代码,又能焊电路。二、“双栖工程师”正在构建真正的AI系统我们发现,AI落地过程中, “从Python到板子”之间有一座巨大的鸿沟 。如
    发表于 07-30 16:15

    NVIDIA 将恢复H20芯片在中国的销售 NVIDIA CEO 黄仁勋美国中国加大推广AI

    NVIDIA 将恢复 H20 中国的销售,并宣布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且完全兼容的 GPU。 本月,NVIDIA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美国
    的头像 发表于 07-15 11:03 ?1105次阅读

    NVIDIA CEO 黄仁勋美国中国推广 AI

    NVIDIA 将恢复 H20 中国的销售, 并宣布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全新且完全兼容的 GPU。 ? ? 本月,NVIDIA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
    发表于 07-15 10:50 ?1030次阅读
    NVIDIA CEO 黄仁勋<b class='flag-5'>在</b><b class='flag-5'>美国</b>和<b class='flag-5'>中国</b>推广 <b class='flag-5'>AI</b>

    美国AI事务负责人警告:中国半导体设计能力最多只落后两年!

    在出口管制情况下,中国依然能取得进展。他说:「 DeepSeek之前,人们以为中国AI模型落后好几年,但后来我们意识到他们只落后了几个月。 」 萨克斯还批评在上月被撤销的拜登时期
    的头像 发表于 06-20 16:37 ?313次阅读

    英伟达AI人才,去了华为

    都在帮华为写程序。 ? 黄仁勋此前提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AI市场之一,也是通往全球成功的跳板。世界上有一半的AI研究人员在那里,赢得中国市场的平台将引领全球。据报道,
    的头像 发表于 06-06 00:05 ?6577次阅读

    看点:黄仁勋:全球一半AI人才都是中国人 富士康将在印度投资15亿美元

    给大家带来一些行业资讯: 黄仁勋:全球一半AI人才都是中国人 黄仁勋日前的一次采访中表示:比如在Anthropic、OpenAI或谷歌DeepMind公司里那里有很多人工智能研究人员
    的头像 发表于 05-21 11:40 ?362次阅读

    佳能4.1亿像素CMOS传感器首次中国亮相:分辨率是4K的50

    )首次中国市场亮相。 4.1亿像素是什么概念,分辨率高达惊人的24,592 x 16,704,相当于24K水准,约为1080P的1984K的50
    的头像 发表于 03-25 18:46 ?617次阅读

    AI看点:中国AI人才缺口达500万人 政府工作报告:支持AI大模型广泛应用

    给大家带来一些AI消息: 中国AI人才缺口达500万人 央视财经的一篇报道中提到,目前我国AI
    的头像 发表于 03-05 14:59 ?923次阅读

    FF公布AI人才招聘计划

    "、"FF"或 "公司")今天宣布,已启动AI领域关键职位的招聘,以支持FF及FX战略的AI研发计划,并大幅增加AI研发投入。公司现已面向全球招募AI领域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11:12 ?518次阅读

    美国捷连接器再次登陆日本智慧能源周

    Energy Week);届时,美国捷值得信赖的互连解决方案专家将在 东4馆E43-14展位 ,与访客共同探讨智慧能源的创新互连方案。 本次展会,美国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10:01 ?603次阅读

    美国加强AI芯片管制对中国企业有什么影响?

    特朗普政府未来或许会调整国家的分级,以及扩大管制范畴,但不变的是中美两大阵营的壁垒将更加分明。美国的这些新政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 2025年新年伊始,美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AI先进半导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13:28 ?850次阅读

    OpenHarmony人才生态大会南向生态社区发展论坛武汉圆满举办

    OpenHarmony进行开发设计的产品方案。 (深圳触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软件工程师、Laval社区资深开发者贾佳豪) 开源4年多,OpenHarmony南向生态建设与人才培养硕果显著,未来OpenHarmony将
    发表于 11-29 09:54

    李开复:中国擅长打造经济实惠的AI推理引擎

    10月22日上午,零一万物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与外媒的交流中透露,其公司旗下的Yi-Lightning(闪电模型)推理成本上已实现了显著优势,比OpenAI的GPT-4o模型低了31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16:54 ?774次阅读

    中新社对中国量子计算人才培养发出“刀叉与筷子”前瞻之问

    来源:中国新闻社原标题:量子计算人才培养,用“刀叉”还是“筷子”科技战的背后是人才战。当前,美国IBM公司和中国本源量子公司的超导量子计算机
    的头像 发表于 08-04 08:23 ?804次阅读
    中新社对<b class='flag-5'>中国</b>量子计算<b class='flag-5'>人才</b>培养发出“刀叉与筷子”前瞻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