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骁龙670的性能怎么样 就是个骁龙660的迭代更新版

454398 ? 来源:工程师吴畏 ? 2019-04-19 09:5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在8月8日的时候,高通低调的推出了骁龙670 SoC,从参数配置上来看,这颗SoC似乎是又是一款“挤牙膏”产品,它与骁龙710一样都采用10nm LPP工艺,整体性能介于骁龙660~710之间,CPU部分的架构和骁龙710一致,但大核的主频更低,GPU方面则也是比骁龙710的Adreno 616低一点点的Adreno 615。

OPPO R17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搭载骁龙670且上市销售的手机,它也是本次骁龙670性能测试的主角。

参数配置

骁龙670的性能怎么样 就是个骁龙660的迭代更新版

图表来源Anandtech

从参数配置方面来看,骁龙670的整体架构和骁龙710一致,都是6颗小核Kryo 360+2颗大核Kryo 360,小核Kryo 360是基于A55的改版,大核Kryo 360则是基于A75的改版,而且都是10nm LPP工艺,两者在CPU部分最大的区别就是大核的主频。相比之下,骁龙660已经不是同一个世代的产物,不仅是14nm LPP工艺,而且它的4+4 Kryo 260架构在性能上也与670和710的相距甚远。

GPU方面,三者分别是Adreno 512、615、616,基于Adreno的命名规则,第一位数代表系列,第二、三位数的数值越大,则性能越强,理论排行也是616》615》512。

其它方面:

三者都是支持双通道1866MHz LPDDR4 内存,支持的最高内存带宽都为14.9GB/s;

710和670的DSP芯片与骁龙845一致,都是Hexagon 685,而660的则是与骁龙820同款的Hexagon 680。

基带方面,660和670都是X12 LTE,而710是X15 LTE。

跑分

CPU跑分

性能跑分方面,骁龙670的整体性能与理论性能非常接近,但可能是由于主频以及大小核调控之间的差别,三者在多核跑分方面并没有呈现710》670》660的理论结果。另外,由于660的主频更高,因此在GeekBench多核成绩上跑分最高的反而是搭载骁龙660的魅族15,但三者的多核跑分差距都很小。(同样搭载骁龙660的小米6X在GeekBench跑分中也是以微弱的优势领先于710和670,因此魅族15上的那颗660并不是个例外)

在RAR单线程和圆周率跑分上,670的表现也比660稍差,猜测原因可能是670的主频低于660,而且670的核心频率调控没有那么积极。

GPU跑分

GPU跑分方面,670无一例外,成绩稳稳的介于660~710之间,670的成绩基本上是在660~710性能的中间值,670与710的差距小于660与670的差距。Adreno 615的性能十分接近于Adreno 616。

游戏

机型:R17 游戏:刺激战场 时间:15分钟

机型:魅族15 游戏:《绝地求生:刺激战场》 时间:15分钟

在《绝地求生:刺激战场》当中,骁龙670的代表机型OPPO R17的画质最高只能开到“高清”,而且最高帧数都被限制在了30帧。从15分钟的游戏实测来看,无论是开车、进房间、跳伞还是奔跑,在不同的场景切换下,骁龙670的游戏帧率曲线都较为稳定,基本都是27~30帧在运行,绝大多数时候都是30帧的状态。

骁龙660的魅族15,表现和R17差不多,虽然骁龙670的理论GPU性能更强,但因为《绝地求生:刺激战场》这款游戏中它们都被锁在了“高清画质+30帧”,导致两者无法拉开差距。

机型:R17 游戏:《王者荣耀》 深渊大乱斗5V5 时间:5分钟

机型:魅族15 游戏:《王者荣耀》 深渊大乱斗5V5 时间:5分钟

由于《王者荣耀》本身对SoC的性能要求较低,我们直接选用了深渊大乱斗模式来测试,测试的画质都是最高,高清显示、多线程模式均已开启。无论是骁龙670还是660,两者在最高画质的情况下,基本都是60帧满帧运行,团战大多数维持在58~60帧,团战掉帧情况较少,发生掉帧两者也都能维持50以上。另外,两者在商店购买装备的时候都会出现掉帧,最低甚至到40帧,不过由于这个场景本身也不需要太高的帧率,对游戏体验影响很小。

压力测试

魅族15 CPU压力测试 6分钟

魅族15正面、背面最高温度

在压力测试方面,魅族15的那颗骁龙660大小核频率一直处于上下波动的状态,呈现出周期性的调控曲线。骁龙660的大小核频率一直处于变化当中,很难达到两者同时高频,要么大核高频小核低频,要么小核高频大核低频,频率上蹿下跳,呈现明显的周期性走势,而在曲线最高点的位置,则是骁龙660大小核同时高频的状态,但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频率马上会下去,周而复始。

发热方面,6分钟测试后,魅族15正面最高温度47.5℃,背面最高42.9℃。

小米8 SE CPU压力测试 6分钟

小米8 SE 正面、背面最高温度

小米8 SE可以在系统中设置温控模式,可设置为性能模式和默认模式,而且系统会提示在性能模式下,有可能会导致手机过热,我们在本次测试当中使用的是默认模式。

小米8 SE这颗骁龙710的表现非常迅猛,即便是默认温控模式,在6分钟测试中,它几乎是全程高频,大核维持2.2GHz,小核维持1.7GHz。而图中曲面有两处低谷是“CPU监控App闪退了,因此笔者切回桌面,重新打开了监控”所导致的。不仅如此,小米8 SE在测试跑完后,其手机的发热也很低,正反两面的机身温度最高也才39℃。

R17 CPU压力测试 6分钟

R17 正面、背面最高温度

骁龙670在这个压力测试当中的表现非常异常,是全程小核锁定1.6GHz,大核锁定1.5GHz,大小核都达不到满血状态,但奇怪的是在测试结束后,它的频率立刻就上去了,直接飙到小核1.7GHz,大核2.0GHz的满血状态,表现十分怪异。也许。..。..这可能和初期的系统有关。

R17 刷微博时的CPU调用

R17王者荣耀团战时的CPU调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CPU压力测试的时候骁龙670无法达到高频状态,但若是在腾讯视频、微博、淘宝、QQ、微信等等常用的App当中,骁龙670是可以正常的维持高频运行,特别是在用户快速滑动信息流的时候,而在游戏当中,它的大小核频率都是维持高频状态的。

总结

从测试结果来看,骁龙670就是个骁龙660的迭代更新版,特别是骁龙670的CPU部分,总体上是与660持平,虽然在CPU压力测试当中它的频率上不去,但在日常使用和玩游戏时,它的大小核频率调控还是没问题的。

由于骁龙670、660是定位中端的SoC产品,它们的机型所对应的游戏版本也是保持了中档的游戏画质特效,虽然670的GPU跑分成绩要比660强20%左右,但还需游戏开发商在后期进行更高画质的适配。

对于习惯了每代百分之几十性能提升的我们,骁龙670就显得有点挤牙膏了。它CPU提升不大,GPU提升在20%左右,其优势主要是功耗和温度控制。10nm工艺和2+6的核心结构,让它的性能有小幅提升的同时,温度和续航上都有一定的提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高通骁龙
    +关注

    关注

    7

    文章

    1228

    浏览量

    4435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高通展示数字底盘产品组合的最新成果

    今日,在2025高通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上,高通技术公司携手中国先进车企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展示其数字底盘产品组合的发展势头和最新成果。数字底盘解决方案包括
    的头像 发表于 07-03 12:55 ?545次阅读

    高通全新一代G系列产品组合,全面提升手持游戏设备体验

    要点 ??全新一代G系列平台包括第三代G3、第二代G2和第二代
    的头像 发表于 03-18 09:15 ?1065次阅读
    高通全新一代<b class='flag-5'>骁</b><b class='flag-5'>龙</b>G系列产品组合,全面提升手持游戏设备体验

    华硕发布两款搭载X平台的全新AI PC

    近日,华硕正式发布了两款搭载X平台的全新AI PC——华硕无畏14 AI版与灵耀14 Air版。凭借
    的头像 发表于 02-24 15:44 ?648次阅读

    高通发布全新6 Gen 4移动平台

    近日,高通公司正式推出了其全新的移动平台——6 Gen 4,官方中文命名为“第四代6”。该平台旨在为用户带来更加出色的日常使用体验。 作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10:03 ?2620次阅读

    高通推出8至尊版

    计算摄影时代,AI在手机拍摄场景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通始终致力于以强大的AI性能赋能终端侧影像发展,全新推出的8至尊版移动平台搭载第二代高通Oryon CPU和高通Hexagon NPU
    的头像 发表于 12-23 13:38 ?1415次阅读
    高通推出<b class='flag-5'>骁</b><b class='flag-5'>龙</b>8至尊版

    Chrome浏览器优化Android性能8至尊版表现突出

    谷歌近日对Chrome浏览器的最新版本进行了重大更新,特别针对Android设备进行了性能优化,特别是对于搭载8至尊版处理器的旗舰设备而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4:44 ?1193次阅读

    荣耀MagicBook Art 14版亮点一览

    此前,在2024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上,荣耀发布了旗下首款基于X Elite平台打造的AI PC——荣耀MagicBook Art 14 版。这款产品在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10:56 ?2009次阅读

    AI性能提升12倍!奔驰、理想首发,高通全新至尊版汽车平台放大招

    10月23日,在夏威夷的美国高通技术峰会上,高通推出了强大的汽车技术平台,此次推出的至尊汽车平台是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8:12 ?8637次阅读
    AI<b class='flag-5'>性能</b>提升12倍!奔驰、理想首发,高通全新至尊版<b class='flag-5'>骁</b><b class='flag-5'>龙</b>汽车平台放大招

    8至尊版性能实测:自研Oryon?CPU实现45%性能与能效提升

    现在高通新一代旗舰移动平台——8至尊版(8?Elite)已经发布,作为首款集成高通定制Oryon?CPU的旗舰移动平台,其CPU、GPU以及AI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0:01 ?2187次阅读
    <b class='flag-5'>骁</b><b class='flag-5'>龙</b>8至尊版<b class='flag-5'>性能</b>实测:自研Oryon?CPU实现45%<b class='flag-5'>性能</b>与能效提升

    峰会亮点:自研Oryon CPU首次同时登陆手机、汽车

    、Hexagon NPU、Spectra ISP和X系列调制解调器之外,补齐了整个平台内部集成定制核心的最后一块拼图,全定制的内核将会使得各类型核心有着无缝的配合从而带来更强的性能。 据官方介绍,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09:55 ?654次阅读
    <b class='flag-5'>骁</b><b class='flag-5'>龙</b>峰会亮点:自研Oryon CPU首次同时登陆手机、汽车

    8至尊版发布!虹软携手高通再创极致影像体验

    一年一度的技术峰会正在夏威夷火热进行。这次,高通全新一代旗舰移动平台——8 至尊版(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11:11 ?728次阅读

    高通汽车新方案:CPU性能跃升3倍,AI性能狂飙12倍

    。   据了解,座舱至尊版平台作为8295的升级版,被命名为Elite。该平台搭载了高通专为汽车行业设计的自研Oryon CPU架构,其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4:50 ?1112次阅读

    高通发布汽车新品:Ride至尊版平台

    近日,在高通峰会2024上,高通正式揭晓了其汽车产品路线图中的最新力作——座舱至尊版平台(Snapdragon Cockpit Elite)与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0:32 ?905次阅读

    性能提升45%!高通推出8 Elite,首款采用Oryon 核心的移动SoC

    ,这是迄今为止高通最强大且全球速度最快的移动端系统级芯片。 为何更名为8 Elite?这主要是它和去年发布的PC芯片一,采用了高通自研的全新Oryon CPU架构。高通技术公司手机、计算和XR事业群总经理阿力克斯·卡图赞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00:26 ?5038次阅读
    <b class='flag-5'>性能</b>提升45%!高通推出<b class='flag-5'>骁</b><b class='flag-5'>龙</b>8 Elite,首款采用Oryon 核心的移动SoC

    性能提升45%!高通推出8 Elite,首款采用Oryon 核心的移动SoC

    北京时间10月22日凌晨,在美国夏威夷举行的高通技术峰会上,高通CEO安蒙说,我们用平台技术的进化来推进整个移动行业的创新。高通公司宣布,推出了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18:24 ?7503次阅读
    <b class='flag-5'>性能</b>提升45%!高通推出<b class='flag-5'>骁</b><b class='flag-5'>龙</b>8 Elite,首款采用Oryon 核心的移动S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