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我国成功研发出9nm线宽双光束超衍射极限光刻试验样机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半导体动态 ? 来源:工程师吴畏 ? 2019-04-16 17:3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4月10日记者从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甘棕松团队采用二束激光在自研的光刻胶上突破了光束衍射极限的限制,采用远场光学的办法,光刻出最小9纳米线宽的线段,实现了从超分辨成像到超衍射极限光刻制造的重大创新。

***是集成电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主流深紫外(DUV)和极紫外(EUV)***主要由荷兰ASML公司垄断生产,属于国内集成电路制造业的“卡脖子”技术。2009年甘棕松团队遵循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科学家斯特凡·W·赫尔的超分辨荧光成像的基本原理,在没有任何可借鉴的技术情况下,开拓了一条光制造新的路径。

9nm线宽双光束超衍射极限光刻试验样机

双光束超衍射极限光刻技术完全不同于目前主流集成电路***不断降低光刻波长,从193纳米波长的深紫外(DUV)过渡到13.5纳米波长的极紫外(EUV)的技术路线。甘棕松团队利用光刻胶材料对不同波长光束能够产生不同的光化学反应,经过精心的设计,让自主研发的光刻胶能够在第一个波长的激光光束下产生固化,在第二个波长的激光光束下破坏固化;将第二束光调制成中心光强为零的空心光与第一束光形成一个重合的光斑,同时作用于光刻胶,于是只有第二束光中心空心部分的光刻胶最终被固化,从而远场突破衍射极限。

纳米加工三维结构的设计及实际光刻效果图

该技术原理自2013年被甘棕松等验证以来,一直面临从原理验证样机到可商用化的工程样机的开发困难。团队经过2年的工程技术开发,分别克服了材料,软件和零部件国产化等三个方面的难题。开发了综合性能超过国外的包括有机树脂、半导体材料、金属等多类光刻胶,采用更具有普适性的双光束超分辨光刻原理解决了该技术所配套光刻胶种类单一的问题。实现了微纳三维器件结构设计和制造软件一体化,可无人值守智能制造。

同时通过合作实现了样机系统关键零部件包括飞秒激光器、聚焦物镜等的国产化,在整机设备上验证了国产零部件具有甚至超越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双光束超衍射极限光刻系统目前主要应用于微纳器件的三维光制造,未来随着进一步提升设备性能,在解决制造速度等关键问题后,该技术将有望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甘棕松说,最关键的是,我们打破了三维微纳光制造的国外技术垄断,在这个领域,从材料、软件到光机电零部件,我们都将不再受制于人。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EUV
    EUV
    +关注

    关注

    8

    文章

    610

    浏览量

    87368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产光刻胶突围,日企垄断终松动

    ?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 光刻胶作为芯片制造光刻环节的核心耗材,尤其高端材料长期被日美巨头垄断国外企业对原料和配方高度保密,我国九成以上
    的头像 发表于 07-13 07:22 ?3647次阅读

    改善光刻图形线宽变化的方法及白光干涉仪在光刻图形的测量

    引言 在半导体制造与微纳加工领域,光刻图形线宽变化直接影响器件性能与集成度。精确控制光刻图形线宽是保障工艺精度的关键。本文将介绍改善光刻图形
    的头像 发表于 06-30 15:24 ?169次阅读
    改善<b class='flag-5'>光刻</b>图形<b class='flag-5'>线宽</b>变化的方法及白光干涉仪在<b class='flag-5'>光刻</b>图形的测量

    重庆传感器公司川仪微电路完成一项工业传感器技术攻关,打破国外企业长期垄断

    近日,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旗下川仪微电路公司自主研发的接近传感器完成核心技术攻关,打破国外企业长期垄断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8:07 ?593次阅读
    重庆传感器公司川仪微电路完成一项工业传感器<b class='flag-5'>技术</b>攻关,<b class='flag-5'>打破</b><b class='flag-5'>国外</b>企业长期<b class='flag-5'>垄断</b>

    紫光同芯携手贞光科技,助力汽车芯片国产替代,打破国外垄断

    ,通过技术突破、生态协同与市场深耕,正加速推动国产车规芯片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为国产汽车芯片打破国外垄断提供了重要支撑。紫光同芯:国产高性能车规MCU的崛起紫
    的头像 发表于 05-09 16:51 ?1243次阅读
    紫光同芯携手贞光科技,助力汽车芯片国产替代,<b class='flag-5'>打破</b><b class='flag-5'>国外</b><b class='flag-5'>垄断</b>

    VirtualLab应用:基于衍射的计量和表征技术

    的形状,就像我们在本周的展示的两个例子一样。在物理光学建模中,衍射的一致性可能是一个挑战,但快速物理光学软件VirtualLab Fusion为您提供了一种前沿的模拟技术,使任务更加高效和用户友好
    发表于 04-26 10:42

    VIRTUALLAB FUSION应用:光束切趾建模

    使用传输函数建模。 利用空间滤波器“清理”激光束 利用VirtualLab Fusion先进的传播求解技术,计算了不同形状光阑的衍射图样,并对其衍射特性进行了研究。
    发表于 03-12 09:50

    VirtualLab Fusion应用:用于光束切趾的圆锯齿光阑

    摘要 各个工业部门对能量分布均匀的激光束(平顶光束)的需求越来越大。众所周知,具有陡峭边缘轮廓的光束更容易产生衍射波纹。这些波纹在某些光学系统中可能会增强,例如自聚焦情况下的放大。在这
    发表于 03-11 08:57

    打破国外垄断,科智立国产半导体RFID读写器平替欧姆龙V640

    随着近些年国内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智立凭借自主创新,成功研发出性能不输于欧姆龙V640的国产RFID读写器,彻底打破国外对半导体RFID读写
    的头像 发表于 02-23 16:17 ?766次阅读
    <b class='flag-5'>打破</b><b class='flag-5'>国外</b><b class='flag-5'>垄断</b>,科智立国产半导体RFID读写器平替欧姆龙V640

    VirtualLab:基于衍射的计量和表征技术

    ,就像我们在本周的展示的两个例子一样。 在物理光学建模中,衍射的一致性可能是一个挑战,但快速物理光学软件VirtualLab Fusion为您提供了一种前沿的模拟技术,使任务更加高效和用户友好。 反射式
    发表于 02-20 08:53

    VirtualLab案例:基于衍射的计量和表征技术

    ,就像我们在本周的展示的两个例子一样。 在物理光学建模中,衍射的一致性可能是一个挑战,但快速物理光学软件VirtualLab Fusion为您提供了一种前沿的模拟技术,使任务更加高效和用户友好。 反射式
    发表于 01-20 10:19

    VirtualLab Fusion应用:衍射光束扩散器产生LightTrans标识的设计与分析

    摘要 衍射扩散器可以被设计来创建任何图案。在这里,我们展示了 VirtualLab Fusion的一些可能性,以设计、优化、建模和仿真这种衍射光学元件(DOE)并把公司的标志投射到一幢大楼上。有
    发表于 01-04 08:47

    设计衍射扩散器以生成线聚焦

    此示例主要设计一个衍射光学原件以将光偏折到x轴方向。 1.建模任务 输入光束参数 波长:632.8nm 激光光束直径(1/e2):700um 期望输出场参数 直径:5mm 效率:
    发表于 12-17 08:58

    VirtualLab Fusion应用:用于抑制高衍射级次的角滤波体光栅

    摘要 全息体光栅通常由双光束干涉制成,以其波长和角度敏感性而著称。因此,它们可以被设计成角度截止滤波器。 在本示例中,根据 Bang 等人的研究成果,在分束 DOE 系统中将体光栅设计成角度滤波器
    发表于 12-09 12:51

    基于衍射光栅的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检测

    近年来,随着涡旋光束和空间结构光场的发展或应用,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OAM)的检测成为重要的课题。本文基于空间光调制器(SLM)的全息衍射光栅方法,通过设计强度分布和衍射角可调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4:18 ?745次阅读
    基于<b class='flag-5'>衍射</b>光栅的涡旋<b class='flag-5'>光束</b>轨道角动量检测

    高质量激光光束光学系统中的空间滤波

    空间滤波是光学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用于细化激光束,提高其质量,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像差和不必要的衍射效应。通过采用透镜和光阑的组合,空间滤波选择性地从激光束中去除不想要的成分,例如噪声、
    发表于 08-14 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