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柔性时代”来临:柔性可穿戴传感器正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dQh4_ofweekwear ? 来源:杨湘祁 ? 作者:电子发烧友 ? 2019-03-18 17:0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作为柔性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柔性可穿戴传感器正在从基础研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当地时间2月24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华为可折叠智能手机“Mate X”以高达2299欧元(约合人民币1.7万元)的售价在人们的期待中亮相于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此前,柔宇、三星、小米也相继展示了其研发的可折叠手机。

“柔性时代”已然来临,折叠屏将是2019年手机市场热点之一,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普通公众的理解是,可折叠手机就是屏幕是柔性的手机,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近日,在接受采访时,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沈国震表示:“如果想实现手机任意角度的可折叠和弯曲,手机上所有的器件都要具备这一功能。”而作为柔性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柔性可穿戴传感器正在从基础研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应用场景驱动的研发

在沈国震的名片上,有这样一行字:“研究兴趣:低维半导体材料与柔性电子器件。”2009年美国访学归来后,沈国震就将柔性电子器件作为自己专注的研究方向,并从柔性电池起步,涉猎了柔性晶体管、传感器等可穿戴电子领域的诸多应用。其中,面向人工智能和健康监控的柔性可穿戴传感器一直是其团队研究的重点,有关柔性触觉传感、柔性成像阵列、生物传感、气体传感以及多功能传感集成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先进材料》《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我们这些年的工作是以需求为牵引的,依据柔性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开展相应的研发工作。”沈国震总结说。

作为最近发表在《中国科学》上一篇有关柔性、透明的电容压力传感器论文的作者之一,沈国震团队成员、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娄正向《中国科学报》详细介绍了他们研发的湿度传感器、数据手套,以及即将发表论文的钢琴手套等诸多可穿戴柔性传感器的过程。他告诉记者,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发展高性能柔性传感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人们希望传感器件可以舒适地穿戴在身上,或者直接贴附在皮肤表面,从而能够获得血压、血糖、脉搏等一系列健康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收集到智能设备中,经过分析和提取,帮助医生进行诊断。此外,通过在人类假肢或机器人上贴附相应柔性传感器及传感系统,可以实现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获得多自由度的超级操控。这些都使未来的人类生活更具想象空间。

“正因如此,这几年柔性电子研究非常热。很多人开始进入这一领域,这是好事,对于领域的发展和产业化至关重要。”沈国震说。不过,他提醒道,“在学术研究领域,不能过于追求热度,特别是年轻的科研人员,要扎根某一领域,埋头苦干,进行必要的科研积累。”

从灵敏度到透明性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是通过人与外部信息交互融合,从而达到对物理世界、信息数据以及人类社会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基于这一目标,他们从柔性传感器的性能切入,逐步提高其灵敏度、稳定性、均匀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其功能,使之具备透明性、生物兼容性、拉伸性、自愈性等更多的性能。

以他们最近发表在《中国科学》上有关柔性、透明的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论文为例。在这一获得了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成果中,他们成功研制了一种基于特殊微结构银纳米线/PDMS复合电介质层材料的柔性透明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与采用纯PDMS平面结构的电介质层器件相比,有微结构的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低的检测范围,以及更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此外,在论文中,他们也对导电填料含量和微结构的增强传感机理进行了讨论,还研制了一个5×5的传感器阵列,并用于柔性透明的可穿戴式触摸键盘系统。对可穿戴电子设备来说,采用简易制备技术得到的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的压力传感器至关重要。“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压力传感器在未来的电子皮肤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娄正说。

近年来,将生物材料与柔性电子技术有机结合,以天然材料为重要材料,建立各种新型功能化微纳结构、器件与集成系统,已成为柔性电子重要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在这方面,他们与吉林大学副教授王丽丽合作,总结了植物基功能材料应用在绿色电子皮肤方面的进展及挑战,并从植物材料的生物学性能角度出发,对其作为支持材料、活性单元和结构模板等未来的发展及商业化进行了展望。研究成果发表在去年的《先进功能材料》上。“在柔性器件研究方面,国内外学术界目前都主要处于基础研究阶段,没有明显的差距。”谈及现阶段柔性传感器的发展,娄正告诉《中国科学报》。例如,当前柔性传感器如何模拟人类神经正成为一个前沿领域,而这方面中国学者也已开始起步。

逐步推进的产业化

虽然对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应用前景充满信心,不过沈国震和娄正并没有讳言其产业化方面面临的挑战。

“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研究成果从实验室到产品还有一个过程。”娄正告诉《中国科学报》,就技术本身而言,传感器本身的稳定性、耐磨损性等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而从整个产业链的配套来说,柔性电路、柔性存储,以及软硬连接等环节也需要跟上。“总的来说,要想将其大规模产业化,整个产业链都要再成熟一点。”沈国震也认为,目前要想将所有的器件都变成柔性器件,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但是,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柔性技术,因此可以根据人们的需求一步步地进行推进,例如率先在脉搏传感器方面实现柔性化。

在这方面,沈国震对于与企业的合作充满期待。不过,他认为,鉴于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所存在的实际难题,中国企业应从长远发展出发,在小试和中试等前端环节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以确保成果进入量产阶段,并最终实现大规模的产业化。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柔性显示
    +关注

    关注

    9

    文章

    112

    浏览量

    47306
  • 可穿戴设备
    +关注

    关注

    55

    文章

    3847

    浏览量

    168821

原文标题:“柔性时代”来临:柔性可穿戴传感器正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文章出处:【微信号:ofweekwearable,微信公众号:OFweek可穿戴设备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电子皮肤”,人形机器人的柔性触觉传感器

    ?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晶晶)电子皮肤是一种新型的柔性可穿戴传感器,能够模仿人类皮肤感知功能,具有轻薄、柔软、灵活等特点,可将外界刺激转化为不同的输出信号,在智慧医疗、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和AI等
    的头像 发表于 04-07 08:11 ?3350次阅读
    “电子皮肤”,人形机器人的<b class='flag-5'>柔性</b>触觉<b class='flag-5'>传感器</b>

    智能穿戴时代:适配柔性传感器实时精准监控压感油墨材料

    大连义邦的Nanopaint YT0901-Y-YZ03压感油墨系统为柔性薄膜智能穿戴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成本效益高的解决方案,支持高强度拉伸与弯折,且在0-1000N压力范围内能够精准输出电信号。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4:11 ?1468次阅读
    智能<b class='flag-5'>穿戴</b>新<b class='flag-5'>时代</b>:适配<b class='flag-5'>柔性</b><b class='flag-5'>传感器</b>实时精准监控压感油墨材料

    基于Nanopaint压感油墨系统的柔性传感系统在体育表现监测中的应用

    体育活动中常见的重复冲击和极端环境。 实时监测:为教练与运动员提供即时反馈。 轻量化设计:确保运动员在佩戴时保持舒适,几乎无额外负担。 广泛的体育用品适用范围 ●可穿戴运动与表现追踪柔性
    发表于 05-14 13:18

    四川大学:研发柔性应变/压力传感器助力个人康复训练和医疗健康监测

    研究背景:柔性传感器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柔性可穿戴电子产品在人体运动监测、工业机器人、仿生设备、康复医疗设备等领域大显身手。在运动医学范畴,每年全球因运动导致的软组织损
    的头像 发表于 05-11 16:52 ?234次阅读
    四川大学:研发<b class='flag-5'>柔性</b>应变/压力<b class='flag-5'>传感器</b>助力个人康复训练和医疗健康监测

    汉威科技柔性触觉传感器撬动智慧康养无限可能

    汉威科技集团自2013年起就开始进行柔性触觉传感器的研发创新,是国内最早进行相关研产布局的企业,还于2024年参与起草和制定了国内首个柔性电子行业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
    的头像 发表于 03-06 14:26 ?638次阅读

    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的柔性电池技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可穿戴电子设备如智能手表、健身追踪、智能衣物等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日常科技伴侣。而这些设备持续进步的背后,柔性电池技术起着关键支撑作用,它正突破传统电池的局
    的头像 发表于 02-04 17:24 ?950次阅读

    研发一种抗拉伸干扰的高灵敏度柔性压力传感织物

    ? ? 近年来随着柔性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用于监测人体运动的柔性可穿戴传感器件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1-24 15:01 ?394次阅读
    研发一种抗拉伸干扰的高灵敏度<b class='flag-5'>柔性</b>压力<b class='flag-5'>传感</b>织物

    汉威科技柔性传感器产品已向比亚迪送样,2025年新产线投入运行

    旗下苏州能斯达公司柔性传感器产品,备受投资者关注。汉威科技透露柔性传感器产品产线饱和,2025年将投入新产线运行。 问答资料如下: Q1:公司对未来战略
    的头像 发表于 01-17 19:40 ?1560次阅读
    汉威科技<b class='flag-5'>柔性</b><b class='flag-5'>传感器</b>产品已向比亚迪送样,2025年新产线投入运行

    应用于柔性电子电路的导电材料介绍

    随着物联网与可穿戴技术的发展,柔性电子器件已成为未来电子器件发展的主流趋势。其中,以柔性聚合物为衬底,以金属薄膜、石墨烯、导电墨水等导电材料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0:45 ?1835次阅读

    “十五五”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趋势及落地策略

    可穿戴设备、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应用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十五五”时期,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2779亿元,占据全球市场的四成以上。未来,智能传感器将朝着微型、集成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09:40 ?560次阅读
    “十五五”智能<b class='flag-5'>传感器</b><b class='flag-5'>产业</b><b class='flag-5'>发展</b>趋势及落地策略

    柔性电子:制造智能面膜的关键驱动力

    柔性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特别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折叠屏手机、在美容护肤领域的智能面膜等新兴产品的兴起,推动了柔性电子市场的快速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12-06 17:15 ?944次阅读
    <b class='flag-5'>柔性</b>电子:制造智能面膜的关键驱动力

    从概念到现实:中国柔性电子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报告预测,全球柔性电子行业市场规模到2029年预计将达到3655.49亿美元。 而中国的柔性电子市场在2023年已达到约1622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1600亿元。到2030年,中国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20:40 ?239次阅读
    从概念到现实:中国<b class='flag-5'>柔性</b>电子技术的<b class='flag-5'>产业化</b>进程

    美新半导体亮相第十六届传感器与MEMS产业化技术国际研讨会

    第十六届传感器与MEMS产业化技术国际研讨会是一个专注于传感器与MEMS技术的国际性盛会,旨在推动MEMS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发展。美新半导体作为业界领军企业参与此次研讨会并与行业专家和同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11:29 ?870次阅读

    柔性传感器的常用材料有哪些?

    柔性传感器作为新一代传感器技术的代表,正在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它们能够自由弯曲、折叠,甚至贴合各种复杂表面,实现高精度、实时、连续的数据监测。从智能穿戴设备到医疗健康监测,从人机交互
    的头像 发表于 11-20 15:13 ?1789次阅读

    用于柔性传感的凝胶基摩擦纳米发电机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柔性传感技术飞速发展。为满足实际应用,迫切需要寻求一种能实现可穿戴、便携且自供电的柔性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0:48 ?1.3w次阅读
    用于<b class='flag-5'>柔性</b><b class='flag-5'>传感</b>的凝胶基摩擦纳米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