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分析驱动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创新的市场动态、竞争格局和监管现状

0KOd_MEDTECCHIN ? 来源:lq ? 2019-01-17 16:2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本文分析了驱动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创新的市场动态、竞争格局和监管现状。以“中国制造2025”为例,详细阐述了核心政策在医疗健康行业的施行状况及其对跨国医疗企业在中国运营的潜在影响。

背景

过去四十年中,中国经历了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如劳动力人口已达巅峰值、雇佣成本持续快速上涨等。因此,低成本的制造业模式已经无法继续维系中国经济增长。为了避免新兴经济体曾面临的中等收入***,中国政策制定者聚焦于提高生产力和驱动创新,以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过去十年中,创新,特别是本土创新,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吸引了大量政府和私人资本涌入生物制药、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领域。随着中国向高附加值转型,医疗***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涉及多个方面,例如增加研发资金支持,改革市场准入要求、产品认证和采购评估流程,管理分销渠道、定价和付款机制。尽管改革有助于提升中国国内市场竞争力,但其中的一些改革举措却十分具有争议性——尤其是偏向扶持本土科技发展方面的内容。***已经开展了多轮政策改革,以促进医疗创新(见图1)。

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是***颁布的当前最具影响力的创新驱动政策。如今,该政策已发布三年,其适用范围和规模也逐渐明朗。在“中国制造2025”的影响下,跨国医疗公司正在重新评估其在中国的业务模式、市场地位、技术和产品线。本报告将重点关注“中国制造2025”及其对在中国运营的跨国医疗企业的影响。

中国制造

2015年5月,***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要求投资8万亿人民币(约合1.3万亿美元),推动中国在未来十年内发展成为全球高端制造业巨头。“中国制造2025”适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包括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在内的10个高科技领域。***认定国内制造商有机会在这些领域跻身全球价值链。当前,中国高端医疗市场由拥有先进科技的跨国公司(MNCs)主导,而国内公司主要致力于低质量产品的生产,或为这些跨国公司提供配套组件。这些产品在中国及发展中国家市场以外,尚未获得广泛认可。“创新驱动”是“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指导方针之一 ,旨在通过建立创新和示范基地,为工业发展和开发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技术奠定基础。在“中国制造2025”政策的大背景下,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些间接却十分重要的政策变化,例如:税收激励政策、政府和公共基金以及人才计划。在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领域,“中国制造2025”为驱动本土自主创新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和项目计划(见图2)。 例如,到2025年实现20-30种创新药物产业化,特别是针对十种重大疾的化学药、中药和生物制剂;到2020年中国国产医疗设备在县级医院的占有率达50%,2025年达70%。虽然这些目标看上去可能有些激进,但确实推动企业向着实现这些目标的方向而努力。

为推动政策落地实施以及促进本土医疗健康产品研发,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法规。例如,在医疗器械领域,***于2014、2016和2017年间,分别启动了三轮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计划。这为国产设备的质量提供了官方背书,并限制了医院和医生反对或拒绝国产设备的范围。地方政府也纷纷响应。一些省市甚至在采购方面采取了更大胆的举措:四川、浙江和江西明令要求二甲及以下级别医疗机构采购某些类型的国产医疗器械。许多跨国公司还表示,一些情况下,即使他们的产品进入了采购候选名单,最终国产设备仍会以更优惠的价格、更本土化的运作机制以及更贴合客户需求等原因而获胜。中国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和及医院采购预算上限等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进口产品的使用。例如,引入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RG)支付系统将极大地激励医院采购和使用更便宜的产品(通常是国产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外国公司甚至考虑向中国出口质量稍差的二线产品以获取医院准入。

“中国制造2025”对跨国医疗企业的影响

在复杂的全球供应链背景下,在中国运营的跨国公司长期与“中国制造”这一模糊的定义角力。例如,当前在实际操作中并未明确的界定“本土”的范围,即有多大比例的产品价值量来自中国就可以被定义为“本土产品”。只有最后一步生产在中国进行(即国产),或许也可以是“本土”。本地产品或本土公司的概念似乎涵盖了产品和公司的多个方面,而不仅与制造这个步骤有关。在衡量一个公司是否为本地公司时,可以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投资、品牌、知识产权和所有权。所以,即使一个公司在***地位没有变,其是否归为本土公司的概念可能会变化,也是主观的。本土化可以带来切实的好处。本土化程度高的公司往往可以获得更多的地方政府支持,例如税收减免、特殊采购渠道、研发补助等。中国公司可以轻易利用这些政策获益,而跨国公司则往往需要平衡复杂的利害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对于“是否为本土公司”的判定仍主要取决于在中国的商业模式。长期以来,在中国的跨国公司***惯于参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现已发布第九版)的要求。《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规定了***“鼓励”、“限制”或“禁止”的外商投资领域。虽然从原则上来看,每个新版本对外国公司的限制都有所减少,但与此同时,其他市场管理手段的增加意味着,所有权仍然是界定“本土”的关键。未来,外国企业——尤其是“中国制造2025”划定的10个领域内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多关于市场机遇与公司控制权之间的权衡。中国本土合资企业可能已经为其外国合作伙伴提供了某些商业帮助(市场知识、关系等)。随着跨国公司对经济活动参与的减少和商业控制的减弱,这些利益范围将可能继续扩大。外国公司减少控股比例可能会提升公司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和商业机会,并且获得更有利的政府待遇。但这种权衡十分复杂,而且不同情况下所需考量的因素也不相同。

医疗创新或为跨国公司带来发展契机

中国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正为跨国医疗企业带来更大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发展机遇。

随着“购买本土产品”政策的深化,国内制造商在产品创新上的投入越来越大,力图将产品创新打造为业务发展的新途径。例如,在医疗器械市场中,跨国公司在二级以下医院的销售机会将逐渐受到采购法规的限制。中国本土制造商正加速发展,力图提供质优价廉的本土替代品。未来,他们将比跨国公司更具竞争力。短期来看,中国支持医疗创新的政策或许会为跨国公司带来积极影响。中国驱动创新的友好环境使创新者从多方受益:优先快速审评可以更快实现创新的价值,接受国外临床数据可以降低在中国的研发成本,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和复杂度。但长期来看,这些政策将会促进中国医疗企业的新起和发展,并参与全球竞争。众所周知,制药行业依赖于高额的研发投入。然而,长期以来,中国长期分散的市场格局限制了本土制药企业整合研发资源以研发创新药物的能力。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鼓励创建关键生物制药集群的原因之一(见图3)。这可以有效整合研发机构、***和行业公司,加速构筑健全的创新和临床试验生态系统。

就研发或临床试验中的治疗数量而言,中国在一些细分市场(例如CAR-T )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虽然这只是一个例子,但不可否认,中国生物制药公司的规模和能力正在迅速提高。为了适应市场和政策趋势,一些领先的跨国医疗企业已经积极地调整其在中国的创新方案。例如,美敦力与红杉资本及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成立中国医疗技术风险投资基金,为在全球市场有潜力的初创公司提供资金和战略资源。葛兰素史克于2017年关闭了其在中国的神经系统药物研发中心,转而增加对更贴近中国市场需求的研发投入。阿斯利康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同开展中国研发业务。

结论

中国距离实现“中国制造2025”设定的目标,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很显然,中国的发展方向十分明确,规划也正在顺利推进。提升生产力和驱动创新对于中国走向产品价值链顶端、建立更加复杂精密的工业生态系统至关重要。这不是一时热度,更需要持久努力。由上海中国美国商会及其他商业协会编制的年度商业环境调查报告显示,长期以来,在中国运营的外资企业都面临挑战,外资企业十分担忧***的区别监管和***。而“中国制造2025”似乎从侧面加剧了这一问题,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这或许是国内媒体和政策制定者在2018年6月后开始减少相关政策报道热度一个关键原因。但是,***的目标仍十分明确,并且将会继续推进。在中国产业政策加速推行并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寻求发展机会的跨国医疗企业需要不断提升其业务表现并调整其竞争战略。正如达尔文所说——适者生存。跨国医疗企业在制定符合自身的最佳中国战略时,需要综合考虑一系列内部和外部因素,包括:● 每个产品细分的本土化速度● 可能在中国最具竞争力和价值的产品类型● 可以融入中国驱动本土创新大潮中的方法● 最难被中国企业复制且最易商业化的资产和优势● 品牌、价格和质量方面的“红线”● 预估的本土化水平和速度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医疗器械
    +关注

    关注

    19

    文章

    876

    浏览量

    52750
  • 中国制造
    +关注

    关注

    11

    文章

    465

    浏览量

    27034

原文标题:“中国制造2025”驱动下的医疗创新及对跨国企业的启示

文章出处:【微信号:MEDTECCHINA,微信公众号:Medtec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竞争格局看 M12 航空插头行业走向

    竞争格局审视,M12航空插头行业未来将在技术创新的持续赋能下,不断开拓新的应用领域,朝着更高性能、更小型化、更能适应复杂恶劣环境的方向稳健前行。在此过程中,企业唯有持续提升自身核心
    的头像 发表于 05-28 09:02 ?148次阅读
    从<b class='flag-5'>竞争</b><b class='flag-5'>格局</b>看 M12 航空插头<b class='flag-5'>行业</b>走向

    面板驱动IC市场动态解析:策略调整与价格走势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面板驱动IC的市场动态尤为重要。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各大品牌厂和面板厂相继调整了备货节奏。这种调整使得库存水平逐渐回归到一个更为健康的状
    的头像 发表于 04-29 11:49 ?766次阅读
    面板<b class='flag-5'>驱动</b>IC<b class='flag-5'>市场动态</b>解析:策略调整与价格走势

    鱼跃发布会推出30余款新品,AI生态驱动医疗健康数智化革命

    点发布鱼跃医疗大模型,开启AI agent健康管家公测,引领中国医疗行业迈入"硬件+AI+生态"的智能化新纪元。 鱼跃医疗董事长吴群在致辞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4-27 09:10 ?301次阅读
    鱼跃发布会推出30余款新品,AI生态<b class='flag-5'>驱动</b><b class='flag-5'>医疗</b><b class='flag-5'>健康</b>数智化革命

    东软医疗大模型覆盖众多应用场景

    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中国医疗大模型技术评估,2025》(Doc#CHC51586524,2025年4月)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医疗大模型在广泛的医疗场景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东软通过
    的头像 发表于 04-14 17:04 ?627次阅读

    AI在医疗健康和生命科学中的发展现状

    NVIDIA 首次发布的“AI 在医疗健康和生命科学中的现状”调研,揭示了生成式和代理式 AI 如何帮助医疗专业人员在药物发现、患者护理等领域节省时间和成本。
    的头像 发表于 04-14 14:10 ?469次阅读

    工业电机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引言:工业电机行业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动力设备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工业电机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下是中研网通过
    发表于 03-31 14:35

    英创立将参加2025年中国医疗器械博览会

    第91届中国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将于2025年4月8-11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开幕。
    的头像 发表于 03-11 16:09 ?572次阅读

    NVIDIA携手行业巨头,共促医疗健康产业变革

    式和生成式AI技术开创先进的医疗服务。 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产业是一个规模高达10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力和发展空间。NVID
    的头像 发表于 01-20 14:02 ?489次阅读

    全球先进封装市场现状与趋势分析

    设计。《Status of the Advanced Packaging 2023》报告提供了对这一变革性领域的深入分析,涵盖了市场动态、技术趋势、供应链挑战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影响。本报告旨在为半导体行业的企业高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0:34 ?1058次阅读
    全球先进封装<b class='flag-5'>市场</b><b class='flag-5'>现状</b>与趋势<b class='flag-5'>分析</b>

    一文解析全球先进封装市场现状与趋势

    设计。《Status of the Advanced Packaging 2023》报告提供了对这一变革性领域的深入分析,涵盖了市场动态、技术趋势、供应链挑战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影响。本报告旨在为半导体行业的企业高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10:25 ?3775次阅读
    一文解析全球先进封装<b class='flag-5'>市场</b><b class='flag-5'>现状</b>与趋势

    边缘计算在医疗行业的应用

    边缘计算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正在不断崛起,并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以下是对边缘计算在医疗行业应用的分析: 一、应用背景与需求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14:40 ?1429次阅读

    鲸启智能入选“全球及中国医疗导诊智能机器人行业头部企业调研报告”

    近日,权威行业研究机构发布了《2024年全球及中国医疗导诊智能机器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6:17 ?616次阅读
    鲸启智能入选“全球及<b class='flag-5'>中国医疗</b>导诊智能机器人<b class='flag-5'>行业</b>头部企业调研报告”

    2024年国产测径仪的现状?

    了测径仪市场的增长。 ?市场需求:工业生产需求的增加是测径仪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钢铁、机械、汽车、电子等领域,测径仪作为重要的质量控制工具,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二、技术进步与产品
    发表于 09-26 16:47

    东软在中国医疗IT应用市场排名第一

    近日,赛迪顾问发布《2023-2024年中国医疗 IT 应用市场研究年度报告》,并发布中国医疗 IT 应用市场厂商排名,东软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远程
    的头像 发表于 08-20 10:26 ?2058次阅读

    东软在中国医保信息系统市场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

    近日,IDC发布《中国医保信息系统市场份额,2023:深化应用》。东软在中国医保信息系统市场份额蝉联第一,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
    的头像 发表于 08-20 10:22 ?109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