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展望2019年,Tesla还有多愿景等着实现

MZjJ_DIGITIMES ? 来源:lq ? 2019-01-16 15:3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创立至今已有15年的Tesla,从早期仅少量生产高档电动车Model S及X起家,Tesla执行长Elon Musk对于让电动车全球普及有很高的梦想,在Musk梦想驱使下,正一步步建立自有电动车普及生态体系,坚持自有电动车必须完全自造。

这让Tesla及Musk在2018年吃足苦头,甚至一度濒临破产边缘,但也因Model 3及时达到量产目标及逐步克服交货难题,终于带动Tesla在2018年第3季首度创造获利,这对Tesla是一个营运里程碑,对全球电动车产业来说同样如此。

在全球汽车产业中,Tesla正在扮演的角色,就好比2007年时苹果(Apple)之于全球手机产业的角色,正在用崭新变革的思维和技术,引领整个产业巨轮朝更前瞻技术的产品目标迈进,并引领既有产业各个传统投入业者加入竞局。

虽然这对Tesla来说势必形成更庞大的竞争压力,但至少Musk带领的Tesla在历经2018年风风雨雨下,算是初步做到了引领汽车产业变革的程度。展望2019年,Tesla还有多愿景等着实现,能否在2019年维持逐季创造获利也值得观察。

以福特River Rouge生产线为榜样

与许多造车新创企业不同的是,Musk认为Tesla若要具备长期竞争优势,本身就必须拥有强大的造车产能,因此以福特汽车(Ford)River Rouge生产线为榜样,认为这才是创造Tesla长期竞争力的基础。

可以看到Tesla除了完全自建Fremont电动车生产线,也设有电动车关键锂电池生产厂房Gigafactory 1,所有电动车均自产自销不假他人之手,垂直整合策略落实得彻底,借此让Musk能够完全掌握从研发设计到落实制造生产的各环节,并因应需求调配生产线。

但Musk仍缺乏大量生产线的经验,所以2018年上半要快速拉升Model 3产能期间,Tesla可说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吃足苦头,过程中不仅Fremont原先预计的生产线计划完全变调,部分关键零组件甚至是靠人工搬运。即使如此,Musk在「极致化」的压力之下似乎找到了方法,让一辆Model 3只需约40个流程、90分钟时间就可完成生产,这比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流程快上许多。

从加州Fremont生产线的经验中Tesla似乎学到了教训,新设立的第3条Model 3帐篷生产线就在吸取这些经验下有所精进,厂房环境也更为整洁,这甚至让Musk认为,足以作为后续扩大其他电动车生产线的模板。

如Tesla内部计划新一代Model Y SUV电动车生产线,可能就要以Model 3产线为基础进行微调设计,Tesla计划Gigafactory 1至2020年底每周Model Y要达7,000辆产量;中国Gigafactory 3的Model Y每周产量,预计到了2021年2月也要达到5,000辆。

Musk也表示,Tesla最快2019年要将Model 3一部分生产流程,迁移至Gigafactory 3进行。预料快速完成建厂不是问题,后续将取决Tesla对Gigafactory 3的零组件配送能力,以及能否及时完成Gigafactory 3生产线设立的问题。

所以在Tesla终于克服「生产地狱」、并有余裕要在海外设厂下,2018年下半起Model 3每周产量便达5,000辆以上,至11月底已达每日1,000辆产量水平,2018年第4季整体电动车生产量达86,555辆。

这终于缓解Tesla庞大交车订单压力,2018年第4季交货量也达90,700辆,比第3季再成长8%;2018全年交货量超过24.5万辆。

后续Tesla还将持续降低Model 3成本,以及维持当前生产率及生产质量,Musk也认为车体生产为当前主要瓶颈,希望员工注重简化流程、缩短周期时间及工作时间,以让Tesla到了2019年能够开始量产3.5万美元标准型Model 3。

Tesla在2018年第3季首度出现公开上市8年来的获利,该季净利达3.12亿美元,并预期如此的正向获利与现今流表现可持续下去。不过Tesla若要在2019年持续扩大Model 3产能,Gigafactory 1的电池组产能是否能持续扩充以提供足够关键零组件,也是一大关键。

因此,即使Musk领导风格及作风遭部分外界诟病,Musk虽然具群众魅力及推销能力,但凡事亲力亲为、内部员工称为「Elon Way」的管理风格,却也遭受非议。

另外,2018年以来也传出如在北欧挪威的售后服务出现很大问题,如零组件短缺、补货时间太长等,导致让车主要更换某些零件必须等上一段很长时间,情况严重到可能影响行车安全。如果Tesla未能在被誉为全球电动车导入样板市场的挪威解决这些问题,也可能成为未来大量电动车导入全球市场后,可能面临的挑战。

自驾硬件技术后势可期

Tesla电动车一向被认为技术领先各家传统汽车制造商。如瑞银(UBS)分析指出, Model 3动力传动系统(Power Train)为领先同级竞争车款好几年的下世代军用级技术,且Model 3电池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制造成本更低,即使电池组大小相似,仍可提供更长距离行驶里程。整体肯定Tesla动力传动系统垂直整合能力。

Tesla在自有自驾技术发展上也不遗余力,如持续优化自有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以及开发自有人工智能(AI)自驾芯片。如挖角超微(AMD)芯片架构大将Jim Keller及多名高层,2018年上半内部研发团队已生产出AI芯片,并实际投入道路测试,将搭载于新一代「hardware 3」Autopilot套件中,未来也将取代既有的hardware 2.0及2.5。

Musk日前也透露,Tesla为Autopilot开发的全新神经网络计算机,目标在2019年上半会投入生产,并将导入所有Tesla新车,宣称这款新计算机可提升Autopilot每秒运算效能达5~20倍。外界分析,Tesla这款搭载自制AI芯片计算机的发展,可视为近3年Tesla要让自有电动车更具强大运算能力下,投入资源长期发展后的集大成。

在当前全球自驾车和自驾技术开发浪潮下,光达(LiDAR)被视为是补充自驾车所采感测技术所需冗余设计和重叠能力的一大关键感测技术。但一直以来Musk却都公开否定光达技术,至今Autopilot系统也仍是采用光学辨识技术的摄影机作为感测技术,但单靠摄影机是否完全足够,从Autopilot仍存在判别盲点似乎可验证结果。

日前***地区就有Tesla车主太过相信Autopilot自驾辅助系统,完全交由Autopilot驾驶,在夜间行驶时因误判前方物体,导致未减速撞上警方巡逻车;2018年初更曾因Autopilot误判美国加州高速公路上标志,导致Tesla Model X撞上护栏,出现致命交通事故。因此,2019年Tesla在自有Autopilot自驾硬件及系统开发上会有如何的进展,仍得持续观察。

贸易战攸关中美电动车龙头竞夺

对于亟欲拓展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电动车市场的Tesla来说,仍持续进行且冲突更甚的中美贸易战,反而成为Tesla扩大进军中国市场一大变量,而身处贸易战下美国电动车产业的代表性企业,Tesla的技术、产能及续航力也隐然成为2019年中美科技产业或电动车产业竞夺领先地位的一个关键要角。

Tesla若要避免关税调升导致其电动车进口中国面临更高成本的风险,上海Gigafactory 3尽速建成投入生产便成为一大减低这项风险的关键因素。而2018年12月初上海市政府宣布Gigafactory 3已完成土地平整项目,预计2019年下半可部分投入生产,被视为Gigafactory 3在2019年内就可望完工、并投入生产的一大保证。

若Gigafactory 3真能在2019年下半就投入量产行列,一方面有助Tesla更快速布局国内市场,也可减少受中美贸易战关税调升波及风险,并可缓解Tesla美国产线产能压力,对Tesla后续扩大营运规模自有很大助益。

而在国内积极推广电动车这类洁净能源交通工具,加上国内经济迅速成长、拥有庞大消费市场下,如果没有Tesla,美国与中国的电动车销量差距只会愈来愈大,且Tesla也是全美唯一在比亚迪(BYD)之外,对电动车发展做出大量且明确承诺的公司。

竞争挑战加剧大众市场决定命运

在众多传统汽车制造商眼见Tesla开创的电动车销售盈利模式可行下,均程度不一在开展自有电动车技术与事业,包括通用汽车(GM)、福特(Ford)、福斯汽车(Volkswagen)、奥迪(Audi)、戴姆勒(Daimler)、BMW、保时捷(Porsche)、Jaguar、雷诺(Renault)、宝狮雪铁龙集团(PSA Group)、现代汽车(Hyundai Motor)以及起亚汽车(KIA)等。

如戴姆勒旗下奔驰(Mercedes-Benz)于9月初发表全新电动车款EQC电动SUV,计划2019年开始生产;BMW也计划2020年推出自有电动车X3 SUV;保时捷已发表自有纯电动跑车Taycan,预计2019年开始量产。

虽然这些传统车厂电动车在性能表现上,可能仍未达Tesla电动车水平,但这些传统车厂进军这块市场似乎不是玩玩而已。即使现阶段全球电动车市场仍未打开,传统车厂在电动车所需基础设施布建进度上也明显落后Tesla,如充电站设置数量等。

但由于欧盟(EU)及美国加州都祭出汽车废气排放相关法规,加上传统燃油汽车面临国内车厂的威胁,预期传统车厂仍会持续投入自有电动车业务发展,即使很可能持续亏损也应不会轻言退出,一但市场打开,电动车战国时代就可望到来。

综观2019年Tesla前景,是在量产能力逐步打稳基础上持续发展,并有望见到海外生产线投产,自有先进汽车及电动车技术也可望进一步成熟,并可能看见更多新车型推出,如Model Y、Tesla Semi,或是可能推出电动皮卡车等。

但全球电动车早期市场的规模毕竟有限,一旦这块小众市场无法持续扩充,加上愈来愈多后进者跟上竞争脚步,Tesla后续即使产能打开,是否能连结上一般大众消费性市场愿意选择电动车的更庞大市场,将决定Tesla未来命运。(2019年产业展望系列)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动车
    +关注

    关注

    73

    文章

    3090

    浏览量

    116368
  • Tesla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30

    浏览量

    16110
  • Model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43

    浏览量

    25844

原文标题:【展望专题】Tesla克服“生产地狱” 速建上海Gigafactory 3扩大中国布局

文章出处:【微信号:DIGITIMES,微信公众号:DIGITIME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书籍评测活动NO.64】AI芯片,从过去走向未来:《AI芯片:科技探索与AGI

    、请在收到书籍后2个星期内提交不少于2篇试读报告要求300字以上图文并茂。 4、试读报告发表在电子发烧友论坛>>社区活动专版标题名称必须包含 【「AI芯片:科技探索与AGI
    发表于 07-28 13:54

    SK海力士的未来

    1969,40万名科技工作者凭借坚韧不拔的协作精神,成功完成登月计划“阿波罗11号任务”,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纪元。2003,来自6个国家20多家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历经13通力合作,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重塑了现代医
    的头像 发表于 07-21 15:57 ?301次阅读

    引领 “骉鑫”天下--骉鑫集团CEO谢鹏博专访

    KinghelmSlkor骉鑫集团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谢鹏博先生领导是企业的灵魂,为企业长期发展指明了方向,善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7-03 10:38 ?361次阅读
    <b class='flag-5'>愿</b><b class='flag-5'>景</b>引领 “骉鑫”天下--骉鑫集团CEO谢鹏博专访

    富士通发布2025技术与服务

    富士通株式会社发布了《Technology and Service Vision 2025(富士通技术与服务2025)》,对商业与社会的未来进行了总结与
    的头像 发表于 06-28 10:15 ?668次阅读

    谷歌打造通用AI助手的

    在过去的十中,我们为现代 AI 时代奠定了许多基础,从率先提出所有大型语言模型赖以构建的 Transformer 架构,到开发 AlphaGo 和 AlphaZero 等可以学习和规划的智能体系统。
    的头像 发表于 05-23 14:48 ?477次阅读

    NVIDIA CEO黄仁勋展望AI基础设施产业

    NVIDIA CEO 黄仁勋在 COMPUTEX 的主题演讲中,描绘了 AI 未来的宏伟,同时展示了新平台与新合作。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0:11 ?457次阅读

    MCU在车载系统中的展望

    MCU在车载系统中的展望 以下是MCU在车载系统中的展望: 技术发展趋势 高性能与低功耗并重 :智能座舱等车载系统对MCU的计算能力和内存资源要求不断提高,以支持复杂的控制算法和高速数据处理。同时
    发表于 01-17 12:11

    索尼CES 2025亮点抢先看

    索尼集团公司(下称 “索尼”)将参展2025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2025),该展会将于美国当地时间1月7日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举行,本次索尼展出的主题为 “创意娱乐”,这是索尼未来十
    的头像 发表于 01-10 15:35 ?856次阅读

    CES 2025:黄仁勋展望AI助手融入未来的

    了多媒体服务的蓬勃发展,并重塑了应用程序的开发方式。 然而,黄仁勋也指出,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传统的计算模型已经难以适应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面对这一挑战,英伟达并未止步,而是积极寻求突破,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新的未来。 在这个未来中,AI助手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4:41 ?565次阅读

    Roc Yang对2025半导体市场的分析与展望

    正值岁末年初之际,我们回顾2024,半导体产业经历了增长与阵痛并存的局面,复盘2024的半导体产业状况,有哪些长足的进展又有哪些短板?展望2025,半导体市场又有哪些机会,该如何
    的头像 发表于 01-06 09:36 ?983次阅读
    Roc Yang对2025<b class='flag-5'>年</b>半导体市场的分析与<b class='flag-5'>展望</b>

    2025寄语:连接器及线缆行业如何破浪前行?

    新岁序开,同赴新程。2025连接器及线缆行业如何破浪前行?《国际线缆与连接》寄语至,携手诸君,迎岁展望
    的头像 发表于 01-04 09:55 ?812次阅读

    NVIDIA展望2025AI的应用前景

    AI 正重塑着各行各业,从医疗健康到电信,从媒体娱乐到零售,其身影无处不在。NVIDIA 的多位专家从不同行业出发,对 2025 AI 的发展做出了诸多极具前瞻性的预测,并展望了 AI 在各行各业的广阔应用前景。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11:43 ?1154次阅读

    联想集团公布下一阶段Smarter AI for all

    全球数字经济领导企业联想集团在Tech World上公布了下一阶段Smarter AI for all,并展示了全面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服务和设备组合,为全球千行百业和千家万户带来了转型和切实的投资回报,同时,联想集团还宣布了一系列关键性新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10-17 09:13 ?1156次阅读

    越南定半导体路线图:2030建1芯片厂10封测厂

    9月23日最新资讯显示,越南政府于当地时间21日正式公布了其雄心勃勃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蓝图,该战略覆盖了至2030的详细规划及展望至2050的宏伟
    的头像 发表于 09-23 16:48 ?1168次阅读

    越南总理:2030芯片产业年收入目标超250亿美元

    9月21日,越南政府通过越南总理范明政签署的第1018/Q?-TTg号决定,正式公布了越南半导体产业未来发展规划,该蓝图明确了至2030的发展战略及展望至2050的宏伟
    的头像 发表于 09-23 14:57 ?105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