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国本土AI人才数量持续增长,海外人才回流是大势所趋

电子工程师 ? 来源:未知 ? 作者:李倩 ? 2018-11-12 10:4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中国本土 AI 人才数量持续增长,海外人才回流是大势所趋

AI技术的迅速发展,更直观的体现是 AI 人才的急速增长。根据 CSDN 社区统计的数据显示,2013- 2016 年间,无论是发布 AI 类文章的总用户数、还是 AI 文章的总数量平均都有至少 2 倍速的数量增长, 而这两大维度的数据集中爆发的时间点是 2017 年,这恰好也是科技界对 AI 发展的讨论最为火热之 时,2018 年发布 AI 文章的用户数和 AI 文章数量进入缓慢增长期。

近几年中国的 AI 人才在不断增长,但根据领英的数据,目前中国的高层次 AI 人才还极度缺乏,尤其从业 10 年以上的 AI 人才数量与美国相比有很大差距,并且大多 AI 人才都依赖于海外引进。

可以看到,在中国 AI 人才回流潮中,从美国回来的 AI 人才占据四成,考虑到美国是吸引科技人才流入 的重地,那么这一轮人才回流潮说明,无论是在薪资、政策层面还是大力发展高科技环境等方面,中 国对这些海外高端技术人才产生了强劲吸引力。

我们认为,本土 AI 人才的逐渐崛起以及海外 AI 人才的回流将有力推动中国 AI 产业上的发展,并提升中国的 AI 实力,这些人才将构成未来中国 AI 发展的中流砥柱。

人工智能潮水流入本科教育,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人工智能专业

可以明显看到,在 2017 年前,虽然人工智能在业界的发展已经较为火热,但高校在 AI 课程设置上却很“冷静”。但 2017 年是中国高校设置AI相关专业的一个分水岭,受中国政府顶层设计上的影响,建设人工智能学院的高校数量急剧增加。

2017 年 7 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发布,指出要建设人工智能学科, 拓宽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内容,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以及重视人工智能与现有专业的交叉融 合。2018 年 4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更是为高校 AI 人才的 培养进行了提纲挈领的说明。

来自 CSRankings 的数据显示,中国高校 AI 实力榜前五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除了这些顶尖名校外,随着不同层次高校争相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相应 AI 人才梯队会逐渐完备。

我们认为,增设 AI 专业、发展人工智能教育会是中国高校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主流趋势,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在新时代技术浪潮中会成为高校学生眼中的“香饽饽”,正如互联网时代兴起后,计算机专业才有了跃升为热门专业的繁荣景象。

▌AI 开发者大调查

除了上述 AI 人才数据分析之外,CSDN 社区也针对开发者做了 AI 领域的具体用户调查问卷,部分问题调研数据存在重复统计情况。

1. 四成开发者正在尝试使用 AI 技术,但仍有三成开发者在“观望”

目前来看,正在尝试使用使用 AI 技术的人占四成,所在领域的核心技术就是 AI 技术,已经用 AI/机器学 习/深度学习做出了一些成绩的用户也有近三成,处于“观望”中的用户数量同样还有三成。

2. 自学是开发者学习 AI 技术的普遍方式,本科 AI 教育数据将增长

从学习 AI 相关技术的方式来看,大多数用户依然是通过自学和工作实践中来跟进学习新技术,通过 线上报班学习居于其次,而通过大学科班学习的人数只有不到 10%,不过,随着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设置 AI 相关专业,这一数据预计会有数量级的增长。

3. 九成开发者认为数据科学家会成为新时代程序员

数据显示,87% 的用户认为数据科学家会成 为新时代的程序员,但在 AI 时代,程序员的 职能也将发生相应变化,他们将不单单具备编程能力,而是朝着数据科学家方向发展, 需要具备数据处理能力、技术能力、决策能 力等综合能力。

4. Torch/PyTorch 机器学习框架的受欢迎程度快赶上 Tensorflow

根据图表数据,使用 Torch/PyTorch 的用户已经快要赶上 Tensorflow,而百度的 PaddlePaddle 框架处 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5. 决策树等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的使用量更多,强化学习等新方法在迎头追赶

从使用机器学习类型的情况来看,AI工程师使用机器学习类型最多的依次为决策树、聚类分析、贝叶斯,这些都算是传统的机器学习类型,而以强化学习为代表的机器学习类型近年来关注度增高,将成为一种新趋势。

6.CNN、RNN 是最受欢迎的神经网络模型

从神经网络模型来看,最火热的无疑是 CNN/IGN,使用人数占比为 35%,紧随其后的 RNN/LSTM/GRU/NTM 使用人数占比为 23%,SVM 使用人数占比为 19%。

7.绝大数开发者所属公司已具备初步智能化能力

数据显示,目前处于商业智能、数字化、算法模型阶段的公司数量依次居于前三位,而以 AI 驱动的公司数量占比最低为 4%。也就是说,参与调查的开发者所属公司中,绝大部分已经具备了初步 AI 化的能力,但距离围绕 AI 技术构建商业模式这一步还有很远的距离。

8.企业对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数据分析岗位需求更大

上图表明,从事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的数量最多,然后依次是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图像处 理工程师、数据科学家/数据分析师/数据挖掘工程师,但与之相对应的,在下图中也体现出这些 AI 岗位的缺口数量也很大,当然,根据这些 AI 岗位数量也可以看到一些技术应用的冷热程度。

9.制造业、金融和医疗三大行业与 AI 技术结合最为紧密

数据图表显示,目前 AI 技术与制造业的结合最多,金融、医疗位列二、三名。另外,能源、零售、旅游 等有巨大成长空间的“AI+”行业值得关注。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08

    文章

    49115

    浏览量

    250430
  • ai技术
    +关注

    关注

    1

    文章

    1308

    浏览量

    25204

原文标题:2018 中国AI人才大调查:14张图表解读他们来自何处,又将去往何方?

文章出处:【微信号:rgznai100,微信公众号:rgznai100】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科技巨头疯狂抢人!年薪126万起,AI人才岗位暴增三倍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自动驾驶到生成式AI,从智能制造到医疗诊断,AI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推动了对AI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01:26 ?5027次阅读
    科技巨头疯狂抢人!年薪126万起,<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人才</b>岗位暴增三倍

    AI的未来,属于那些既能写代码,又能焊电路的“双栖人才

    AI模型在MCU/NPU部署的文章互动量增长超300%;嵌入式AI相关问答数量翻倍;PCB+AI+自动控制领域投稿创历史新高。这不是巧合,
    发表于 07-30 16:15

    云知学院携手行业伙伴推动AI人才培养

    随着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各行业对AI 人才的渴求愈发强烈,人才培养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从日常办公的提质增效,到复杂专业领域的深度应用,AI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人们的工作
    的头像 发表于 07-18 17:29 ?544次阅读

    华为受邀出席ICT人才发展高峰论坛

    “近日,在第九届华为ICT大赛中国总决赛期间,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主办,东南大学、华为联合承办的ICT人才发展高峰论坛在东南大学隆重举行。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时代ICT人才
    的头像 发表于 04-01 15:58 ?468次阅读

    筑基&quot;AI+人才&quot;培养,浪潮信息携手元脑伙伴拓尔思推出智慧教育新平台

    技术培训、课程资源建设、联合创新竞赛、技能测评认证四大教育创新培养服务,打造与时俱进的教学实践融合新模式,破解智慧教育行业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与技能脱节难题,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精准对接。 目前,基于AI创新培养综合服务平
    的头像 发表于 03-27 16:56 ?365次阅读
    筑基&quot;<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人才</b>&quot;培养,浪潮信息携手元脑伙伴拓尔思推出智慧教育新平台

    中企出海财务合规难?交给「云+AI」来破局

    、供应链韧性、人才管理、IT架构、AI赋能等角度进行复盘回顾,探讨如何依托先进的数字化架构构建中国企业系统性的全球运营能力。 ? 全球化的浪潮下,中企出海已成大势所趋。对于出海企业而言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15:49 ?321次阅读
    中企出海财务合规难?交给「云+<b class='flag-5'>AI</b>」来破局

    AI看点:中国AI人才缺口达500万人 政府工作报告:支持AI大模型广泛应用

    给大家带来一些AI消息: 中国AI人才缺口达500万人 在央视财经的一篇报道中提到,目前我国AI人才
    的头像 发表于 03-05 14:59 ?923次阅读

    FF公布AI人才招聘计划

    "、"FF"或 "公司")今天宣布,已启动AI领域关键职位的招聘,以支持FF及FX战略的AI研发计划,并大幅增加AI研发投入。公司现已面向全球招募AI领域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11:12 ?518次阅读

    十大钢结构企业的智能制造

    钢结构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为大势所趋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3:37 ?961次阅读

    OpenHarmony人才生态大会南向生态社区发展论坛在武汉圆满举办

    与三方库等,持续发展伙伴及人才生态,共建共享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根社区。 (OpenHarmony项目群工作委员会执行总监 陶铭) OpenHarmony硬件芯片工作组组长谭鹏举分享硬件生态建设思考
    发表于 11-29 09:54

    标贝科技:AI基础数据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底层支撑

    随着不同大模型在语言理解及生成等领域的出色表现,大模型别后的规模规律不断强化数据在要提升AI性能上的关键作用,AI数据服务可加速高质量数据的获取与标注,推动AI算法的创新与持续优化,是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8:32 ?656次阅读
    标贝科技:<b class='flag-5'>AI</b>基础数据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底层支撑

    全球MCU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中国OEM厂商崛起

    近日,知名市场研究机构YoleGroup发布了一份关于全球微控制器(MCU)市场的详细报告。该报告预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全球MCU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到2029年将达到
    的头像 发表于 10-08 11:28 ?856次阅读
    全球MCU市场规模<b class='flag-5'>持续增长</b>,<b class='flag-5'>中国</b>OEM厂商崛起

    降本增效大势所趋,电控MCU内卷加剧,本土厂商如何破局?

    电控市场竞争激烈,本土MCU厂商该如何应对?来看中微半导是怎么通过技术创新找到突破口的。 近年来,全球电动工具市场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 预计到2025年,电动工具市场的规模将
    的头像 发表于 09-23 10:50 ?680次阅读
    降本增效<b class='flag-5'>大势所趋</b>,电控MCU内卷加剧,<b class='flag-5'>本土</b>厂商如何破局?

    中新社对中国量子计算人才培养发出“刀叉与筷子”前瞻之问

    来源:中国新闻社原标题:量子计算人才培养,用“刀叉”还是“筷子”科技战的背后是人才战。当前,美国IBM公司和中国本源量子公司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正同价向全球提供收费量子计算服务,
    的头像 发表于 08-04 08:23 ?804次阅读
    中新社对<b class='flag-5'>中国</b>量子计算<b class='flag-5'>人才</b>培养发出“刀叉与筷子”前瞻之问

    天合光能:TOPCon组件成为主流,700W+大势所趋

    趋势。天合光能作为行业引领者受邀出席并发表演讲,产品经理庄凌在演讲中表示:TOPCon组件成为主流,700W+大势所趋。此外,她还同与会者分享了应用i-TOPCon技术的至尊组件的可靠性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08-02 11:46 ?1074次阅读
    天合光能:TOPCon组件成为主流,700W+<b class='flag-5'>大势所趋</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