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Xtacking? 架构取得三大技术突破,64层3D NAND预计明年批量出货

罗欣 ? 来源:集微网 ? 作者:佚名 ? 2018-09-20 10:2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集微网消息,9月19日,2018年中国闪存市场峰会(CFMS2018)在深圳举行,长江存储总经理杨士宁博士以“创新Xtacking?架构:释放3D NAND潜能”为主题,介绍长江存储Xtacking?架构的技术优势和长江存储3D NAND新进展。

如今我们终端设备需要存储的数据越来越多,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要求分析数据的速率也越来越快。杨士宁表示,闪存市场增长的很快,64层3D NAND已经量产,这相当于最新的苹果 A12芯片7nm工艺技术;实际上,NAND也是根据摩尔定律往前推进,我们终端设备需要的数据越来越多,分析的速率也越来越快,技术也需要不断突破。

“虽然长江存储是个新公司,但我们也希望创新,来为这个产业做贡献。”杨士宁表示,长江存储创新的Xtacking?架构技术将为3D NAND闪存带来更高的I/O性能,更高的存储密度,以及更短的产品上市周期。

“Xtacking?架构在业界算是比较新的技术,且在可靠性、稳定性等测试上都很好;不过,现在我们3D NAND还没有批量出货,等大批量出货之后,才能算是成功,我们预计能在2019年批量出货。” 杨士宁说到。

Xtacking?一个新的架构,通过Xtacking?,周边控制电路设计可以随意选择逻辑电路的先进工艺。采用Xtacking?,可在一片晶圆上独立加工负责数据输入输出及记忆单元操作的外围电路。这样的逻辑电路加工工艺,可以让NAND获取所期望的高I/O接口速度和功能。

在传统3D NAND架构中,外围电路约占芯片面积的20~30%,降低了芯片的存储密度。随着3D NAND技术堆叠到128层甚至更高,外围电路可能会占到芯片整体面积的50%以上。通过Xtacking?技术将外围电路置于存储单元之上,从而实现比传统3D NAND更高的存储密度。

“在研发周期上,采用Xtacking?架构架构,3D NAND产品研发周期至少减短三个月,生产周期可缩短20%,从而大幅缩短3D NAND产品的上市时间。”据悉,通过Xtacking?架构技术可充分利用存储单元和外围电路的独立加工优势,实现了并行的、模块化的产品设计及制造,可缩短3D NAND产品开发时间。

虽然长江存储成立才仅仅2年多时间,但在IC制造方面已经有10多年的经验积累。长江存储NAND产品是在武汉新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武汉新芯是12年前成立的,一开始跟中芯国际有过合作。

杨士宁表示,我们最早是从9层堆栈的NAND芯片验证开始做,现在我们64层堆栈的3D NAND芯片验证刚刚取得成功。在未来的发展中,长江存储将主要注重大规模存储器研发设计和制造,我们第一代NAND产品已经量产上市,客户的反馈还是非常正面的,我们希望第二代3D NAND产品将于明年量产上市后,开始赚钱。

本文来源:集微网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3D
    3D
    +关注

    关注

    9

    文章

    2961

    浏览量

    111106
  • 长江存储
    +关注

    关注

    5

    文章

    325

    浏览量

    38397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光库科技薄膜铌酸锂相干驱动调制器批量出货

    光库科技96 GBaud和130 GBaud薄膜铌酸锂(TFLN)相干驱动调制器(CDM)产品现已实现面向全球头部客户批量出货
    的头像 发表于 03-27 13:43 ?424次阅读

    ?超景深3D检测显微镜技术解析

    在现代科技领域,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始终是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引擎。上海桐尔作为这一领域的探索者,其超景深3D检测显微镜技术突破,为科
    发表于 02-25 10:51

    3D打印中XPR技术对于打印效果的影响?

    我是3D打印设备的制造商,我想具体了解下3D打印中XPR技术对于打印效果的影响? 或者是否能提供对应的专利信息以备查阅
    发表于 02-18 07:59

    TechWiz LCD 3D应用:局部液晶配向

    ,并增加Condition为局部摩擦的,所以要注意区域的设置; 设置完成后要生成mesh文件 2.2在TechWiz LCD 3D软件中将Local Mask的顶部以及底部
    发表于 02-08 08:52

    腾讯混元3D AI创作引擎正式发布

    近日,腾讯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混元3D AI创作引擎已正式上线。这一创新性的创作工具将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3D内容创作体验,标志着腾讯在AI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混元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0:33 ?647次阅读

    3D打印技术在材料、工艺方面的突破

    2024年3D打印技术领域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应用方面继续取得突破,并呈现出多样的发展态势。工艺方面,行业更加关注极限制造能力,从2023年的无支撑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8:11 ?1018次阅读
    <b class='flag-5'>3D</b>打印<b class='flag-5'>技术</b>在材料、工艺方面的<b class='flag-5'>突破</b>

    3D打印技术,推动手板打样从概念到成品的高效转化

    ,2021年中国3D打印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61.5亿元,同比增长34.1%。随着各项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预计到2024年将有望突破400亿元,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这
    发表于 12-26 14:43

    uvled光固化3d打印技术

    说到UVLED光固化3D打印技术,那可是当下3D打印领域的一股清流啊!这项技术利用紫外线和光固化树脂来制造3D打印模型,原理简单又高效。UV
    的头像 发表于 12-24 13:13 ?823次阅读
    uvled光固化<b class='flag-5'>3d</b>打印<b class='flag-5'>技术</b>

    3D NAND的发展方向是500到1000

    芯片行业正在努力在未来几年内将?3D NAND?闪存的堆栈高度提高四倍,从 200 增加到 800 或更多,利用额外的容量将有助于满足对各种类型内存的无休止需求。 这些额外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1:00 ?835次阅读
    <b class='flag-5'>3D</b> <b class='flag-5'>NAND</b>的发展方向是500到1000<b class='flag-5'>层</b>

    【半导体存储】关于NAND Flash的一些小知识

    NAND只需要提高堆栈层数,目前多种工艺架构并存。从2013年星推出了第一款24SLC/MLC 3D V-
    发表于 12-17 17:34

    UV光固化技术3D打印中的应用

    UV光固化3D打印技术凭借高精度、快速打印环保优势,在工业设计等领域广泛应用。SLA、DLP及CLIP技术各具特色,推动3D打印向高速、高精度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11-15 09:35 ?1582次阅读
    UV光固化<b class='flag-5'>技术</b>在<b class='flag-5'>3D</b>打印中的应用

    3D扫描技术医疗领域创新实践,积木易搭3D扫描仪Mole助力定制个性化手臂康复辅具

    1、“3D扫描+3D打印”技术为矫形修复、医疗辅助器具定制等领域带来突破性创新 近年来,随着AI、大数据、3D扫描、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1:25 ?775次阅读
    <b class='flag-5'>3D</b>扫描<b class='flag-5'>技术</b>医疗领域创新实践,积木易搭<b class='flag-5'>3D</b>扫描仪Mole助力定制个性化手臂康复辅具

    中兴通讯携手中国移动推出AI裸眼3D创新产品

    产品凭借Neovision 3D Anytime突破性的2D3D技术,以及5G与AI的深度融合,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沉浸、更为丰富的裸眼
    的头像 发表于 10-15 10:05 ?1499次阅读

    物联网行业中的模具定制方案_3D打印技术分享

    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断层扫描的逆过程。断层扫描是把某个东西“切”成无数叠加的片,3D 打印则是通过连续的物理层叠加,逐增加材料来生成
    的头像 发表于 10-09 09:54 ?586次阅读
    物联网行业中的模具定制方案_<b class='flag-5'>3D</b>打印<b class='flag-5'>技术</b>分享

    泛林集团推出第代低温电介质蚀刻技术Lam Cryo 3.0,助力3D NAND迈向千新纪元

    里程碑式的技术突破,不仅巩固了泛林集团在3D NAND闪存蚀刻领域的霸主地位,更为全球存储技术的未来发展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09:31 ?146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