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I如何成为外科医生的第三只眼

飒特红外 ? 来源:飒特红外 ? 2025-09-03 15:1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在四川省肿瘤医院的一间手术室里,冷医生的目光在患者胸腔和显示屏间快速移动。他的手中握着电刀,正对准一个深藏在肺叶背段的结节。就在这一刻,屏幕上突然亮起一道红光——一条0.2毫米的支气管动脉分支被AI系统精准标记出来,像幽灵般隐匿在塌陷的肺组织间。

"再偏移1毫米就会引发大出血,"冷医生后来回忆道,"这条由AI绘制的红线,不仅救了患者的命,也保全了我的职业生涯。"

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当今中国医疗领域正在发生的真实变革。随着拥有千亿参数的"羲和一号"医疗大模型投入使用,AI正在重新定义外科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标准。

从徒手探路到精准导航:外科手术的技术革命

传统外科手术更像是一门艺术,依赖医生的经验、手感甚至直觉。在肺癌手术中,医生需要在不断呼吸移动的肺组织中精准定位病灶,同时避开密密麻麻的血管和支气管。这个过程如同在暴风雨中穿针引线,任何细微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最令人焦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风险,"冷医生描述道,"特别是那些细如发丝的血管分支,即使在高清监视器下也难以辨识。而正是这些0.2毫米级别的血管,一旦损伤就可能引发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羲和一号"系统的引入改变了这一局面。这个千亿参数的大模型通过深度学习数十万例手术影像和数据,建立了一套精确的空间定位和识别系统。它能实时分析手术视野,标注出关键解剖结构,甚至预测0.5秒后的组织位移,为医生提供前所未有的导航精度。

AI如何成为外科医生的"第三只眼"

最初,AI进入手术室遭遇了不小的阻力。"我们都担心会变成机器人机械臂,"一位参与首例AI导航手术的器械护士坦言,"这种担忧在整个医疗团队中普遍存在。"

然而,实际的人机协作模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AI并没有取代外科医生,而是成为了他们的超级助手。在手术过程中,AI负责处理海量数据的实时分析:识别微细血管、预测组织位移、标注风险区域。而医生则专注于决策制定、应急处理和需要人类触觉的操作。

这种分工带来了显著的效率提升。数据显示,采用AI导航后,复杂肺癌手术的平均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47分钟,术中出血量从150ml降至18ml,淋巴结清扫完整率提升至99.2%。更重要的是,医生的工作强度大幅降低,能够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关键决策上。

从数据迷雾到精准医疗

打造这样一个精准的医疗AI系统绝非易事。"羲和"研发团队曾经陷入困境:早期使用3万例标注数据训练出的模型,术中配准误差达到5.7mm——这在手术中是致命级的误差。

问题的根源在于医疗数据的"异质化困境"。不同医院的CT设备层厚不同(从0.5mm到5mm不等),造影剂浓度差异导致血管显影效果不一,甚至患者的呼吸模式都存在个体差异。这些变量使得AI模型难以建立统一的标准。

研发团队通过三大技术突破解决了这些难题:
首先采用动态对抗训练,让生成器模拟不同医院的影像特征,判别器则学习识别本质解剖结构,通过这种对抗博弈剥离设备特异性噪声;
其次开发了跨模态知识蒸馏技术,将千亿参数大模型压缩至便携设备,同时保留98%以上的核心识别能力;
最后建立了自我进化机制,每台手术的脱敏数据都会回流到训练池,使模型能够周迭代升级,误差率每月降低12%。

安全与伦理:当算法参与生命决策

随着AI在医疗中的深入应用,伦理和安全问题日益凸显。2024年某市三甲医院就发生过一个典型案例:AI系统在胃癌手术中将腹膜后转移灶误识别为"无害脂肪",原因是训练数据中缺乏肥胖患者的特异型案例。

为此,"羲和"团队构建了三重安全防护体系:术前进行多中心数据验证和模拟器压力测试,只有通过率超过99.99%的系统才能被激活;术中实施实时置信度监测,一旦置信度低于0.999就会强制暂停并报警;同时给主刀医生配备"否决AI"紧急开关,确保人类医生始终拥有最终决定权。

冷医生回忆道:"三年来我只用过一次紧急开关,当时AI突然要求切除一段正常肠管。事后分析发现是患者罕见的肠系膜血管变异触发了错误判断。"这个案例被标注为"黄金反例",输入系统后使类似误判率归零。

AI与外科医生的共生进化

当冷医生完成那台肺癌手术时,AI系统在报告生成栏弹出提示:"建议:患者携带EGFR基因罕见突变(L861Q),奥希替尼剂量需调整为常规的80%。"这是基于术中快速基因检测的即时分析,展现了AI在个性化医疗中的巨大潜力。

如今的手术室正在形成新的生态:AI充当千亿参数的"医学直觉"放大器,能够处理远超人类认知极限的数据量;医生则是掌控伦理开关的"终极处理器",在精准与仁心之间做出最终裁决。这种共生关系不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也重新定义了外科医生的价值。

当0.2毫米的生死线被算法照亮,外科艺术终于挣脱肉眼的囚笼。在无影灯下,冷医生发现,他们并未被技术取代,而是被赋予了超越传统限制的能力——那双曾经只能依靠经验和直觉的手,现在有了看见不可见之物的智慧之眼。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医疗
    +关注

    关注

    8

    文章

    1930

    浏览量

    60453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6356

    浏览量

    285082
  • 导航
    +关注

    关注

    7

    文章

    562

    浏览量

    43398

原文标题:当AI握住手术刀:0.2毫米的生死抉择与外科医生的新时代

文章出处:【微信号:satirwx,微信公众号:飒特红外】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皓丽全球首款四摄AI会议平板:AI全视之 + AI智会大模型双加持

    2025年,智能会议设备市场迎来里程碑式突破——连续多年蝉联电商销量冠军的皓丽(Horion)正式推出全球首款四摄AI会议平板,以“AI全视之+AI智会大模型”的创新形态,重新定义会
    的头像 发表于 09-10 12:36 ?192次阅读
    皓丽全球首款四摄<b class='flag-5'>AI</b>会议平板:<b class='flag-5'>AI</b>全视之<b class='flag-5'>眼</b> + <b class='flag-5'>AI</b>智会大模型双加持

    营收940亿美元!苹果第三财季业绩亮,开放AI并购,中国市场重回增长

    7月31日,苹果公司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和净利润轻松打败预期。苹果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为 94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季度摊薄每股收益为 1.57 美元,同比增长 12%。毛利率从一年前的46.3%上升到46.5%。净利润达到282.02亿美元,同比去年增
    的头像 发表于 08-01 10:26 ?9296次阅读
    营收940亿美元!苹果<b class='flag-5'>第三</b>财季业绩亮<b class='flag-5'>眼</b>,开放<b class='flag-5'>AI</b>并购,中国市场重回增长

    医疗AI进化的个关键技术路径

    2025年第二十二届中国脑血管病论坛(CFCVD)上上演了一场颠覆性对决——“Deepseek”、“豆包”和“39AIAI(人工智能)模型与数位临床医生围绕脑梗死、脑出血、颅内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14:19 ?3847次阅读

    全固态激光雷达为什么迟迟未来?其技术难点是什么?

    [首发于智驾最前沿微信公众号]激光雷达(LiDAR)作为自动驾驶车辆环境感知的“第三只”,能够发射激光脉冲并接收反射光,实时构建周围物体的维点云,从而为车辆决策提供精准的距离和形状信息。与摄像头
    的头像 发表于 07-11 09:02 ?428次阅读

    商汤科技与新华医院联合发布“AI儿童全科医生

    近日,知名级甲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奉贤院区正式起航。 在开业仪式上,新华医院联合商汤医疗重磅发布基于商汤“深思考”日日新大医·医疗大模型的AI?儿童全科医生,为基层儿科医生
    的头像 发表于 07-01 15:05 ?4020次阅读
    商汤科技与新华医院联合发布“<b class='flag-5'>AI</b>儿童全科<b class='flag-5'>医生</b>”

    人民网发布首款智能硬件AI

    昨天,在成都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智慧媒体论坛上,人民网正式发布了智能硬件“AI”。据悉,此次发布的“AI”1.0版本名叫“AIyou(爱游)”。 这也是人民网研发的首
    的头像 发表于 03-28 16:48 ?1286次阅读

    东软睿驰出席盖世汽车2025第三AI定义汽车论坛

    近日,盖世汽车2025第三AI定义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召开,会议围绕AI大模型发展与应用、AI计算平台、AI技术的全域推进等前沿话题,汇聚全
    的头像 发表于 03-25 10:07 ?871次阅读

    震惊!树莓派也开始搞第三只技术?

    一直以来,技术都有能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而对于视障人士来说,这种改变可能是革命性的。多年来,辅助应用程序的数量明显增加。除了深受欢迎的Windows电脑屏幕阅读器JAWS和帮助用户浏览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软件之外,还有一些音频描述应用程序,利用智能设备摄像头来阅读实物文件和识别周围环境中的物品。制作者兼开发者Md.KhairulAlam试图创造一种廉价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3-25 09:32 ?393次阅读
    震惊!树莓派也开始搞<b class='flag-5'>第三只</b><b class='flag-5'>眼</b>技术?

    汉威科技柔性触觉传感器助力手术机器人发展

    手术室里,一名外科医生紧盯高清屏幕,远程操控数万公里外的手术机器人,为病人完成肿瘤切除、缝合手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6:00 ?733次阅读

    使用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改进颈部损伤评估

    ,比如外科医生和牙医,经常会出现颈部疼痛。佩戴厚重防护头盔的人员,包括运动员、喷气式飞机驾驶员和消防队员,也可能面临颈部损伤的风险。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09:18 ?526次阅读
    使用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改进颈部损伤评估

    新的AI研究为自主机器人手术提供未来方向

    一款常用于常规手术的由外科医生手动操作的机器人,如今已能像人类一样精准地自主执行关键手术任务。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10:01 ?681次阅读

    中芯国际季度财报亮,营收毛利双增长

    近日,两大芯片代工龙头企业相继发布了季度财报,其中中芯国际的业绩数据尤为亮。 据中芯国际公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71.2百万美元,与上一季度(1,901.3百万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11:33 ?1096次阅读

    国产MCU厂商第三季度取得亮成绩!

    年MCU消费低迷和库存高压等行业困境后,今年MCU市场整体回暖明显,多家国内MCU厂商迎来销售的显著增长。 本文整理分析了9家国内主要MCU上市企业的第三季度年报,包括兆易创新、中微半导、中颖电子等MCU厂商。通过这些企业季度报,业者能更精准把握当下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10:32 ?1083次阅读
    国产MCU厂商<b class='flag-5'>第三</b>季度取得亮<b class='flag-5'>眼</b>成绩!

    基于模型的显微手术机器人设计

    显微外科技术和工具使外科医生能够以极高的精度对人体组织的神经、血管和微小结构执行复杂的手术。虽然显微外科手术在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在亚毫米级狭窄的工作空间内进行操作需要非凡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13:54 ?853次阅读
    基于模型的显微手术机器人设计

    中兴通讯全场景AI终端应用与裸3D新品亮相

    ”的产品战略与理念,终端业务六大AI主题展示吸引了众多关注,内容覆盖全球领先的AI3D、AI同声传译和方言互译、AI安全反诈、
    的头像 发表于 10-15 10:00 ?169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