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与石化行业,设备老化、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风险如影随形,巡检作业的安全性与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稳定与人员生命安全。传统巡检模式依赖人工记录,存在数据易丢失、隐患响应滞后、现场取证困难等痛点,难以满足现代工业对本质安全的高要求。云翎智能防爆执法记录仪以“防爆设计+智能技术”为核心,重新定义巡检作业标准,为电力石化行业构建起一道覆盖“人-机-环”全场景的安全新防线。
一、本质安全需求升级: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预防”
电力石化行业作为高危领域,其本质安全要求已从单一设备防护转向全流程风险管控。传统巡检记录仪仅具备基础视频记录功能,无法应对复杂环境下的安全挑战:
防爆性能不足:石化装置区、电力变电站等场景存在爆炸性气体或粉尘,普通设备易成为安全隐患;
数据孤立低效:人工记录易出错,巡检数据无法实时同步至管理平台,隐患处置延迟;
智能分析缺失:无法自动识别设备异常(如温度异常、泄漏征兆),依赖人工经验判断,风险漏判率高。
云翎智能防爆执法记录仪通过“硬件防爆+软件智能”的双重创新,直击行业痛点,推动巡检模式从“事后取证”向“事前预警”转型。
二、核心优势:防爆为本,智能为翼
1.工业级防爆设计,适配极端环境
本安防爆认证:通过Ex ib IIC T4 Gb防爆等级认证,可在氢气、甲烷等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安全使用,外壳采用高强度铝合金+防静电涂层,抗摔、防尘、防水(IP68),适应-40℃至80℃宽温作业,满足电力石化场景的严苛要求。
本质安全电路:采用低功耗设计,限制电路能量,确保即使故障状态下也不会产生电火花,从源头杜绝爆炸风险。
2. 智能识别,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AI视觉识别:内置边缘计算芯片,支持设备表计读数自动识别(如压力表、温度计)、泄漏点检测(气体/液体)、人员安全装备穿戴检测(安全帽、防护服),实时标注异常数据并预警。
红外热成像融合:集成非制冷红外热像仪,可快速扫描设备温度分布,精准定位过热隐患(如变压器接头过热、管道保温层失效),将传统巡检从“肉眼观察”升级为“数据驱动”。
3. 实时数据互联,构建闭环管理
5G/WiFi6高速传输:支持巡检数据实时回传至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结合GIS定位,管理者可远程查看现场画面、调取历史记录,实现“巡检-分析-决策-处置”全流程闭环。
区块链存证:关键数据(如隐患视频、操作记录)自动加密上链,确保不可篡改,为事故追责提供可信依据。
4. 人机协同,提升巡检效率
语音指令交互:支持语音控制设备开关、切换模式,解放巡检人员双手,提升复杂环境下的操作便捷性。
三、场景化应用:电力与石化的安全升级实践
1. 电力行业:变电站智能巡检
场景痛点:变电站设备密集、电磁干扰强,传统巡检易漏检绝缘子裂纹、避雷器泄漏电流异常等隐蔽隐患。
云翎智能方案:
红外热成像+AI识别:自动检测设备温度异常,结合历史数据预测故障趋势;
防爆设计:适应GIS室、电缆沟等易燃气体聚集区域的巡检需求;
实时预警:发现异常立即推送至集控中心,缩短故障响应时间。
2. 石化行业:装置区动态监测
场景痛点:炼油装置区管道复杂、介质高温高压,泄漏风险高,人工巡检难以覆盖所有盲区。
云翎智能方案:
气体泄漏检测:通过AI算法分析视频画面,识别液体/气体泄漏的扩散特征;
防爆定位:在爆炸性环境中精准记录巡检轨迹,确保人员不进入危险区域;
多维数据融合:结合温度、振动、气体浓度等多参数,构建装置健康画像。
四、本质安全新范式:从“设备防爆”到“系统安全”
云翎智能防爆执法记录仪不仅是一款硬件设备,更是一套“本质安全解决方案”:
数据驱动安全:通过巡检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将安全管控从“经验依赖”转向“数据决策”;
人员行为规范:通过AI识别未穿戴防护装备、违规操作等行为,倒逼人员安全意识提升;
管理效能提升:巡检数据自动生成报告,支持隐患趋势分析,为设备维护、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在电力石化行业迈向“零事故”目标的进程中,云翎智能防爆执法记录仪以“防爆硬实力+智能软实力”,为巡检作业注入本质安全基因。
云翎智能是一家卫星低轨通讯系统方案服务厂商,始终致力于智能通讯系统软硬件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科技企业。为行业用户提供全系列单北斗记录仪,高精度执法记录仪,工作记录仪,智能巡检终端,自组网系统,应急自组网,北斗定位终端,低轨卫星物联网,卫星便携站,指挥调度系统等智能通讯设备,可支持单北斗定制。
-
记录仪
+关注
关注
1文章
553浏览量
22603 -
巡检系统
+关注
关注
0文章
131浏览量
15462 -
电力巡检
+关注
关注
0文章
61浏览量
1094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