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 近日,禾赛科技机器人感知业务副总裁刘兴伟透露,预计今年整个机器人激光雷达市场出货量将在 30 万台到 40 万台之间,其中禾赛科技面向机器人市场的出货量将超过 20 万台。
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是因为激光雷达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首先是环境感知与建图方面:激光雷达可用于精确测量与三维建模,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信号,能精确测量机器人与周围物体的距离,生成高精度三维点云数据,进而构建出环境的三维地图。这一功能使人形机器人能够清晰掌握周围空间的结构与布局,为后续的导航、避障及交互奠定基础。
其次,激光雷达能够弥补视觉传感器的不足。在强光直射、黑暗等复杂光照条件下,传统视觉传感器的感知能力会受到明显限制,而激光雷达不受光照因素影响,可持续稳定地提供环境信息。将其与视觉传感器融合使用,能有效弥补视觉传感器的短板,显著提升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再次是导航与路径规划领域。基于激光雷达的 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人形机器人可在未知环境中实时构建地图并确定自身位置。通过持续更新地图信息与自身定位,机器人能够规划出最优路径,高效地从起点抵达目标点,实现自主导航。在动态路径调整上,激光雷达可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变化(如出现新障碍物、道路被阻塞等情况),人形机器人能依据激光雷达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路径规划,避开障碍物,保障导航过程顺利推进。
第四个典型应用是避障与安全防护。激光雷达具备高精度测距能力,可精确检测出机器人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各类障碍物,包括障碍物的形状、大小、距离等详细信息。这使人形机器人在接近障碍物时能提前做出反应,避免碰撞发生,从而保障自身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最后是人机交互与协作场景。在此场景中,激光雷达可实时感知人的位置、姿态与动作,人形机器人能根据这些信息做出相应反馈,例如主动让路、跟随引导或完成特定互动动作,使人机交互更自然、流畅且高效,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此外,在与人类或其他机器人协作完成任务时,激光雷达可帮助人形机器人精准定位协作对象的位置与动作。以共同搬运物品为例,机器人能依据激光雷达感知到的人类同事的位置与动作,实时调整自身动作与力度,确保协作任务顺利完成。
当前,激光雷达正经历从 “功能验证” 到 “规模化落地” 的关键转型。禾赛科技 L2 级车载激光雷达成本已降至 200 美元,这一突破推动激光雷达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加速普及。刘兴伟认为,从割草机、扫地机等家庭场景,到无人物流车、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激光雷达的普及速度正不断加快,未来其在机器人领域的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百亿级。
-
激光雷达
+关注
关注
973文章
4263浏览量
19350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禾赛科技荣获中国割草机器人行业激光雷达引领者认证

梅赛德斯-奔驰与激光雷达巨头LuminarTechnologies宣布深化合作
禾赛拒绝“激光雷达无用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