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变配电运维:四大痛点制约行业发展
在当今电力行业,变配电运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工业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变配电运维模式的弊端愈发明显,严重制约着行业的高效发展。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剖析其中的四大痛点。
(一)设备状态监测滞后,故障响应效率低下
在传统运维模式中,主要依赖人工巡检来掌握设备运行状态。这种方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由于人工巡检的时间间隔相对较长,无法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一旦设备突发故障,往往难以及时察觉,只能陷入 “事后抢修” 的被动局面。
此外,在突发故障时,由于缺乏精准的人员技能评估体系,管理人员在指派维修任务时,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判断哪个运维人员具备处理该故障的能力。这一过程会导致故障处置延迟,进一步加剧损失。
(二)纸质化管理低效,数据流转严重脱节
在配电室巡检工作中,纸质化管理的弊端十分突出。纸质工作票、巡检单等票据不仅归档难度大,容易丢失或损坏,而且人工抄表的方式效率低下,导致数据统计严重滞后。这些数据往往不能及时反映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使得运维人员在进行决策时缺乏准确的数据支持。
同时,纸质记录的数据呈现不直观,难以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和对比。当需要查询设备的历史维保记录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在堆积如山的纸质文件中寻找,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另外,工单管理也因为纸质化的流程变得复杂繁琐。从工单的创建、派发,到执行和反馈,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因为人为因素出现延误或错误,导致整个运维流程的效率低下。
(三)人力成本高企,资源配置失衡
随着对电力供应稳定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变配电运维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然而,专业运维人力成本逐年攀升,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除了人力成本,备品备件的管理也是一个难题。传统的备品备件管理主要依赖经验判断,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持。这就容易导致备品备件的库存积压或缺货情况的发生。库存积压不仅占用大量资金,还可能因为长时间存放导致备件损坏;而缺货则会在设备故障时,因无法及时更换备件而延长维修时间,增加生产损失。
这种资源配置的失衡,使得企业在运维管理中难以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数据价值挖掘不足,智能化转型受阻
在物联网时代,设备产生的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然而,传统变配电运维模式缺乏高效的数据整合与分析工具,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被白白浪费。虽然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用电数据、设备状态数据等,但这些数据往往分散在各个系统中,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分析。运维人员难以从这些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设备的用电规律、能效情况以及潜在的故障隐患,从而错失了通过数据分析实现降本增效和业务拓展的契机。
通过对用电数据的深入分析,企业可以发现一些设备在某些时段的用电量异常高,进而优化设备的运行策略,降低能耗;通过对设备状态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前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维护,避免故障的发生。但在传统模式下,这些数据价值无法得到充分挖掘,严重阻碍了变配电运维的智能化转型。
二、安科瑞 AcrelCloud-1000变电所运维云平台:全场景智能化运维解决方案(采购/询价:安科瑞曹经理137/7441/3253)
面对传统变配电运维的重重困境,安科瑞 AcrelCloud-1000 变电所运维云平台应运而生,凭借其强大的功能特性,为变配电运维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构建起全方位、智能化的运维体系。
(一)实时监测与预警:构建设备 “数字孪生”
AcrelCloud-1000 依托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电力参数和环境数据的全面实时采集,如电流、电压、谐波等,以及环境数据,包括温湿度、烟雾、水浸等 。这些数据通过 3D 配电图与数据曲线进行可视化呈现,为运维人员提供了直观、全面的设备运行状态视图,仿佛构建了设备的 “数字孪生”,使其对设备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
在预警方面,该平台表现尤为出色,支持 10 秒极速告警。一旦监测到异常数据,系统会立即通过短信、APP 等方式进行分级推送,确保相关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得知设备异常情况。这种高效的预警机制真正实现了隐患的 “早发现、早定位、早处理”,极大地提升了故障响应效率,相比传统运维模式,故障响应效率提升了 70%。
(二)数字化运维管理:全流程闭环管控
工单智能调度:通过 APP,运维管理人员可以一键派发巡检、抢修任务,操作简单便捷。系统结合北斗定位技术,能够实时追踪任务执行轨迹,确保任务执行的透明度和可控性。任务完成后,自动生成详细的任务报告,为后续的运维分析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这一系列流程实现了运维流程的标准化、透明化,工单处理效率提升了 50%。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每一台设备建立电子档案,详细记录设备参数、检修历史等关键信息。借助智能算法,平台能够根据设备的运行数据和历史维护记录,智能推送保养周期提醒,确保设备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同时,自动生成设备健康报告,帮助运维人员全面了解设备的健康状况,提前发现潜在问题,从而延长设备寿命 20% 以上。
移动化协同作业:运维人员只需通过手机,即可实时查看设备数据、接收任务指令。在现场发现设备缺陷时,可直接拍照上传,方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问题情况,并做出相应决策。这种移动化协同作业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大大降低了往返现场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运维工作的协同效率。
(三)能效优化与分析:精准挖掘节能潜力
用电精细化管理:AcrelCloud-1000 支持尖峰平谷分时统计,能够精确计算不同时段的用电量,结合线路损耗计算功能,为用户提供全面的用电数据。通过生成日 / 月 / 年能效报表,用户可以清晰地了解自身的用电情况,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用电策略。实际应用表明,该功能可帮助用户平均降低能耗 15%-20%。
电能质量治理:实时监测 2-31 次谐波、三相不平衡度等电能质量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平台会及时提供针对性的治理建议。通过改善电能质量,不仅可以减少设备损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能有效提升供电的可靠性,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碳排可视化管理:在 “双碳” 目标的大背景下,AcrelCloud-1000 结合能耗数据推算碳排放,为园区和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量化依据。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制定切实可行的节能减排计划,积极响应国家的 “双碳” 政策,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全方位安全防护:筑牢用电安全防线
安全是变配电运维的重中之重,AcrelCloud-1000 集成了漏电监测、线缆温度监测、视频监控等多项功能,构建起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实时预警电气火灾、设备过热等风险,一旦检测到异常,立即发出警报,提醒运维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当环境参数异常时,平台还能自动联动风机、门禁等设备,实现通风散热、隔离危险区域等操作,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构建 “监测 - 预警 - 联动” 一体化安全体系,该平台使事故发生率降低了 60%,为用户的用电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系统配套硬件清单
四、实战验证:多场景应用彰显平台价值
AcrelCloud-1000 变电所运维云平台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我们将通过典型案例,深入了解该平台在不同场景下的实际应用价值。
大型园区:从 “人工运维” 到 “无人值守”
某大型工业园区内分布着 20 多个变电所,为园区内众多企业提供电力支持。在未引入 AcrelCloud-1000 之前,园区采用传统的人工运维模式,需要大量的运维人员定期巡检,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全面覆盖所有设备,导致设备隐患难以及时发现。
部署 AcrelCloud-1000 后,园区成功实现了从 “人工运维” 到 “无人值守” 的转变。平台通过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了设备过热、谐波超标等隐患 30 余次。例如,在一次监测中,平台发现某台变压器的温度异常升高,立即发出预警。运维人员接到通知后,迅速采取措施,避免了设备故障的发生,成功避免了 10 余起停电事故,保障了园区企业的正常生产。
工单处理方面,平台的智能调度功能发挥了巨大作用。工单处理周期从原来的 4 小时大幅缩短至 1.5 小时,大大提高了运维效率。同时,通过能效分析模块,园区对用电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制定了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年节约电费 80 余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双提升。
五、结语:开启变电所运维 “数智化” 新征程
安科瑞 AcrelCloud-1000 变电所运维云平台以 “实时监测 + 智能分析 + 精准管控” 为核心,精准破解传统运维痛点,推动变电所管理从 “经验驱动” 向 “数据驱动” 转型。无论是大型园区、工商业用户还是新能源场景,平台均以卓越的可靠性与灵活性,成为提升用电安全、降低运维成本、挖掘能效价值的核心工具。在 “双碳” 目标与能源数字化的浪潮下,该平台正助力更多用户实现变电所运维的高效化、智能化升级,重塑电力管理新生态。
审核编辑 黄宇
-
监控系统
+关注
关注
21文章
4099浏览量
183202 -
变电所
+关注
关注
4文章
289浏览量
16100 -
云平台
+关注
关注
1文章
1472浏览量
4074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变电所电力运维困境大揭秘!这个电力运维云平台帮你解决所有“疑难杂症”


浅谈煤矿变电所运行管理与变电所运维云平台

浅析井下采区无人值守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及应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