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A(Physical Layer Collision Avoidance)是10BASE-T1S技术中重要的冲突避免机制,启用PLCA功能后,10BASE-T1S总线上的各个节点可以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发送数据,避免出现碰撞。借助PLCA机制提升多节点通信效率是10BASE-T1S技术网络设计中的重点课题之一。本篇文章将基于负载率、时延和抖动三个维度,深度解析10BASE-T1S PLCA机制多节点通信效率。
场景
为了有一些更直观的对比,本文将选取10BASE-T1S和CANXL进行横向对比,通过两种总线技术分别发送相同的应用数据。
场景一:“长报文,慢周期”,控制总线上节点数量分别为4、6、8个,每个节点发送5ms周期报文,报文Payload长度为600字节。

场景二:与场景一在节点数量不变、整体数据量不变的情况下,“短报文,快周期”,每个节点发送1ms周期报文,报文Payload长度为120字节。

针对以上两个场景中发送的数据长度,可以计算出每一帧报文的发送时间,如下图所示:

性能分析
- 负载率分析
负载率是衡量总线利用率以及网络通信压力的重要参数,在测试场景一里,10BASE-T1S、10M CANXL以及20M CANXL的总线负载率如下图所示:

在10M速率下,由于CANXL报文中报头的速率较低,10BASE-T1S的负载率大致是CANXL的70%左右。要注意的是,CANXL是竞争型总线,因此测试场景一下10M CANXL的负载率过高,无法保证报文时延,在设置为20M后,CANXL负载降低至可接收范围。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运行在同等速率下,10BASE-T1S的报文效率比CANXL更高。
在此基础上,保留10BASE-T1S和20M CANXL,在测试场景二下进行测试,负载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可以发现,10BASE-T1S与CANXL的负载率均有所上涨,但10BASE-T1S负载率增长的幅度远小于CANXL,因此在短报文、短周期的场景下,10BASE-T1S的负载率仍优于CANXL。
- 延时分析
延时对比的对比内容为相同报文长度和周期下的报文最坏延时,在测试环境一下,10BASE-T1S与20M CANXL的延时对比如下:

由上图数据可以发现,10BASE-T1S由于PLCA机制的存在,需要排队等待其他节点报文报送完成后才可以发送,无法进行抢占,因此所有所报的最坏延时一致,且节点数量越多,最坏延时时间越长。CANXL可以根据CANID竞争发送机会,优先级高的报文可以优先发送,因此每条报文的延时不同,但从整体延时来看,CANXL的延时虽然不稳定但仍然小于10BASE-T1S。对于尽快发送要求高的场景,CANXL表现更优。
在测试场景2的短报文、短周期环境下,10BASE-T1S与20M CANXL的延时对比如下:

得益于PLCA机制,10BASE-T1S在缩短报文长度后,报文发送时间变短,发送周期循环加快,报文等待时间变短,最坏延时大幅度降低。在数值上与CANXL几乎相同,因此可以得出设计参考:在10BASE-T1S通信矩阵的设计上,较短的报文可有效降低延时。
- 抖动对比
报文接收端最小延时和最坏延时表征了报文周期的变化范围,经过两个测试环境的验证,可以得出10BASE-T1S与CANXL的抖动对比:

表格中纵向数值为接收报文周期相对于发送报文周期的变化率,观察图中数据,可以发现与延时测试类似,发送长报文时,10BASE-T1S数据周期抖动较大,CANXL比10BASE-T1S抖动情况小。发送短报文时,10BASE-T1S数据周期抖动明显降低,且略微优于CANXL。抖动验证同样印证了相同的结论,即在10BASE-T1S通信矩阵的设计上,较短的报文可有效降低延时。
以上是从网络分析的角度,在负载率、时延和抖动层面上对10BASE-T1S与CANXL两种技术进行对比以及结果分析。在进行10BASE-T1S及CANXL总线设计时,可参考以上思路进行优化。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网络分析是基于简化后的场景进行的,实际应用场景会更加复杂,需要在设计阶段进行完整、全面的仿真模拟分析。更多信息参见《驱动下一代E/E架构的神经脉络进化-10BASE-T1A》。
经纬恒润作为OPEN联盟会员和AUTOSAR联盟的高级合作伙伴,长期为国内外各大OEM和供应商提供涵盖TCP/IP、SOME/IP、DoIP、AVB、TSN、DDS等技术领域的设计和测试咨询服务,积极研发和探索车载网络前沿技术的工程应用。通过多个项目的实践经验,已建立了高质量、本土化的设计与测试一体化解决方案,为整车网络架构提供可靠支持。
-
通信
+关注
关注
18文章
6211浏览量
137998 -
多节点
+关注
关注
0文章
4浏览量
95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揭秘为什么10BASE-T1S是汽车通讯中缺失的以太网链接
安森美推出全新10BASE-T1S以太网控制器
为何10BASE-T1S是汽车通信中缺失的以太网链路

新品速递 | EMC对策产品:TDK公司推出业内首款用于汽车以太网10BASE-T1S的共模滤波器
满足10BASE-T1S规范的共模扼流圈及贴片压敏电阻
Microchip推出单对以太网(SPE)器件10BASE-T1S和100BASE-T1
10BASE-T1S车载以太网简介及网络架构

车载以太网10BASE-T1S通信解决方案

10BASE-T1S标准来袭:虹科新品以太网接口卡,汽车网络的新变革者?

10BASE-T1S在工业和汽车中的应用方案

NCN26010 10Base-T1S器件配置指南(1)

NCN26010 10Base-T1S器件配置指南(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