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晶晶)RISC-V作为开源指令集架构以其简洁、开放、可定制等特性受到行业广泛关注,目前RISC-V芯片年出货量已达百亿级,并且还在持续高速增长。RISC-V跻身主流计算架构的步伐似乎越来越快。
在2025 RISC-V中国峰会上,奕斯伟计算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何宁博士接受电子发烧友网专访时表示,RISC-V问世于2010年,是一个年轻的计算架构,需要在性能、功耗和成本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竞争力。要实现广泛的市场应用,RISC-V还需在软件兼容性、开发工具、操作系统等方面加强生态建设。
奕斯伟计算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何宁博士
国内RISC-V主控量产方案最多,奕斯伟计算“三重复用机制”降低产业化推广难度
奕斯伟计算2024年营收20.25亿元。截至去年底,奕斯伟计算成功实现100余款系统级解决方案商业化,覆盖智能终端和具身智能两大应用场景,服务全球100多家客户。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奕斯伟计算是2024年为止中国RISC-V主控量产解决方案数量最多的提供商,以及按2024年相关收入计,是中国最大的RISC-V全定制解决方案提供商。
何宁表示,过去几年,奕斯伟计算在很多方面的进展是非常快的,不论是产品数量、种类、应用场景都有质的变化。奕斯伟计算的产品线比较丰富,多个产品线同时发力,并且建立了共性底层技术、客户、供应链的三重复用机制,有效降低了RISC-V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推广的难度。目前奕斯伟计算在产品线丰富程度、产品推出速度以及数量上,还有自有专利、IP积累上都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优势,很多产品已经得到市场认可,并体现出RISC-V架构在这些领域的竞争力。
投身智能终端和具身智能领域
RISC-V具有开放、精简、模块化、易定制等特性,其在全球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市场的渗透率持续增长,中国RISC-V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亿元人民币激增至2024年的97亿元人民币,实现了213.8%的复合年增长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营业收入计,奕斯伟计算是中国最大的提供智能终端人机交互解决方案的公司。
具身智能方面,中国的具身智能解决方案市场增长强劲,从2020年的23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03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4.8%。其中RISC-V具身智能解决方案市场从2020年的3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4年的72亿元人民币,实现121.3%的复合年增长率。可以看到,具身智能为RISC-V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何宁指出,具身智能不仅仅是大家常说的人形机器人,还包括汽车、工业控制(如机械臂)、家用机器人(如扫地机器人)等在内的所有具有感知、处理、交互、执行功能的智能体,以及由此衍生的相关产品应用。
2024年奕斯伟计算的销售解决方案中,智能终端方案营收占比达88.5%,具身智能方案占比9.3%。何宁认为,无论是智能终端还是具身智能,其在AI时代都具有高能效、低成本的需求,以实现产品规模化推广;而且由于新的场景、应用不断涌现,其产品形态也在快速的变化,需要精简高效、创新灵活且演进迅速的底层硬件去支撑,这些都是RISC-V架构的优势所在。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领域的新场景、新需求也给RISC-V这种新兴架构提供快速突破的机会。
车规级RISC-V产品进入头部车企
在汽车领域,汽车智能化、电气化对于RISC-V厂商带来了机会和挑战。
何宁认为,汽车电子被认为是有利于发挥RISC-V架构优势、在未来几年内优先实现产业化突破的重点场景之一。?奕斯伟计算紧抓市场机遇,依托在消费和工业市场的产品与技术积累,入局智能汽车市场,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以RISC-V为基础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奕斯伟计算提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汽车智能座舱域的控制器、电子后视镜、中控仪表屏等功能模块,以及车身控制域的安全带、车门/天窗、车身等控制模块。此外,车路协同C-V2X通过车载设备、路侧设备的信息交互,可提供多种智能驾驶相关的服务。
在技术积累方面,奕斯伟计算基于自研车规级RISC-V内核和完整子系统进行研发、打造完善的功能安全设计流程,并通过了ISO 26262 ASIL-D体系认证,满足车规级产品研发工艺流程体系标准;拥有ISP图像信号处理、先进画质处理、高速串行数据传输等核心技术,并遵循国际标准开发了满足车用长距离高速串行数据传输的产品。
奕斯伟计算与众多头部车企均有业务合作。目前,其车载电源产品已经实现量产,多款车规级显示、触控产品已经在广汽、上汽等主机厂项目中推进上车导入,车载MCU产品、CMS(电子后视镜)、SerDes图像视觉传输等产品与方案等也已在验证阶段。
在市场需求的不断牵引下,中国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源头创新高地,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在飞速迭代和重构,为RISC-V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会。
加速落地 从技术到产品全方位投入
奕斯伟计算在智能终端、具身智能等领域取得快速发展,在汽车这类对芯片要求甚高的领域也打入头部车企,多点应用开花。其营收体量、方案应用数量等在RISC-V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这背后是奕斯伟计算对技术和产品本身的坚持投入与精心打磨。
何宁认为,推进RISC-V的产业化落地应着眼于三方面能力。
一是要有自己的内核定制优化能力。原因是从内核开发到产业化落地,如果在同一个公司里面这个周期是非常短的。因为路径很短,产品线一旦根据新场景的需求提出要求,内核团队就可以马上进行定制开发或优化,这不仅可以加快产品落地的速度,还能大大提升产品竞争力。有竞争力的产品落地,反过来又会带动RISC-V架构的推广,提升用户对RISC-V的信心。目前,奕斯伟计算已推出多款32、64位内核产品,覆盖超低功耗、车规、信息安全、高性能、AI加速等场景需求,并已应用于超50款产品中。
二是产品本身,要是能在行业里形成广泛影响力的产品,最好是面向新场景、新应用、新需求的新产品。一个行业的头部产品或创新产品,它的落地和给大家做的示范效应,一定强于一些已经杀成一片红海的产品。奕斯伟计算有一系列的产品作为典型应用案例,基本上都是属于行业里面的首发创新产品,具备成为头部产品的潜力,具有典型的示范效应。
三是要实现生态的规模化推广,产品矩阵一定要足够丰富。奕斯伟计算的原则是在所有产品线中,凡是涉及到控制和计算,能采用RISC-V架构的都统一采用。这样每年不是一颗、两颗,而是多颗同时产业化落地。采用RISC-V架构的比例越高,这种规模化效应就越强,用户对RISC-V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就越高。
生态建设 从垂直到联动
生态建设是RISC-V的薄弱环节,一方面是RISC-V硬件性能提升、功耗优化、成本下降等,另一方面也需在软件兼容性、开发工具、操作系统等方面加强生态建设。
奕斯伟计算作为AI时代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提出了RDI(RISC-V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概念,发布了RISAA(RISC-V+AI)生态技术平台,通过夯实与细化各领域子平台,形成可复用技术资源,推动方案的快速适配与落地,并借助RISAA平台推动伙伴间的技术合作、应用落地与生态共建。
同时,奕斯伟计算牵头成立RDI聚力联盟,在北京、武汉、成都等多地落地RISC-V生态创新中心,通过规范制定、测试验证、工程示范、应用推广等手段,与业内伙伴携手共建生态,提升RISC-V技术、产品和系统能力,推动RISC-V数字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创新和产业发展。
此外,奕斯伟计算还持续将产品和软件研发过程中的积累贡献给开源社区。截至2025年7月,被正式接受的patch数量已迅速超过240余项,并被纳入AOSP (Android 开源项目)、GCC、openEuler、RISC-V OpenOCD、Chromium、GNU、OpenSBI、OP-TEE、QEMU等多个开源社区的主线源代码。
何宁表示,为了快速推动RISC-V产业化落地,奕斯伟计算一直在推动RISC-V数字基础设施(RDI)这一产业概念,并强调以垂直领域应用为切入点,加速推动RDI产业化落地。垂直领域的软件数量相对可控、生态兼容适配难度相对较小,有利于实现RISC-V方案的率先落地,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软件生态,最终渗透和突破强生态场景。同时,通过在不同垂直领域整合RDI方案,规模化体系化的展示RISC-V的价值和能力,才有可能将RISC-V从“隐性”变为“显性”的存在,大大提升RDI影响力、增强社会各界对RISC-V的信心度和接受度。
小结:
在RISC-V国际基金会的推动下,RVA23 Profile在2024年10月份得到批准,成为未来几年标准化的重要配置文件。该标准通过统一ISA扩展,可解决RISC-V生态中的碎片化问题,为开发者提供跨硬件平台的开发一致性,并增强向量计算、浮点运算等高性能计算能力。随着RISC-V生态建设逐渐完善,后续RISC-V技术和产品将更具竞争力。
在RISC-V大发展的时代,奕斯伟计算锚定数字基建关键场景,持续系统性推进从技术创新到场景应用落地的产业化渗透。何宁表示,一方面,奕斯伟计算将坚持产品创新,充分发挥RISC-V优势,深耕嵌入式弱生态场景,以RISC-V开放可定制特性精准适配场景需求;另一方面,强化RISC-V与领域专用计算(DSC)的深度融合,推动其在网络加速、图像渲染、图像质量增强等专用领域的落地;同时,加速RISC-V与AI结合,在SIMD指令扩展、SIMT架构实现、高性能协处理器等多元算力层级上实现对AI的支持;还将敏锐捕捉新兴场景机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率先抢占蓝海市场高地,构筑技术与市场的双重先发优势。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奕斯伟计算通过德国莱茵T?V ASIL-B功能安全认证

Valens与奕斯伟计算达成合作,共同为中国市场带来MIPI A-PHY联合解决方案
奕斯伟计算亮相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
第九届集创赛“奕斯伟杯”赛题发布
明晚开播 |开源芯片系列讲座第26期:奕斯伟RISC-V GCC工具链实践分享

直播预约 |开源芯片系列讲座第26期:奕斯伟RISC-V GCC工具链实践分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