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东风下的零碳园区新机遇
(一)双碳目标驱动下的园区转型刚需
在 “30?60” 双碳目标的强力指引下,全国多地密集出台零碳园区建设规划。以无锡市为例,其《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 2027 年底,培育建设的零碳园区内可再生电力消费(含绿证)占比需达到 30% 以上,终端电气化率不低于 50%,并着力构建 “1+4” 工作体系,即打造零碳园区为核心,配套推进零碳工厂、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虚拟电厂、零碳服务机构四大行动。这一系列政策不仅标志着园区绿色转型从 “可选动作” 升级为 “必答题”,更预示着一个千亿级的零碳市场正在加速形成。
(二)传统园区的三大转型痛点
能源结构失衡:多数园区仍依赖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不足,导致碳排放居高不下,难以满足政策要求的能源低碳化目标。
数据监测盲区:传统监测手段仅能覆盖到变压器或主配电柜层级,末端用能设备如空调、空压机、充电桩等缺乏独立计量,分布式能源数据孤立,无法实现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精准追踪与分析。
管理效率低下:源网荷储协同不足,能源调度依赖人工经验,无法根据电价波动、天气变化、生产排程等动态调整,导致绿电利用率低,用能成本高。
二、安科瑞零碳园区解决方案核心架构:从数据到决策的全链路闭环(采购/询价:安科瑞曹经理137/7441/3253)
(一)“云 - 边 - 端” 一体化底层架构
终端感知层:全要素数据采集:部署 AEM96 三相多功能碳电表、智能传感器等设备,就像在园区的能源 “血管” 和 “神经末梢” 上安装了无数双敏锐的眼睛,实时采集电、水、气、热等能源消耗数据及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等设备运行状态。其中,碳电表堪称 “碳排放计量小能手”,可根据不同使用工况的电碳折算因子,实时计算并统计企业生产用电的碳排放量,包含 12 组碳排放值及对应因子,让碳排放计量精度达 0.5S 级,为碳盘查和能源管理提供精准数据基础,就好比给碳排放戴上了 “高精度显微镜”,让每一丝排放都无所遁形 。
边缘计算层:本地化智能处理:通过边缘计算网关实现数据预处理与边缘决策,宛如在园区能源系统的 “中间站” 安排了一群精明能干的 “调度员”。比如对光伏电站的防孤岛保护、储能系统的绝缘监测、充电桩的负荷预测等。以分布式光伏为例,可实时监测并网点电能质量,包括频率、电压、谐波等,同时根据电网要求配置防逆流保护装置,确保光伏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升绿电就地消纳能力,如同给光伏电站配上了 “安全卫士” 和 “智能管家”,既保障安全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云端平台层:全维度智能管理:AcrelEMS3.0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集成碳资产管理、能源调度、设备运维等核心功能,好似一个神通广大的 “能源大脑”。支持碳盘查清册、碳配额管理、碳排放分析等,符合 ISO14064-1:2018 国际标准,可一键生成碳盘查报告,让碳管理变得高效又专业;通过 AI 算法对能源数据深度挖掘,实现 “源网荷储” 协同优化,如根据光伏发电预测和负荷需求动态调整储能充放电策略,提升新能源消纳率 15% 以上 ,仿佛为能源系统注入了 “智慧灵魂”,让能源调配更加科学合理。
(二)四大核心场景解决方案
能源供给零碳化:构建多能互补新生态
分布式光伏 + 储能:提供从电站设计、设备选型到并网调试的全流程服务,就像为园区打造专属能源 “定制套餐”。配置光功率预测系统、AGC/AVC 系统等,实时监测发电效率,预测出力情况,结合储能系统实现 “削峰填谷”。
绿电直供与交易:支持园区及企业参与绿证绿电交易,打造清洁能源应用场景,通过平台实时追踪绿电流向,确保绿电消纳与碳减排量精准匹配,助力园区完成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目标,仿佛给绿电贴上了 “身份标签”,让绿色能源的流动清晰可见,为园区绿色发展添砖加瓦。
能效管理精细化:挖掘节能降碳新空间
全链路能耗监测:通过 Acrel-5000 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实现对园区建筑、工业设备等的电、水、气、热全能源计量,精准定位高耗能环节,宛如给园区能源使用装上了 “透视镜”。例如,可实时监测中央空调、空压机等设备的能效,发现异常及时预警,为节能改造提供数据依据,让高耗能设备无处遁形,为节能行动指明方向。
智能调度与优化:基于负荷预测和分时电价,自动生成节能策略,如动态调整空调温度、照明开关时间等,好似为园区能源管理配备了一位 “智能管家”。
交通充电有序化:破解电动车充电难题:安科瑞有序充电系统基于预测算法,结合企业变压器负荷率、光伏发电和充电负荷需求,实现对充电桩的智能监控与调度,如同为充电桩安排了一位 “智能指挥官”。在充电高峰时段,通过动态调整充电功率,避免变压器过载,降低充电成本;同时优先利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提升绿电在交通领域的消纳比例。某物流园区应用后,充电服务收益提升 15%,电网冲击显著减少,既保障了充电安全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碳管理规范化:搭建碳资产运营体系
碳排放核算:内置 24 个行业碳排放核算模型,集成 2000 + 种碳排放因子库,自动核算范围 1(直接排放)、范围 2(间接排放)碳排放,支持范围 3(可选),生成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碳排放报表,为碳核查和碳交易提供可靠依据,仿佛为园区碳排放核算打造了一个 “超级计算器”,让碳排放数据精准可靠。
碳资产开发:对接全国碳市场数据接口,支持碳配额管理与交易模拟,帮助园区挖掘碳资产价值,如同为园区开启了一扇通往碳资产宝藏的大门。深圳某园区通过该功能,成功完成年度 15 万吨碳资产开发,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让碳资产成为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技术优势:三大核心能力铸就行业标杆
(一)精准计量:毫米级数据采集能力
安科瑞解决方案采用高精度智能传感器和边缘计算技术,实现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毫秒级数据采集,计量精度达 0.5S 级,如同在园区能源体系中安装了一套超高清 “显微镜”,不放过任何一丝数据细节 。数据采集覆盖从高压进线到末端设备的全层级,无论是园区大型变压器的运行数据,还是办公室一盏小台灯的用电情况,都能被精准捕捉,彻底消除数据监测盲区,为园区能源管理和碳核算提供 “数字孪生” 级精准数据,让每一次能源流动和碳排放都清晰透明,为后续的分析决策筑牢坚实的数据根基。
(二)智能算法:动态优化决策引擎
自主研发的 AI 算法引擎是安科瑞解决方案的 “智慧大脑”,可根据天气、电价、生产计划等多维度数据,实时优化能源调度策略,宛如一位经验丰富且反应敏捷的能源调度专家。以光伏 + 储能场景为例,通过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提前 15 分钟预测光伏发电量和负荷需求,就像提前知晓能源世界的 “天气预报”。基于精准预测,动态调整储能充放电功率,使绿电利用率提升至 95% 以上,显著降低园区用能成本,让每一度绿色电能都能物尽其用,在保障园区能源供应稳定的同时,为企业节省真金白银,提升能源经济效益 。
(三)合规保障:全流程认证支持
在全球绿色贸易和碳管理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安科瑞解决方案严格遵循 ISO14064、GB/T 32151 等国际国内标准,内置完整的 MRV(监测 - 报告 - 核查)体系,如同为园区碳管理戴上了一顶 “合规安全帽”。结合区块链技术实现碳数据不可篡改,确保每一个碳数据都真实可靠且可追溯,为园区应对碳关税(如欧盟 CBAM)、获取零碳认证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撑,帮助企业顺利跨越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抢占绿色发展先机,让园区的零碳之路走得更加稳健、自信 。
四、实战验证:从试点到标杆的落地实践
(一)四川零碳园区:数字引擎驱动能碳协同
在四川省首批零碳工业园区试点中,安科瑞 EMS3.0 系统大显身手,构建起 “源 - 网 - 荷 - 储” 一体化架构,宛如为园区能源体系打造了一个智能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先进的 AI 算法,它如同一位未卜先知的能源 “预言家”,能够精准预测光伏发电量。基于这一预测,系统会动态调整储能充放电策略,使得园区的自发自用率实现了质的飞跃,提升至 85%。这意味着园区内大部分的能源需求都能由自身产生的绿色电力满足,大大减少了对外部传统能源的依赖。不仅如此,多余的电量还能通过峰谷套利机制,在电价高的时候卖出,为园区降低了 30% 的电费支出,就像园区拥有了一位精明的 “理财高手”,让每一度电都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同时,该系统还具备强大的碳排放管理功能。它能够实时采集能源数据,无论是电力、天然气还是其他能源的使用情况,都逃不过它的 “火眼金睛”。并按照 GB/T 32151 标准,自动生成碳排放报表,而且支持月 / 年报与碳盘查报告一键导出,就像有一个专业的碳管理团队随时待命,为园区的碳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园区成功提前完成碳中和目标,成为了西部地区零碳转型的典范,吸引着众多园区前来学习取经 。
审核编辑 黄宇
-
数字化
+关注
关注
8文章
9601浏览量
63760 -
安科瑞
+关注
关注
0文章
1193浏览量
331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安科瑞“源-网-荷-储”全链管控方案深度解码建设零碳园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