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园区运营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管理者普遍陷入三重困局:能源成本持续攀升(电价上涨、需量电费压力陡增),新能源消纳效率低下(光伏、风电出力不稳定导致弃光弃风),以及碳排放管理缺乏抓手(难以精准统计、追踪与优化)。如何实现经济高效减排,构建可持续的低碳运营体系,成为园区转型的核心难题。
零碳园区:园区发展的必然方向
零碳园区并非简单的“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指通过系统性优化能源结构、提升用能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并辅以碳抵消机制,实现园区范围内年碳排放量与清除量达到平衡。其核心价值在于:
响应政策与规避风险:顺应国家“双碳”政策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避免未来潜在的碳关税、用能限额等政策风险。
降本增效创造收益:通过能源梯级利用、智能调度降低综合用能成本;参与绿电交易、碳市场、需求响应(如虚拟电厂)获取额外收益。
提升竞争力与品牌价值:打造绿色低碳标杆,吸引绿色产业与投资,满足供应链上下游及客户的ESG要求。
保障能源安全与韧性:构建以分布式新能源和储能为支撑的微电网,增强应对极端天气与电网波动的能力,保障关键负荷供电。
然而,零碳园区的建设涉及源(光伏、风电)、网(配电网、微网)、荷(多样化负荷)、储(储能系统)的复杂协同,传统分散、粗放的能源管理模式已无法胜任。这亟需一个强大的“智慧大脑”进行统一监控、分析、预测与优化控制。
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零碳园区的核心支撑平台
安科瑞的微电网智慧能源管理平台(AcrelEMS),正是为解决上述难题而生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它并非单一功能软件,而是一个深度融合物联网(IoT)、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AI)技术的综合能效管控中枢,为园区迈向零碳提供全方位支撑:
全景监测与态势感知:
多源数据融合:无缝接入园区内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BMS/PCS/EMS)、充电桩、风机、智能电表、环境传感器(温湿度、辐照度)、电能质量装置、电气安全设备(如限流保护器)等海量异构数据。
可视化驾驶舱:通过2.5D/3D数字孪生、能流图、综合看板,直观展示“源-网-荷-储”实时运行状态、能源流向、关键指标(发电量、用电量、碳排放强度、新能源渗透率、设备健康度),实现园区能源生态“一目了然”。
新能源高效消纳与优化运行:
精准预测与调度:基于AI算法,对光伏/风电出力、负荷需求进行高精度短期预测(如未来4-72小时),为优化调度奠定基础。
多策略协同控制:
防逆流控制:确保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优先就地消纳,避免向公共电网反送电引发考核问题(尤其在自发自用、余电不上网场景)。
经济调度(峰谷套利/需量控制):指挥储能系统在谷电价时段充电、峰电价时段放电,有效降低电费;平滑负荷曲线,降低最大需量,节省基础电费(文件显示可降低30%以上)。
光储充协同:优化光伏发电、储能充放电与电动汽车充电时序,最大化清洁能源利用,降低充电成本。
多能互补优化:结合电、冷、热、气等多种能源形式,建立低碳低成本用能模型,实现系统级能效最优。
碳排放精准核算与管理:
碳排放在线计量:集成具备碳排放计量功能的智能电表(如AEM系列),实时采集煤、电、气、油、蒸汽等多种能源消耗数据。
标准化模型与核算:依据ISO 14064等国际标准建立企业碳排放统计模型,设置科学的碳排放因子,自动生成碳排放总量、强度(单位产值/面积/人均)、构成等关键报告。
碳足迹追踪与看板:提供可视化碳排放看板,辅助管理者识别排放热点,评估减排措施效果,为碳交易和碳中和路径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平台已通过SGS符合性评估。
提升供电可靠性与电气安全:
电力监控与运维:覆盖35kV至0.4kV全电压等级,实现“五遥”(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故障快速定位与录波分析,保障供电连续性与设备安全。
主动安全防护:集成电气火灾监控、消防设备电源监控、防火限流式保护器(150μs级快速限流防短路火灾)、电缆接头测温等子系统,实现电气安全隐患的早期预警与防控。
电能质量治理与监测:在线监测谐波、电压暂降/暂升等电能质量问题,联动有源滤波(APF)、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等治理装置,保障敏感设备稳定运行,减少能耗损失。
精细化用能与智慧运营:
分类分项计量与能效分析:对建筑、区域、设备进行精细化能耗计量与统计,识别能效瓶颈,挖掘节能潜力。
智能照明与环境控制:实现按需照明(感应控制、定时控制、场景控制)、空调等环境设备优化运行,降低公共能耗。
预付费与收费管理:支持水电预付费、多种费率策略、损耗公摊、便捷支付(微信/支付宝),解决转供电收费难题,提高管理效率与现金流。
运维工单与资产管理:整合运维流程,实现故障报修、工单派发、处理跟踪闭环管理,提升设备可用性与维护效率。
实践印证:零碳路径的可行样本
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已在众多不同类型的园区成功部署,验证了其在零碳实践中的价值:
河南省交投新能源百千万工程(高速公路场景):在遍布全省的266个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及独立站点,构建“云-边-端”协同的智慧能源网络。通过本地协调控制器(ACCU)执行防逆流、削峰填谷策略,结合平台集中监控,显著降低用能成本和碳排放,解决了高速路网新能源分散接入、安全运行与高效管理的难题,实现了投资成本快速回收。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科研园区场景):整合院内办公楼、实验室、车棚等13栋建筑的电力、光伏、储能(100kW/215kWh)、充电桩(汽车/电瓶车)、环境监测等系统。平台实现了能量流向可视化、光储充协同控制、综合能效优化以及碳排放精准管理。不仅降低了电费支出,还为科研活动提供了宝贵的能源数据支撑,并为未来参与上海虚拟电厂市场打下基础。
张江高科技园区(大型综合产业园区场景):面对新旧园区设备差异大、业态复杂(教育、商业、工业)的挑战,通过AcrelEMS平台统一接入改造与新建项目的电力监控、能耗管理、预付费收费、电气安全等系统。平台实现了园区级“测、控、管、维”一体化,支持不同性质用户(工业后付费、商业预付费)的差异化能源管理与动态考核,显著提升了管理效率与经济效益,解决了传统园区管理粗放、电费回收难、安全隐患发现滞后等痛点。
结语:智慧赋能,零碳未来
实现园区零碳化是一项涉及技术、管理、机制的复杂系统工程。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系统(AcrelEMS)作为这一系统的“神经中枢”和“决策大脑”,通过强大的数据融合能力、智能化的分析优化算法以及丰富的应用功能模块,为园区管理者提供了覆盖“能源供给-传输-消费-存储-管理”全链条的解决方案。它不仅能有效应对当前高成本、高排放的运营压力,解决新能源消纳难、碳管理无抓手等核心痛点,更能通过持续的能效优化和多元化收益模式(如参与电力市场),将零碳目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在能源转型与数字化浪潮交织的今天,部署像AcrelEMS这样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已不再是园区的“可选项”,而是迈向绿色低碳、智能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它为园区描绘了一条清晰可行的零碳路径图,让减排目标可测量、可控制、可达成,最终赋能园区在“双碳”时代赢得先机,塑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审核编辑 黄宇
-
智慧能源
+关注
关注
0文章
493浏览量
1708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零碳园区的进阶之路:绿色金融与智慧能源共推主动负碳新范式

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光储充协调控制的应用场景与解决方案

破解零碳园区建设挑战:安科瑞AcrelEMS 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园区能源管理系统 和晟测控帮您“智慧”解决园区能源管理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