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具备光照鲁棒和自适应特征剔除的VSLAM前端框架

INDEMIND ? 来源:INDEMIND ? 2025-07-30 10:3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现有的基于特征的VSLAM系统依赖于固定的前端参数,这使得它们在面对光照突变时显得十分脆弱,且特征跟踪也不稳定。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提出了“IRAF-SLAM”,这是一种具备光照鲁棒性且能自适应特征筛选的前端设计,旨在提升VSLAM在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环境中的抗干扰能力。

? 文章:

IRAF-SLAM: An Illumination-Robust and Adaptive Feature-Culling Front-End for Visual SLAM in Challenging Environments

? 作者:

Thanh Nguyen Canh, Bao Nguyen Quoc, Haolan Zhang, Bupesh Rethinam Veeraiah, Xiem HoangVan, Nak Young Chong

? 论文链接:

https://arxiv.org/abs/2507.07752

? 编译:

INDEMIND

01本文核心内容

尽管在VSLAM算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包括诸如ORB-SLAM和VINS-Mono等标志性系统,但在各种现实条件下实现稳健性能仍是一个未解决的难题。

限制VSLAM稳健性能的关键因素是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尤其是动态光照。现实场景中经常出现具有挑战性的光照条件,如阴影、过曝、低光环境以及由人工或自然光源引起的突然光照变化。这些变化严重影响基于特征的SLAM系统,因为这些系统依赖于一致的关键点检测和描述符匹配。固定参数的前端无法适应这些变化,导致特征重复性降低、频繁跟踪失败以及定位漂移增加。

诸如LSD-SLAM、DSO和SVO这类直接法假定光度恒定,这使得它们在面对光照变化时容易受到影响。为缓解此类问题,近期的研究工作涵盖了图像预处理技术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光照增强方法。然而,这类方法通常会带来巨大的计算开销,需要大规模的训练数据集,并且在不同环境中难以实现泛化。

基于特征的SLAM系统,包括MonoSLAM、PTAM以及ORB-SLAM系列,通常在其特征提取流程中采用静态阈值,依赖于诸如FAST的检测器以及BRIEF或ORB这样的描述符。这种静态设计限制了其在动态光照场景中的适应性。近期的研究提出了自适应低光增强方法以提升前端性能,而诸如[Afe-orb-slam],则通过图像增强和自适应阈值改进了ORB特征提取。然而,这些方法仍缺少针对特征可靠性的系统性评估。

为了解决这些局限性,我们提出了IRAF-SLAM,这是一种基于ORB-SLAM3构建的光照鲁棒且自适应特征剔除前端框架,旨在增强VSLAM在具有挑战性的光照条件下的鲁棒性。IRAF-SLAM集成了三个关键组件:

(1)构建一套图像增强流程,综合运用高斯滤波、自适应伽马校正以及反锐化掩蔽技术,旨在改善不同光照条件下图像的视觉质量,提升特征的可辨识度。

(2)设计一种自适应的 FAST 阈值设定机制,该机制能够基于图像内部的梯度变化以及子区域的熵分析结果,动态地对特征检测的灵敏度进行调整。

(3)提出一种特征筛选策略,通过对特征点的密度分布进行评估,并引入光照影响因子,以此来衡量特征点的稳定性,进而在进行姿态估计之前,有效地剔除不可靠的关键点。此框架能够有效缓解在恶劣光照环境下特征提取失效的问题,在不显著增加计算负担的前提下,增强系统跟踪的鲁棒性以及定位的精确性 。

我们将所提出的方法集成到ORB-SLAM3中。并且在TUM-VI和EuRoC数据集上进行了广泛的评估,结果表明与最先进的VSLAM系统相比,在跟踪稳定性和轨迹精度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

02方法原理

IRAF-SLAM的架构如图1所示。

wKgZPGiJhZ2AX4LQAAHVOV5GT_g341.png

该框架在标准 ORB - SLAM3 流程的基础上,融入了三个轻量级却高效的模块,旨在提升系统在光照条件复杂的环境中的鲁棒性。

整个处理流程始于图像预处理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高斯滤波、自适应伽马校正以及锐化调整等操作,改善图像的视觉质量。经过增强处理后的图像随后进入特征提取环节。在此过程中,一种自适应阈值机制会依据图像的全局统计特性以及局部变化情况,动态调整 FAST 检测器的敏感度。

完成特征提取后,系统会采用一种特征筛选策略,对所检测到的关键点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在将数据传输至标准 ORB - SLAM3 的跟踪、局部建图以及闭环检测模块之前,会舍弃那些被判定为不稳定的关键点。

03实验结果

A.实验环境

为了评估所提出的RAF-SLAM系统的有效性和鲁棒性,我们在一台运行Ubuntu20.04操作系统的工作站上进行了实验,该工作站配备了英特尔酷睿i7-13700KF处理器和32GB内存。

我们选择了两个广泛使用的基准数据集进行验证:

TUM-VI数据集,该数据集提供了在各种室内和室外环境中,在具有挑战性的光照和运动条件下同步录制的立体图像和惯性测量单元(IMU)测量值;

EuRoC(MAV)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了由配备立体相机和IMU传感器的微型飞行器在大型机械厅和Vicon动作捕捉室中捕获的序列。EuRoC序列按难度级别分类——简单、中等和困难,并且存在诸如低纹理、运动模糊和突然的光照变化等挑战。所有序列均以单目模式处理,以专门评估我们前端增强功能在不利视觉条件下的性能。

B.特征提取评估

为评估所提出的图像增强和自适应阈值模块的有效性,我们在具有挑战性的光照条件下对特征提取和匹配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

wKgZPGiJhZ2AUsyQAADKXyRafY8596.png

wKgZPGiJhZ2AVN6DAAVE4UlDSwU720.png

wKgZO2iJhZ2AQwckAAa7HGUTbNM993.png

图2展示了在LOL低光序列中不同光照场景下检测到的关键点分布情况。比较包括从原始明亮和黑暗图像以及通过我们的方法处理的增强图像中提取的关键点。所提出的增强流程显著增加了黑暗和过亮图像中稳定关键点的数量。此外,如图3所示,与ORB-SLAM3相比,我们的方法在低纹理和光照不足的区域生成了更密集且分布更均匀的关键点集。这表明预处理和自适应控制的结合增强了特征的可见性,而不会引入噪声。图4展示了连续帧之间特征匹配的定性比较。所提出的方法实现了更一致和准确的对应关系,特别是在受光照变化影响的场景中。这种特征匹配的改进直接有助于增强跟踪稳定性,并减少SLAM流程中的漂移。

C.定位评估

为了验证我们所提出的IRAF-SLAM系统的定位性能,我们对其与基线ORB-SLAM3以及一些最先进的视觉同步定位与建图(VSLAM)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评估。

wKgZO2iJhZ2AC1PrAALew-hBZd4381.png

图5展示了来自两个数据集的代表性序列的自上而下的轨迹图。在TUMVI数据集(图5a)中,与ORB-SLAM3相比,我们的方法显著减少了漂移,尤其是在杂乱和光线不足的区域。在EuRoC数据集(图5b)中,我们的方法也表现出与真实轨迹更接近的对齐效果,特别是在急转弯和快速移动的片段中。图中的放大图突出显示了ORB-SLAM3产生不连续或不准确路径的区域,而我们的方法则保持了平滑、准确的轨迹。

wKgZO2iJhZ2AfzQQAAF8Uv-_kD4060.png

进一步的分析见图6,其展示了x、y和z轴的轨迹轮廓。在两个数据集中,IRAF-SLAM在所有三个轴上都保持了更稳定和精确的估计。这在z轴上尤为明显,ORB-SLAM3由于特征缺失或不稳定,经常低估垂直运动,而我们的方法则紧密跟随真实轨迹轮廓。图7展示了绝对位姿误差(APE)。随着时间的推移,在TUMVI数据集(图7a)上,我们的方法将平均绝对位置误差(APE)降低了约35%,与ORB-SLAM3相比。同样,在EuRoC数据集(图7b)上,我们观察到平均绝对位置误差(APE)降低了30%至40%,峰值误差值也显著下降,这表明对视觉退化具有更高的抗性。

wKgZPGiJhZ2AT0UHAADZA9tCLxI554.png

为了更广泛地评估我们的方法,表I将EuRoC序列上的均方根绝对轨迹误差(RMSEATE)与包括DSO、SVO、DSM、HESLAM、CLAHE-SLAM和AFE-SLAM在内的最新方法进行了比较。

wKgZPGiJhZ2AQCmkAADexeikWKM457.png

wKgZO2iJhZ2ATsUsAAEErt8wfu8319.png

我们的方法在8个序列中的7个序列上实现了最佳或次佳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在MH03序列中,我们的方法实现了0.025米的均方根误差(RMSE),优于ORBSLAM3(0.028米)以及其他所有方法。在像MH04和MH05这样最困难的序列中,我们的系统仍具有竞争力,即使在光照变化大和快速运动的情况下也能表现出稳健的性能。表II定量比较了21个TUMVI序列的平均绝对轨迹误差(ATE)和均方根ATE。平均而言,IRAF-SLAM相比ORBSLAM3,平均ATE降低了26.5%,均方根ATE降低了28.4%。在诸如room2、magistrale2和corridor4这样的困难序列中,改进幅度超过70%。例如,在magistrale2中,平均ATE从0.2885降至0.0634(下降78%),均方根ATE从0.3429降至0.0542(下降84%)。

04总结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IRAF-SLAM,这是一种强大的VSLAM前端,旨在提升光照不良或不稳定环境中的定位性能。我们的方法整合了图像增强管道、基于熵和梯度线索的自适应FAST阈值以及由关键点密度和光照影响决定的时空特征剔除策略。这些模块无缝集成到ORB-SLAM3管道中,在不牺牲实时操作的情况下显著增强了其前端的稳健性。在TUMVI和EuRoC数据集上进行的大量实验证实了我们方法的有效性。这些结果表明,增强前端的稳健性,尤其是在动态光照和低对比度条件下,对SLAM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直接且可衡量的影响。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光源
    +关注

    关注

    3

    文章

    751

    浏览量

    70220
  • VSLAM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6

    浏览量

    4549
  • INDEMIND
    +关注

    关注

    1

    文章

    40

    浏览量

    3759

原文标题:显著提升稳定性和精度!具备光照鲁棒和自适应特征剔除的VSLAM前端框架

文章出处:【微信号:gh_c87a2bc99401,微信公众号:INDEMIND】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自适应控制综述A survey of robust ad

    讨论了自适应控制的产生,现有的自适应控制方案及发展方向。关键词:
    发表于 05-25 10:27 ?40次下载

    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

    在利用T-S 模糊模型对未知函数逼近的基础上,针对一类含未知非线性函数和外界干扰的复杂系统,设计一种直接自适应模糊控制器。此控制器学习参数只有一个,工程技术上容
    发表于 06-18 08:12 ?20次下载

    非线性参数化系统的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和仿真

    本文介绍了针对单摆模型,这个非线性参数化系统的自适应控制,给出了参数自适应律和控制律,使得单摆模型很快跟踪上参考信号,且系统内各变量都全局有界。关键词
    发表于 08-03 11:27 ?23次下载

    船舶航向的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和仿真

    针对带参数不确定性,未知有界扰动及未建模动态的船舶航向跟踪控制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自适应算法。此算法能保证系统的全局稳定,使闭环系统的所有变量一致有界。
    发表于 08-05 08:41 ?14次下载

    一种新的快速自适应车牌定位方法

    针对现存车牌定位方法自适应性差和性不强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自适应车牌定位算法.此算法结合图象中车牌区域的纹理特征、灰度和边缘投
    发表于 08-26 08:19 ?27次下载

    带有未建模动态的船舶减摇鳍的自适应控制

    针对船舶减摇鳍非线性数学模型,提出一种自适应控制器,可以用于存在非线性不确定、未知有界扰动和未建模动态的情况。应用Lyapunov 稳定性理论证明,所提出的
    发表于 09-03 14:52 ?16次下载

    双电极电弧焊系统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

    本文针对可消耗双电极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接(DE-GMAW)系统,建立了一个双输入双输出非线性模型,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可用于系统存在未建模动态和
    发表于 01-18 15:17 ?15次下载

    应对CDMA系统有界干扰的自适应功率控制

    提出了一种应对CDMA系统中有界干扰的自适应功率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功率控制算法相比,该算法性能优越,可以使用户获得更高的信噪比和较低的发射功率,且系统容
    发表于 11-09 16:44 ?20次下载

    一种超声测距的自适应建模方法

    一种超声测距的自适应建模方法,很好的学习资料,快来下载吧。
    发表于 03-23 17:52 ?11次下载

    超声测距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及其自适应建模方法的介绍

    分析了超声测距的工作原理及特点o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建模方法q首先o利用在线递进滤波技术o有效地剔除采集数据中可能存在的/ 野点0~ 然后针对移动机器人中超声测距的不确定性特点o
    发表于 11-15 17:35 ?5次下载
    超声测距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及其<b class='flag-5'>鲁</b><b class='flag-5'>棒</b><b class='flag-5'>自适应</b>建模方法的介绍

    一种基于局部纹理特征的背景差分方法

    针对复杂场景下运动目标的精确检测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对噪声具备灰度尺度不变性的局部纹理特征描述子LBP Center,将其与像素的颜色信息结合应用于背景建模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机制更
    发表于 11-17 17:07 ?6次下载
    一种基于<b class='flag-5'>鲁</b><b class='flag-5'>棒</b>局部纹理<b class='flag-5'>特征</b>的背景差分方法

    如何使用自适应组合核的视频进行目标跟踪算法说明

    为了解决核化相关滤波器( KCF)在复杂场景下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组合核(SACK)的目标跟踪算法。跟踪任务分为位置跟踪和尺度跟踪两个独立部分。首先,以线性核和高斯核的自适应
    发表于 12-19 14:05 ?3次下载
    如何使用<b class='flag-5'>自适应</b>组合核的<b class='flag-5'>鲁</b><b class='flag-5'>棒</b>视频进行目标跟踪算法说明

    如何吧具有光照进行图像匹配详细方法说明

    针对现有的基于局部特征的图像匹配算法对光照变化敏感、匹配正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光照性的图像匹配算法。首先使用实时对比保留去色(RT
    发表于 05-06 15:42 ?14次下载
    如何吧具有<b class='flag-5'>光照</b><b class='flag-5'>鲁</b><b class='flag-5'>棒</b>进行图像匹配详细方法说明

    使用光照实现图像匹配的方法详细概述

    针对现有的基于局部特征的图像匹配算法对光照变化敏感、匹配正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光照性的图像匹配算法。首先使用实时对比保留去色(RT
    发表于 11-23 17:46 ?7次下载

    一种长时自适应目标跟踪算法

    提出了一种长时自适应日标跟踪算法。首先,提岀了一种特征互补策略,将方向梯度直方图和全局颜色直方图的特征响应线性加权,学习对颜色变化和形变
    发表于 04-23 14:31 ?7次下载
    一种<b class='flag-5'>鲁</b><b class='flag-5'>棒</b>长时<b class='flag-5'>自适应</b>目标跟踪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