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懂车帝智驾评测,带来了审慎还是武断?

jf_08734774 ? 来源:jf_08734774 ? 作者:jf_08734774 ? 2025-07-25 16:1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最近,懂车帝开展了一次长达数天、36款车辅助驾驶的实测。结果一公布,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不少网友都直呼意外:结果和预期相差太大了。

测试前,大家对很多熟悉的智能网联汽车品牌,比如特斯拉鸿蒙智行、小米汽车等的智驾水平,都挺有信心的。结果,没有一家完美通过。

wKgZO2iDPcqAMacYAAIGx5rQRK4910.jpg

具体来说,在高速和城市事故场景模拟中,2023款Model 3和X表现最优,而问界M9、M7、智界R7,以及小米SU7等国产车型,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这下子,不少人都对辅助驾驶产生了恐慌,感觉智驾系统都水平堪忧,还引发了关于监管的热议。

这场测试的结果,能证明国产辅助驾驶都不值得信任吗?在发布会上大秀智驾的车企,是不是都夸大其词?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这次国产智驾的集体“翻车”背后,另有隐情。

一场被看到疏漏的测试

判断智驾是否靠谱,测试结果当然很重要,但也别忘了,证据质量也一样重要。

大家都曾在网上吃过瓜,知道要是看到几张截图、不知真假的小道消息就转发、评论,很可能被这些低质量证据给坑了。那什么是高质量的证据呢?医学中有一个“证据金字塔”,位于金字塔顶端的系统性评价Systematic Review,需要严谨设计、可重复,系统检索、筛选和评价,被业界认为是最硬的证据。

智驾测试也一样,判断智驾好不好,得看证据够不够硬,得像系统性评价那样,用科学设计和全面数据来夯实结论。

wKgZPGiDPcuASsZ-AACKC4Eg0Us643.jpg

而这次测试之所以引发争议,在于存在一些仍显疏漏的地方。

一是测试设计没有严格的控制条件。客观来看,这次测试的环境构建下了血本,选择的车型多达36种,封闭高速路段9天来完成测试,设计是比较严谨的。尽管如此,也有网友发现,测试并没有严格控制变量,比如在高速事故场景中,小米、问界、理想、小鹏的多款车型行驶道路的间隔白线数量不同,说明驾驶环境是不一样的,且都没通过测试。每台车的变量没有100% 做到一致,甚至很多网友都在质疑,问界AEB测试过程中有明显的人为干预镜头。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结果的随机性增加了,很难得出孰优孰劣的结论。

二是测试场景有限,以偏概全。测试场景涵盖了城市和高速两大场景、共计15个项目。但大家都知道,智驾系统在实际使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路况,像日常通勤时的拥堵路段、长途驾驶中的复杂高速路况,以及暴雨、大雾等复杂天气下的行驶情况等。测试平台懂车帝后续也对外表示说,测试仅代表“事故模拟当时该车辆的碰撞结果”,不涵盖所有场景。

汽车之家等平台数据也显示,搭载相关主动安全技术的鸿蒙智行车型,目前累计已避免超181万次可能的碰撞,极大减少了事故发生率。显然,华为辅助驾驶并非如部分测试呈现的糟糕。

显然,仅靠测试中的15个项目,我们还是无法对智驾系统的真实水平盖棺定论的。

三是关键指标的模糊性,只有通过和未通过,没有向大众说明它们的明确定义,比如遇到障碍物,是完全没有接触才算通过,还是只要减轻碰撞力度就算通过?标准边界的模糊,也可能导致原本符合实际安全需求的表现,被认定为测试不通过。这或许也是国产智驾全体翻车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看,仅凭这次测试,就断言国产智驾全都不行,恐怕过于武断了。

智驾舆论发酵,警惕矫枉过正

有网友认为,这个测试就算不够严谨,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涉及生命安全的事情,宁可多一份警惕,也不能疏忽大意。

还有人说,这次测试是让消费者谨慎对待辅助驾驶的,不是让车企比来比去的。

确实,只有把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放在真正的“战场”上,看看它们到底能不能扛得住,消费者才能买得明白、开得放心。从这个角度看,这次测试的确有必要。

但从当前的网络舆论来看,事情已经开始超出一开始理性讨论的范畴了。

比如,有人因为测试结果极低的通过率,开始对智驾格外警惕。本次测试的结论,比如在高速夜间遇施工加卡车的场景中,只有47%的车能安全避让;儿童过马路项目,通过率也只有58%。极低的通过率,导致大量车主对所有没通过的车一概否定,决定再也不开启智驾模式。

这就像看到新闻里的电梯故障事件,对所有电梯都充满警惕,宁愿天天爬十几层楼梯,也坚决不肯乘坐。原本希望通过一场测试,让大家全面了解智驾,提升安全意识,改变驾驶观念和驾驶习惯,结果反而矫枉过正。

这种消费者恐慌,会不会导致一些辅助驾驶功能被禁用或改得毫无价值,我们还不得而知。

此外,讨论的焦点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从探讨辅助驾驶的安全边界,演变成了对参测品牌的攻击。比如,在高速场景和城市场景中,特斯拉Tesla的通过率都是最高的。这就引发了对国产品牌的质疑。有人认为,特斯拉所采用的纯视觉方案才是对的,国产车企普遍采用的激光雷达+自动驾驶的冗余安全毫无意义。

但我们理性地思考一下,国产车企所走的为出行加筑安全防线的技术路径,真的那么不佳吗?

以问界搭载的华为ADS智驾系统为例,采用激光雷达+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在高速场景中,面对突发的施工锥摆放混乱、邻车突然切线等复杂情况,激光雷达能精准探测远距离障碍物并快速建模,配合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的交叉验证,让系统在暴雨、强光等极端天气下仍保持稳定感知,为驾驶员争取更多反应时间;在城市场景里,面对行人横穿马路、外卖车突然窜出等“鬼探头”情况,激光雷达的三维点云数据能更早识别潜在风险,相比纯视觉方案更难受光影、遮挡等因素干扰,大幅降低碰撞风险。

国产车企方案就像给智驾系统上了双保险,是应对千变万化交通场景的必要配置。问界等车型凭借这种技术路线,在实际道路中已为无数用户提供了安全保障,显然,国产辅助驾驶的技术路线是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的。

从这个角度看,一场智驾测试带来的“宁可谨慎不可轻信”想法,看似最为稳妥,实则可能误导消费者,让一些在多数真实场景中表现优秀的智驾系统被误解,也让部分车企矫枉过正而减少或取消辅助驾驶投入,这并不利于国产汽车行业的长期发展。

真智驾越测越明,more test,more truth

我们并不反对把国产智驾送上测试道路。相反,由于单一测试的局限性不可避免,我们呼吁更多开展智驾测试,特别是由权威机构及科研院所等第三方主导的测试,已经势在必行。

以同样关乎生命安全的医学为例,一款新药的系统性评价Systematic Review通常需要5-10年甚至更久,累计数万名受试者的数据,才能形成权威结论。智驾测试虽不必完全复刻如此长的周期,但在测试的严谨性、科学性、多样性上,也应该向此看齐。

比如此次智驾测试,集中在数周时间,覆盖场景相对有限,后续可以增加四季不同气候、不同地域的路况测试,比如北方的冰雪路面、南方的梅雨季浓雾、山区的急弯陡坡等,既避免因测试周期过短导致的“漏判”,也能跟上技术进化节奏,通过足够时长的多场景测试,让消费者看清智驾的真实能力。

真智驾越测越明,而作为新技术,科学、统一的智驾测试标准体系,需要监管部门、多家车企联合规划起草,保证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有了更多更科学的测试,就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不同车型的智驾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担忧。同时,也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为技术创新留出空间,实现安全与技术创新的平衡,推动智驾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476

    浏览量

    281223
  • 自动驾驶
    +关注

    关注

    790

    文章

    14362

    浏览量

    171093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兴通讯5G联网网络保障及业务质量评测方案

    随着5G行业市场的深入发展,5G联网业务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稳定且可靠的5G网络质量是联网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为5G联网业务提供全面有效的网络保障,如何对联网业务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5-28 15:42 ?1743次阅读
    中兴通讯5G<b class='flag-5'>车</b>联网网络保障及业务质量<b class='flag-5'>评测</b>方案

    畅行智选择QNX为舱融合域控制器提供技术支持

    BlackBerry 有限公司 (纽交所代码:BB; 多伦多证交所代码:BB) 旗下部门QNX与畅行智汽车科技有限公司(ThunderX)联合宣布,QNX技术将成为畅行智融合域控制器的核心软件平台。该融合域控将由中国头部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10:34 ?499次阅读

    Momenta携手上汽集团共创智未来

    近日,上汽集团举办“更懂你·2025上汽之夜”活动,在智层面分享了“平权驱动进阶,共创美好出行”的理念,呈现从安全底线到个性化体验的全新智能驾驶布局。作为上汽的深度合作伙伴,Momenta CEO曹旭东现场分享了双方独特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4-17 16:51 ?684次阅读

    Momenta用智大模型重新定义ETC通行

    ETC通行是高速NOA最难攻克的"最后一公里",从无标线广场到复杂分流道再到进入千奇百态的ETC通道都充满了挑战,它的实现带来了高速智驾到城区智的全程连续性体验,是全场景智的一块重要拼图。
    的头像 发表于 03-21 09:21 ?542次阅读

    蓝牙赋能车载副屏,开启智能出行新体验

    与车载副屏相结合,又为副乘客带来全新的体验。 车载副屏功能大揭秘 车载副屏的功能日益丰富多样,为副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7:24 ?806次阅读
    蓝牙赋能车载副<b class='flag-5'>驾</b>屏,开启智能出行新体验

    优化自动驻功能乘体验的策略研究

    摘要:汽车主动安全功能的日益发展,不仅丰富了车辆功能,也对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驻功能是主动安全功能中的一种,它能够使车辆短暂驻,但是该功能释放过程中乘用户会有顿挫感。分析了自动驻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0:21 ?864次阅读
    优化自动驻<b class='flag-5'>车</b>功能<b class='flag-5'>驾</b>乘体验的策略研究

    哪吒L荣获2024年冬测纯电里程续航冠军

    近日,2024年冬测圆满落幕,哪吒L车型凭借卓越表现,在纯电里程续航表—增程插混组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一名。此次测试的哪吒L车型为2024款增程310闪充红衣版,其实测续航里程高达134.3km,远超同组其他车型。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10:01 ?657次阅读

    华为乾崑智泊车代VPD全球首个机场商用试点发布

    近日,深圳机场自主泊车代启动测试发布仪式暨自主泊车规模化应用技术研讨会隆重举行。本次是华为乾崑智泊车代VPD(ValetParking Driver)在全球首个机场的商用试点,旨在通过智能驾驶技术提升机场停车、找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1:04 ?876次阅读

    轻舟智航中高阶智解决方案再获项目定点

    近日,轻舟智航宣布其基于地平线征程6M打造的中高阶智解决方案「轻舟乘风」正式获得头部新势力企量产项目定点。目前,轻舟智航基于征程5的智方案已取得规模化量产。此次基于征程6M再获
    的头像 发表于 12-26 15:26 ?711次阅读

    天马车载显示技术赋能长城汽车魏牌全新蓝山智

    长城汽车首款NOA智能六座旗舰SUV——魏牌全新蓝山智版,配置了12.3英寸全液晶仪表和15.6英寸中控+副超高清双联屏,采用了天马提供的创新显示解决方案,为智能座舱体验带来了全新升级。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09:29 ?1415次阅读

    奥微解锁蔚来智能驾驶新体验

    近日,NIO蔚来走进奥微,携多款热门车型亮相,于上海研发中心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专属体验试活动。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1:34 ?785次阅读

    端到端已来,智仿真测试该怎么做?

    端到端智方案因强泛化能力、可持续学习与升级等优势备受瞩目,但这对仿真测试带来了巨大挑战。康谋探索了一种有效的端到端智仿真解决方案,优化仿真引擎和数据传输,利用中间件技术缩短数据传输链路,规避复杂适配与调试工作,缩短开发周期并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09:59 ?3285次阅读
    端到端已来,智<b class='flag-5'>驾</b>仿真测试该怎么做?

    奥微获得ISO26262功能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管理体系ASIL D认证证书。这一认证标志着奥微在汽车电子领域已成功建立完备的规可靠性体系,符合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的严格要求。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13:42 ?702次阅读

    字节跳动为旗下筹措资金

    字节跳动近期正全力为其旗下的汽车信息与服务平台筹集资金,旨在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其在汽车领域的市场地位。自去年战略调整后,
    的头像 发表于 09-26 14:12 ?686次阅读

    华为乾崑加速兑现合作 华为智硬核技术发力

    前不久华为BU正式发布智新品牌“乾崑”,华为乾崑给业界带来了全新升级的“乾崑ADS”、“乾崑控”、“乾崑云”等解决方案。现在华为乾崑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5:21 ?253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