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rm专家深入解析汽车研发新业态

Arm社区 ? 来源:Arm社区 ? 2025-07-24 09:5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作者:Arm 汽车事业部产品和解决方案副总裁 Suraj Gajendra

在 Arm 投身汽车技术研发的这些年,我身处行业前沿,亲眼见证了从传统软硬件协同设计到真正软件定义系统的重大转变。在近期于旧金山举办的第 62 届设计自动化大会 (DAC) 上,我与来自 AMD西门子 EDA 和柯林斯宇航 (Collins Aerospace) 的同行进行了一场专题讨论,深入剖析了这一变革的真正意义——为何它远不仅是渐进式的演进,更是一场革命性的突破。

基础设施势在必行

谈及软件定义系统时,我往往会从基础设施切入。因为这个主题不仅是围绕编写可更新的软件,更在于构建全面的生态系统,支撑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持续创新。

在汽车领域,这意味着要打造从云端延伸至汽车的基础设施,即便车辆交付后仍能支持软件更新与新功能推送。但关键认知在于:这类基础设施必须从设计之初就纳入规划。若硬件在设计阶段未考虑这种灵活性,之后将无法赋予真正的软件定义能力。

如今研发的硬件需要具备前瞻性,以具备支持未来需求的能力。

未知的前路

在 Arm,对时间线的挑战贯穿日常工作。我们研发的计算平台需经合作伙伴完成系统级芯片 (SoC) 开发,再集成至各个部件,最终应用于量产车辆。这一过程通常耗时五年,光是合规认证就会大幅延长这个流程。

若说我能确切预知五年后的工作负载形态,显然不切实际。即便六个月后的人工智能 (AI) 发展趋势,现在也难以准确预测!这种不确定性促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拥抱虚拟平台与早期软件开发,而这在数年前还被视为不可能实现。

打破 18 个月滞后

虚拟平台如何改变行业规则?举一个具体案例:传统模式下,Arm 推出汽车增强 (AE) IP 后,软件开发者需要等待 18 个月才能基于物理芯片开展工作。也就是说,2021 年发布的 AE IP,直到 2022 年底才会面向开发者开放,存在显著滞后。

但在 2024 年,我们另辟蹊径。通过与西门子等合作伙伴协作,在 2024 年三月份的 AE IP 技术发布日,Arm 同步推出了虚拟平台。为此,软件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可即刻启动开发工作,无需等待 18 个月。尽管芯片验证环节不可省略,但这种方式从根本上将开发周期缩短多达两年。

中国创新

中国厂商通过迅速采用这些方法,重塑了竞争格局。在部分案例中,从初步设计到流片仅耗时 12 个月。

最令我惊叹的并非只是速度,更在于严谨性。这支团队提出关于功能安全、信息安全、以及混合关键性的问题,比其他合作过的厂商都更具挑战性。他们不走捷径,而是秉持截然不同的开发理念,积极采用虚拟开发与云端验证。

这迫使全行业重新审视开发周期。当竞争对手能以显著更短的时间交付产品且丝毫不损及质量与安全时,长达七年的设计周期已难以为继。

AI 定义汽车:下一个前沿领域

我们已见证AI 定义汽车崭露头角,传统应用正通过大语言模型 (LLM) 和先进算法实现变革。以汽车用户手册为例:杂物箱中 500 页的手册将被 AI 助手取代,可实时解答任何指示灯或功能相关问题。例如,亚马逊科技 (AWS) 的车载聊天机器人原型,通过 Arm KleidiAI 与 llama.cpp 的集成,能在三秒内响应驾驶员指令。

这些 AI 应用需要在异构计算平台上运行:部分工作负载由 CPU 处理,另一些任务由 GPU 承担,而特定任务则由 AI 加速器完成。如今借助虚拟平台,开发初期即可确定工作负载的优化与分配方案,无需等待物理硬件。

安全性:内置而非外挂

软件定义与 AI 定义系统的关键在于从一开始就明确安全防护需求。我曾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过一个案例:我的车载停车支付功能曾经长达八个月无法正常使用,原因是车载系统软件未达到信用卡交易的安全防护标准。

这凸显了硬件设计阶段明确安全防护需求的重要性。当系统存在混合关键性工作负载(部分要求高安全性,部分要求较低)时,必须在确定硬件架构前厘清互操作性需求。而虚拟平台能帮助开发者在硬件、中间件及基础软件层之间合理划分工作负载。

标准化的平衡之道

标准化依然至关重要,但必须审慎推行。Arm 通过SOAFEE(面向嵌入式边缘的可扩展开放架构)等对基础软件元素(如启动流程、调试步骤、安全框架)进行了标准化,同时为应用层保留差异化创新空间。

这种标准化大幅提升了软件在不同硬件代际间的复用性。当软件栈融入恰当的标准化设计,硬件代际过渡将更高效,既节省时间和成本,又能实现优化,从而赢得竞争优势。

技能的演变

向软件定义系统转型,并非需要全新技能组合,而是推动专业知识的深度交叉融合。Arm 聘请了具备 15 至 20 年整车级及电子控制单元 (ECU) 级建模经验的人才,这些能力过去并非必需,如今却对支持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至关重要。

全行业都在呈现这一趋势。硬件团队采用更贴近软件的开发方法,包括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等实践;而软件团队则深化硬件认知,以更有效地优化其应用。

系统级思维

这场变革中最令人振奋的是真正的系统级建模能力正在崛起。设计不再局限于单个组件,而是从计算 IP、SoC,到整车,再延伸至云端基础设施,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建模。

这种整体方法能在设计初期发现并解决宏观问题(比如缓存容量不当、核心数量不合理、集群配置不足),从而在问题演变成昂贵的再次流片,甚至更糟的现场故障之前就将其排除。

支撑软件定义系统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产品开发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不仅是实现软件可更新,更是打造能在产品全生命周期持续创新的生态系统。

随着行业向 AI 定义汽车迈进,那些能够驾驭转型的企业,通过构建合适的基础设施、采用虚拟开发、推动生态协作,将定义新一代的汽车技术。这场变革已成定局,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快速适应,成为引领者而非追随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RM
    ARM
    +关注

    关注

    134

    文章

    9373

    浏览量

    378598
  • 西门子
    +关注

    关注

    98

    文章

    3183

    浏览量

    118469
  • eda
    eda
    +关注

    关注

    71

    文章

    2942

    浏览量

    178570
  • 汽车
    +关注

    关注

    15

    文章

    3882

    浏览量

    39662

原文标题:重新审视开发周期,Arm 专家深入解析汽车研发新业态

文章出处:【微信号:Arm社区,微信公众号:Arm社区】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解析K8S实用命令

    前言: 作为运维工程师,掌握 Kubernetes 命令行工具是日常工作的核心技能。本文将深入解析 K8S 最实用的命令,从基础操作到高级技巧,助你成为容器化集群管理专家
    的头像 发表于 07-24 14:07 ?158次阅读

    【「DeepSeek 核心技术揭秘」阅读体验】+混合专家

    的版本区别, 深入了解Deepseek的技术细节,快速掌握大模型领域的前沿知识,洞察对行业应用的影响,提升自身在该领域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本书流程非常清晰,先认识Deepseek性能,然后讲解原理,底层
    发表于 07-22 22:14

    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到访润芯微科技

    近日,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竹田博信,莅临润芯微科技考察交流。润芯微董事长刘青率高管团队热情接待,双方围绕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合作机遇展开深入交流。
    的头像 发表于 06-10 11:42 ?511次阅读

    中国汽研专家团一行走进长城汽车

    近日,中国汽研专家团一行走进长城汽车,结合当前汽车行业发展,围绕新能源能耗与安全、全球化技术安全布局等汽车产业热议话题以及长城汽车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15:56 ?433次阅读

    蔚来汽车莅临菲沃泰参观交流

    近日,蔚来汽车副总裁潘昱以及来自供应链智能硬件及软件、芯片中台及代工业务、电驱及高压系统功率电子设计等部门的9位领导及专家,受邀莅临菲沃泰纳米科技总部参观交流。菲沃泰执行副总经理冯国满携创新研发、产品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09:16 ?468次阅读

    Arm 公司面向汽车市场的 ?Arm Zena? 深度解读

    面向汽车市场的 ? Arm Zena ? 深度解读 Arm Zena 是 Arm 公司面向智能汽车领域推出的核心计算平台,属于其“平台优先”
    的头像 发表于 05-29 09:51 ?1431次阅读

    Arm Kleidi扩展到汽车市场 Arm Kleidi实现性能自动优化

    Arm 控股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RM,以下简称“Arm”)近日宣布将 Arm Kleidi 技术扩展到汽车市场。
    的头像 发表于 03-14 15:36 ?1025次阅读

    充电桩负载测试系统技术解析

    设备。本文将深入解析该系统的技术架构与核心功能。 一、系统技术架构 现代充电桩负载测试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由功率负载单元、数据采集系统、控制平台三部分构成。功率负载单元采用IGBT智能功率模块
    发表于 03-05 16:21

    汽车前后悬挂焊接技术解析与应用

    的焊接技术则是保证这些组件能够高效协同工作的基础。本文将深入探讨汽车前后悬挂焊接技术的解析与应用。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悬挂系统的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整体性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2-22 11:29 ?645次阅读

    深入解析:SiP与SoC的技术特点与应用前景

    级芯片)是两种备受关注的封装技术。尽管它们都能实现电子系统的小型化、高效化和集成化,但在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本文将深入解析SiP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1:32 ?1177次阅读
    <b class='flag-5'>深入</b><b class='flag-5'>解析</b>:SiP与SoC的技术特点与应用前景

    Arm预测2025年芯片设计发展趋势

    Arm 对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可能出现的趋势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洞察。在《Arm 解析未来行业技术趋势——AI 篇》中,我们预测了该领域的 11 个未来趋势,本文将着重于芯片设计,带你深入
    的头像 发表于 01-20 09:52 ?1044次阅读

    理想汽车德国研发中心正式成立

    2025年1月17日,理想汽车德国研发中心开业仪式在慕尼黑举行,本次活动由德国研发中心负责人刘强主持,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总领事邱学军、德国巴伐利亚州经济部总司长马库斯·维特曼、慕尼黑市劳动经济局局长
    的头像 发表于 01-17 19:42 ?1455次阅读
    理想<b class='flag-5'>汽车</b>德国<b class='flag-5'>研发</b>中心正式成立

    精益思维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中的应用体现

    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天行健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将深入探讨精益思维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中的多方面应用体现。 一、精益思维在研发策略中的融入 新能源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6:23 ?502次阅读

    如何学习ARM

    操作系统的移植、驱动程序开发等。这些高级主题需要更深入的知识和经验,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培训课程或与专家交流来学习。 6.参与社区和交流: 加入 ARM 相关的在线社区、论坛或邮件列表,与其
    发表于 10-11 10:42

    深入解析 MEMS 可编程 LVPECL/LVDS 振荡器 SiT9120 系列

    深入解析 MEMS 可编程 LVPECL/LVDS 振荡器 SiT9120 系列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16:23 ?857次阅读
    <b class='flag-5'>深入</b><b class='flag-5'>解析</b> MEMS 可编程 LVPECL/LVDS 振荡器 SiT9120 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