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输电远程集中监控体系里,图像监控装置的应用确实给线路运维效率带来了显著提升,然而,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下各类可视化装置的成像稳定性较差,极易受到光线和恶劣天气的干扰。在遭遇雨雪冰冻天气时,装置镜头易被冰雪覆盖或模糊,高湿沙尘环境也会让镜头沾满灰尘、水汽,导致成像清晰度大幅降低,画面模糊不清,难以准确获取线路及周边环境的真实状况。
当面对吊车等可能对输电线路造成外力破坏的典型物体时,现有的可视化装置缺乏有效的距离感知能力。它只能判断视野内是否存在可疑物体,却无法精准测量物体与输电线路之间的距离,这就使得系统容易产生误报,给运维人员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工作负担。
不过,鼎信智慧科技小编给大家讲讲输电线路激光防外力破坏在线监测装置DX-WPS100-JG3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新方案。它采用一种特殊雷达,发射波长为毫米量级的信号。短波长优势明显,一方面让处理毫米波信号的系统组件尺寸变小,能有效降低功耗和系统总成本;另一方面,工作频率为76-81GHz(波长约4mm)的毫米波系统,能检测小至毫米级的移动,通过恰当设计,可测量区域内物体的距离、角度、高度及速度。
该装置还攻克了四大难题,实现了外破隐患前端识别和隐患距输电通道及导线最小间隙的测量。
在监测方式上,它有独特设计:
一是雷达触发,可视化终端控制雷达定时(默认2分钟)开启,雷达告警时,立即联动抓拍及AI识别,进行双校验融合判断。
二是AI触发,可视化终端定时抓拍时,若AI告警,立即打开雷达电源,采集雷达告警状态进行双校验。
三是AI识别告警与雷达告警同时动作,才向平台上传告警图片,且图片中自动叠加雷达告警状态和隐患位置信息。
此外,毫米波测距雷达能为图片增加深度信息,准确判断外破隐患对导线的相对位置,为运维提供精准依据。安装时,确认可视化系统相对塔-线体系位置、摄像头与毫米波测距雷达的相对位置、摄像头自身参数这几个参数,就能实现高精度的坐标变换、距离计算及可视化图片上的隐患配准,大大提高了监测准确性,为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审核编辑 黄宇
-
激光
+关注
关注
20文章
3475浏览量
67554 -
输电线路
+关注
关注
1文章
713浏览量
23748 -
监测装置
+关注
关注
0文章
271浏览量
903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