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便携式AI突破:DFRobot LattePanda Mu 助力泛灵人工智能RM-01实现“公文包里的超算”

爱云资讯 ? 2025-07-23 10:3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长的今天,传统GPU服务器的高功耗、高成本和大体积限制了AI技术的灵活部署。泛灵人工智能(Panling AI)推出的RM-01 桌面推理超算终端成功突破这一瓶颈,以DFRobot拿铁熊猫 (LattePanda Mu)为核心计算模块,将千亿参数级大模型装入公文包大小的便携设备,在仅4厘米超薄机身内实现机房级算力,同时将能耗控制在100W级别,让高性能AI推理真正走向移动化、普及化。

wKgZO2iAShyAMMGFAAN2prgU9aQ785.png

(RM-01 桌面推理超算终端 & LattePanda Mu 载板)

DFRobot LattePanda Mu:小体积,强算力

作为RM-01的核心计算模块,LattePanda Mu是一款专为高性能嵌入式AI应用设计的x86微型计算模块,其优秀的能效比和扩展能力使其成为便携式AI设备的理想选择:

· 强劲性能:搭载Intel N305 处理器CPU性能超越树莓派5,GPU性能优于传统开发板,轻松应对AI推理负载。

· 极致紧凑:仅60mm × 69.6mm的微型尺寸,可灵活集成至各类定制化设备。

· 丰富扩展:通过260-pin SO-DIMM 边缘连接器提供PCIe、USBHDMI接口,支持8GB RAM + 64GB eMMC(可扩展),满足高速数据传输与存储需求。

· 超低功耗:优化散热设计,确保高性能运行的同时保持低温静音。

为什么选择LattePanda Mu?泛灵人工智能的四点考量

泛灵人工智能联合创始人唐云峰在谈及技术选型时,强调了LattePanda Mu的四大核心优势:

一、专精细分市场,打造独特生态

“DFRobot多年持续深耕x86与开源硬件融合的领域,LattePanda Mu不仅兼容传统PC生态,还开辟了嵌入式高性能计算的新赛道,这正是我们需要的。”

二、持久兼容性,保障长期升级

“SO-DIMM内存接口设计确保了板载兼容性,未来可随需求升级内存,延长设备生命周期。”

三、向量检索性能突破

“传统方案需要分钟级响应的向量检索,在LattePanda Mu的16GB内存加持下,RM-01仅需6秒即可完成,让实时AI分析成为现实。”

四、全场景适应能力

“从办公室到机舱,从实验室到野外,LattePanda Mu的低功耗与小尺寸让RM-01摆脱环境限制,真正实现‘算力随身’。”

wKgZPGiASh2AX5SMAAXl1gMJlBU758.png

(泛灵人工智能联合创始人唐云峰(右二))

基于LattePanda Mu的强劲的算力和稳定的性能,RM-01重新定义AI硬件边界,实现三大创新应用:

·本地化大模型部署:摆脱云端依赖,支持千亿参数级AI模型本地运行,确保数据隐私安全,同时实现低延迟推理,满足金融、医疗等高敏感行业需求。

·关键业务AI化处理:在文件智能解析、代码自动生成等场景中,提供端到端AI加速,将传统数小时的计算、检索任务缩短至分钟级,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应急预案的秒级检索:RM-01凭借本地化AI算力,可在海量应急数据中实现毫秒级精准检索,如快速调取“3.5级地震标准预案”或“云贵高原3.5级地震专项应对方案”,将传统人工逐条检索的耗时流程从数小时压缩至秒级响应,极大提升应急决策效率。

DFRobot LattePanda Mu 与泛灵人工智能RM-01的结合,证明了高性能AI计算不再受限于笨重的硬件。未来,随着边缘计算与AI的深度融合,这种“便携超算”模式将推动更多行业创新,让智能技术真正走进每一个角落。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嵌入式
    +关注

    关注

    5158

    文章

    19730

    浏览量

    318568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476

    浏览量

    281223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09

    文章

    49151

    浏览量

    250608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开售RK3576 高性能人工智能主板

    ,HDMI-4K 输出,支 持千兆以太网,WiFi,USB 扩展/重力感应/RS232/RS485/IO 扩展/I2C 扩展/MIPI 摄像头/红外遥控 器等功能,丰富的接口,一个全新八核拥有超强性能的人工智能
    发表于 04-23 10:55

    信而泰CCL仿真:解锁AI力极限,智中心网络性能跃升之道

    中心RoCE网络提供精准评估方案,助力企业突破力瓶颈,释放AI澎湃动力! 什么是智中心 智
    的头像 发表于 02-24 17:34 ?497次阅读
    信而泰CCL仿真:解锁<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算</b>力极限,智<b class='flag-5'>算</b>中心网络性能跃升之道

    天津AI突破: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功牵手DeepSeek

    区域内智产业信创应用水平,为区域内的人工智能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01 DeepSeek技术革新重构AI生态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14:02 ?1020次阅读

    开源项目 ! 利用边缘计算打造便携式视觉识别系统

    利用边缘计算打造便携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面向开发者的视觉识别项目! 自制视觉识别系统 我们将深入探究一套堪称绝妙的软硬件组合,以助力开发者轻松构建便携式、高效的视觉识别装置。需要哪些
    发表于 12-16 16:31

    Made with KiCad(107):LattePanda-Mu 载板(Lite Carrier)

    “ ?LattePanda Mu 是由 DFRobot 设计的一款高性能计算模块,与 ARM 开发板不同,LattePanda Mu 可以安
    的头像 发表于 12-07 11:54 ?829次阅读
    Made with KiCad(107):<b class='flag-5'>LattePanda-Mu</b> 载板(Lite Carrier)

    嵌入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嵌入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嵌入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系统,它通常被嵌入到其他设备或机器中,以实现特定功能。嵌入系统具有非常强的适应性
    发表于 11-14 16:39

    便携式示波器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

    过程中,可使用便携式示波器对各种接口的信号质量进行检测与分析。 三、发展趋势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便携式示波器将越来越智能
    发表于 10-24 14:3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6章人AI与能源科学读后感

    幸得一好书,特此来分享。感谢平台,感谢作者。受益匪浅。 在阅读《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的第6章后,我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在能源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潜力和广泛应用。这一章详细
    发表于 10-14 09:27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很幸运社区给我一个阅读此书的机会,感谢平台。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关于AI与生命科学的部分,为我们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学习心得

    非常高兴本周末收到一本新书,也非常感谢平台提供阅读机会。 这是一本挺好的书,包装精美,内容详实,干活满满。 关于《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二章“AI
    发表于 10-14 09:16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周末收到一本新书,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平台提供阅读机会。 这是一本挺好的书,包装精美,内容详实,干活满满。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这本书的第一章,作为整个著作的开篇
    发表于 10-14 09:12

    人工智能ai 数电 模电 模拟集成电路原理 电路分析

    人工智能ai 数电 模电 模拟集成电路原理 电路分析 想问下哪些比较容易学 不过好像都是要学的
    发表于 09-26 15:24

    人工智能ai4s试读申请

    目前人工智能在绘画对话等大模型领域应用广阔,ai4s也是方兴未艾。但是如何有效利用ai4s工具助力科研是个需要研究的课题,本书对ai4s基本
    发表于 09-09 15:36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

    大力发展AI for Science的原因。 第2章从科学研究底层的理论模式与主要困境,以及人工智能三要素(数据、算法、力)出发,对AI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进行解读。
    发表于 09-09 13:54

    报名开启!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将启幕,国内外大咖齐聚话AI

    8月28日至30日,2024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大会以“魅力AI·无限未来”为主题,致力于打造全球通用人工智能
    发表于 08-22 15:00